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 (III) xx.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竹书纪年中有“人面龙颜(有称人身牛首),断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的记载,这些内容A. 是远古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 B. 呈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C. 提供着农业萌芽时期的信息 D. 记载着以农立国的大政方针2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A. 重农抑商的政策 B. 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 以农促商的理念 D. “工商皆本”的主张3. 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A. 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 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 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D. 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4. 中国古代的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涉及几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B. 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C. 迁徙豪富是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D.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5.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 克服商业危机 B. 扩大海外市场C. 对外倾销商品 D. 追逐商业利益6. “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A. 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B. 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C. 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 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7. 亚当斯密说:“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据此,亚当斯密主张A. 公正平等下的经济自由 B. 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C. 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D. 随货币量变动调整政策8. 19世纪中后期,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在这些地区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 传统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9. 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职业教育在当时A. 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B. 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C. 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 D.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0. 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 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B. 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 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降低D. 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11. 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A. 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B. 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为实现包产到户做准备D. 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12.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亿公斤)时段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际产量%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经济恢复时期3 806.05494.54443.8850.6613.0011.70“一五”时期8 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二五”时期6 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196319655 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阅读上表,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19501965年中国实征农业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B. “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需要农业支持C. “二五”时期农业发展使实征农业税有一定提高D. 19631965年农业实产量下降反映国民经济混乱13. 据湖北省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安排统计,至1956年底,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这一现象说明A. 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B. 合营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改变C. 国家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D. 合营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1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部分)如下,其中顺差额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19941998)时间中国对美出口中国对美进口顺差1994387.8792.82295.051995455.43117.54337.901996515.13119.93395.201997625.52128.05497.471998711.56142.58568.98A. 对外开放拉开序幕 B. 人民币大幅度升值C.中美关系适度改善 D.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15. 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此口号A. 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 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干精神C. 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 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16.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修正的手段,两者最主要的相同点是A.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 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C.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D. 扩大“福利国家”规模17.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 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 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 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 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18. 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摒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A. 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B.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C.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D. 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19.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A. 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B. 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C. 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D. 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20.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21. 1927年,美国飞行英雄林白独自驾机成功飞越大西洋,引发了人们对航空业的无限遐想。而当时,绝大多数航空公司连一条航线也没有开通。此时,一家名叫海岸航空公司的股票成为市场上的黑马,但这家公司却是一家铁路公司,除了名称,没有任何方面能和航空扯上关系。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 名人的示范效应 B. 海岸航空公司是新兴产业C. 海岸航空公司业绩优秀 D. 华尔街的股票投机22. 1929年,胡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1932年,胡佛决定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对比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总统A. 是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者B. 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忠实践行者C. 在没有稳定思路下调整政策D. 在自由放任前提下实施有限干预23.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24. 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电信、电视广播等国有化率为100%,电力、煤矿、航空、银行、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90%,钢铁、造船等行业国有化率达到80%以上。这说明法国A. 放弃了市场经济 B.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C. 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 D. 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25. 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A. 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 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C. 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 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26. 列宁在谈到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他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2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A. 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 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C. 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 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2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29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A. 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 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C. “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D. 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30. 到1989年,由于经济形势严重恶化,苏联工业产值比上年仅增长1.7%,增速已降到战后的最低点。市场供应越来越紧张,经济已十分困难。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未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A. 决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大规模开垦荒地以及广泛种植玉米C.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D.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31. 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材料二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三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4分)(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4分)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材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xx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8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8分)33. 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斯福传材料二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苏联真相材料三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