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_第1页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_第2页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_第3页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_第4页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 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 作者:谈胜轶 情与景 ,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 景乃诗之媒 ,情乃诗之胚 ”,“ 孤不自成 ,两不相背 ”( 谢榛 )。情因景生 ,景以情合 ,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 ,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状态 ,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触景生情 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 ,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命题人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测试材料 ,让考生赏析其 “ 情 ” 与 “ 景 ” 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懂得诗歌意境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情景交融的诗篇 ,或全 篇写景而情寓景中 ,或前景后情 ,或前情后景 ,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 从 “ 情 ” 与 “ 景 ” 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作品 ,同学们须注意赏析的思路 :一般是先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 (景的特点 ),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样的情 (情的特点 ),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境的特点 )。如 XX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第 12 题第 (2)小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2 / 5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 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 ”请从 “ 情 ” 和 “ 景 ”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_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 “ 春行 ” 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 ,有树有山 ,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 ,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诗中 “ 花自落 ”“ 鸟空啼 ” 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 ,从中更透露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从上面的 参考答案可知 ,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 ,一般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或描述画面 ;然后点出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 ,会用到 “ 景中含情 ”“ 寓情于景 ”“ 情景交融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等鉴赏术语 ;最后抓住重要意象的特点及关键字眼揣摩诗人的情感。春行即兴三四句中的 “ 自 ”“ 空 ” 二字即关键字眼 ,花自飘零无人管 ,此中即有诗人的伤心怀抱 ;好鸟空啼无人赏 ,则更是一派凄凉 ! 3 / 5 上面这个例子是从 “ 情 ” 与 “ 景 ” 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整首诗歌的 ,也有只摘取诗中极富艺术性的诗句加以赏析的情况 ,如 XX 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 14 题的第 (2)小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 【注】 蔡家亲 :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 “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两句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_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 ;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或 :寓情于景 ,不直接写情 ,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之中 ) 这道试题只要求考生分析 “ 独到之处 ”, 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看 ,此二句有何独到之处呢 ?“ 雨4 / 5 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 全是写景 ,全是悲景 (景的特点 ),不着一字言悲而悲情 (情的特点 )已跃然纸上 ,此即 “ 独到之处 ” 。这里 ,命题人只要求考生分别就 “ 景 ” 与 “ 情 ” 的特点加以概括 ,然后将答题重点放在二者关系的特别处。 摘句赏析的试题 ,又如 XX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 5题第 (2)小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江行 宋 严羽 暝色蒹葭外 ,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 ,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 ,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 ,厌听棹歌 声。 【注】 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 “ 景 ” 与 “ 情 ” 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_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 描写了雪“ 残 ” 、雁 “ 断 ” 、月 “ 新 ” 、潮 “ 生 ” 的凄迷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5 / 5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皆极见艺术功力。颔联以融情于景、景中见情取胜 ,残雪映江 ,断雁失群 ,新月与潮水共生 ,这些凄凉景象最能写出诗人的羁旅乡愁 ;颈联则以写景独特见长 ,写天空和树梢倒映寒江 ,倒影极妙 ,舟行江上 ,仿佛在树杪中穿行。比较这两联 ,颔联更适宜考查考生鉴赏 “ 景 ” 与“ 情 ” 关系的能力 ,故命题人以此为测试点。 以情景关系为命题点的试题 ,近几年已成为比较稳定的一种题型 ,不过 ,其提问方式有时会有变化。 如 XX 年重庆卷第 12 题的第 (2)小题 :“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 ” 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又如 XX 年辽宁卷第 9 题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是怎样表现的 ?” 我们不妨看看其评分说明 :“ 答出思乡之情 ,给 2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