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B.意象与情象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需要想象参与。C.艺术创作与现实审美活动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D.与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而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因而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B(A“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理解有误,参见原文“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C“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分析不准确,原文有“才有可能”的表述。D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原文第6段中“首先其次”的论述,可见该项分析是不完整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分别阐述了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的三种不同形态。B.文章论述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将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C.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D.文章着重阐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关系,条分缕析,层次分明。【C(根据第5段的论证思路,引用陆游咏梅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对象大多数的情况是,创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虚拟一个形象,使这个形象成为情感的载体。*B.如果我们出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C.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修养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D.境界原本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佛教、宋明理学家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境界成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与王国维的重视有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何蔚萍丁茜第一眼就看到对面窗口那湖绿色的窗帘,甚至隐约看出那帘子是手工缝的。不知女主人是过于忙还是疏于女红,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她住四楼,那个窗口自然也是四楼。因为它跟她对得那样端正,以致其他的窗口就显得远了。她想跟新邻居打个招呼,但窗帘始终不肯拉开。且像是固定了,风也吹不动。她一直倚在窗口。到夕阳在玻璃映出一团亮亮的光圈,绿窗帘里忽然爆出一句充满喜悦的男声:“琴,瞧!这是什么?”“啊!”紧接着一个银铃般含嗔带娇的声音:“白杜鹃!白杜鹃!可是,太贵了呀。”“可是,有什么能比你更贵呢?”那柔情的声音,丁茜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她甚至忘了她也曾有过这种可向任何人夸耀的自豪。她屏住了呼吸。“可是,我什么都不能给你。”“不准这样说,小傻瓜。”一时寂静,什么声音也没有。但她知道,那绿窗帘里,涨满了爱,盛满了幸福。心底荡出丝丝缕缕的自怜自爱的感觉,她快快地离开窗口,发现泪已流过腮边。丈夫竟比搬家前更早出晚归了,她觉得忍耐已到了极限。好不容易有一个休息日,丈夫又拎起了出诊包,丁茜抢上一步,“砰”地关了门:“医院给你多少加班钱?”“我有一个病人”“他是你爹吗?”她想起了那束白杜鹃,心里腾起了烈烈的火。“你轻点。”“干吗要轻点?我不是你的奴隶。以后,我只管买菜烧饭,其他的事,全归你。”他竟答应了。出诊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她并非真心要这样做,只想气气他,只想吵一架出口气。可竟也办不到。而就在这个时候,绿窗帘里传出了歌声,又那么柔美那么深情!她没有要求生活得公平,但幸福和不幸为什么要如此鲜明地对比在一起呢?她变得心灰意冷。早晨起来,开了煤炉,烧了泡饭。在窗前漫不经心地梳头,一句清脆悦耳却又不知所云的外国话,把她的注意力吸向那总不开启的绿窗帘“今天是我生日?哎呀,我怎么会忘啦。好,今天吃长寿面。”“等等,请先打开书橱。”女的声音里含着抑不住的欢喜。“鲁迅全集?上帝呀!你钻进我的脑子里去过吗?你怎么知道我正需要这套书?”“我是上帝吗?哦,不。我出的主意,妹妹出的劳动力。”“可你不能拿这个钱”“为什么不能?你不希望我高兴”声音中断了,断得突然。她急急关严了窗户,怕有什么再传过来。可委屈却关不住,由液态化成了气态,长长地叹了一声。冬去春来,她已看熟了那块草地般的绿窗帘。她已不希望它开启了,永远。然而,又是意外。五月里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那窗帘高高地撩起了,像是剧场的大幕。窗口,两个男的努力搀扶着一个女的。丁茜开始以为是个秃顶的老太婆,当发现是个年轻女子时,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女的头发全部脱光,脸因浮肿而又圆又大,很是怕人,她极其无力,却又贪婪地将惨白的脸迎着蓝天和阳光。尽管丈夫成天和死神打交道,她却是第一次懂得回光返照。她怔怔地望着。直到那女的疲软地垂下了脸。这时,她们的目光相遇了,丁茜看见她艰难却充满羡慕地笑了一下,便倒进身旁年轻的那个男子的怀里。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琴”就在这一刹那,她看清了旁边站着的,那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另一个人竟是她的丈夫。不等她喊出一声,绿窗帘滑过他们的头顶,飘飘地垂落下来,眼前又只剩一片绿色。阳光很好。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与下文“她极其无力”等照应,表明这是女邻居病体沉重,不胜操劳所致。*B.“但幸福和不幸为什么要如此鲜明地对比在一起呢?”这些议论表现了“她”对丈夫刻薄寡恩、不顾家庭的不满。C.女邻居在爱人生日这一天为他准备了鲁迅全集作为礼物,由此可见“她”是个心思细腻、善解人意、重情重义的人。