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走进东北黑土地》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走进东北黑土地》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走进东北黑土地》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走进东北黑土地》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走进东北黑土地》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五年级下册走进东北黑土地教案 五年级下册走进东北黑土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 2、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3、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图片。 2、中国地下图 3、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物产。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赵本山翻唱的屯里的人进行导入,歌曲中唱到我的老家,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他的老家在哪吗? 一、我国最北的地方 1、出示:中国政区图教学挂图。 找一找:中国的东北部是指哪里 ?东北包括哪些省级行2 / 5 政区 ? 2、观察教材插图东北地区图。 找一找:东北平原、大小安岭和长白山。 小结: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北地区三 面环山,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是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在大山的环抱中,有一块广阔的平原,叫东北平原,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最北的地方是什么样 ?和我国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 有谁去过东北 ?东北有什么特别之处 ?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 让学生描述东北。 (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地描述一下对东北的印象。 ) 二、这里的土地真肥沃 1、播放:东北黑土地风光。 2、阅读教材第 47 页图文。 (通 过形象直观的图片说明黑土地的肥沃。 ) 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 ? 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阅读教材,教师讲解:黑土地形成的原因。 小结:东北平原在开发以前,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野草。3 / 5 千百年来,野草不断地生长、枯死、腐烂,变成天然肥料,使这里的泥土变成了非常肥沃的黑土。 三、这里的森林真茂密 引言: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到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古松参天,幼林茁壮。有些地方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人们 把这里的森林叫做 “ 东北林海 ” 。 1、阅读教材第 48 页图文。 2、播放:东北林海风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树种多是针叶和小阔叶林,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森林树种有什么不同 ? 联系生活经验或自然常识,比较认识东北林海的树种和热带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差别。大兴安岭以兴安岭落叶、阔叶树较多。 说明:树种与气候的关系。 这里冬季漫长而寒冷, 9 月中、下旬就有霜,第二年 4、5 月霜期才结束,冬季长达七八个月, 7、 8 月份平原地区才进入夏天。所以林区生长耐寒的树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都广为分布。这里树木生长慢,木材坚固耐用。 4、森林宝库。 引言:东北林海是一座大宝库,看看宝库里还有什么宝贝 ?珍贵的植物和稀有的动物。 4 / 5 学生阅读教材第 49 页插图。 东北三宝 :其中人参、貂皮和鹿茸被誉为 “ 东北三宝 ” 。近些年来,当地的人们通过人工栽培和人工饲养的方式,大量生产人参、貂皮和鹿茸制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介绍自己了解的东北物产。 四、这里的冬天真寒冷 。 1、提出问题:你去过东北吗 ?那里有多冷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是怎样适应这种气候生活的 ? 2、阅读教材第 50 页至 51 页内容,教师讲解。 (通过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文化活动方面说明东北人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 衣:最冷时达零下 30 摄氏度,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羽绒服、雪地靴、棉帽、棉手套, “ 全副武装 ” ,捂得严严实实。 食:吃易于储存的萝卜、大白菜、马铃薯等蔬菜,还可以腌渍酸菜 ;现在通过建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还可以通过火车从南方运送新鲜的时令蔬菜 ;吃冰糖葫芦。 住: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火盆,火墙,火炉,住火炕 ;城市有暖气。 行:除了乘车,还有狗 (马 )拉雪橇。 玩:东北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是冰雪世界也给这里的人5 / 5 们,特别是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冰雕、雪雕、滑雪、滑冰、打冰猴、堆雪人等游戏。 3、如果你是东北人,你有朋友要在冬季来你家做客,向他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吧 ! 五、东北名人,东北特色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