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措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新中国的成立: 1.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目的:筹备建国任务。(2)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3)内容: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作词:田汉,作曲:聂耳),改北平为北京作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 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地点:北京天安门。(3) 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3.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二、巩固政权的措施: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3)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1)司令员:彭德怀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出兵原因:美国侵略朝鲜;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6)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7)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3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1)原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 1950年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 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4)意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知识拓展】1.抗美援朝之“道理”中国人不畏惧美国的强权主义,敢于为和平而战,中国战胜美国也证明了中国人的坚强不屈,以及正义终将战胜霸权的道理。2.开国大典54门大炮发28响的含义54门大炮发28响,因为当时只统计了54个民族,28响是因为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49年过了28年。开国大典【图解】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始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新中国的成立【例1】(2016年鄂州卷)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睛】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准确识记新中国成立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正确识记基础知识,此题可直接作出选择。【举一反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 )A中国真正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类型二、巩固政权的措施【例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C解放军进驻北京 D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在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以分析可获取正确答案。【举一反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是因为(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材料“它雄辩地证明:西方”出自彭德怀同志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这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彭德怀同志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发表的感慨。故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邱少云 D. 黄继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和邱少云,其中严守潜伏纪律的是邱少云,所以答案是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加入WTOC土地改革 D承办2008奥运会【答案】A【解析】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和平解放,“驱散乌云见太阳”,是在( )A1949年 B1951年 C1997年 D1999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藏族”、“西藏和平解放”,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地标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约,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代表故答案为B。考点: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4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C【解析】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5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土地归集体所有 B、 土地归农民所有C、 归国家所有 D、 归乡镇所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百年震柳梁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工程测量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2020-2025年高级经济师之工商管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 2025年中级卫生职称-主治医师-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驾驶证考试-货车理论考试-货车驾驶证(科目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通信专业技术-通信专业技术(中级)-中级通信专业技术(交换技术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接触网工)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热工职业-热工自动装置检修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供水供应工-供水供应工证(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综合评标专家-海南-海南综合评标专家(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全业务竞争挑战浙江公司社会渠道管理经验汇报
- 护理副高职称答辩5分钟简述范文
- 幼小衔接资料合集汇总
- GB/T 42195-2022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 做一名优秀教师课件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 DBJ 53-T-46-2012 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