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用到的统计分析SPSS操作.pdf_第1页
论文用到的统计分析SPSS操作.pdf_第2页
论文用到的统计分析SPSS操作.pdf_第3页
论文用到的统计分析SPSS操作.pdf_第4页
论文用到的统计分析SPSS操作.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論文用到的統計分析: 1. 描述性統計:常用到其中的平均數與變異數 【作法】 :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 步驟一:SPSS 中,選擇分析描述性統計描述性統計量 步驟二:選擇要做分析的變數 步驟三:跑出敘述統計的資料表 2 2. 因素分析 【作法】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欲將 【作法】 : 步驟一:SPSS 中,選擇資料縮減因子 步驟二:選擇欲分析因素的題項(即,看這些題項可以分解出哪些構面) 步驟三:點選進去轉軸法勾選最大變異法 ,按確定 3 步驟四:跑出的結果中,看解說總變異量。 其中,看總和那一欄中大於的成份,選擇那些成份作為構面(在此題中有 14 個成份,表示萃取出 14 個因素) 對照於論文寫作時(以威呈學長的論文為例) , 步驟四:接下來看轉軸後的成份矩陣,找在每個成份中,找數字為 0.4 以上者, 為相同的一個構面。例如,網效益 13、網效益 15、網效益 20、網效益 24、網效 益 25、網效益 26、網效益 27,這些題也構成了另一個構面。 4 旅效益 2、旅效益 3、旅效益 4、旅效益 5、旅效益 7、旅效益 8、旅效益 9、旅 效益 10、旅效益 11、旅效益 13、旅效益 19、旅效益 20、旅效益 21 等題為另一 個構面(其餘旅效益的題可考慮刪除之) 。 在這兩個成份中,由於旅效益內部有相當高的一致性,所以可以說其具有收斂效 度;而旅效益與網效益之間的差別很大,不會讓人搞錯這兩個構面,所以說具有 區別效度。而兼具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的這份問卷,可以說是有構念效度。 另外,論文中的“因素負荷量”代表題項變數與因素之相關係數,也代表題項 對該因素的解釋力可以由 SPSS 的轉軸後成份矩陣分析表得知,例如因素 2 中與 網效益 15 的相關係數為 0.5152。 5 3. 信度分析 注意:要先作完因素分析,並刪除掉不要的題目後,再作信度分析 【作法】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欲對網路知覺效益、網路知覺風險作內部一致性 信度 步驟一:SPSS 中,選擇分析量尺法信度分析 步驟二:選擇要分析的題項(在本例中,即是選擇網路知覺效益、網路知覺風險 的所有題項) 步驟三:勾選列出項目註解 6 步驟四:點選進入統計量後,勾選項目 、 量尺法 、 刪除項目後之量尺 摘要 步驟五:跑出的結果中,看 Item-total Statistics 跑信度分析後,出來的 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 是一種題項鑑別度指標代表 各題項對總題項的相關係數,數字愈大、鑑別力愈大、該題愈好,至少要達 0.5。 此表最下方的 Alpha= 0.7487,是全部題項的 Cronbach ,表示這個量表的信 度;若要找各因素構面的 Cronbach ,就要選擇該因素的相關題項做信度分析。 對照於論文寫作時(以威呈學長的論文為例) , 7 所謂的 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分析表 如下圖所示。其中,“Item-to-Dimension-Total Correlation”是各構面的題項分別作信度分析後,跑出來的Corrected Item- Total Correlation ;而“Item-to-Scale -Total Correlation”則是全部的題項一起作信度分 析後,跑出來的Corrected Item- Total Correlation 。 8 4. 集群分析:將資料分組,有多種分群的方法 (1) 用平均數之高低來分 【作法】 :可以先在 EXCEL 下排序後,再貼回 SPSS 步驟一:先將總樣本數除以要分的組數 步驟二:算出一個總平均 樣本編號 題項 1 題項 2 題項 3 題項 K 1 第 1 個人所有分數的平均 2 第 2 個人所有分數的平均 3 第 3 個人所有分數的平均 N 第 N 個人所有分數的平均 將 N 個的分數予以平均總 平均 步驟三:以總平均為基準,看第i個人的分數應算在哪一組。 【補充】 :如何由很多個題項算出一個平均數(以國志的資料為例) 步驟一:選擇轉換計算 步驟二:在 目標變數 那個空白欄輸入你所要命名的變數 (在此例中,輸入“效 益平均”) ,接著在函數那欄選擇MEAN 9 步驟三:在數值運算式那欄輸入要計算平均的題項,以逗號加以隔開。 步驟四 : 按確定後 , 出現的結果會在資料檢視中的最後一欄出現 (即“效益平均” 會出現在最後一欄) 。 10 (2) 集群分析中的華德法:這種分析方法是告訴我們,你的資料大概可以分 幾組 【作法】 :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 若要作以網路風險及網路效益進行集群分析 : 步驟一:SPSS 中,選擇分析分類平均數 步驟一:SPSS 中,選擇分析分類階層集群分析法 步驟二:選擇要進行分類的變數 11 步驟三:點選統計量後,勾選群數凝聚過程 步驟四:點選方法後,在集群方法那欄點選Ward s 法 步驟五:出現群數係數凝取過程 其中, 係數即為一般論文中的凝聚係數 。 