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1页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2页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3页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4页
2019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纳总结,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合作学习,课后练习,课堂检测,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学习目标】,【自主预习】,请仔细阅读课本,在课本上将答案勾画出来,1、将以下人物与他们研究的动物行为以及所用的主要方法连接起来:法布尔银鸥幼雏求食行为费里施小野雁学习行为观察法廷伯根昆虫实验法劳伦兹蜜蜂色觉,【自主预习】,2、动物行为研究的基本方法(1)法布尔通过研究方法,对昆虫研究,著有一书。(2)弗里施对的研究,_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都主要是运用法进行研究。(3)观察法:指在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的方法。,昆虫记,蜜蜂视觉,庭伯根,劳伦兹,实验,观察法,自然状态,【自主预习】,(4)实验法: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5)单纯的观察法可以实验法,但在实验法中却观察。,外界影响,没有,离不开,探究一.分析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和联系,完成表格,【合作学习】,观察,实验,无,有,实验法,观察法,探究二.阅读课本的活动“探究蚂蚁的行为”,回答下列问题: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提示,设计了“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的研究活动,制定并实施了以下方案:如图在塑料瓶中离蚂蚁等距离设置6个实验点,每个实验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且边界要清晰,依次在每个实验点上贴上标签。,【合作学习】,准备6个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在每个棉花团上分别滴加等量的清水、浓糖水、浓食盐水、苦瓜汁、辣椒汁、纯白醋,把处理过的棉花团分别放在对应的标签前。每隔5min观察一次蚂蚁的取食活动,记录在每种棉花团上停留的蚂蚁数目,连续观察810次。,【合作学习】,数据记录:,【合作学习】,(1)该探究活动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2)该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合作学习】,观察法、实验法,蚂蚁喜欢取食甜食,【归纳总结】,【随堂检测】,知识点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1(2017秋广东市级期中)在研究动物行为的以下案例中,哪一个案例中的科学家被誉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C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D,【随堂检测】,2(2018港南区模拟)下列一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A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B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C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奔跑,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D,【随堂检测】,3(2017秋广东市级期中)下列案例中用观察研究动物行为的是()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B弗里斯对蜜蜂色觉的研究C廷伯根对银欧求食行为的研究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A,【随堂检测】,知识点二: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4(2017秋长汀县期中)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采取()A观察法和实验法B观察法和文献法C实验法和推理法D文献法和实验法,A,【随堂检测】,5(2017秋连城县期末)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A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B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直接施加人为的影响C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B,【随堂检测】,6(2017秋路北区期末)用浮土把蚂蚁洞穴遮住,再观察远处蚂蚁群如何把食物搬回洞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对比法B测量法C观察和实验法相结合D调查法,C,【随堂检测】,7(2018广东模拟)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其中主要应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B米勒模拟生命的起源C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D珍妮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为,D,夯实基础8(2017秋平谷区期末)下列对动物的研究中,采用了实验法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是()A珍妮。古道尔观察到黑猩猩用木棍取食蚂蚁的行为B法布尔观察并描述了圣甲虫争夺粪球的行为C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显微镜对蚊子的口器进行观察D廷伯根制作了喙上带有不同颜色斑点的银鸥亲鸟模型,利用模型对触发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信号进行了研究,【课后练习】,D,9(2017秋黄山期末)现今,人们借助于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手段观察、记录动物的一切,这种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记录法C观察法D综合法,【课后练习】,C,10(2018中山市校级模拟)科学家研究“涡虫对光行为反应”所采作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分类法D实验法,【课后练习】,D,11(2017秋娄星区期末)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C用摄像机拍摄鸟筑巢的过程,并做记录D夜晚流星划过,【课后练习】,D,12(2017秋吉州区期末)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科学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要借助放大镜,【课后练习】,D,13(2017秋颍上县期末)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的特点是()A需要在野外的状态下B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中观察动物C不施加外界的影响D不需要做认真的记录,【课后练习】,B,14(2017秋涪陵区校级月考)凡是在争斗中经常获胜的雄狮,其颈部鬃毛呈现棕黑色,而一般的雄狮鬃毛为黄褐色科学家为了了解鬃毛颜色对狮群的意义,制作一只仿真的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吸引了几只雌狮到身旁来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结合使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课后练习】,C,15(2017秋宣武区校级期末)处在繁殖时期的雄三刺鱼,当把几个模型放在水里,哪怕模型与它非常相像,它也只会对涂上红颜色的三刺鱼模型发起猛烈攻击,这是因为()A模型的形状与真鱼不相像B模型的大小与真鱼不相像C雄三刺鱼辨别对方的依据是颜色D模型的大小、形状、颜色与真鱼不相像,【课后练习】,C,16(2016成都)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置于()A实验室里B家养状态下C野外自然状态下D圈养笼子里,【课后练习】,C,17(2015广东)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草地和树林中的湿度,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比较法,【课后练习】,A,18(2017广东)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析法,【课后练习】,C,能力提升19(2017秋来宾期末)如表为小明在探究“蚂蚁食性”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对其修改不正确的是(),【课后练习】,C,A培养皿的两端的蚂蚁数量应该相同,10只以上B培养皿的两端的光线明暗程度必须一样C培养皿两端放入的蚂蚁的大小和生活力可不一样D面粉和白糖的量应该相等,【课后练习】,20(2017秋惠城区期末)如图是科学家做的三刺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模拟实验:A模型的形态像三刺鱼,它不能引起雄三刺鱼的争斗;B、C、D、E形态不像三刺鱼,但它们的腹部是红色的,都能引发雄三刺鱼的争斗根据此实验,请分析:,【课后练习】,(1)雄三刺鱼在繁殖期间相互攻击的本质信号是;与雄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无关的信号是(2)繁殖期间的雄三刺鱼占据一定的水域进行筑巢,利用腹部红色及一些食物引诱雌三刺鱼入巢产卵受精,繁殖后代,这是动物的行为;如果这期间其他处于繁殖期的雄三刺鱼进入这一水域,,【课后练习】,红颜色,形态,繁殖,将会发生争斗,这种行为称为(3)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被称为;这种方法强调的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而,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课后练习】,攻击行为,实验法,改变动物生活的条件,21(2017秋泸县期中)当动物发现它和食物之间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障碍,实验前让动物饥饿12小时,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表中结果庆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