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由来介绍.doc_第1页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由来介绍.doc_第2页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由来介绍.doc_第3页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由来介绍.doc_第4页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由来介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由来介绍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见中国民俗采英录)在湖南宁远每于九月九日“竞造酒日重阳酒”这些风俗说明重阳与酒的关系极深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xxx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又如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风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至民国年间干脆又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龙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