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1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2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3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4页
2018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I)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一、选择题:1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酶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二硫键数目Tm/野生型T4溶菌酶Cys51,Cys97无41.9突变酶CCys21,Cys143152.9突变酶F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365.5A突变酶F的最适温度为65.5B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有关C突变酶中二硫键的形成与半胱氨酸的位置无关D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可能与空间结构的改变有关2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无论图中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C.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乳酸大量积累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3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处理浓度每穗粒数(个)千粒重( g )产量(kg /km2)成熟粒率(%)对照115. 725. 67 66180. 6生长素5ppm146. 927. 28 41589. 5赤霉素30ppm132. 228. 18 21585. 2乙烯利20ppm110. 226. 17 49987. 4A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B20ppm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C30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D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4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 )A50% B60% C40% D100%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少类群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6乳腺上皮细胞在孕晚期数量增加,在停止哺乳后数量减少。当向体外培养乳腺组织的培养液中加入泌乳素时,乳腺组织合成的酪蛋白的量增加了20倍。测定乳腺组织中RNA的半衰期(半数RNA降解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据此作出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RNA种类RNA半衰期(h)无泌乳素刺激有泌乳素刺激rRNA790790总mRNA3.312.8酪蛋白mRNA1.128.5A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人体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BmRNA半衰期较短,有利于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调控C泌乳素通过提高酪蛋白基因的转录效率来促进细胞合成更多酪蛋白D用标记的酪蛋白基因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测定酪蛋白mRNA存在29 Cu2+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Cu2+又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科研人员以白蜡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Cu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将CuSO45H2O水溶液加入基质中,制成不同Cu2+质量分数的“污染土壤”,另设 作为对照。选择健康且生长基本一致的植株,分别进行培养。(2)培养几个月后,摘取植株顶部刚成熟的叶片,用 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进而测定滤液中叶绿素的含量,同时每月定时测定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取平均值。(3)实验结果及分析:在Cu2+质量分数为2.510-4时,与对照组相比,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增加,从而使植物吸收的 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重金属铜会引起叶绿体内相关 的活性改变,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片中的叶绿素a/b值逐渐 ,表明重金属Cu2+对叶片中 的影响高于对 的影响。与Cu2+质量分数为2.510-4相比,Cu2+质量分数为5.010-4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表明此时 成为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因其下降导致CO2供应不足进而光合速率下降。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Cu2+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 ,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30从植物中提取的苦皮藤素和苦皮藤素具有很好的灭虫作用。它们均对昆虫的突触有影响,能抑制并阻断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1)正常情况下,兴奋沿着昆虫体内的 神经传导到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以 方式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肌肉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肌肉细胞的兴奋。苦皮藤素增大了细胞膜的膜电位,使细胞更不易兴奋,导致肌肉 ,进而起到杀灭昆虫的作用。(2)研究人员将果蝇幼虫神经-肌肉标本分别置于图中所示AF组不同溶液中,电刺激神经并在肌肉细胞处测定电位变化。记录数据并整理如下图。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为保证神经细胞能维持正常电位变化,实验所用的生理溶液中至少应加入 、K+、Ca2+、Cl-等无机盐离子。从图中总体趋势看,不同条件处理下各组的EJPs幅值变化率均比对照组 。图中结果显示,单用苦皮藤素时在 分钟阻断EJPs,而在苦皮藤素:= 时与单用苦皮藤素阻断作用相似,但当苦皮藤素比例 (填“高”或“低”)时,EJPs阻断时间明显延长,说明此时苦皮藤素使苦皮藤素的作用效果 。31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下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请分析回答:(1)酵母的生殖方式与、相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 ,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进而使其功能缺失。(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的原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 性。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的表达产物携带的氨基酸为_,识别的密码子为 ,使a基因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现型。若F1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 ,则支持假设一。若F1的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则支持假设二,F1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是 ,来源于一个F1细胞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 。32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本研究中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m5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m1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 。(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物 种 丰 富 度(种)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A群落21.535.519.5B群落22.523.816.25C群落2231.513.5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 的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 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 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 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 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_。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_,原因是_。(4)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_天左右。38(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使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灾难。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引发了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 安全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2)在转基因生物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性或过敏的 。(3)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了试管婴儿技术,而xx年,英国一对夫妇通过设计试管婴儿,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挽救患地中海贫血症的男孩。这两项技术的区别是 不需要经过基因检测。