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eud教育网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课标单元知识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并能运用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考点聚焦1集合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元素属于集合A,记作;元素不属于集合A,记作或与取决于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知对任何与A,在与这两种情况中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的,不能用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3、特定集合的表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或;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4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常见的有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Venn)图法,以及后面将会学习的用“区间”表示集合。难点是描述法。二、点击考点考题1已知为非零实数,用列举法写出的所有值组成的集合。解析当都是正数时,;当中有且仅有两个是正数时,;当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数时,;当都是负数时,因为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异的,所以所求集合为点评在用列举法写数集时,注意格式:,即把集合中所有的元素(数值)一一列举出来,并用逗号隔开,放到花括号内即可。考题2用符号或填空:(1) ;(2)3 ;(3) , 解析(1),(2)令,则,(3)是一个有序实数时,且符号关系,点评对于(3),要注意描述法中的符号“”左边元素的形式,表示函数的函数值的集合,表示满足的图象上的点集,其中一个是“数”为元素,另一个是以“点”或“实数对”为元素,两个集合是不同的集合。考题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2)解析集合中的元素是有序数对,可以理解为直角坐标系上点的坐标,因此,此题给的集合可以理解为点集。(1)都是自然数,而故集合为(2),相应的故集合为 点评若,则与表示不同的元素。考题4可以表示方程组的解集是 。(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1); (2);(3);(4);(5);(6);(7)解析方程组的解是一组数对,所以解集可用列举法表示为,也可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为又(5),(6),(7)和(3)等价。点评(1)中存在两个元素,它表示两个方程;(2)中是两个元素,表示的是两个数,这些都不能表示原方程组的解集。容易出错且难于理解的是(4),由于集合的代表元素也是数对,因而该集合表示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集,问题是:和之间用“或”连接,说明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该集合表示直线与直线上的所有点的集合。考题5设集合,且,求实数解析解法一:,中元素分别对应相同。即集合中元素互异, 于是可求得解法二:,集合的元素经异,。于是可得考题6已知集合,若求解析当时,或经检验,均不合题意。当时,或2。经检验,或均合题意。或点评要把所得的解代入原集合,验证元素的互异性,因为集合M用列举法给出就隐含了M中的三个元素互不相等。考题7下列命题:(1)方程的解集为;(2)集合与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是;(3)集合与集合没有公共元素。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0B1C2D3解析要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就需要对用来描述这些命题的集合语言进行转化,以弄清集合的构成。在(1)中方程等价于即其解应为有序实数对,因此其解集应为,故命题(1)是假命题。而在(2)中,由于集合的代表元素是,而满足属性:“”。由于当时,所以集合是由大于或等于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同理,因此(2)也是错误的。在(3)中,集合即为不等式的解集,而为不等式的解集。由图可知,这两个集合可能有公共的元素,也可能没有公共的元素,因此(3)也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在(2)中,很容易被符号描述法的表象所蒙蔽,认为这两个集合中的“”和“”必须取相同的值。事实上,这是用相同字母来描述不同的集合的元素所具有的属性。三、夯实双基1下面四个命题正确的是()A10以内的质数集合是0,3,5,7B“个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C方程的解集是1,1D偶数集为2已知集合S=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ABC的三条边长,那么ABC一定不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3已知,定义,则集合等于( )ABCD4、(1)已知集合,则M= (2)已知集合,则C= 50_61_。7设直线上的点集为P,则P=_。点(2,7)与P的关系为(2,7)_P。8集合,用列举法可表示为_。三、解答题9已知,求。10已知,若集合P中恰有3个元素,求。11已知集合M=,若,求满足条件的实数组成的集合。1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13、已知集合,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的取值范围。夯实双基参考答案:1B2D3C4(1)(2)56789,10,119为点(4,7)。10。11解析:依题意求出的要进行检验,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的就舍去。答案:3,2。12。 13,或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考点聚焦1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注意的几点:(1)“A是B的子集”的含义是: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即由任意能推出(2)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对于任一个集合A,都有(4)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不含任何一个元素。它既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也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在解决诸如,或类问题时,必须优先考虑,是时否满足题意。2集合相等(1)若,同时,则(2)判断两集合是否相等可用列举法。3真子集如果,且,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它用韦恩图表示如图。二、点击考点考题1(1)已知集合X满足,求所有满足条件的X。