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诗歌特点范文.doc_第1页
王勃诗歌特点范文.doc_第2页
王勃诗歌特点范文.doc_第3页
王勃诗歌特点范文.doc_第4页
王勃诗歌特点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勃诗歌特点范文 导语:王勃的诗歌特点是怎样的呢?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诗歌风格别具一格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诗歌特点欢迎阅读 对于王勃诗歌的风格历来评论不一意见纷纭但综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王勃诗歌的风格以“绮丽”为主如宋代王应麟说王勃诗歌具有“江左卑弱之风”;南宋词人刘克庄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元代辛文房说王勃诗歌风格“属文绮丽”;明代张逊业也说王勃“富丽径捷称罕一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王勃“文章钜丽为四杰之首”近代学者也有不少人认为王勃诗歌深受梁陈浮靡之风的影响其风格仍可用“艳丽”二字来概括如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指出:“四杰也是承袭了梁陈的风格的”;这里所谓“绮丽”中的“绮”指的是词藻运用的繁富“丽”指的是语言色彩的华美这种人仅从语言形式上去观察更何况王勃等四杰的诗歌有“浓妆”也有“淡抹”这种人的评论不免失之偏颇另一种观点则注意到王勃等人诗歌内容上的感情基调如王明居在王勃诗歌风格发微中指出:“其(王勃)主导风格则可用雄放刚健四个字来概括而其柔润富丽的特色则居次要地位”王先生从“风骨”的角度评论王勃诗歌的风格无疑比前一种意见高明得多正像前一种人只看一个人的衣着王先生才注意这个人的气质一样但是王明居先生没有注意到王勃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执之一端也失之于偏狭 一个人生活轨迹的急转会使这个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巨变这差不多是中国文学史中的常见现象王勃一生以革除官职赶出沛王府为转折点以此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也迥然不同前期的诗歌可用“雄放刚健”四字概括后期诗歌的风格主要是“苍凉沉郁”下面拟从王勃的思想和创作的变化上作粗浅的探讨 王勃出身于“以儒辅仁”的儒学世家其祖父开创的“河汾之学”系隋末唐初北方儒学重要分支是王勃儒家思想的直接来源兄弟多文学之士其父督促又早故“六岁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十五岁作上刘右相书刘右相“见面异之曰: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作为年少才高、聪颖早慧早年得志的诗人其胸中蕴聚的功业志向与进取精神就不可能不在诗文中表露出来这种自负心态在自荐文中表现得很突出:“伏愿辟东阁开北堂待之以上宾期之以国士使得披肝胆布腹心大论古今之利害高谈帝王之纲纪然后鹰扬豹变出蓬户而拜青墀;附景指风舍苔衣而见绛阙”以至被人讥为“浮躁浅露”至今还有人这样评论王勃其实像初唐四杰及半千等少年才子锋芒毕露缺少“恭谦让”的气质贬之者讥为“浮躁浅露”誉之者完全可赞曰“雄放刚健”正如“狡猾”和“机智”一样 某种思潮、文体、文风的兴起都是朝代的产儿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金猴考初唐李世民自是英雄胸襟从政治经济上较快地驱除隋代积弊出现了史称盛世的“贞观之治”但在思想文化战线不仅没有根除齐梁的“宫体诗”的污垢反推其波而助其澜当四方平定之后也吟风雪弄花草戏作艳诗“殊无丈夫气”上行下效朝阁重臣也时有侧艳之篇皆淫靡之音高宗朝歌功颂德“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又风靡文坛诗歌变成了统治阶级卖弄风流文雅的消遣品帮闲文人邀宠取荣的工具与国力强盛经济上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王勃等四杰向淫靡浮艳之风宣战高倡改革是顺乎时代应乎潮流的更何况王勃的前辈已从各个角度批判了淫靡文风如其祖父王通持“贯通济义”的思想角度批判六朝诗文“傲、治、碎、诞、淫、繁、捷、虚”魏征等从史学的角度说六朝“其立言也或虚加练饰轻事雕彩;或体兼赋颂词类俳优;文非文史非史”这些都为王勃等人的诗歌改革开了先河扫除了不少障碍诗文方面前人虽也有批评齐梁体的:“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诞但缺乏实践构建王勃的兄弟们“磊落词韵铿锵风骨”“亦一时之健笔焉”但缺乏理论支撑皆不成气候唯王勃在上吏部裴侍郎启和平台秘略论文艺三中树出了“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旗帜指导自己的诗歌创作;又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证实理论又有一时俊彦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知音与之矣知己从之矣”“鼓舞其心发浅其用八宏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遂使繁综浅术五藩篱之固”“翰苑豁如词林增峻”遂成局面 