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十)种群的特征(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十)种群的特征(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十)种群的特征(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有关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D一个种群中的所有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A项正确。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可以构成不同的种群,B项正确。个体和种群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C项正确。物种是所有具有同种生物的种群的集合,D项错误。2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B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C部分灰喜鹊身上的标记物脱落或田鼠被捕后变狡猾不易被重捕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大,A、B错误;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求统计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若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小,C正确;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会使计算值偏大,D错误。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C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C种群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因此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不一定越快,A错误;跳蝻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因此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B错误;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正确;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导致种群密度下降,D错误。4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B据图分析可知,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A正确;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错误;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C正确;在自然界,种群数量还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5兴华中学的生物学习小组要对某草场中白羊草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草场上确定调查范围时,下列方法中恰当的是()A200 cm50 cm的长方形B边长50 cm的五边形C半径50 cm的圆形D边长50 cm的五角形(2)如图表示在某一样方内外白羊草的分布,则该样方中白羊草的数量为()A4株B5株C6株D8株(3)下表是在200 m2草场面积内的10个样方中白羊草出现的数量统计。样方编号12345678910面积(m2)1111111111白羊草(株)57910865897则该草场中白羊草的种群密度为_,该白羊草的种群数量约为_。解析样方大小至少为1 m2,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其他正多边形等不便于计算。在计数样方内个体时,线内的个体都要计算在内,线上的植物个体数只计相邻两边及顶点上的。在计算种群密度时要计算样方内调查个体数量的平均值。答案(1)A(2)C(3)7.4株/m21 480株能力提升练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B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是异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利用黑光灯诱捕有趋光性的昆虫,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通过统计黑光灯诱捕的某种趋光性昆虫的数量,可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通过统计诱捕到的趋光性昆虫的种类数来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D正确。7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