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理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题1.5分)1. 北京的道路两旁经常种植一种绿色景观植物大叶黄杨,在修剪过程中剪去顶端,可以使侧芽生长素的含量A. 升高 B. 降低C. 几乎不变 D. 先低后高2. 下图所示4个实验中,燕麦胚芽鞘能继续伸长生长的是A. A、D B. C、D C. A、C D. B、C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失重条件下植物仍能向光生长B. 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C. 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能导致果实脱落D. 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的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B. 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 在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D. 各种激素在植物体内独立起作用5.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 温度会影响吲哚乙酸的合成C. 吲哚乙酸具有催化作用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6. 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侧芽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情况下,其运输会受到严重阻碍。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渗透作用7.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地里的双子叶植物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对此现象的解释是A. 该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B. 该浓度只对杂草起作用C. 小麦和杂草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D. 该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起抑制作用8. 工作人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萘乙酸(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图1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根的促进作用的示意图,图2为萘乙酸促进枝条生根的情况。请据图1和图2判断,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A. 3 mgmL1 B. 6 mgmL1 C. 9mgmL1 D. 4.5 mgmL19. 欲得无籽番茄,可用生长素处理该花的子房。处理的时间和条件是A. 花蕾期,去掉雄蕊 B. 花蕾期,不去雄蕊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10. 在一个方形暗盒中放一盆幼苗,暗盒一侧开个小通光孔,单侧光可从通光孔射入。将暗盒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每15min匀速旋转一周,在此期间光源位置不动。7天后幼苗生长状况为11. 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 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 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 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12.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突触小泡和氨基酸A. B. C. D. 13. 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 14.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等有机物含量的多少B. 细胞合成的抗体、激素和酶都需要经过内环境才能运输到作用部位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15. 以下有关神经元及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会有离子进出B.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 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使其兴奋16.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及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横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7.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将表现为:A. 有感觉,肌肉有收缩 B. 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C. 有感觉,肌肉无收缩 D. 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18.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其被分解,该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9.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 B. C. D. 20. 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21. 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B.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 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 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22. 对调节血糖平衡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激素是A.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B.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C.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D. 生长激素、胰岛素、性激素23.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 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 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24. 将成熟的雄性小白鼠的甲状腺摘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浓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B. b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C. a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D. b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25.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A.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协同作用B. 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表现为拮抗作用C.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表现为拮抗作用D.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26. 有关免疫细胞,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成熟个体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B. 免疫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C. T细胞和B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再增殖 D.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27.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切除胸腺后,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 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病 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不当会发生感染,主要由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 抗体与某些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A. B. C. D. 28. 有关记忆细胞,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针对不同抗原,机体内有多种记忆细胞 B. 记忆细胞产生后,在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发挥重要作用 C. 当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相应抗体 D. 只接触一次抗原,一些记忆细胞不能永远地保存对抗原的记忆29.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该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这两种物质中 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30. 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 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 B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31. 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幼年个体数量大于成年个体数量时,种群密度一定增长 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适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生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生殖期个体数 种内斗争可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 B. C. D. 32.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 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 现有人口数量的密度 C. 男女性别比 D. 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33.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随机取样 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 根据调查数据估算种群密度 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34.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 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C. 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 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35. 为除去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性蜘蛛后,对害虫和蜘蛛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B. B期间蜘蛛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 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D. 图中所示的害虫和蜘蛛的关系是竞争36.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些现象反映了A. 种群密度 B. 适应的普遍性C. 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群落的水平结构3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 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 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 如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38.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A.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B. 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C. 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39. 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中全部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营养级abcd能量(105Jm2)141.1015.91871.270.88A. aB. bC. c D. d40.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的环节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三、非选择题(40分)56. (5分,每空1分)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测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 (3)和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等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命活动起_作用的有机物。57. (5分,每空1分)当人体皮肤创伤,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细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图中序号)。(1)图中所示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_免疫。(2)细菌作为抗原进入内环境后,可被_细胞识别、吞噬、处理,与该细胞合成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T细胞。(3)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被致敏,在一些淋巴因子(如图中IL2)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 _细胞和 _细胞。前者分泌大量的 _进入到血浆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应答。58. (16分,每空2分)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1)盐酸刺激_,从而使其分泌_,经_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_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表明机体还可通过_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处理方式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min)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min)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min)刺激迷走神经3 min83 min83 min8注射促胰液素1 mg112mg373mg62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3min和1mg433min和2mg883min和3mg120由表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_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_作用。59. (14分,每空2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据图分析回答:(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_。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由图可知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_。(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II卷:必修3 模块区分度测试(50分)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41. 下图表示研究生长素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 、琼脂块中都有IAA,B. 、琼脂块中都有IAA,C. 、琼脂块中都有IAA,=D. 、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相等42. 生长素渠道化假说用来解释叶脉的形成。在幼叶的顶端和边缘合成生长素,并运输到叶基部(叶柄),生长素流经细胞时会诱导细胞成为更有效的生长素运输载体,最开始具有稍高浓度生长素的细胞成为更好的载体,并从周围细胞中汲取生长素,使得生长素运输的差异进一步拉大。这些生长素运输的渠道成为叶脉的基础。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生长素运输量与生长素运载体的发育之间呈负反馈B. 生长素由叶边缘到叶基部的运输是极性运输C. 实验研究时可用外部施加的生长素替代来自叶顶端的生长素D. 该假说内容不涉及生长素的两重性43.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推测ABA组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4. 1921年德裔美国人勒维(O. Loewi)在以蛙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发现,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抑制心脏的搏动,将该心脏组织中的液体转移到正常搏动的心脏组织中,也可以抑制其搏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刺激使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发生变化 B. 迷走神经兴奋后向心肌细胞释放了神经递质 C. 心脏搏动被抑制是因为心肌细胞结构被破坏 D. 直接电刺激心脏也可引起其搏动情况的变化45. 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处理心率(次/分)正常情况90阻断副交感神经180阻断交感神经70A.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B. 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 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46. 夏季,健康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会引起 A. 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兴奋 B. 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 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D. 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47. 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注射的物质依次是 A. B. C. D. 48. 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 C.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D. 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胰腺及时分泌又可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49. 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 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50.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 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变异 C.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51. 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 B. 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C. 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增长不受自身密度制约 D. 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近于零52. 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夜行性植食动物,以树叶、果实为食。它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到树下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粪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粪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 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 C. 树懒蛾幼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 三趾树懒不会因为天敌的存在而灭绝53. 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 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 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 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54. 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B.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 C. 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 占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55. 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 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四、非选择题(20分,每空2分)60.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组别处理措施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1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2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减少3A小鼠与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10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特征数及抽样方法(新高考地区专用)原卷版
-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清单)-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卷版
- CN120202920A 一种水培作物的根温智能调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20197406A 基于风浪耦合作用的施工船舶作业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5单元过关卷(含答案)
- 2018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TPM全员生产维护精要
- 2025版商场租赁合同:融合智能系统及数据分析
- 2025年度电子商务营销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7)
- 点胶正式员工考试及答案
- 外研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This is me 教案(共6课时)
- 2025年GCP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消保化解案例课件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卷及答案
- 数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校本作业
- 01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 高二年级开学学生大会年级主任的讲话[001]
- 校企合作讲座精品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