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2.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3. 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4. 表记述出处“太祖初晏驾,孝章宋后使召秦王德芳。(使)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 (后)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晋王)”涑水记闻卷第一“上(太祖)即夜召晋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戮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癸丑,上崩于万岁殿,甲寅,太宗即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赵光义)遂继皇帝位。”宋史卷四本纪第四“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赵光义后改名为赵炅)自立”辽史卷八本纪第八A赵匡胤死后其弟继承皇帝位 B使者与晋王赵光义合谋政变C赵匡胤主动传皇位给赵光义 D赵匡胤之子才德不济难继大统5.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6. 1941 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D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7. 1955 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8.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 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9.有学者说,“在现代社会发轫之初,王权与贵族之间建立一定的平衡,对现代民主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法国君主派与共和派长期拉锯斗争 B美国建国初将邦联制调整为联邦制C大宪章成为英国代议制的基石 D德国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相互制约10.下面是高德步、王珏编的世界经济史第五篇章节目录摘录。本篇论述的历史主题是第十七章 垄断第十九章 国际商战第一节 垄断的产生第一节 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第二节 并购与垄断第二节 国际商战第三节 垄断的影响第二十章 世界大战与战时经济第十八章 大危机和新政第一节 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第一节 大危机第二节 苏联的战时经济第二节 危机的传导和扩散第三节法西斯军事经济第三节 危机的原因和后果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时的实验第四节 罗斯福新政A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B市场经济国家的改革C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确立 D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11.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当时与其主张相符合的措施是A 政府强化了部门管理体制 B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地方强化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12.1975年,英国下院就经济日益恶化形势下、是否留在欧洲共同体内举行全民公决,64%的选民参与了投票,其中67.2%的人投赞同票,32.8%的人投反对票,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这主要反映出A体化导致了经济萧条B欧共体内部出现分裂C区域化严重阻碍全球化D西欧整体实力的上升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时代起,中央政权监督贸易,设置贸易实在障碍的能力扩大了。从“经济”上为保护主义辩护的理由多了起来,人们以“民族利益”进行干预。商人阶层政治权力的扩大伴随着此进程,而国家往往赋予他们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近代的保护主义变得更有组织、更为官方,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有效。从15世纪末开始,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开拓国内外市场,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的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禁止羊毛出口,1660年的控制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1699年禁止羊毛制品进口的“羊毛法案”,1700年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815年限制谷物进出口的新谷物法等等。 摘编自(法)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材料二 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世界恐慌以来,贸易上从关税战争到集团的关税协定,从贸易限制到双方的数量限制协定“旧有的制度都在动摇,更不要说那些基础在旧有的制度而产生出来的学说”,人为的操纵和干涉已成普遍现象,“统制经济己经风行全球”;对经济侵略的国家而言,实施统制经济便如虎添翼;而对于被侵略的国家,如若丢掉统制经济则无出路可言,“我国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便藩篱尽撤,经济国防了无设备。列强新的侵略方式已经开端,我国的国际贸易统制究竟如何?摘编自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兴资产阶级对近代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三十年代贸易统制政策与近代初期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17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1946年中国高等教育工科学生仅为18.9%,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文盲率高达80%,这一状况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纲领已经确定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为工农服务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的。20世纪 50年代初期, 在教育经费异常短缺的背景下,工矿地区和大城市都是生产发展先进的地区的教育跟着生产发展的需要, 发展要快一点。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3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正式编制颁发了全国教育建设计划,东北地区流行的农民速成识字课本采用的是像三字经一样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从1952年调整院系、设置专业一年多,高等教育部已组织高校教师译出以工科为主的苏联教学大纲700种,分发各校应用。 摘编自苏渭昌、雷克啸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8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意义。(7分)上饶县中学xx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周小考历史试卷答案1-5 CABAD 6-10 DBCCD 11-12 BD25.(25分)(1)(8分)作用:创立重商主义等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定贸易保护法律、增强经济实力提供贸易保护后盾、壮大民族国家提高贸易保护效果、控制世界市场为保护创造条件。(任意4点8分)(2)(17分)相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控制)。(3分) 不同: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是为发展民族经济,扭转不利经济地位;国民政府的贸易统制突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西方列强转嫁危机。(6分) 原因:形成强大统一的民族君主国家是近代初期英国的主要任务;(2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反对列强经济侵略、转嫁危机是主要任务;(4分)苏俄的影响。(2分)26.(12分)评分细则论题2分,史实6分,论证过程3分(逻辑和结构),结论1分。要点:论题明确、观点鲜明史实可以分解为政治上反侵略求民主(2分)和经济近代化(2分)思想解放(2分)论证过程: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论证充分(3分)“三段式”的格式和较合理的语言能体现出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 答题示例论题: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开启政治民主化的尝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想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清廷自救的新政加快了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一战中日本加紧对中国侵略及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兴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为中国近代化指出了新方向。总结: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