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分析.doc_第1页
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分析.doc_第2页
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分析.doc_第3页
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分析.doc_第4页
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并呈现出在城市长期居住的趋势,而这类人群中农村人口居于首位。由于流动人口中来城务工人员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导致他们在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权利和权力方面,社会声望方面,竞争能力方面以及发展机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形成了弱势群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那些在街边摆摊卖东西的流动小商贩们,他们的主体就是社会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区居民的生活,为自身带来了生活上的经济保障,缓和了社会中的就业压力,但是随之带来的还有许多社会问题,如影响了城市治安、破坏了市容、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一面关乎民计民生,一面关乎城市化建设,如何取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是围绕流动小商贩存在的原因展开分析和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使我们不断思考,究竟要采取如何措施来整治流动小商贩问题,从而缓解小商贩与城管人员之间的暴力问题,解决这群弱势群体的生活就业困难。调查表明,流动小商贩是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构成人群一般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一般无法找到很好的工作。他们从事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补贴家用,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很差,工作时间很长。所以他们也希望在摊费不高的情况下能够有一个固定的摊位。最后论文就流动小商贩存在的原因和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思考。政府要重视流动小商贩这类群体,由于他们的存在有其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他们也应该享有生存权,在此基础上,如何规划、引导、管理要比消除所有非法摊位更有意义。政府应认可并加以适当管理。相关部门要文明执法,并且要改变人们对小商贩的错误认识。充分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关键词:流动商贩, 原因分析, 必然性, 农大周边AbstractWith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siz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keep expanding. And a growing number of those floating population, more of the population are from countryside, choose permanent residence in the city. Sinc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o the city older workers, education is not high, resulting in their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 rights and powers, social prestig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 a weak position to form a group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daily life, you can see those peddlers who sell commodities along the street. They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citys vulnerable groups. To some extent, their existence facilitated the lives of urban residents, establish the economic security for their own life and reduce the urban employment pressure., but they also brought many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the impact of the urban order, damaged the urban environment, disrupt the normal order of operation. On one hand it involves peoples survival, on the other hand it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How to choose is a pressing issue. This study was focus on the reasons of the existence of small traders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rough this investigation, we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what measure should be taken to management the problem of small traders, such as the violence conflict between the small traders and city mangers, improve the live standards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solve their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Survey shows that small traders are important part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populations generally older, less educated, generally can not find a good job. The main reason they are doing it to support their family, but due to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long working hours, so they want in the case of the charge is not high to have a fixed booth. Finally, the paper have pay some thought about the reason to the existence of small traders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pres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mall traders. Because of their presence has very important meaning, so they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life, on this basis, how to plan, guide, manage have more meaningful than eliminate all the illegal stalls. Government should be properly recognized and managed.