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 “ 姹、嫣 ”2 个生字,会写 “ 脊、尔、锦、姹、嫣、暇 ”6 个生字,正确读写 “ 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 等词语。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 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的人生 境界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3、感受与众不同的德国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过程: 2 / 11 一、导入新课: 师:季羡林老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但却又谦卑温和,是一位值得大家敬佩的学者、一位慈祥的老人。早在 1935年,先生就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一住就是十年。 1980 年,当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是满头银发 。人家问他对德国、对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长地说 (出示) 生:(齐读) “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 师:到底是怎样的美丽让先生经历了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一起到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去找一找答案。生:(齐读课题)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 二、检查预习: 1、你所了解的季羡林 2、朗读词语: 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三、朗读课文 师:孩子们,朗朗读书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下面谁想为大家 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先生重返哥廷根后,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读书的过程中正音,配乐 3 / 11 四、细读课文,体会 “ 奇丽的景色 ” 。(自主学习) 1、师评价:请于金艺同学点评一下大家的朗读。回到老师的问题:先生重返哥廷根后,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生答: “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 (学生板书) 指板书问:奇丽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师板书:奇特、美丽。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用笔勾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做上批注。(师巡视指导) 2、学生自由交流谈感受。 生 :老师,我划出的语句是 PPT: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读到这样的句子,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生:美 师:谁能美美的为大家读一遍?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盆盆鲜艳而又美丽的鲜花。 师:看,像这样鲜花汇集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就可以称之为 花团锦簇,说到花团锦簇,让我们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甫 生:江畔独步寻花里的诗句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五颜六 色,各种花儿艳丽夺目4 / 11 的美好景象那就是 -姹紫嫣红。姹紫嫣红的情景让我们记起了宋代朱熹春日里的诗句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师:这样的景色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我们再来美美地品读一遍吧。 生齐读 师:除了 “ 花团锦簇 ” 、 “ 姹紫嫣红 ” ,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花之多花之美? 生:老师我从 “ 任何 ”“ 家家户户 ”“ 许多 ”“ 汇成花的海洋 ”“ 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让我感受到了花的多,景色的奇丽。 师:不光一家窗前是这样美,每家每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山阴道又是什么地方呢?(出示课件)山阴道在绍兴城偏门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绍兴西南通向兰亭枫桥的一条官道。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一路上全都是风景,所以东晋王献之有妙句: “ 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 师:听了这段介绍,你有何感受? 生 1:山阴道原来是一条路的名字。 生 2:我知道了山阴道上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怪不得王献5 / 11 之说: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生 3:先生把哥廷根的大街比作山阴道,说明那儿实在太美了。 师:现在就让我乘着飞翔的翅膀来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德国街头去领略一番那里的美景吧。 PPT 引读:师:走在热闹繁华的大街,抬头向上看 生补充句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走过恬静悠长的小巷,抬头向上看 生补充句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 师:这里花如海,景如画,到处都是美 景,总也看不够啊! 生背诵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 五、品读课文,体味 “ 奇特的民族 “ 。 师:好一派奇丽的景色啊!这样的景色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从哪里看出了这个民族的奇特? 生 :老师我从这里看出来的 :PPT: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6 / 11 师 :纠正 ” 脊梁 “ 的读音 “jiliang”“ 脊梁 ” 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花朵的背面(包括叶和枝干)。 写 字 “ 脊 ” 。介绍字源的演变。回到这段文字,想一想德国人在哪些方面很奇特。如果能够用 1、 2、 3 列举出来就更好了。 生:我看出德国人非常爱花。从哪儿看出来的?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生:他们爱花与我们中国不一样,有独特之处: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是呀,这可真够奇特的。年轻的季羡林看到这样的景象,不免有了自己的猜测,于是他问房东: PPT: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 ,说 :“ 正是这样! ” 师: “ 莞尔一笑 ” 是怎么样一种笑?, “ 莞 “ 还有另个读音,指 PPT 读,广东省的东莞 wan。 师:对于他们来说,太平常了,本来就是这样的,那是哥廷根人长期以来的习惯和风俗啊。(引读)正是这样,每一家都是这样 师:可是,你们知道吗?先生留学德国时期,德国正处于怎样的情况? 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7 / 11 师:是的,正是德国社会激烈动荡的十年,正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物资奇缺,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可是,家家户户却依然能够做到花 团锦簇,姹紫嫣红,大家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爱花是德国人的习俗,德国人爱花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生:这是他们的传统,他们爱花已经习以为常了,因此不会改变。 师:孩子们,当一个地方的人民将某项行为视为一件极普通、及自然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事情时,那这种行为就会变得像呼吸那样自然、像吃饭那样必要,就会成为这个民族共同的标记,而在外人看来,这项行为就是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了。 师: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让作者感受到了一种颇耐人寻味的人生境界,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大家是如 何理解的呢? 师: PPT:引读:我为人人 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每一个人都在奉献美, 生接读: PPT: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8 / 11 师: PPT:引读:人人为我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能看到别人的花,每一个人都在收获美 生接读: PPT: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六、拓展延伸。(小组 合作) 五、师:孩子们,其实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奇特之处,德国人不仅爱花成自然,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只砍有记号的树 对普通平民来说,食品短缺就已经是人命关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于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许让老百姓上山砍树。 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人们非但没有去哄抢,而是先由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再告诫民众: 只砍有记号的树。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规定简直就是个笑话: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还要树干吗?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全德国竟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伐无记号树木的事,每9 / 11 一个德国人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的规定。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德国人在如此极端糟糕的情况下,仍能表现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自律? 2、问路的故事 一位同胞来到德国某城市向一个德国人问路: “ 请问先生,我要到某某大街去,路要怎么走?要走多久? ” 德国人瞪着两眼,一语不发。中国人生气地走了。刚走了几步,德国 人追了上来,和气地说: “ 先生等一等,您要去某某大街,向前走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右拐弯就到了。依您的步行速度需要8 分钟。 ” 中国人不理解地问: “ 刚才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 因为您问我要走多久,我没有看到您走路,不知您走路的速度,无法告诉您。 ” 德国人从来不说那种 “ 大概其 ” 之类的话,虽是问路小事一桩,可他们也要精确计算,不肯丝毫马虎。这一点在德国的人们都深有体会。无论大小事情,德国人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没有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在德国的中国人哪个能没有体会呢?大事不用说,就说 说德国人的厨房吧。德国人的厨房里,除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几样东西是万万不可少的。其一是必须有时钟,煮东西多一分少一秒都得严格按照书本,所以千万不可缺少此物。其二是必须有温度计,这也是书本上要求10 / 11 的。其三是必须要有称东西的秤,无论是时髦的电子秤或者古老的天平,每家至少应有一个。煮吃的以前,对各样原料,无论米、面、糖、盐这些通用之物,还是德国人特用的那些膏、汁、粉、剂,就是普通的水也要先统统用量器计量,斤斤计较,然后烧火上锅,步步不离规定程序。煮的时侯不断使用温度计,而且要不断看着那精确的时钟,这些都要精益求精 ,丝毫不差。这种按照科学试验的方式烹调成的德国食品,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好吃不好吃那是其次,反正德国人坚持住了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