、xx3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再次推上舆论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4)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5)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6)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 (写全才能给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 。生物参考答案1.【答案】D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65.5是突变酶F有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而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A项错误;突变酶C的半胱氨酸数目与野生型T4溶菌酶的相同,说明突变酶C的热稳定性提高与半胱氨酸的数目无关,B项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二硫键数目越多,溶菌酶热稳定性越高,而二硫键的数目的增加可以通过改变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增加半胱氨酸的数目加以实现,C项错误,D项正确。2.【答案】B试题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段氧气消耗率逐渐增加,血液中乳酸水平低且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以有氧呼吸为主,bc段乳酸水平逐渐增加,说明无氧呼吸逐渐加强,cd段氧气消耗率较高,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说明该阶段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不断加大,A项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因此不论何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都等于O2消耗量,B项正确;无氧呼吸过程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中,C项错误;如果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血液中乳酸水平过高,但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不会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D项错误。3.【答案】D试题分析:从表格可知,5ppm生长素水稻的各项数据是最适宜的,故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A正确;乙烯利是乙烯的调节剂,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B正确;30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C正确;表格中得不出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错误;答案是D。4.【答案】B试题分析:1、P:BBEEbbeeF1:BbEe;F1:BbEe F2:9B_E_+3B_ee+3bbE_+1bbee,根据“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则F2中EE:Ee:ee=3:6:1,即EE=3/10,Ee=6/10,ee=1/102、根据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的方法: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EE+1/2Ee=3/10+1/26/10=6/10=60%。5.【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和碳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缺少类群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进行,A项错误;图中c、d分别表示乙、丙同化的能量,b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B项错误;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包含了了该生态系统的所有种群,因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项正确;乙的摄入量,大部分经消化吸收转为同化的能量,少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到环境中,乙同化的能量中有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乙的生长、发育、繁殖,D项错误。6.答案:C29.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不添加Cu2+的基质 (2分)(2)无水乙醇(有机溶剂)(3)光能 酶 升高 叶绿素b 叶绿素a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略有上升(合理即可)(2分)试题分析:(1)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Cu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此可推知,实验组的基质中应添加Cu2+,而对照组的基质中不添加Cu2+。(2)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3)绿叶中的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增加,从而使植物吸收的光能增加。重金属铜离子会导致蛋白质变性,表中数据显示,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重金属铜离子会引起叶绿体内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活性改变,而叶片中的叶绿素a/b值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逐渐升高,表明重金属Cu2+对叶片中叶绿素b的影响高于对叶绿素a的影响。大气中的CO2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的,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进入植物体内的CO2越多。表中数据显示,与Cu2+质量分数为2. 510-4相比,Cu2+质量分数为5.010-4时,气孔导度下降,则进入植物体内的CO2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气孔导度成为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当Cu2+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胞间CO2浓度略有上升,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30. (10分,每空1分)(1)传出 扩散 不收缩(2) 苦皮藤素和不同比例混用对EJPs的影响 Na+ 低 11 3:1 高 减弱试题分析:(1)神经-肌肉接点位于效应器内,传出神经与效应器相连,所以正常情况下,兴奋沿着昆虫体内的传出神经传导到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的谷氨酸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肌肉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肌肉细胞的兴奋。结合题意“苦皮藤素和苦皮藤素能抑制并阻断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可知苦皮藤素增大了细胞膜的膜电位,使细胞更不易兴奋,导致肌肉不收缩,进而起到杀灭昆虫的作用。(2)分析曲线图可知,F组没有加入苦皮藤素,为对照组,AC组加入不同比例的苦皮藤素和,D组加入苦皮藤素,E组加入苦皮藤素,由此可判断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苦皮藤素和不同比例混用对EJPs的影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为保证神经细胞能维持正常电位变化,实验所用的生理溶液中至少应加入Na+、K+、Ca2+、Cl-等无机盐离子。曲线图显示,从图中总体趋势看,不同条件处理下各组的EJPs幅值变化率均比对照组低;D组和A组在11min时,EJPs幅值变化率均为零,说明单用苦皮藤素时在11分钟阻断EJPs,而在苦皮藤素:=3:1时与单用苦皮藤素阻断作用相似;A、B、C三组分别在12、18、21min时,EJPs幅值变化率为零,且C组所含的苦皮藤素比例最高,说明当苦皮藤素比例高时,EJPs阻断时间明显延长,苦皮藤素使苦皮藤素的作用效果减弱。31.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基因重组 (2)提前终止(3)可逆性 谷氨酰胺 UAG(4)全部为野生型 (2分)AB、Ab、ab (2分)全部为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31 ;野生型突变型11(2分)试题分析:(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使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导致密码子由CAG变为UAG(终止密码),因此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进而使其功能缺失。(3)根据题意可知,a基因原本是由A基因突变而来的,现在假设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是依据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 结合(2)题分析和假设二可知,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的表达产物携带的氨基酸为谷氨酰胺,识别的密码子为UAG,使a基因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4)可采用逆推法解题。如果假设一成立,则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A)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A)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AA)并培养,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均为A),因此,F1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全部为野生型。如果假设二成立,则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ab)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AB)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AaBb),因此F1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AB、Ab、ab;如果一个F1细胞(AaBb)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来源于一个F1细胞(AaBb)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