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civilized law enforcement and change the misconceptions on small traders. Fully understand and concern for them.Key words : Itinerant traders, Reason, Necessity, Around the CAU目录第一章绪论61.1研究背景与意义61.2研究目的与核心概念界定71.3流动商贩国内研究状况71.4内容与方法101.5研究思路12第二章中国农大周边小商贩自身基本状况132.1年龄状况132.2籍贯状况132.3学历状况14第三章中国农大周边小商贩存在的社会因素分析153.1城市方面153.2消费人群(居民)方面173.3 商贩本身18第四章中国农大周边小商贩存在的个人因素分析194.1城市方面194.2 消费人群(居民、学生等)方面194.3商贩本身方面20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思考215.1研究结论215.2一些思考225.3研究不足22参考文献22附录24关于城市小商贩的调查问卷-24访问提纲25访谈材料26 目录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12表2 年龄基本状况13表3 籍贯基本状况13表4 学历基本状况14表5 出来务工的想法16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农大周围有很多流动小商贩,身为学生的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些小商贩给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下完课,很多同学会不自觉地走到小月河,去那里买各式各样的好吃的,相较于学生食堂的伙食,小商贩卖的食物种类繁多,有鸡蛋灌饼、凉皮、烤鸭脖子、天津大麻花、烤冷面等等。每到学生下学,工人下班的时候,每个小摊周围都会挤满了人,有附近的学生也有周边的居民,还有路人和那些下班族。不仅如此,路边摊还会有衣服、鞋、手机挂件等小饰品、衣架鞋垫、帽子围巾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相较于商场超市,更便宜,更能满足消费者的接受心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变迁所导致的社会分化日益加剧。在社会的转型期间弱势群体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化。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风险正在与日俱增,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甚至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因此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日常生活中需要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小商贩的治理问题一直是当前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在近几年“李志强事件”、“天门事件”等众多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媒体、学界开始更加关注、研究这类特殊群体。城市流动商贩指在城市区内从事经营活动,同时缺乏固定营业场所和营业执照的流动性经营人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日渐多样化。流动商贩成为了城市商贸活动中的一部分。据调查,广州仅中心城区就有各类流动摊点1.5万多个,占路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在上海无证摊贩数量可能在5万以上;在重庆、郑州、武汉等人口集中城市,流动商贩都大量存在且异常活跃。但是由于小商贩在城市中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城市环境卫生,城管在治理小商贩过程中双方矛盾日益凸显,所以社会各界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如何治理小商贩,如何解决城管与小商贩的矛盾冲突问题,如何找到合理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在研究中,人们认识到了法律的局限性,知道任何法律在社会的运行中,都深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纯的从法律视角出发,最终使执法难以进行,法律难以实现。结果是小商贩的人数不减反增,执法行为却没有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由此可见,这一问题依旧值得各界的关注与研究。此项目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本项目将扩充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分析的研究领域,以经验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说明单一的依靠城管执法,依靠单纯的行政力量清除小商贩是不可行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必有其形成的原因。小商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推动他们存在的力量包括社会这个大环境、流动商贩本身的个人因素这两个大的方面。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从实际意义来说,第一、本项研究将有助于政府等相关部门更好的了解这类弱势群体。第二、流动小商贩存在的原因分析,能够更多的反应社会的经济结构,能够知晓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知道小商贩存在的必然性。第三、通过本项研究,社会可以了解小商贩存在的好处和带来的问题,从而为相关部门更好的规范、引导、恰当的管理提供依据。第四、知道流动商贩存在是我们社会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建议政府不要一味取缔,要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转变治理方式,寻找对流动商贩和社会都有利的途径。从而达到和谐的状态,减少小商贩和城管冲突矛盾的加剧。1.2研究目的与核心概念界定1.2.1研究目的本研究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及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出的相关信息,全面分析进而探索流动商贩经久不衰的必然性。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流动商贩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深入分析一下其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反复的治理之后,依旧能活跃在市场竞争之中背后所隐藏的、鲜少被人关注的原因,进而能全面、综合地了解流动商贩存在的必要性。1.2.2流动商贩的概念王亚新在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城市流动商贩管理中提到,流动商贩是指那些无固定经营场所、无营业执照、无注册资金、也没有合法摊位证且流动性大的摊位。