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七上文言知识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七上文言知识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七上文言知识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七上文言知识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七上文言知识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并在括号内写出文言现象。(1)寒雪日内集内集:_(2)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_()(3)俄而雪骤俄而:_(4)公欣然曰欣然:_,家庭聚会,子侄辈古今异义,不久,一会儿,高兴的样子,(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_拟:_(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7)太丘舍去去:_()(8)尊君在不不:_()(9)相委而去委:_()(10)下车引之引:_(11)元方入门不顾顾:_(),大致,差不多相比,约定,离开古今异义,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通假字,丢下,舍弃古今异义,拉,回头看古今异义,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1)与:与儿女讲论文义_(2)因:未若柳絮因风起_(3)乃:去后乃至_(4)而:相委而去_(5)则:则是无信_(6)之:下车引之_,介词,跟,介词,凭借,副词,才,连词,表顺承,副词,用于加强判断,代词,指元方,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_(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4.对于“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_,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谢道韫的才气。,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_,不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批评对方“失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该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则更令人钦佩。,论语十二章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并在括号内写出文言现象。(1)学而时习之时:_()(2)不亦说乎说:_()(3)人不知而不愠愠:_,按时词类活用,通“悦”,愉快通假字,生气,发怒,(4)吾日三省吾身日:_()三:_()省:_(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6)传不习乎传:_()(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_()(8)三十而立立:_(),每天词类活用,泛指多次古今异义,自我检查,反省,真诚,诚实古今异义,老师传授的知识词类活用,通“又”通假字,独立做事情词类活用,(9)不逾矩逾:_矩:_(10)学而不思则罔罔:_(11)思而不学则殆殆:_(12)人不堪其忧堪:_(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_,越过,超过,规矩,规范,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能忍受,喜欢,爱好,(1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15)饭疏食饮水饭:_()水:_()(16)子在川上曰川:_(17)逝者如斯夫斯:_(18)博学而笃志笃:_(19)仁在其中矣仁:_,以为乐趣词类活用,吃饭词类活用,冷水古今异义,河,河流,这,指河水,忠实,坚守,仁德,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1)而:学而时习之_人不知而不愠_为人谋而不忠乎_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温故而知新_学而不思则罔_曲肱而枕之_择其善者而从之_博学而笃志_,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2)之:学而时习之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曲肱而枕之_择其善者而从之_,代词,指学过的知识或技能,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指胳膊,代词,指好的方面,(3)乎:不亦说乎_(4)为:为人谋而不忠乎_可以为师矣_(5)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于我如浮云_(6)则:学而不思则罔_,语气词,介词,替,动词,成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介词,对,对于,连词,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7)其:人不堪其忧_回也不改其乐_择其善者而从之_(8)也:回也不改其乐_贤哉,回也_三军可夺帅也_,代词,那,代词,他的,代词,他的,副词,表示同样,语气助词,表感叹的语气,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9)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择其善者而从之_(10)焉:必有我师焉_,代词,的人,代词,的方面,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4.文中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句子有很多,试着各写两句。_,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虽有嘉肴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并在括号内写出文言现象。(1)虽有嘉肴嘉肴:_(2)不知其旨也旨:_()(3)虽有至道至:_(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_(5)教然后知困困:_(),美味的菜,甘美古今异义,达到极点,所以,不通,理解不了古今异义,(6)然后能自反也自反:_(7)然后能自强也自强:_()(8)兑命曰兑:_()(9)学学半学:_,反省自己,自我勉励古今异义,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通假字,教,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1)其:不知其旨也_其此之谓乎_(2)之:其此之谓乎_,代词,它的,表示推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所以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3)故曰:教学相长也。_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_,所以说:教与学相互促进。,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河中石兽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并在括号内写出文言现象。(1)山门圮于河圮:_(2)二石兽并沉焉并:_()(3)阅十余岁阅:_()(4)求石兽于水中求:_()(5)竟不可得竟:_,倒塌,一起古今异义,经过,过了古今异义,寻找古今异义,终于,到底,(6)棹数小舟棹:_()(7)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_()(8)是非木杮是:_()(9)湮于沙上湮:_(10)不亦颠乎颠:_(),划船词类活用,事物的道理、规律古今异义,这古今异义,埋没,通“癫”,疯狂通假字,(11)啮沙为坎穴啮:_()(12)转转不已已:_(13)遂反溯流逆上矣遂:_(14)如其言如:_(15)但知其一但:_,侵蚀,冲刷古今异义,停止,于是,依照,只,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1)于:山门圮于河_求石兽于水中_湮于沙上_当求之于上流_果得于数里外_,介词,在,介词,在,介词,在,介词,到、从,介词,在,(2)之:闻之笑曰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沿河求之_其反激之力_至石之半_然则天下之事_,代词,这件事,代词,石兽,代词,石兽,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3)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众服为确论_啮沙为坎穴_(4)其:其反激之力_但知其一_(5)乎:不亦颠乎_,介词,被,动词,是,动词,成为,代词,水,其中,语气词,表反问,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_,(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4.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_,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盲目的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寓言四则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并在括号内写出文言现象。(1)天雨墙坏雨:_()(2)其邻人之父亦云云:_(3)暮而果大亡其财亡:_(4)马无故亡而入胡亡:_,下雨词类活用,说,丢失,逃跑,(5)人皆吊之吊:_(6)居数月居:_()(7)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_(8)家富良马富:_()(9)堕而折其髀髀:_(10)死者十九十九:_(),对其不幸表示安慰,经过古今异义,带领,多词类活用,大腿,意思是绝大部分古今异义,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1)其:其子曰_其家甚智其子_(2)之:其邻人之父亦云_人皆吊之_,代词,他的,代词,这,结构助词,的,代词,他,(3)而:暮而果大亡其财_而疑邻人之父_堕而折其髀_丁壮者引弦而战_,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4)者: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5)为:此何遽不为福乎_(6)乎:此何遽不为福乎_(7)以:此独以跛之故_,代词,的人,动词,是,语气词,表反问,介词,因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_,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