12 以威呈學長的論文為例,他的表 4-20 中的凝聚係數便是由群數係數凝取過程 而來的。 看群數係數凝取過程時,是由下往上看,以觀察哪一個階段的係數變化量最 大。 步驟六:凝聚係數之“變化量”最大者。 以威呈學長的論文為例,他的表 4-20 中的凝聚係數增量變化率便是用 EXCEL 計算,將第i組的凝聚係數減去第1i組的凝聚係數後、再除以第i組的凝聚係 數,便是凝聚係數增量變化率。 根據威呈學長的論文,由 1 群變 2 群時的增量變化率為 21.19%,由 2 群變 3 群 時的增量變化率為 11.86%,由 3 群變 4 群時的增量變化率為 5.13%,所以由 1 群變 2 群時的增量變化率最大,表示我們應該要將資料分成二群。但在實務上, 因為二群的分析較沒有意義,所以通常會將資料分成三群,這表示我們不一定會 選變化量最大者。 13 (3) K 平均數集群分析:延續之前的 Wards 法的集群分析,這種分析方法是 告訴我們,哪個樣本要分到哪一組。 (所以必須先做 Wards 法的集群分 析,再能做 K 平均數集群分析) 【作法】 :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 若以 Wards method 作好網路風險及網路效益的集群分析後,要看每群之特色 (k-means 中之各群之中心值,中心值按一、3 中之結構) 步驟一:SPSS 中,選擇分析分類K 平均數集群 步驟二:選擇要進行分類的變數(與 Wards 法的集群分析中所選的變數相同) 步驟三:在疊代中選擇最大疊代數越大越好,但太大了會跑很久。 注意:根據學長的經驗法則,最大疊代數約選在 25 次以後,分組的情形就趨於 相同。 14 步驟四:在儲存中勾選各集群組員 步驟五:在最後一欄出現qd_1 ,告訴我們每個樣本會分到哪一組 注意:集群分析法用的不同,各組所分到的族群人數就不一定相等。不論用何種 方法分群,只要分好後,就可以做區別分析。 15 5. 區別分析:這種分析法是用來確認之前所用的分群方法是好的 ,亦即,將 區別分析分出的組與集群分析分出的組作比較,兩者越相近,表示你的分組 方法越好。 【作法】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假定做的區別分析為以風險的構面得分為自變 數,搜尋行為各題分別為應變數 步驟一:SPSS 中,選擇分析分類判別 步驟二:在分組變數中選擇集群分析中得到的組,在自變數中選擇要分 析的自變數(在本例中,以是“風險的構面得分”做為自變數) 步驟三:在分組變數下方的定義範圍輸入分組的最大、最小值 16 步驟三:點選進入分類後,勾選摘要表 步驟四:點選進入統計量後,勾選平均數 、 單變量 、 Box s M 共變異 數相等性檢定 、 Fishers 線性判別函數係數 、 組內相關矩陣 步驟五:跑出的結果看分類統計的分類結果 其中, 預測的各組成員為原本集群分析中所得到的分組, 原始的為區別分 析作出的分組。在這個例子中,原本集群分析中分為第 1 組有 594 中,在區別分 析中分為第 1 組的也有 594 中,餘者類推,區別率為 85.1%。 17 寫成論文的解釋時,就如同威呈學長論文中的表 4-21 區別分析選擇矩陣。 18 6. 卡方分析:分析二個名目變數之間的關係,以威呈學長的論文為例,卡方分 析可用來分析年齡與不同組別的關係。 【作法】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若要以卡方檢定看不同群之網路資訊行為的差異 步驟一:SPSS 中,選擇描述性統計交叉表 步驟二:點選統計量進去後,勾選卡方統計量 步驟三:在列中選擇組別,在直行中選擇網路效益的題項 19 步驟四:各題項有一個交叉表及卡方檢定表,取用其中的Pearson 卡方 步驟五:寫成論文時,以威呈學長的論文為例,表示如下。 【補充】 :卡方分析後,如果頭尾之組的個數太少,要施行併組(以國志的資料 為例) 步驟一:SPSS 中,選擇轉換重新編碼成不同變數 步驟二:在舊值,輸入要併入他組之組別的數字,在新值中,輸入要被併之組別 的數字。但要注意的是,毌需併的組別也需轉換,只是舊值與新值填寫的數字相 同。 步驟三:跑出來的卡方分析中,選擇表中的 Pearson 20 7. 多重比較分析:說明哪一組和哪一組有差異,會跑出ANOVA表與多重 比較表。 ANOVA指示相關的顯著性, 多重比較表指示什麼因素是相 關的。 【作法】 :以國志的資料為例,想要分析同伴組合對旅遊決策的關係 步驟一:SPSS 中,選擇分析比較平均數法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步驟二:選擇自變數與應變數的題項。在本例中, 因子選同伴組合的各題項, 依變數選旅遊風險構面得分。 步驟三:點選進入Post Hoc 檢定 ,勾選 Scheffe 法或 Tukey 法(看哪個分析的 結果較佳來決定) 注意:只有在分三組以上時,才要做作 Post Hoc 檢定(例如,之前的集群分析 中,只分為兩組,就不用作 Post Hoc 檢定了) 21 步驟四:出現 ANOVA 表(因為沒有做 Post Hoc 檢定,所以沒有出現多重比較 表) 變異數分析中的顯著性就是論文中的 P 值(不是變異數同質性檢定中的 P 值 ) ,F 檢定就是 F 值(對照威呈學長的論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