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D培训资料.doc_第1页
FOD培训资料.doc_第2页
FOD培训资料.doc_第3页
FOD培训资料.doc_第4页
FOD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OD防范培训资料民航局专项调研显示,目前地面FOD已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空器轮胎被外来物损伤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和财产损失,为提高大家对地面FOD危险性认识,持续加强FOD防范工作,提高各成员单位FOD防范管理水平,特编辑此培训材料。一、 什么是FOD?外来物(Fornign Object Debris),即可能损伤航空器或系统的某种外来的物质、碎屑或物体。外来物损伤(Fornign Object Damage),即任何由外来物引起的可能会威胁航空器或其他地面设备的安全或降低其性能的损伤,包括物理上的损伤和经济上的损失。通常来说,在飞行区内任何可能危及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的物体,如石块、金属器件、胶带、塑料制品、报纸、树叶等,统称为FOD,通俗的讲就是飞行区内的垃圾。二、 FOD引发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航空器对于FOD来说相当脆弱,一只飞鸟或一小块塑料布吸入发动机可能引起空停,一个小螺丝钉或金属片甚至尖锐石子都可能扎伤轮胎引起爆破,产生的轮胎碎片可能打伤飞机机体或重要部件,如液压管,油箱。外来物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航班延误、中断起飞、关闭跑道等间接损失,间接损失至少为直接损失的4倍。三、 FOD的分类第一类:高危FOD:防水塑料布、金属零件、重量1千克以上的外来物,此类外来物对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有严重危害。第二类:中危FOD:打包带、报纸、包装箱、碎石块等对地面运行安全有一定危害的外来物。第三类:低危FOD:纸屑、树叶、非金属零碎垃圾等对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危害较小的外来物。任何一件外来物都有可能在发动机起动后,被强大吸力吸入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导致发动机在滑行、起飞过程中或起飞后受到损伤;或者对航空器的轮胎、机体等部分造成损伤,给航空器地面运行安全带来不稳定的因素。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一件垃圾,就有可能损坏航空器的发动机、轮胎等多个部件,造成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损失,酿成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四、 地面FOD来源地面FOD产生的来源很多,根据作业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机坪运行作业。1.旅客由机坪登机,他们将有可能扔弃垃圾或个人物品;2.航班在装卸货物、行李时动作粗猛,易导致货物包装损坏、行李箱部件脱落,包装木箱上脱落的铁钉、行李箱锁等尖锐物品遗留、散落在装卸区附近;3.没有制定或落实飞机的货舱清洁制度,货舱内的杂物随行李装卸散落;4.从停机位运送至库房或行李提取处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货物、行李在地面运输过程中的监控工作存在缺位,车上遗留的杂物随车扩散到其他区域。(二)航空器勤务。1.机务人员修理受损的航空器产生锁线废料、螺栓、工具、容器、部件包装和其他零碎东西;2.地面保障设备脱落的螺栓、损坏的紧固件、车轮螺栓以及小块结构件。(三)航空器起降。起飞、着落和滑行运行中飞机脱落的零件也会带来FOD。(四)机坪道面维护。机坪道面破损和错台所产生的石块也是FOD来源之一。(五)空侧垃圾。建筑物和围界周边及航空器清洁下来的垃圾也是外来物的主要来源,被风吹落到机坪上,极容易使这些外来物进一步扩散到滑行道并进入航空器路线。(六)不停航施工。不停航施工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致使部分施工材料、废弃物带到了跑道和滑行道区域。五、当前FOD防范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各项规定落实不到位1.191号令第145条规定“机坪保障作业人员发现垃圾或废弃物应当主动拾起,并放入垃圾桶”。但经调查发现,大部分机坪作业保障人员,只负责做好岗位上份内的工作,对机坪随处可见的外来物视而不见。2.191号令第104条要求,“接机人员应当至少在航空器入位前5分钟,对机位适用性进行检查”。同时,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也要求,“接机人员应检查并确保机坪表面应无松散的石子或其他可能损坏航空器机构、发动机或航空器其他系统正常运行的物体。”但在实际调研中,这些规定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部分接机人员到位比较晚,导致没有时间检查机坪有无外来物。(二)防范意识不强 1.调研中发现,除了机坪保洁人员负责对机坪的卫生进行打扫外,其他工作人员对机坪潜在FOD敏感度较差。机坪作业保障人员很少主动移除机坪上的垃圾和杂物。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一是FOD培训不到位,FOD危害意识不足,工作人员缺乏防范意识;二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认为移除FOD不是自己的工作,不愿主动承担。 2.培训和宣贯工作开展不到位,防范意识不强,未能全员形成“随手清洁”、“人人有责”的意识。(三)保洁工作难于落到实处1.目前的道面保洁工作难于深入到板块之间的缝隙,特别是飞机进出机坪路线附近的缝隙。板块缝隙间多处存在能够扎破轮胎的外来物。2.没有专职保洁人员在飞机装卸货物、行李现场负责值守,部分潜在外来物不能及时移除。在装卸货物、行李后,作业单位收尾工作欠缺,未能及时清洁遗留作业物,尤其是高峰时刻,工作时间紧,劳动强度大,装卸人员清洁工作更加难于落实。(四)设施设备不完善1.目前机坪清洁工作主要依靠机坪清洁人员对机坪上的大中型外来物进行清理,而对板块中的小型外来物无力及时清除干净,缺少有效的辅助清洁设备。2.“有盖的废弃物容器”数量设置不足,尤其是在远机位机坪上很难找到FOD收纳箱。六、如何开展FOD防范(一)开展培训1.全员了解外来物损伤的定义;2.了解外来物损伤标准操作程序;3.强调“随手清洁”的重要性;4.基地航空公司、维修基地应明确工具管理规定;5.严格物品丢失报告制度。(二)加强宣贯1.建议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在生产作业明显位置宣贯FOD防范横幅,如:“外来物防范工作 人人有责”等标语;2.可以适当增加设施、设备的辅助标示,如:垃圾桶醒目位置设置“FOD”字样,从日常的工作行为中,树立全员的FOD防范意识;3.对重点区域进行外来物巡查活动;4.营造FOD的防范氛围,使员工树立强烈的FOD防范意识;5.本次会议的培训内容要宣贯到各成员单位的全体机坪作业员工。(三)机场FOD防范主要措施1.机场应建立有效的巡查与清扫制度;2.机场与空管部门建立外来物处理协调机制,保证机场的安全运行;3.保持道面的整洁,发现外来物应立即清除;4.在货物装运过程中应避免遗洒;5.拖车车厢内应保持整洁;6.保洁人员对机位进行及时打扫;7.设置足够数量的有盖垃圾桶;8.场内垃圾及时清理;9.道面出现破损应及时维修;10.不停航施工应采取防护措施;(四)航空公司FOD防范主要措施1.接机人员在航空器入位前5分钟对机位进行适用性检查;2.在飞机推出前,保障人员需再次对机位进行检查;3.机务人员在维护工作后需对工具进行清点;4.不使用或损坏的设备切勿放在机坪;5.为工具配备系绳,以防丢失。(五)各单位FOD防范主要措施1.车身应避免携带外来物;2.保障维护设备的整洁;3.禁止在机坪区域内分拣垃圾;4.禁止在机坪区域内进食。七、倡议航空安全是民航的核心竞争力,事关民航的发展壮大。随着长水机场航班量的快速增长,外来物损伤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已成为威胁民航安全的主要危险源。各中心、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