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3周试题 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题序考点及具体知识点分值设计难度系数能力阶层一级二级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第卷选择题1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80.82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计算80.83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80.84根据图像确定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方程式80.7第卷非选择题6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200.7第二部分:试题一、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2)=0.8 molL-1s-1B.v(A2)=30 molL-1min-1C.v(AB3)=1.0 molL-1s-1D.v(B2)=1.2 molL-1s-12、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1s-1表示,则正确关系是()A.v(NH3)=v(O2)B.v(O2)=v(H2O)C.v(NH3)=v(H2O)D.v(O2)=v(NO)3、工业制备CuSO4的方法是在稀H2SO4中加入铜粉后,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将Cu粉不断溶解。为提高制备CuSO4的反应速率,同时达到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原料的要求,可以采取的下列方法是 将稀硫酸改用浓H2SO4 加入少量Ag粉 加入少量Zn粉 将稀H2SO4加热(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 4、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11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11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1A.B.C.D.5、可逆反应:3A(g)+B(g) 2C(g) +2D(g) 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1)v(A)=0.6mol?L-1?min-1 (2) v(B)=0.45 mol?L-1?min-1 (3)v(C)=0.4 mol?L-1?min-1 (4) v(D)=0.48 mol?L-1?min-1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2) B(1)、(3) C(2)、(4) D(1) 6、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 L1、0.3mol L1、0.08mol L1,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1:c2的值不能确定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0.28molL1c1+c2+c3 0.56molL1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 7、在一定条件,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2(g)+yB2(g)2C(g)。2 s内的反应速率:v(A2)=05 molL-1s-1,v(B2)=15 molL-1s-1,v(C)=1 molL-1s-1。则x和y的值分别为()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二、非选择题8、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时的_倍;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倍,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4)若上述反应在2 min后的t1t6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图象如下,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则()A在t1时增大了压强B在t3时加入了催化剂C在t4时降低了温度D. t2t3时X的转化率最高9、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两种)。(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V6_,V9_;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色;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10、有一化学反应:A3B2C,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得v(C)kcm(A)cn(B),其中k是与温度有关的速率常数,为测k、m、n的值,在298 K时,将A、B溶液按不同浓度混合,得到下列实验数据:编号A的初始浓度/(molL1)B的初始浓度/(molL1)生成C的初始速率/(molL1s1)11.01.01.210222.01.02.410231.02.04.8102(1)根据上表可求得:m_,n_,k_。(2)当c(A)c(B)2.0 molL1时,以B表示的初始反应速率为_。 第三部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先将B项单位换算,得v(A2)=0.5 molL-1s-1,将C、D项转化为用A2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0.5 molL-1s-1、0.4 molL-1s-1,故最快的是A项。2.【答案】D【解析】该反应中v(NH3)v(O2)v(NO)v(H2O)=4546,根据上述关系分析选项,推知D项正确。3.【答案】C 4.【答案】B【解析】由题知2 s时C的浓度为0.6 molL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可算出B的变化浓度为0.3 molL1,进而确定B的浓度是(1 molL10.3 molL1)=0.7 molL1;A的变化浓度为0.6 molL1,从而求A的转化率为30%;用C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可推知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5 molL1s1。对照各选项,符合题意的是B。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解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v(A2)v(B2)v(C)=132,因此xy2=132,则x=1,y=3。8.【答案】(1)3XY2Z(2)0.05 molL1min1(3)0.9放热(4)B【解析】(1)由图象可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为0.30.10.2312,所以方程式为3X2Y2Z。(2)v(Z)0.05 molL1min1。(3)P后=0.9P前根据方程式,减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4)根据图象,t1时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t3时加入了催化剂,平衡不移动;t4时应为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B选项正确。9.【答案】(1)CuSO4Zn=ZnSO4Cu,ZnH2SO4=ZnSO4H2(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3)Ag2SO4(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答两种即可)(5)301017.5灰黑暗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解析】(1)在稀硫酸中加入硫酸铜后发生了两个反应:CuSO4Zn=ZnSO4Cu、ZnH2SO4=ZnSO4H2。(2)由于Zn与反应生成的Cu及硫酸溶液组成了CuZn微电池,大大加快了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3)只要是比锌的金属性差的金属都可以与锌组成原电池,都可以加快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故在所给的物质中只有Ag2SO4符合题意。(4)要加快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5)因为要研究硫酸铜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应保持硫酸的浓度在各组实验中相同,则硫酸溶液的体积均取30 mL,根据F中增加的水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之和为20 mL,可以求得各组实验中加入水的体积分别为V610 mL,V819.5 mL,V917.5 mL,V1015 mL。当溶液中析出少量的铜时,因不能形成铜的晶体,故铜显示的颜色是灰黑色,E中析出较多的铜,则显示出了铜晶体的颜色:暗红色。由于析出的铜的量较多,会覆盖在锌的表面,使得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大大减小,故反应速率反而会减慢了。10.【答案】(1)121.2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量系统优化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三维编织型材织物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年3D效果图制作合作协议书
- 职业历程与岗位说明工作证明(6篇)
- 专业摄影师图片授权协议
- 个人向公司无偿借款合同
- 生物制药技术相关试题库建设方案
- 广告投放合作框架合同
- 中央空调采购安装合同
- 农村畜牧业防疫与管理合作协议
- DB14∕T 1319-2021 公路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 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
- 王泽鉴教授:请求权基础、法学方法与民法发展(修改版20141028)
- 环境土壤学PPT课件
- 痰标本的采集方法PPT课件
- 起重机轨道安装评定标准
- 刘桥二矿二1水平放水试验设计
- 软件系统运行维护流程图
- 如何导出计量要求
- 某纺织厂供配电系统设计(DOC25页)
- 水上交通事故报告书(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