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理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2、C-12、N-14、O-16、Na-23、Mg-24、S-32、Cu-64、Zn-65第I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下列有关新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环境污染少B. 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实现太阳能的利用C. 氢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可用电解水制氢的方法获取大量氢气实现能源的绿色化D. 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源节流,即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 相同温度下,中,密闭容器中两种反应物浓度为0.020mol/L的反应速率大于两种反应物浓度为0.010mol/L的反应速率3.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键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由N2气体生成1mol气态N4的为()A. +882kJ/molB. +441kJ/molC. -882kJ/molD. -441kJ/mol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发生反应:2A(g)+B,如图为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图显示的是催化反应与无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C. 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体系压强变化如图所示D.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针筒中后封口,发生反应2NO2,如图表示在拉伸和压缩针筒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则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5.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鈻矵=-285.8kJ/molC. D. 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kJ6. 在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平衡时,体系内含NO2为B. 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C. 前2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D. 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7.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2C(s)+2H2(g)+O2(g)=CH3COOH(l)A. B. C. D. 8. 反应分两步进行:;。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9. 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鈬宲C(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m+n=p,则K=1B. 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C. 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D. 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10.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正=2v(CO2)逆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密闭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混合气体总质量A. B. C. D. 全部11. 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g)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B. 对于反应,p2p1,T1T2C. 该图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D. 对于反应,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12. 对于可逆反应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A. B. C. D. 13. 在时,2 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2 min末的浓度如下表(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初始浓度 1.0 2.0 0 2 min末的浓度 0.4 0.2 1.2 A. 该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A+3B=2CB. 反应进行到2 min末,A的转化率为60%C. 从反应开始到2 min末,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D. 若反应进行到2 min达到平衡,K=45014. 对于,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ABCD研究目的压强对反应的影响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增加O2浓度对反应平衡的影响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图示A. AB. BC. CD. D15. 合成氨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1时升高了温度B. t2时恒压条件下加入了惰性气体C. t3时增大了压强D. t2、t3、t4三个时刻中t4时NH3的百分含量最低16. 恒温下,a mol A和b mol B在如图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动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a鈭禸B. 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C. 若起始时放入2a mol A和2b mol B,则达平衡时生成n mol CD. 当时,可判定反应达到平衡第II卷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17.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0.5 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_(2)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J1g1,0.5 molL1盐酸和0.55 molL1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反应物及用量溶 液 温 度t1t2150mL0.55molL-1NaOH溶液50mL.0.5molL-1HCl溶液2023.3250mL0.55molL-1NaOH溶液50mL.0.5molL-1HCl溶液2023.5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H1=_(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H3COOH(aq)CH3COO-(aq)+H+(aq) H20 ,CH3COOH(aq)+OH-(aq)= CH3COO-(aq)+H20(l) H3 则H3_H1(填“”、“”、“v(逆)b.v(正)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两组温度相同,中H2C2O4溶液浓度小于。 探究浓度不变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Mn2+对该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B18. ;升高温度; -41.2kJ/mol; a19. -80KJ/mol;16;0.032mol/L;BE;0.032mol/L;0.5;增大20. 变大(3)bc(4)鈶?50K锝?00K鈶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开始反应到775K达到平衡,继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2的产率降低。 【解析】1. 【分析】A.新能源是清洁能源;B.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晶体硅;C.电解水制氢的成本较高;D.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相结合解决能源危机。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及治理,明确化石燃料与新能源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新能源的种类及其优点,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新能源是清洁能源,环境污染少,故A正确;B.晶体硅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故B正确;C.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做能源,得到氢能源是新能源,但此法需消耗电能,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D.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D正确。故选C。2. 解: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容易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导因素,因此更难得出有关规律,应改变一个变量,故A错误; B、反应速率与吸放热无关,故B错误; C、催化剂只能加改变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 D、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中,密闭容器中两种反应物浓度为的反应速率大于两种反应物浓度为的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容易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导因素,因此更难得出有关规律; B、反应速率与吸放热无关; C、催化剂只能加改变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侧重考查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3. 解:由题意知,N鈮的键能为942kJ/mol,N-N键的键能为167kJ/mol,生成1molN4的反应为:2N2(g)=N4(g),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故反应热鈻矵=2脳942kJ/mol-6脳167kJ/mol=+882kJ/molRule,故选A由N4分子结构可知,1molN4分子中含有6molN-N键,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据此计算解答本题考查根据键能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4. 解:A、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发生反应:2A(g)+B,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不再变化,故A正确; B.