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2.2-DNA贮存遗传信息练习-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2.2-DNA贮存遗传信息练习-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2.2-DNA贮存遗传信息练习-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3页
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2.2-DNA贮存遗传信息练习-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4页
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2.2-DNA贮存遗传信息练习-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DNA贮存遗传信息基础巩固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解析: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将其中含32P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答案:A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解析: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并非“主要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染色体,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内;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硫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答案:B3下图是一个DNA分子片段的部分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DNA是双链结构B.碱基严格互补配对C.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DNA是双链结构,且两条链之间碱基严格互补配对,即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从图中不能看出两条链的方向。答案:D4赫尔希和蔡思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有机物,下列被标记部位的组合正确的是()A.B.C.D.解析:代表氨基酸的R基,代表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代表五碳糖,代表含氮碱基,可能含S的是,含P的是。答案:A5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4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B.含腺嘌呤17%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D.含胞嘧啶15%的样品解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而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氢键越多稳定性越强,因此,G和C含量多的生物稳定性大于G和C含量少的生物。答案:B6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上述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中DNA酶会将DNA水解,R型细菌无法转化为S型细菌,故小鼠存活。中有S型细菌,小鼠死亡。中虽然有S型细菌的DNA,但R型细菌已经被高温杀死,无法转化为S型细菌,故小鼠存活。中S型细菌被高温杀死,酶也失活,仅有R型细菌的DNA,不会产生S型细菌,故小鼠存活。答案:D7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下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其中圆圈代表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方形可能代表A、T、C、U四种含氮碱基B.两个圆圈可用曲别针(代表化学键)连接,以形成DNA的单链C.曲别针(代表化学键)应该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五边形和另一个核苷酸的圆圈上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两个模型方向相同答案:C8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DNA既溶于氯化钠溶液也溶于蒸馏水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有白色絮状物析出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解析: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会破裂,DNA因在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不会析出。答案:C能力提升9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数为()A.8B.7C.5D.4解析: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为4种核糖核苷酸。但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遗传物质中的核苷酸种类有4种。答案:D10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对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绿焦宁染液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解析:核酸是一切生物(除朊病毒外)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胞生物和病毒,A项错误。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对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B项正确。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碱基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相同,C项错误。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无DNA,用甲基绿焦宁染液染色SARS不可能观察到DNA,D项错误。答案:B11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下列有关结构的数目,不正确的是()A.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B.A和T构成n个碱基对C.G的数量为m-nD.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解析: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A(腺嘌呤数)=T(胸腺嘧啶数)=n,G=C=(m-2n)/2。AT有n对,形成的氢键有2n个。GC有(m-2n)/2对,形成的氢键有3(m-2n)/2个。氢键总数为2n+3(m-2n)/2=(3m-2n)/2。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答案:C12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碱基类型C.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核糖类型解析:分析碱基类型,如果含T则为DNA,如果含U,则为RNA;如果(A+G)/(T+C)=1,为双链DNA,否则就是单链DNA;如果(A+G)/(U+C)=1,则是双链RNA,否则就是单链RNA。答案:A13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解析:设该单链中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A1、T1、G1、C1,其互补链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2、T2、C2、G2,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T、G、C。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C)/(T+G)=1,A曲线应为水平,A项错误。(A2+C2)/(T2+G2)=(T1+G1)/(A1+C1),B曲线应为双曲线的一支,B项错误。(A+T)/(G+C)=(A1+A2+T1+T2)/(G1+G2+C1+C2)=(A1+T1)/(G1+C1),C项正确。(A1+T1)/(G1+C1)=(T2+A2)/(C2+G2),D项错误。答案:C综合应用14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和表明,将S型细菌的和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型细菌。(2)过程表明,将S型细菌的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型细菌转化成型细菌。(3)过程表明,转化成的型细菌的后代是(填“有”或“无”)毒性的型细菌。(4)本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5)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解析:表示分别用多糖、蛋白质、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从图解中可以发现只有用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才会出现S型细菌,同时把转化成的S型细菌单独培养时,其后代都是S型细菌。从题图可以看出,本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1)多糖蛋白质R(2)DNA部分RS(3)S有S(4)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5)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只有通过大量生物实验,明确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才能得出该结论15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有关碱基比例如下表。生物或器官(细胞)酵母菌小麦人猪牛肝胰脾肾精子肺(A+T)/(G+C)1.081.211.521.431.431.431.301.291.30(1)由表可见,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中(A+T)/(G+C)碱基比例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2)牛的肾和肺的DNA比例相同,原因是;但精子与肾和肺的DNA碱基比例稍有差异,原因是。(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A+C)/(G+T)或(A+G)/(T+C)的比例差异显著吗?。因为。(4)比较表中不同生物的DNA的碱基比例,中DNA分子热稳定性最高,原因是。解析:(1)对于双链DNA分子而言,互补碱基和之比在不同生物体内有显著差异,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2)在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各体细胞内DNA分子相同,其碱基比率也相同。(3)无论在哪种生物体内,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以(A+C)/(G+T)或(A+G)/(T+C)的比率均为1。(4)GC碱基对比例越高,热稳定性越高。答案:(1)特异性(2)它们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构成的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3)不显著比值相等,均为1(4)酵母菌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例最大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百年震柳梁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