而在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中也指出,流动商贩指“在市区内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又缺乏固定营业场所和执业执照的流动性经营人员”。由此,我们可以大体上明确流动商贩的定义,即无固定经营场所和营业执照,一般在市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流动性较大的经营人员。1.3流动商贩国内研究状况1.3.1流动商贩构成人群成分的研究1997年我国GDP增长8.8%,从业人员只增长了1.1%;1998年GDP增长7.8%,从业人员只增加了0.5%;1999年GDP增长7.1%,从业人员增加0.89%,2000年GDP增长8%,从业人员增加了0.79% ,张立平在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提出,这些数据形象地描述了群体间的收入和财富越拉越大的差距,社会边缘地带出现明显的凋敝,尤其表现在农村和小城镇中。而王亚新在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城市流动商贩管理中提到,有些学者从转型期产业结构转换的角度,认为以工资为报酬形式的正规部门就业岗位数量不足,一方面不足以吸纳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你,业务费降低城市普通百姓生活成本,而这些正是构成城市流动商贩存在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域间的由乡村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流动,比如说北京、上海等;另一个趋势则是由内陆省份向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规模越俩越大,并呈现出在城市长期居住的趋势,而这类人群中农村人口居于首位,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来看,大多数农民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他们无法胜任什么重要的工作,这就直接导致进城农村人口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中流砥柱。王亚新在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城市流动商贩管理中明确点出,流动商贩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在物质生活条件方面,权力和权利方面,社会声望方面,竞争能力 方面以及发展机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而弱势群体又分为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其中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农民工以及正在形成的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处境困难的儿童。所以综合说来,流动商贩主要是由两类人构成。一类是生活在城市中、竞争力较弱的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另一类则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低,为了营生只得加入成本低、易操作的流动商贩队伍。基本上都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范畴。1.3.2流动商贩形成原因的研究关于流动商贩形成的原因,我们分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而社会方面又分成政府和市民两方面了解。首先,在政府方面,吴文良在完善流动商贩管理社会和谐发展中认为,约占我国就业总人数5%的流动商贩,这个庞大的群体与社会显性和隐性失业率的高低、与城市低收入者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到位程度密切相关。而陈文超在活路:社会弱势群体成员的生存逻辑:以与城管博弈的小商贩为例中亦以社会互动论的视角分析了他们当前所处的进退维谷的形势,进而得出,“正是生活的压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励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小商贩的运作空间得以存在和发展,包括生存性压迫、市场性激励等”。也就是说,适应了我国国情基本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适应了流动商贩的存在。除了政府对保护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的不够,市场摊位不合理的租金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次,从市民的角度来看,流动商贩的存在方便了市民的生活。流动商贩经营项目均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其经营的商品或服务的一般特征为:品种多,门类齐全,商品和服务的单价比较近,方便顾客灵活、少量购买。满足了一般民众的需要。不仅如此,他们的摊位还大都设在居民区附近、学校附近等人流量很大的地方,大大方便了市民的购买。除了社会方面所提供的促使流动商贩形成的原因,流动商贩本身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首先,流动商贩行业对教育水平和技术性的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很强,大部分人都能很好地通过这个行业解决基本的生计问题。其次,有一部分进城人员也可能是出于对后代教育问题的考虑,因为毕竟大城市里的教育水平要比农村好得多,如果能够留在城市里,那孩子的教育就能得到保障。不仅如此,也可能是由于他们所在的地区土地匮乏,不适宜作物的种植,而家里的老人又已经基本丧失工作能力,为了补贴家用,他们才决定进城务工。总之,流动商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论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1.3.3流动商贩与城市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的研究尽管,部分流动商贩影响了城市治安、破坏了市容、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但我们不可否认,他们对城市也有很大一部分积极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流动商贩经营是解决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杨滔在北京街头零散商摊空间初探中,提到,流动商贩”对背景下岗职工、北京失业人员、某些外地居民等是种福利,不仅是帮助他们重新就业,而且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建立社会责任感。“魏春雨、王丰在摊贩城市中也承认,摊贩作为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仍将是解决城市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方法。事实上,流动商贩在吸收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同时,不仅提高城市弱势群体收入水平和增加社会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步发展。除了缩小就业率和失业率之间的鲜明差距,流动商贩也或多或少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陈勇和何珊在南城大街小巷处多少商贩烟雨中南宁市小商贩调查中认为,由于小摊贩的经营具有一定的成长性,一些小商贩聚集的地方,有利于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正规市场形成。