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能加快反应速率,图象分析可知是催化反应与无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故B正确; C.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不考虑平衡移动,氧气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气体压强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所以压强减小,平衡常数不变,氧气浓度不变,所以最后达到平衡压强为仍为P,故C正确; D.上述分析可知,c点是压缩注射器后的情况,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浓度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DA.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以此解答; B.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若平衡不变,氧气的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气体压强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逆向进行,压强减小,最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由于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氧气浓度不变; D.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压强增大平衡虽正向移动,但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但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据图分析,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透光率变小,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浅,透光率增大,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通过图象和透光率考查了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注意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5. 解:A、硫蒸气比硫固体所含能量高,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故A错误; 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中氢气是2mol,故B错误;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吸热,故C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kJ,故D正确; 故选DA、硫蒸气所含能量比硫固体多; B、据燃烧热大过年分析;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吸热;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本题考查了焓变的求算、燃烧热、中和热、常见吸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6. 解:A.设转化的N2O4的物质的量为x,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x,NO2的物质的量为2x,由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则有:0.5mol-x+2x0.5mol=1.6,解得x=0.3mol,则平衡时NO2的物质的量为2x=0.6mol,二氧化氮的浓度为:0.6mol5L=0.12mol/L,故A错误;B.根据A的计算,N2O4的转化率为:0.3mol0.5mol脳100%=60%,故B正确;C.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摩/升,则转化的N2O4的浓度为0.01mol/L,则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mol/L2s=0.005mol/L.s,故C正确;D.由N2O4=2NO2,2秒时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N2O4的物质的量为:,由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在2秒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1mol+0.45mol0.5mol=1.1倍,故D正确;故选A。7.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解答】由由盖斯定律可知,可得反应2C(s)+2H2(g)+O2(g)=CH3COOH(1),其反应热为,故选D。8. 【分析】 本题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图。为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解答】,反应放热,则C的能量小于A和B的总能量,反应吸热,则X的能量大于A和B的总能量,反应放热,则C的能量小于X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D。9. 解: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m+n=p,K不一定为1,故A错误; 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若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降低,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C错误; D.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故D正确故选DA.根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判断; B.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C.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根据热效应判断温度升高平衡移动方向,据此判断升高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D.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10. 正=2v(CO2)逆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正反应体积增大,当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是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所以当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体系中只有两种气体,且氨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始终满足2:1,所以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正反应气体的分子数增大,当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体系中只有两种气体,且氨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始终满足2:1,所以密闭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由于反应物是固体,所以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选 A。 11. 解: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g)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c(NH3)立即增大,故立即增大,由于反应物的浓度是在原来基础上逐渐增大,故在原来基础上逐渐增大,不会出现突变,故A错误; B、根据“定一议二”的原则,将曲线a和b做对比可知压强p2p1,将曲线b和c做对比可知温度T1T2,故B正确; C、根据图象可知,A为反应物,B和C为生成物,在t1时反应达平衡,A、B、C的浓度该变量分别为0.8mol/L、0.4mol/L和1.2mol/L,故A、B、C的计量数之比为2:1:3,由于此反应最后达平衡,故为可逆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 D、从图象可知,温度T升高,y降低.而对于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Y的百分含量升高,故y不能表示Y的百分含量,故D错误故选B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g)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c(NH3)立即增大,则立即增大; B、根据“定一议二”的原则,按照“先拐先平数值大”的规律来分析; C、此反应最后达平衡,故为可逆反应; D、从图象可知,温度T升高,y降低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中的图象问题,应会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来加以加工,难度不大,注意“先拐先平数值大”规律的运用12.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应用。【解答】A.反应吸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比你反应速率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B.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3的含量降低,故B正确;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3的含量降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3的含量增大,故C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3的转化率减小,与图象不符,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3的转化率增大,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D。1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等,注意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用途,判断反应进行程度、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计算转化率等。【解答】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后A的浓度减少0.6mol/L,B的浓度减少1.8mol/L,而C的浓度增加1.2mol/L,所以根据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A(g)+3B(g)2C(g),故A错误;B.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即,故B正确;C.从反应开始到2 min末,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0.6mol/L2min=0.3.鈥刴ol/(L路min),故C正确;D.2min内物质A的浓度变化了0.6mol/L,所以反应物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化学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故D正确。故选A。14. 