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及东西方世界复习.ppt_第1页
两次世界大战及东西方世界复习.ppt_第2页
两次世界大战及东西方世界复习.ppt_第3页
两次世界大战及东西方世界复习.ppt_第4页
两次世界大战及东西方世界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时代”到来,19世纪70年代开始,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成为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进入生活领域,改善人们的生活,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1300,汽车、飞机问世:内燃机与第一辆汽车卡尔本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p125,P124,p124,美、德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之前,飞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时间:,概况:,发展:,影响:,北师大版,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1核心: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2表现:(1)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2)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3)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4)新通讯手段的发明。3重要的发明,特别提示注意早期汽车飞行者1号图片。认识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电灯、留声机等,内燃机、汽车,飞机,北师大版,4特点(1)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3)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并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发展。5影响(1)大大促进生产力提高,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北师大版,(2)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并加紧了对外扩张。(3)西方国家逐步走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不同点:第二次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第一次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第一次由英国发展到美、法,第二次各国几乎是同时进行,有一些国家交叉进行,在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相同点: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都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一次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第二次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中西联系: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启蒙思想,文化杰作,背景:,牛顿:,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爱因斯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梵高(荷兰画家),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璀璨的近代文化,(18世纪-20世纪),科学革命,代表:,主张:,意义:,18世纪,法国的旧制度衰败,伏尔泰,反封建专制,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促进中、日等国的思想解放,背景:,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代表:,数学:微积分的创立,天文:万有引力定律;,力学:完整的力学体系(力学三定律),物种起源,三部代表作,向日葵,英雄交响曲,(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推动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要求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北师大版,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加剧,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表现:形成三国同盟(德、意、奥匈帝国)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分别以德国和英国为首)。3实质: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和殖民地。4影响(结果):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相同点:第一,大战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第二,大战的结果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放解放运动的发展;也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大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不同点:第一,大战目的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与之相反,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第二,大战爆发背景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侵略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性质的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第四,大战的影响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打击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的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下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从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判断海报与下列哪一文献密切相关?它标志着什么?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联合起来?,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理解与运用,下图反映什么事件?,雅尔塔会议,理解与运用,下图反映什么事件?起什么作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理解与运用,有些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右图是1942年一幅战争宣传漫画,题名为绞死希特勒。从这幅漫画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国际正义力量的联合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要原因,理解与运用,1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形成-确立对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2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形成-确立对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3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41942年1月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5雅尔塔会议-协调行动决定成立联合国,请同学们归纳出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要会议。,战后世界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巴黎和会1919年,确立欧洲、西亚、非洲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确立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继续,国际联盟(成立时间、实质)巴黎和会的操纵者:,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发地:美国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罗斯福新政,内容: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全国工业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目的:摆脱危机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但危机根源没有消除,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各国应对方法,日本: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主力1936年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为轴心国集团,英法的纵容和不干涉政策,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党1922年建立政权,德国:希特勒纳粹党1933年建立法西斯统治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德国法西斯专政,国会纵火案1933年解散工会、其他政党镇压革命者、反法西斯战士迫害犹太人加强思想控制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和约,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A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3、苏维埃政府的建立(第一)人民委员会4、苏维埃政权的巩固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A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B将马克思之以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C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苏联的崛起,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标志:特点:利弊:,重点:措施:成就:,优先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工业强国,新宪法颁布,高度集中,P9最后一段,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与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为美国渡过这次危机发挥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也面临着同样的经济危机,许多国家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举措,最值得借鉴的就是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的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控制社会经济,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斯大林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