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即全知视角来叙事,“她”的见闻感受贯穿全篇,这样便于作者自由灵活地掌控叙事的节奏。【B(“表现了她对丈夫刻薄寡恩、不顾家庭的不满”这一表述不当,小说中并未言及丈夫的刻薄寡恩,从文中“她甚至忘了她也曾有过这种可向任何人夸耀的自豪”这句可以看出,丈夫只是近段时间因为病号病重需要诊治而早出晚归,暂且无暇顾及家庭)】5.小说以“阳光很好”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以“阳光很好”之景,给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她丈夫对病号(女邻居)的关爱,女邻居的丈夫对妻子的疼爱,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与病魔顽强搏斗的女邻居。(3分)以“阳光很好”之景收尾,还隐喻她对丈夫嫌怨的消释。(2分)】6.这篇小说以“绿窗帘”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小云石海涯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年十二三,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驰,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挽强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咸服其矫捷。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永州。御军极严猛,行伍肃然。稍暇,辄投壶、鸦雅歌,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一日,呼弟忽都海涯语之曰:“吾生宦情素薄,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愿以让弟,弟幸勿辞。”语已,即解所绾黄金虎符佩之。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仁宗在东宫,闻其以爵位让弟,谓宫臣曰:“将相家子弟其有如是贤者邪?”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宿卫禁中。仁宗践祚,上疏条六事,书凡万余言,未报。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曰:“辞尊居卑,昔贤所尚也。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人将议吾后矣。”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偶过梁山泺,见渔父织芦花为被,欲易之以绸。渔父疑其为人,阳曰:“君欲吾被,当更赋诗。”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人间喧传芦花被诗。其依隐玩世多类此。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其视死生若昼夜,绝不入念虑,攸攸若欲遗世而独立云。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谥文靖。有文集若干卷、直解孝经一卷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小云石海涯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B.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C.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D.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而得名。为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借指太子本人。B.“践祚”,即“践阼”,“阼”是古代庙堂主阶,为主位;“践祚”称天子、诸侯王、王公大臣等登基、即位。C.虎符,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D.谥,谥号。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称号,分褒扬、贬斥、同情三种情况。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云石海涯臂力惊人,骑术高超。他挽强弓射猎禽兽时,遇上下陡坡如履平地,众位将领都非常钦佩他。B.小云石海涯虽出身宦家,却淡泊名利。他将自己的爵位让给弟弟,令仁宗大加赞赏,认为他是贤德之人。C.小云石海涯对于家国政事颇多见解,曾给仁宗皇帝上万言建议,但廷臣并未呈报给皇上,他一怒之下,辞官而去。D.小云石海涯为人豁达,对生死看得很淡;晚年文章深邃,诗风冲淡;书法则自成一家,士大夫多以得其只言片语为荣。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5分)(2)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5分)(3)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注】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湘东一目:用南朝梁湘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比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照规则,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可现在只有一眼,情势危急可知。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题目中“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内容。B.“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C.“尚可持”和“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D.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在下棋方面浪费时间的不满。E.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12.颔联、颈联写出弈棋者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共9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1)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推理引出正题,本文的中心论题是“ ,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面对统治者的严酷刑罚和威风怒气,人们的态度是“ ,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指出,想到自己的地位高而险,就要加强自我修养的句子是“ , 。”