王中银在成都小商贩研究中也承认,外来经商者本身的存在就构成了一个新的需求市场,改善了城市的购物环境,促进了城乡的商品交流,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流动商贩没有固定摊位,且大都喜欢聚集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居民区、商业街附近等,这就大大提高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率。翟帅在城市特定地段中流动商贩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到,流动商贩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他们改变了空间功能,促进了空间的使用;其次,他们激发了空间的潜力,组织了空间的衰败;最后他们还聚集了空间人气,增强了空间识别性。杨滔在北京街头零散商摊空间初探中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街头零散商摊不仅解决了他们自己的生计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存在和接触社会的愿望。另一方面城市各个阶层的人群也愿意与他们交流,包括购买商品和服务。这样街头零散商摊空间成为市民愿意面对面交往的空间,能够激发更多的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性活动,它是高于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既而促进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这样看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促使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对城市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这些外来人口的涌入,激活了墨守成规的传统市场经济,促进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出现。流动商贩的产生一方面是社会现代化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即从市民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因为流动商贩的摊位一般都设在小区内,而且所经营的项目也大部分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不仅如此,由于不用交税,他们所经营的商品又都比较低廉,这就方便了市民的购买,满足了一般民众的需要。陈立兵 弱势群体的就业权利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基于城市流动商贩治理问题的分析中还提到,由于流动商贩的经营方式对市场需求变化有极强的应变性,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快速的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为市民提供了方便、经济的服务。不仅如此,李建伟在从小商贩的合法化途径看我国商个体系的建构中还提到,由于小商贩的商品、服务价格低廉,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市民尤其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需要。纵观以上学者对流动商贩的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流动商贩形成的原因、对城市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流动商贩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深入分析一下其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反复的治理之后,依旧能活跃在市场竞争之中背后所隐藏的、鲜少被人关注的原因,进而能全面、综合地了解流动商贩存在的必要性。1.4内容与方法1.4.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以流动小商贩这个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与其从事该职业的相关内容为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分为其从事该职业的原因、该职业的收入对象、该职业的收入状况、该职业的工作环境、该职业对家庭及生活的影响、商贩自己对该职业的未来展望这六方面来设计问卷及查阅相关资料来收集信息进行研究。(1)通过对流动小商贩所处的社会因素和流动小商贩本身的个人因素两个大方向进行归纳整理,再根据流动小商贩这一行业特点从其供、求和市场三个角度出发,找出流动小商贩本身存在的原因、城市中流动小商贩的消费人群和城市环境为流动小商贩提供的存在条件,总结流动小商贩存在的必然性。消费探讨流动商贩存在背后隐藏的种种必然联系。(2)为了便于调查,我们将研究范围主要圈定在学校周边及小月河附近的流动商贩。我们旨在以流动商贩的职业为切入点,由浅及深,从小的、具体的信息资料,分析出隐藏在这些数据和资料背后的、鲜为人知的信息,并由此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即找出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1.4.2分析单位本研究的分析样本是所抽取的70名小商贩,分析单位是每一个小商贩。1.4.3采取的研究方法及资料搜集本研究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方式,以量化的问卷为主,辅以个案访谈。(1)问卷共涉及流动商贩从事该职业的原因、收入对象、收入状况、工作环境、对家庭及生活的影响和对职业的未来展望等方面,总共发放问卷70份,主要是对学校周边及小月河附近的流动小商贩进行随机的抽样调查,在保证问卷质量的同时,尽量确保问卷的回收率,最后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和统计。(2)个案访谈将在问卷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到5人进行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太明确或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对有效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3)在以上研究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进行了观察法研究,以补充量化问卷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了解流动小商贩小而具体的信息,为分析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资料。我们主要对小商贩的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考察,就是通过走访具体的小商贩摊点,进行实地访问考察,以获得一手资料。对相关目标人群进行非标准化访谈,全面了解小商贩的生存现状,其中访谈的范围主要是围绕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本研究在收集资料的时候,采取了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相关研究的动态;搜集关于小商贩在城市中生存的研究;确定本研究的目的与方向在于中国农业大学周边小商贩存在原因的研究。对20余篇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理清流动小商贩定义等基本概念和相关信息,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内研究现状,寻找自身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1.4.4资料分析 在调查中。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从总体中抽取的70个个体为样本,此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0份,有效率100。