王勃多次以“气横霜暑”“气凌云汉字挟风霜”作为文学评论的标准我们且看他是如何在诗歌中显现的其一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幕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仅八句却展现了画栋上云彩的升腾朱帘外山雨降临潭里悠悠的闲云槛外滚滚的长江这样无限的空间和物换星移的绵长的时间在此壮阔的背景下凸现了高耸入云的滕王阁的雄迈气魄虽有“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感慨难掩雄放刚健的气概所以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称赞王勃“龙文虎脊皆君驭”这里的“虎脊”就是雄放刚健风骨的另一种称法 其二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五言律诗是一篇见习的送别之作但完全背离了宫廷风格具有了雄健风格的明确的建构意识首联以“城阙”与“五津”对举是对别后空间格局及隔断距离的预设为诗意的衍进张力颔联和颈联也一改宫廷诗的景事的罗列与辞藻的比类而充盈着情、意由两人的处境和共同的感受进而以心理的力量把“天涯”之遥缩短为“比邻”之迩表现了“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的豪迈意境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广胸怀尾联一扫“临岐洒泪”“黯然销魂”的传统惯例瞩望于心灵的相通互勉于前程的展望八宫体诗繁缛的描写性变为抒情体朴素的表现性一洗悲酸之态充满昂扬之情雄放刚健意气风发给人以风发向上的力量 这种风骨直接开启了盛唐诗风 唐中宗复位即着手清除武后党羽许多新贵也乘机排斥异己卷入政治旋涡不少杰出诗人也都随之升沉浮降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宋之问、沈全期等人由于各种缘故而被贬逐远方这对以建功立业为怀抱的这批诗人自是严重的挫折和残酷的打击也使他们的诗风为之一变如沈全期被逐驩州时所写的诗歌风格与宫廷时截然不同显示出幽怨、绝望乃至愤懑王勃由于佛学和叔祖王绩隐居思想的影响表现得不那么强烈但由“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的勃勃雄心竟至于坎坷失志流离岁月羁荡山川感慨和不平是难免的诗风的转变也是自然的 宫廷中盛行斗鸡王勃为沛王戏作檄英王鸡高宗认为是兄弟之间“交构之渐”王勃被革除官职赶出沛王府这对王勃的仕途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说:“坎坷于唐尧之朝憔悴于圣明之代”在任虢州参军时又发生了“匿杀官奴曹达”的冤案以触犯大唐法律被判死刑这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幸遇大赦仅去官职其父也受牵连而远迁交趾令他在冬日羁游汾阳送韦少府入洛序中说:“下官诗书拓落羽翮摧颓朝廷无立锥之地丘园有括囊之所山中事业暂到渔樵;天下栖迟少留城阙忽逢萍水对云雨以无聊;倍切穷途托形骸而何托”这正是他穷途末路绝望悲凉的自我写照正是这种人生遭遇才使得王勃后期的诗歌大多带有苍凉悲郁的风格试看在蜀中写的两首送别诗: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路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天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州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哭还望独潸然 薛华是唐开国重臣薛收之孙从序中看第一首诗当作于锦州两位少年才子漂泊他乡其感触自不待言作者用“穷途”“遑遑”“悲凉”“凄断”“同漂泊”“共辛苦”“梦中人”营造了苍凉的氛围表达了浓郁的心情第二首前半部分用风物涂抹出浓黑苍凉的夜色后半部分直抒胸臆表达了沉郁的别情与前期长安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已经完全没有了激昂慷慨意气风发的豪情壮志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变成了“穷途唯有哭还望独潸然”了 还有一些别离诗如寒夜思友三首之一:“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月夜调鸣琴相思此何极”;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二:“乱烟笼碧彻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如此寒”别人四首其四:“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客子长畏人何为久留滞”都显现出苍凉冷落凄苦沉郁不仅别离诗中即使是其他题材的诗中也多充盈着这种诗风如上已浮江宴韵得遥字:“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诗中游宴之初作者尚有兴致而游宴之中忽生悲凉情思所以变化得如此迅速是因为波涛和潮汐的不平静引起了作者世路艰难的感慨又如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前两句以长江滞悲喻旧念之深后两句则以苍凉的山景着意点染烘托诗人愁旅思归之情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