(4)好而知其恶, ,天下鲜矣。(大学)(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吾友也; ,吾贼也。(荀子修身)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西汉时的季布以一字千金、信守承诺著称,只要是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办到。当初进城的时候,他举目无亲,身无长物,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他现在已是这座城市中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自开播以来受到观众热捧,收视率一路高升,其原著也跟着攀龙附凤,成了畅销书。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产生了不良影响,虽说主因是小王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但孤掌难鸣,小李作为助手也难辞其咎。有些企业视污染处理为负担,为降低成本并躲避当地监管,选择异地偷排,如此以邻为壑的做法,最终危害的是全社会。十八大以来的每一份巡视通报,不但闪烁着惩前毖后的利剑锋芒,而且以药石之言体现着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A. B. C. D.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梵高去世多年以后,其作品的价值才被世人认可,并陆续被收藏家购买收藏,其中名作阿里斯康道路曾被拍卖出4.11亿元人民币的天价。B.在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夺取的金牌数虽然是近五届冬奥会最低,但年轻小将们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这应该令我们欣慰。C.与注重人权和民主的美国发展模式相比,非洲不少领导人更倾向于选择注重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中国发展模式,并以此确立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 D.硕士研究生申请参与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或者基于自己的天赋、能力,或者基于自己的学术志向,而这一点正是他们申请时考虑的首选因素。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张教授,这是我的高足,也是我的首届学生,请您严格要求吧。B.蒙各位高朋不弃,请移驾我府,我好向各位讨教音乐方面的问题。C.感谢先生不吝赐教!只是令弟初学书法,涂鸦之作,不值一哂。D.有幸聆听老领导的教诲,那谆谆告诫又给我醍醐灌顶般的感觉1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_ _。_ _。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一篇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所写的事物要有深刻的认识。有了这一点,文章无论是义正词严,还是轻松活泼,都会使人体会到内在的思想威力。这是文章生动的基础。没有这一点,仅仅在文字上变花样,。但是,仅仅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还不够,写文章就是要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在这个表达过程中,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这一方面说,生动的文章就是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四、名著阅读(4分)19.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一直有着争论。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字数在80至100之间。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据新京报报道,杭州交警开始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之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以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这一措施引发了热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B (A“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理解有误,参见原文“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C“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分析不准确,原文有“才有可能”的表述。D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原文第6段中“首先,其次”的论述,可见该项分析是不完整的)2C (根据第5段的论证思路,引用陆游咏梅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3B (“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错。原文的意思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况,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4.B “表现了她对丈夫刻薄寡恩、不顾家庭的不满”这一表述不当,小说中并未言及丈夫的刻薄寡恩,从文中“她甚至忘了她也曾有过这种可向任何人夸耀的自豪”这句可以看出,丈夫只是近段时间因为病号病重需要诊治而早出晚归,暂且无暇顾及家庭。5以“阳光很好”之景,给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她丈失对病号(女邻居)的关爱,女邻居的丈夫对妻子的疼爱,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与病魔顽强搏斗的女邻居。(3分)以“阳光很好”之景收尾,还隐喻她对丈夫嫌怨的消释。(2分)6从情节结构看,“绿窗帘”是故事悬念的发端,是结构全篇的中心线索。从主题意蕴看,“绿窗帘”具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它象征幸福,象征顽强的生命力。