最后,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以及spss统计分析的方式进行分析。在查阅研究小商贩存在状况及原因的相关理论的文献后,结合问卷中反映的不同客观存在原因指标,运用统计的数据分析方法探讨各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个人与社会对小商贩存在的影响,分析出中国农业大学周边小商贩存在的主要以素,得出结论。1.4.5调查样本情况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属性 人数 占总数的百分比男 42 60.0%女 28 40.0%经营食品类 54 77.1%经营非食品类 16 22.9%1.5研究思路收入对象工作环境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从事该职业的原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消费人群(市民)商贩本身存在的必要性收入状况对职业未来的展望生活状况城市第二章中国农大周边小商贩自身基本状况2.1年龄状况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16岁55周岁,这部分人口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在中国农业大学周边的小商贩的年龄段中,处于劳动年龄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77.1%,其相关统计数据如下:表2 年龄基本状况 年龄段 人数 占总数的百分比20以下 0 0.0%20-40 15 21.4%40-60 39 55.7%60以上 16 22.9%而这其中的77.1%,正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问卷统计显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9.9岁,最小的为25岁,最大的为77岁。40-60岁的人数最多,整个群体年龄构成是比较偏向中年的。2.2籍贯状况调查对象中,小商贩籍贯包括哈尔滨、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其中,河南籍人数为18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约25.7,山东籍人数为13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约18.6。其次哈尔滨、黑龙江各约占总被调查人数的10等。其中,城市户口占总数的5.7,农村户口占总数的94.3。表3 籍贯基本状况 地域 人数 占总数的百分比东北 15 21.4%华北 24 34.3%华南 28 40.0%其他 3 4.3%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业大学周边小商贩地缘特征明显,外省及外市人员多,主要来自人多地少的人口大省,从调查可知,户籍北京市外的流动商贩人数居多,占91.4,北京本市户口的仅占8.6,流动商贩人群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缘特征。2.3学历状况从文化程度上看,中国农业大学周边小商贩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最高为中专学历。流动小商贩的文化水平主要在小学到高中之间,以初中以下学历的比重最大,占到了71.5%,这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文化水平是基本一致的。表4 学历基本状况 学历 人数 占总数的百分比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 20 28.6% 初中学历 30 42.9% 高中学历(包括高中未毕业) 14 20.0% 中专学历 6 8.6%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0 0.0%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更是日新月异,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差距吸引大量的外地劳动者流人北京。虽然他们大多数正当壮年,但由于他们学历较低,一时难以找到工作,这就会促使其加入到流动小商贩行列,因为这种流动买卖不需要交租金,经营较自由,时间易于支配,尽管净收入偏低,但仍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为了保证全家生活的基本需要,不得不加入到流动小商贩的行列。总之,主要是中年人,这部分人因为已经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是家中维持生计的顶梁柱,他们主要是来自其他省县的农民,由于所在地区土地少或者种地无法维持一大家的生活,所以才来城打工,寻求更好的生存方式。以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为主,其他包括很多不发达地区,例如内蒙、哈尔滨、安徽等。由于没有很高的学历,大部分所受教育都为小学或初中,有极少部分是高中或中专学历,在调查问卷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为0,又因为这部分人没有其他手艺,很难进入其他工厂,更因为没钱,租不起固定摊位,所以只能选择这种成本低,额外支出少的地摊经营。还有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小商贩,这类人群的受教育水平更低,再加上年龄大,因此更无法找到固定的工作,为了补贴家用,减少孩子的生活压力,不得不走上街头,从事起摆摊卖东西的工作。另外一小部分年轻人,有些为高中或中专学历,他们在总体的小商贩群体中受教育程度属于高等。因为不愿意为他人打工,再加上看到了流动小商贩低成本高利润的工作性质,所以才干起了这份工作,这类人群也有着更好的规划,他们希望能够先赚一些钱,当做成本,在以后用这些本钱开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店铺。第三章中国农大周边小商贩存在的社会因素分析3.1城市方面3.1.1 城市化因素城市化因素是城市商贩产生和生产的普遍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快速城市化得到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也是我国城市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快速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外部空间的急速扩张和城市内部结构的演替,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对低收入群体的忽视,围绕土地资源引发的纠纷外来人口管就与就业等。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快速的发展导致大量的人员流入城市谋生是不可避免的,而城市成群也需要城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多元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对于小商贩来说,到城市谋生时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生活方式。3.1.2 城乡发展的情况表5 出来务工的想法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进城务工补贴家5274.374.374.3自己创业1521.421.495.7其他34.34.3100.0Total70100.0100.0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剩余劳动力,有专家估计有1亿以上,有的则估计为农村劳动力的1/3左右。劳动力的剩余或闲置,在过去“大锅饭”的体制下,曾被“过就业,低收入”的政策所遮盖,成了潜在的隐蔽性的失业,1987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普遍推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日渐突出。