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 三农与民生问题 户籍改革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 三农与民生问题 户籍改革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 三农与民生问题 户籍改革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 三农与民生问题 户籍改革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 三农与民生问题 户籍改革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七三农与民生问题户籍改革,热点解读热点材料: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和具体目标,并对改革路径和操作方法做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这标志着户籍制度的新一轮深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解读民富则国昌,民穷则国衰。富民强国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本专题主要梳理中外历史上的三农与民生问题,旨在为当前三农问题提供借鉴。线索梳理,专题集训1.读图,回答问题。图一林肯图二亚历山大二世,(1)上述图一、图二中人物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了本国人民关心的土地问题来改善民生?,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解放了黑人奴隶,为提高黑人地位奠定了基础;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解放并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2)这些措施的实施分别对其国家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美国: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对于战争胜利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对俄国:其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指出:“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如果专从经济范围来着手,一定是解决不通的。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得通,便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条约,收回外人管理的海关,我们才可以自由加税,实行保护政策”。孙中山认为,“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如果政治不良,在国家里头无论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除此之外,孙中山还强调了教育文化和科技活动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他甚至把“育人才而培国脉”的教育列为民生主义的“四大纲”之一。摘自韩振峰孙中山的民生观及其启示,材料二民生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首先民生政策的短缺。一方面,民生政策的缺失或不到位,是出现大量社会问题进而导致民生问题的重要根源。另一方面,民生政策的执行存在梗阻现象。职能部门和利益集团谋取自身利益,干部民生政绩观念的缺失等都会导致政策的执行障碍。其次,变迁性成因。这是我国当前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的民生问题与社会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社会结构因素长期并存,引起社会结构的震荡及不稳定,民生问题也就因此产生。摘自舒永久、傅静人民论坛(2010年第23期),材料三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保基本、守底线的民生措施相继出台: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的财政投入;部署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以经济发展守住民生底线,以社会进步创造更好生活。,当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织在一起,定能迸发出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这些措施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同时,也夯实了发展的基础。摘自新华网,(1)依据材料一,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否实现?简述理由。,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实现国家关税主权的独立;发展文化教育培养人才。不能实现。因为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相对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民生政策的短缺;变迁性成因是我国当前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政府为了不断改善民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的财政投入;部署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4)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民生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实现国家的独立是能否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因素。,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的西方政治思想家对民生的关注程度是比较高的,主要表现在对人权的重视,以及诸如民主、平等、自由等理念的提出。具体而言:一方面,启蒙思想家们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基于人性的同一性,提出人人生而平等。还提出天赋人权理论,充分肯定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价值和尊严;另一方面基于人的平等性,上升到政治上的参政议政权。青海平安网论民生保障的正当性,材料二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由于在刚刚结束的保卫新政权的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显现出极大的威力,苏维埃政权决定继续推行对农民余粮的无偿征集政策。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1)材料一表明西方国家的民生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偏重于人权,对民生的观察侧重于政治和社会层面。,(2)据材料二,指出俄国农民普遍对社会不满的主要原因?,俄国出现大面积的灾荒,农民生活困难:政府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