(2)设集合。若,求实数的值。解析(1)X中必含1、2两元素,也可以含3、4、5中全部或部分元素,满足条件的X有:共8个。(2)可分为,三种情况,而当时,即0与是方程的两根,求得当时,方程无解,由判别式 当,且,即或即方程有两相等实数根。此时满足条件。综合有,所示实数的取值为或点评在中,含有这种情况,解题时需注意,防止遗漏,在集合单元中含有丰富的分类讨论的内容,要增强分类讨论的意识,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本题也可以以判别式为讨论对象,分类更明确些。考题2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相等的有( );,ABCD解析中对于,亦表示偶数集,中P是由,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Q是由,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但中,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故选B。点评(1)若两集合A、B均为有限集,只要两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同,对应元素分别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2)若两集合A、B均是无限集,要看两集合的代表元素是否一致,再看代表元素满足的条件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两集合相等,即考题3设集合,且,求的值。解析因为,所以或由,得或;由,得经检验:当时集合A、B中元素有重复,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符合题意的的值为点评此类题的关键是利用子集的概念解题,但易错点是对的值的检验,常被大家忽视。考题4(1)已知集合且,则的值是 。(2)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析(1)当时,;当时,;当时,.综上可知或1或3。(2),且若,则,解得,此时有;若,则,即,由得由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评首先要特别重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其次要学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若将改为,解法与原题有什么区别吗?注意区间这种集合表示方法(请阅读课本函数表示法)考题5(1)以下各组中两个对象是什么关系,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0与;0与;与;与;与(2)已知,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D解析(1);与都是集合,两者的关系是“包含与否”的关系。,也可是含两个元素0,1的集合;而是有序数对为无素的集合,它只含一个元素。当时,;当时,(2),为:,是B的一个元素,即故选D。考题6(1)同时满足:;,则的非空集合M有( )A16个B15个C7个D6个解析(1)时,;时,;时,时,时,非空集合M可能是:共7个。故应选C。考题7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由,确定与1、4的大小关系,将集合A、B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更容易发现三个点间的关系。(注意符号是否取得到,可以用代入的办法试一试)三、夯实双基1下列四个命题: 0;空集没有子集;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2集合1,2,3的子集共有()A7个B8个C6个D5个3满足的集合M共有( )A6个B7个C8个D15个4若集合Axax22xa0,aR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取值集合是()A1B1C0,1D1,0,15集合Axx3k2,kZ,Byy3l1,lZ,Syy6M1,MZ之间的关系是()ASBABSBACSBADSBA6若集合,则集合A、B的关系为( )AABBBACA=BD以上均不对7在“,,”这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全部B只有和C只有和D只有和8已知Axx1或x5,Bxaxa4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9若AB,AC,B0,1,2,3,C0,2,4,8,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A为_10、已知集合Ma,ad,a2d,Pa,aq,aq2,其中a0,a、d、qR,且MP,求q的值11、已知集合Axax22x10,aR,xR(1)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2)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四、感悟高考:1(2005年湖北)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若,则中元素的个数是( )A9B8C7D6解析集合P中元素O与集合Q中元素组成的元素为:;同理P中元素2与集合Q中元素可组成的元素为:3,4,8;集合P中元素5与集合Q中元素可组成P+Q的元素:6,7,11;综上所述组成P+Q的元素为共8个,故选B。点评本题应用元素分析法,即解题前先分析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属性如何,解题后检验元素是否满足它的三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元素分析法能使我们解题达到最优化。2(2006年辽宁)设是R上的一个运算,A是R的非空子集。若对任意、,有对运算封闭。下列数集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除数不等于零)四则运算都封闭的是( )A自然数集B整数集C有理数集D无理数集解析该题属于代数中群、环、域的知识,通过信息给予的形式给了考生,让考生辨别运算。自然数集中的减法运算的结果可能产生负数,如;整数集中的除法运算的结果可能产生小数,如24;无理数集中四则运算的结果可能是有理数,如。故选C。3(2004年广东)已知集合,那么A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15B16C3D4解析非空集合有个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故选A。4(2002年上海)已知三元素集合,且,求与的值。解析, 集合A为三元素集。又,从而,这时,则(舍去),(舍去),经验证:是本题的解。5(2006年上海)(理)已知集合,集合。若,则实数。(文)已知集合,集合。若,则实数 。解析(理)1 ,解之得(文)4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运算及子集的概念。6(2004年湖北)设A、B为两个集合,下列四个命题:对任意,有;与没有公共元素;存在,使其中真命题序号是。解析B,包含两意义:(1)A与B有公共元素;(2)A与B无公共元素,如图示,所以都不对,只有正确,是真命题。夯实双基参考答案:1B 2B 3B 4D 5C 6A 7C8a5或d5 9,0,2,0,210q 注意:a0,d0,q011答案:(1)a0,x或a1,x1;(2)a1或a0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考点聚焦1交、并、补集的定义(1)定义的三种语言表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2) “或”的内涵:并集中的“或”则是“或比”“或彼”“或此彼”,可兼有。