一般家庭的责任田只需要1-名劳动力,其余劳动力则需要自谋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极大发展,但是城乡的差距却没有因此而缩小,反而扩大,由于粮价远低于其在市场中应有的价格,农民在土地中很难获得利益,此外又由于农村的机会比城市要少得多,因此农民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城市谋生,借以支撑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行。3.1.3 经济改革因素经济改革是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显著变革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旧体制并存,整个社会都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观念到制度、组织的重构的过程,社会发展不稳定。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相伴相生。在整个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使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城市内部的下岗工人,无业者,归正人员(出狱或劳改刑满释放人员)甚至退休工人成了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的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分城市内部产生的弱势群体必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的生存方式,因而构成了城市内部流动商贩的潜在群体。3.1.4 社会贫穷因素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很明显我国社会进步的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节,其表现有社会保障不健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以及阶层差距等呈现扩大的趋势。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一部分社会群体因为经济和状况不好,使他们必须外出工作,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或者人际资源的匮乏或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不足,使这部分群体很自然就选择商贩作为其谋生的职业。3.1.5 市民创业因素将小摊贩当作一种兼职其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自己稳定的工作且工资比较高,而在闲暇时,就出来摆摊, 方面是认为这样不会浪费时问也可以赚一些零用钱,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和经济头脑。3.1.6商贩与城市产生冲突的因素(1)城市规划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突飞猛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城市在规划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城市发展的悖论:一方面是城市的蓬勃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另一方面,却是许多城市社区,街道服务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北京为例,各大超市不断拓展业务开分店,但是更加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便利店却显得不足。以空间秩序为目标的城市规划体系下流动商贩在城市规划中没有位置,他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成了对城市官方规划好的功能分区的侵犯。(2)城管执法方式。在我们访谈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反应城管的执法方式太过于粗暴,城管到了之后像“鬼子进村”一样见什么抢什么,只要是被抢走了就要不回了。街头商贩职业风险高、流动性强,稳定性差。在风险方面。由于他们时刻都面临着城管等执法部门的查抄、取缔,在调查中显示,每天都能见到城管的比例高达100%,城管的巡逻和追捕使他们整日惴惴不安, 疲于奔命。如此高几率再加上激化的矛盾,使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3)摊贩本身。商贩在经营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有一个较大的潜在的顾客群,因为有较大的潜在顾客群则意味着有更大的顾客群,这也就意味着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因此,在城市规划不合理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街道,这就与政府的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路相矛盾。3.2消费人群(居民)方面我们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附近小月河的商贩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小月河路边摊消费的主要以学生,在小月河附近居住的居民(如蚁族、外来务工者之类)。这学群体具有某些相似的因素即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消费能力有限。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居民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改革开放之前的普遍贫穷不同,贫富两级分化非常严重。在城市生存的居民也存在很大的两极分化现象,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有能力经常去那些高级专卖店甚至普通商店消费。而路边流动商贩却由于自身优势,能够为这些低收入群体提供相似的,也许次一级的服务,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这些低收入群体的某些需要。比如,卖衣服的摊贩可以以比普通商场低的多的价格向这些低收入人群提供相似的服装,街边的小吃也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要。3.2.1学生由于没有收入,过着寄生虫的生活,其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来自是父母,在消费的时候尤其是进行奢侈消费的时候会有相当的顾虑。种种情感因素或者经济因素限制了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3.2.2“蚁族”这一群体是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一般蚁族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技能,同时社会不能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和合理的居住条件。蚁族的收入往往比较低,此外包括婚姻的压力,住房的压力都限制了蚁族这一群体的购买力。他们除必须的消费之外很难决定进行更高档的消费活动,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是路边摊贩的一个重要的顾客群。3.2.3 外来务工群体该群体大多是来自农村,农村落后的消费观念重储蓄,轻消费根深蒂固。这一文化观念影响了他们的消费倾向。此外,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都是因为在家里的收入不足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才选择外出的,而且年轻的外出务工人员会有婚姻等压力,而已婚的来京务工人员存在家庭的压力、子女抚养教育的压力以及赡养老人的压力,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3.3 商贩本身商贩本身与其它的经营形式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这写优势包括成本优势、人缘优势以及地缘优势。