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优生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1.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2.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B显微镜物镜损坏C反光镜未调节好 D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3.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和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予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D蛋白质鉴定应先向样液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且不能过量4.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A.nm B. nm C. n2m D.n2m5.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6下图表示某反应过程,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葡萄糖C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7. 相同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 )A.脂肪多 B.葡萄糖多 C.一样多 D.无规律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9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判断正确的是( )A抑郁症患者有较多FGF9的根本原因是合成FGF9的酶的活性较高B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CFGF9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DFGF9通过胞吐从细胞中出来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细胞间直接信息传递10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被普遍接受(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线粒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B线粒体在细胞内可以运动,并大量集中在代谢旺盛部位C线粒体的外膜成分与细胞的其他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D吞噬现象普遍存在,如白细胞吞噬病菌11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将胰岛素原分子的C段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岛素,并被包裹在囊泡中的过程。胰岛素和C段肽链在从胰岛B细胞排出前,一直储存在此囊泡中。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应是()A核糖体 B细胞核 C高尔基体 D细胞质基质12研究发现,饥饿的原生动物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减少,高尔基体的形成停止,用含14C标记的亮氨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的培养液培养饥饿的原生动物,然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检测生物膜的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内质网(2 min),高尔基体(5 min),细胞膜(42 min) (原生动物不会向细胞外分泌蛋白质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膜是由内质网膜转化而来的 B蛋白质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C该实验可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 D生物膜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13科学家已知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中,他们假设伞藻的伞帽形态主要由细胞核控制,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了一个嫁接实验,下图表示其中的一组。对此实验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中没有遗传物质B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C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D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14.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膜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15.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 实验前 BAAC 实验后BA=C 实验后BACA B C. D .16 动物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浓度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和K+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Na+K+泵每次运输的Na+数量多于K+C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K+的运输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细胞内大量ADP的积累17 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 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8如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B酶适宜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其最高活性C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D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19下表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试管编号淀粉溶液/mL222唾液稀释液/mL111反应温度/037100碘液/滴222是否变蓝变蓝不变蓝变蓝对该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反应温度B淀粉水解可产生还原糖C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淀粉是否被分解D该实验结果还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测20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合成的酶,有的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有的在细胞外或生物膜上发挥作用B生物合成酶的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或内质网上的核糖体C体液中的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D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酶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产物21将牛奶和姜汁混合,能使牛奶凝固。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 )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新鲜姜汁中含有能使可溶状态的牛奶凝固的酶B进一步测定最适温度,可设置60、65、75、80四个温度梯度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该实验说明酶需要适立的温度,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丧失22.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23下图表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相关指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24如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如果装置一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二中红色液滴向右移,证明酵母菌( )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C可能死亡 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25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强,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26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甲乙丙丁丙酮水CaCO3SiO2A BC D27.图L5-4-2 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叶绿素aD叶绿素a、叶绿素b28.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29.如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ce段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关闭造成的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30.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二.简答题(每题10分 共40分)31.(10分)如图所示的细胞可产生抗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观察1需用到的染色剂是_。(2)将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放在清水中,吸水先胀破的是它的_(外膜内膜)。(3)与抗体合成及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中,在该过程前后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_(用数字标号表示)。(4)细胞器1衰老后参与分解其的主要细胞器是_。32(10分)南通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实验步骤: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mL,迅速塞紧试管,备用。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放置20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均加入微量甲晞蓝粉末(忽略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一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下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实验结果:乙组试管编号123456加入的蔗糖溶液浓度/molL-10.050.100.150.200.250.30蓝色小滴升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_。(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_中的蓝色小滴。(3)取出甲组6支试管中的黑藻叶片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试管_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4)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_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_。33.(10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为酶催化反应过程模式图,假如在充足且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的浓度,能否提高最终产物量?_(填“能”或“不能”)。(2)据图乙分析,图中ae点中,可以确定酶的空间结构有破坏的是_。理论上,若分别在PH为6、7、8下去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得到的结果是_(填“相同”或“不同”)。(3)某同学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先取A、B两支洁净的试管,A管加入5ml的淀粉溶液,B管加入5ml的蔗糖溶液,再分别滴加适量且等量的淀粉酶溶液,一段时间后用碘液检测。该同学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但他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该结论,原因是_,你给他的建议是:_。34.(10分)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有氧条件下发生在番茄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L5-4-17(1)甲图中X物质是; 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 (写标号)。(2)乙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