解:A.依据先拐先平压强大,P1P2,三氧化硫含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图象变化中不符合,故A错误;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降低,图象不符,故B错误;C.只增加氧气的浓度,则正反应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图象吻合,故C正确;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和氧气的浓度大小无关,图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A、对于可逆反应:,应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如只增加氧气的浓度,则正反应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和氧气的浓度大小无关本题以图象题的形成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5. 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错误;C.t3时正反应速率瞬时增大后逐渐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2、t4时刻平衡不移动,而t3时刻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三个时刻中t4时NH3的百分含量最低,故D正确;故选:D。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浓度、催化剂、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侧重反应速率图象的分析,明确速率变化程度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转化率计算应用,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是正反应速率之比,注意恒压容器反应前后压强相同,题目难度中等。【解答】反应 ,开始ab 0转化0.5nn n平衡a-0.5n b-nnA.由B可知,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0.5na:nb=b:2a,故A错误;B.恒温、恒压下,开始和平衡后的压强之比为为物质的量之比:(a+b):(a+b-0.5n),故B正确;C.amolA和b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molC;恒温、恒压下,再放入amolA和bmolB,起始量与原起始量成正比,二者为等效平衡,恒温、恒压下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所以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小于2nmol,故C错误;D.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当2v正(A)=v逆(B)时,证明v逆(C)=v正(C)可断定反应应达平衡,v正(A)=2v逆(B),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17. 【分析】 (1).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需要的仪器和试剂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温度计、0.5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所以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 。 (2).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H1= - = - =56.85kJmol1 已知:CH3COOH(aq)CH3COO-(aq)+H+(aq) H20 ,说明醋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同样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变少了,CH3COOH(aq)+OH-(aq)= CH3COO-(aq)+H20(l) H3 则H3H1 ()(3). 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通常被还原了+2价的锰盐,而草酸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4). 两组温度相同,中H2C2O4溶液浓度小于,所以的化学反应速率较慢,t1t2。 (5). 实验和实验两组实验的条件中只有温度是不同的,所以可以根据这两组实验的结果比较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目的是:探究浓度不变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6).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1.升高温度;2。增大压强,但本实验中没有气体参与反应,所以压强对本反应的速率无影响;3.增大反应物浓度,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4.加入适当的催化剂或反应生成物可以催化本反应。所以 猜想:Mn2+对该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要证实猜想,除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是硫酸锰,所以选 B. 18. 解:(1)根据图可知,前5min内甲烷的浓度由1.00mol/L减小为0.50mol/L,则v(CH4)=1.00mol/L-0.50mol/L5min=0.1mol/(L鈰卪in),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 则,由图可知,10min时甲烷的浓度继续减小,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0.3;升高温度; (2)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且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由图可知,甲的体积不变,乙的压强不变,则假定甲不变,乙中发生,其体积增大,则相当于压强减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增大,但压强小,反应速率减慢,则达到平衡的时间变长,则乙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 ,故答案为:;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可得反应,则, 时,反应的K=1.0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平衡不移动;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气体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与浓度成正比,Q=2.0脳2.00.5脳8.5K=1.0,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选a, 故答案为:-41.2kJ/mol;a(1)根据图可知,前5min内甲烷的浓度由1.00mol/L减小为0.50mol/L,以此计算v(H2),由图可知,10min时甲烷的浓度继续减小,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且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由图可知,甲的体积不变,乙的压强不变,则假定甲不变,乙中发生,其体积增大,则相当于压强减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增大,但压强小,反应速率减慢,则达到平衡的时间变长;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可得反应,再利用Q与K的关系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从而确定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反应方向的判断,难度较大,(2)是学生解答中的难点,注意利用思维转化的方法来解答19. 解:(1)利用盖斯定律分析,根据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让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和得到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也进行相应的加和,则, 故答案为:-80KJ/mol; 起始:0.04mol/L0mol/L 转化:0.032mol/l 平衡:0.008mol/L0.032mol/L , K=CO2Cl22=(0.032mol/L)2(0.008mol/L)2=16, 故答案为:;16; 图中aodb和bod围成的面积大小在数值上分别等于正反应CO浓度的增加量和逆反应CO浓度的减少量,由此可见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到达平衡时CO物质的量浓度的净增加量为0.032mol/L, 故答案为:0.032mol/L; 鈶.据,该反应反应前后不全部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为变值,容器的体积V为定值,则为变值,当变值不变了可以表征平衡了,A不选; B.容器的压强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容器的压强始终为定值,不能表征平衡,B选; C.CO的浓度不变,说明体系中各组分的量均不再发生改变,说明达到平衡,C不选; D.TiCl4虽然为固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定值,但是其物质的量是变,TiCl4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说明达到平衡,D不选; E.若TiCl4与CO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不管平衡不平衡,TiCl4与CO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平衡,E选故答案为:BE; 起始:(0.04+0.008)mol/L 0.032mol/L 转化:xx 平衡:(0.048-x)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物理学题目及答案
- 心理健康论述题目及答案
- 校长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观后感奇幻森林1000字8篇
- 时间取样课件
- 有魔力的眼睛800字11篇
- 写人作文有妹妹真好550字9篇范文
- 散文樱花长廊900字7篇
- 商务会议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协议
- 品牌授权使用及营销推广合同
- 2025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课文翻译及语法填空
- 手术后的小狗护理常规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幼儿体能教学课件下载
- 单证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江苏省常州市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含答案)
- 猪场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供货采购方案(3篇)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案例
- 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五年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五五发展行动
- 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5套模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