这是由流动商贩所具有的流动性所决定的。3.3.1 成本优势其一,由于流动商贩的货源大多是那些低档次的批发市场,成本低是不言而喻的;其二,流动商贩的成本优势还在于他不需要一个固定的店面,仅仅需要一辆三轮车和简单的货架即可生存,这就节省下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成本,这使他们在于店铺的竞争中有一定的价格优势。3.3.2 人缘优势所谓的人缘优势,即流动商贩与固定的店铺不同,他们可以随时移动寻找人多的场所,寻找那些合适的消费人群。3 .33 地缘优势地缘优势与上面所讲的人缘优势类似,地点的不固定使他们可以根据销量情况随时转移到交通繁忙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销售。由于可以随时的一定,相当一部分流动商贩就逃避了一些税费的征收。第四章中国农大周边小商贩存在的个人因素分析4.1城市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城市,城市人口的爆炸性增加直接导致了城市对劳动力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尽管繁华的都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小,但不管多大的城市都有其一定的容纳量,一旦涌入该城市的人口过多,超过了城市的容纳量,就会带来无法预期的后果,比如说,失业率的急剧增加。从城市自身的角度来看,由于城市中工作岗位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上岗竞争愈发激烈,而进城务工的又大部分是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农民,所以对于这个人群来说,在大城市中找到一个容身之所好比登天。于是,为了补贴家用,他们只能选择低成本、易操作的流动商贩这个职业。与此同时,由于大城市的竞争愈发激烈,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而大部分毕业生又倾向于选择留在大城市,一方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一方面又不愿就这么轻易放弃,21世纪很多新的词汇,如“蚁族”“月光族”等也就由此诞生了。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解决基本生计问题,改变这种情况,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得不加入了低成本、低风险的行业中。据调查数据表明,78%的人都是以小商贩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摊位是他们的主要来源,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由于城市无法很好的满足这一部分人群的生活需要,所以他们才不得不选择流动商贩这个职业,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并不是很喜欢这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城市本身对于促使流动商贩这个人群的产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因为城市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些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他们才会选择从事流动商贩这个职业。4.2 消费人群(居民、学生等)方面由数据统计可以得出,流动商贩所面向的人群中,学生所占的比例占58%,居民占14%,过路人占28%。学生,顾名思义,指的都是那些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依靠父母每月所给生活费过活的人。这个群体一般消费不起或者说不喜欢消费大商场中的奢侈品,所以,流动商贩所具有的价廉、方便这两个特征就极大的满足这个人群的需要。而流动商贩一般都分布在居民区附近、高校附近、交叉路口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这样市民就可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把需要的东西买回去,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不同于各大商场中的卖货员,流动商贩一般喜欢通过和路过的人寒暄、闲聊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推销出自己的商品,这种人情式经营温暖了我们现在日趋寒冷的社会,让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一丝温情的存在,实在是值得推崇。另一方面,流动商贩的存在不仅仅解决了自身的生计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就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度来看,城市人口的数目愈发庞大,而城市中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导致了大部分人找不到收入比较满意的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而这样的形势无疑是流动商贩这个群体生长的温床,低收入、低消费、高需求,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流动商贩这个职业在繁华都市的兴盛提供了可能。这些低收入者们虽然收入微薄,但他们仍然要满足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和商场里那些高昂的物品相比,就在他们身边的,价廉物美又方便的流动商贩的货物不是更合适吗?因为需要所以存在。由于大都市中的人口比较密集,所以处于各个阶层的人都有,除了像白领那样可以肆意享受生活的群体,大部分人还是需要每天计算着过日子,物美价廉才是这个群体所需要的,于是,流动商贩这个行业应运而生。4.3商贩本身方面除了以上提到的城市自身的因素和消费人群本身的需求,很多人选择流动商贩这个职业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由数据图可以得出,74%的流动商贩之所以从事这个职业是因为进城务工补贴家用,这一类人大部分为30-49岁之间,低学历的农民。因为已经成家,而且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是家中维持生计的顶梁柱,而由于他们所在的地区土地少或者贫乏,种地的收入无法很好地维持一大家的生活,所以才进城务工,补贴家用。以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为主,其他包括很多不发达地区,例如内蒙、哈尔滨、安徽等都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在问卷中发现,70%的受访者是初中以下学历,剩下的则大都是高中或中专学历,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几乎为0。又因为这个人群基本上除了种地再没有什么其他手艺,很难在大都市中找到一个容身之所,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像北京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租不起固定摊位,所以迫于无奈,他们只能选择这种成本低,风险小的职业。而且,通过问卷可以发现,9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一天的收入一般在100-200元,生意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500-600元,如此丰厚的“薪酬”自然吸引愈来愈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进城务工补贴家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