“”包含三种情形:,且;对于“”,不能仅认为中的任一元素都是A与B的公共元素,同时还有A与B的公共元素都属于的含义,这就是文字定义中“所有”二字的含义,而不是“部分”公共元素。还有并不是任何两个集合总有公共元素,当集合A与B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A与B没有交集,而是.2交集与并集的运算性质(1) (2) (3) (4) (5) (6) 特别地: 以上性质我们都可用韦恩图加以验证,以性质6为例,如图所示,这里所画图形为或。二、点击考点考题1如图,I是全集,M、P、S是I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BCD解析本题由图辨关系。观察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在M内,且在P内,且不在S内。交集符号“”正好是“且”的最佳诠释。答案应是这里,表示“不在S内”。故选C。点评本题以Venn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集合的交、并、补的理解,是一种常见题型。解题策略:用集合语言对图形语言进行直译。考题2设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与N的差集为,且,则等于( )ANBCD解析分两步进行:先算,是指图(1)中的阴影部分;再算,这是指图(2)中的阴影部分。故选B。点评这是一个信息题,定义了新运算,认真分析定义:两个集合的差集就是去掉A中与B中相同的元素。有同学可能会感觉差集与数差运算有些相似,因此直接将进行去括号运算,得到结果为N,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毫无根据的。新定义题必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紧扣条件,抓住关键的信息,实现信息的迁移与转化,只有经过严谨合理的分析,才能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考题3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实数的个数有( )A1B2C3D4解析,或.若时,得.当,则,符合题意;若,则,符合题意。当时,得若,则,符合题意;若,则,不成立,舍去。综上知,故选C。点评(1),今后要常用这一性质。(2)注意检验元素的互异性。考题4设,若,则( )ABCD解析,将分别代入方程及,联立 .故选A。考题5已知全集,求分析符号隐含了,而,注意不要忘记的情形。解析当时,方程无实数解。此时,当时,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必须来自于U。由于,所以只可能是下述情形:当时,此时;当时,此时.综上所述,当时,;当时,;当时,.点评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必须掌握它。考题6设全集已知,求集合A和集合B。解析如图所示,可由性质将化为,从而得:将化为,点评本题将转换为、将转换为使已知条件变得十分清晰,从而为解题时应用条件提供了方便。该题充分利用韦恩图解决问题。考题7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析本题如果直接求解,情况较多,十分麻烦,这时我们从求解问题的反面来考虑,就比较简单。设全集,若方程的二根均非负,则关于U的补集为,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点评使用补集思想时首先要确定全集,否则本题可导致错解的补集为本题涉及二次方程根的问题,请参阅后面知识拓展篇-二次函数考题8某网站向500名网民调查对A、B两种事件的态度,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比赞成A的多30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B都不赞成的网民数比对A、B都赞成的网民数的三分之一多10人,问对A、B都赞成的网民和都不赞成的网民各有多少人?分析本题可用集合知识完成。本题已知全集中元素的个数,求各部分元素的个数,可用Venn图法。解析赞成A的人数为人,赞成B的人数为人。如图所示,记500名网民组成集合U,赞成事件A的网民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B的网民全集为集合B,设对A、B都赞成的网民人数为,则由题意知对A、B都不赞成的网民人数为人,赞成A而不赞成B的人数为人,赞成B而不赞成A的人数为人,于是可得方程:解得所以对A、B都赞成的网民有210人,对A、B都不赞成的网民有80人。评析本题充分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体现了用Venn图的优越性。三、夯实双基1已知集合M、P、S,满足MPMS,则()APSBMPMSCM(PS)M(PS)D(SM)P(PM)S2已知集合A、B、C都是非空集合,则一定有( )ABCD3已知Mx2,2x1,x1,Nx21,3,x1,且MN0,3,则x的值为()A1B1C2D24设集合A(x,y)4xy6,B(x,y)3x2y7,则满足CAB的集合C的个数是()A0B1C2D35已知集合Mx1x2,Nxxa0,若MN,则a的取值范围是()A(,2)B(1,)C1,D1,16已知集合集合则等于( )ABCD7设全集,若,(),=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B且C且D且8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BCD9已知集合Axyx22x2,xR,Byyx22x2,xR,则AB_1050名学生参加体能和智能测验,已知体能优秀的有40人,智能优秀的有31人,两项都不优秀的有4人问这种测验都优秀的 人。11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C是。12设Axx22x30,Bxax10若ABA,求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初中中考数学试卷
- 成套电气合同协议书范本
- 海南特岗面试数学试卷
- 河北邢台小升初数学试卷
- 约定购房协议书范本
- 夫妻免债协议书范本
- 海星锌营养素胶囊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光伏代理开发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国高纤维食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高层公寓购买协议书范本
- 新版有创血压监测ABP培训课件
- 重症医学科常用知情告知书
- 家具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大全
- 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安全教育家长会
- DB11-T1322-14-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14部分:汽车制造企业
- 养老机构安全检查表
- 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简详共2份)
- 小区物业服务收支情况公示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升三衔接专项训练—看图写话(二)【含答案】
- T∕CHTS 20016-2021 公路桥梁各向异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 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