从阅读接受效果看,“绿窗帘”本身富有诗意,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每点2分,若有其他理解,且符合文意,亦可酌情给分)二、古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7.B(3分)8.B(“诸侯王、王公大臣等登基即位”错,应为“天子登基”)(3分)9.C(“小云石海涯一怒之下,辞官而去”错,从原文看,并未因此而怒和辞官)10.稍稍长大一点,小云石海涯改变原来好武的志愿,转而读书习文,读书能够一目五行,说话和写文章语言文雅,无陈词滥调,他的文意常常出人意料。(落实“稍”“折节”“蹈袭故常”“旨”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5分)(2)赵国给了秦国和氏璧假若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亏的是秦国。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来让他承担理亏的责任。(3)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11C D (选对一项2分,两项全对5分)(C“已经”错,诗歌是说“尚可持”,即希望局势还能挽回;D“表明了作者的不满”错,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意在反衬人们下棋的专注,连时间都忘了)12.弈棋者是一个心思缜密、神情专注、意志坚韧的形象。(3分)作者通过比喻、用典、对比来刻画。把弈棋者的心比作“蛛丝”,足见其心思之细;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者神情专注,心无旁骛;用只剩一眼的危急情形和弈棋者的努力构成对比,突出弈棋者坚韧。(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共9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3)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4)恶而知其美者(5)是我而当者 谄谀我者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4. B (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此处应为一诺千金。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攀龙附凤:原指依附帝王或皇亲国戚以求提高地位、成就功业,后泛指依附或投靠有权势的人。孤掌难鸣:一个巴掌难以拍响,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正确。惩前毖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15. C (A搭配不当,可删去“的价值”;B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将“虽然”移到“中国代表团”前面;D表意不明,“这一点”指“自己的天赋、能力”还是“自己的学术志向”,不明确。)16.D (A项,“高足”敬词,用于称呼对方或他人的学生;B项,“我府”不当,应为“寒舍”;C项,“令弟”称谓不当,应为“舍弟”)17. 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答对一个空2分,答对2个空5分。18. 和作者多方面的素养有关系是很难把文章写得生动的作者是否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力四、名著阅读(4分)19.见必修四课本P27问题探讨1。五、作文(60分)20.参照xx全国卷作文评分标准,以43分为基准分评阅。1.审题:这一命题选取“外卖小哥”这一新生群体,并将其置于执行交通法规这一背景之下,讨论背景十分具体。外卖小哥是新生群体,已经出现在绝大部分人的具体生活中,也能够引导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一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旨在引导考生从价值观的层面深入辨析和思考,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涉及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非常具有备考价值。2.立意方向:(1)支持“弹性受罚”:让法律更有温情。(2)反对“弹性受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辩证看待“弹性受罚”:在法律的框架内,相机处置。3.参考范文:弹性受罚,非解决问题之道杭州交警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警方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实施“弹弹性受罚”,这一措施引发了热议。我认为,弹性受罚非解决问题之道,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规则本身来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则本就不应违反,任何人都要遵守。外卖小哥也是法律面前的一分子,没有特权可言,不能因其职业而将其“特殊化”。从这一点来看,免除“当场处罚”是不合理的。 那么,对于快递小哥的违章行为,交警在处理时就不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的通融吗?显然不是,法律和人性并不矛盾。从根本上说,“弹性受罚”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我们要探索根本的解决方法,应该看到外卖小哥玩命“多拉快跑”背后的原因。有时候,他们之所以违章,是因为急着按时将外卖送到顾客手里,并不是有意为之。但也有外卖小哥为逐利大量“接单”,去为了按时送达而违章的情况。 对外卖小哥而言,争分夺秒日渐成为一种生存逻辑,外卖小哥们必须“多送快跑”。然而,这导致了很多事故的发生,比如xx12月,杭州的外卖小哥骑车撞人后一走了之;xx1月,上海一名骑电瓶车的外卖小哥与机动车相撞,不幸身亡。 可以说,交通违章导致的结果常常十分惨烈,不仅与他人有关,更事关外卖小哥自己的性命。而在探讨这个话题时,我的基本态度是,无论为了什么目的,都不能破坏法律规则或他人的生命安全。 古语说:“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外卖小哥违法是“必犯”吗?不是。所以,设立与其实际情况相对应的法律规则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外卖小哥要提高自己的送餐速度,只能通过违章这一条途径来实现吗?也不是。因此,在规则上对外卖小哥进行一定照顾是于理不通的。为什么外卖小哥违章?在大部分时候,往往是违章成本低带来了这样的结果。能获利还不容易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