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26课三峡测试题(带答案人教版)_第1页
八上语文第26课三峡测试题(带答案人教版)_第2页
八上语文第26课三峡测试题(带答案人教版)_第3页
八上语文第26课三峡测试题(带答案人教版)_第4页
八上语文第26课三峡测试题(带答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八上语文第 26 课三峡测试题(带答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k 八上语文第 26 课三峡测试题(带答案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 2.填空题。 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字(),()学家。 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故渔者歌曰:( “ ,。 ”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清 荣峻茂,良多趣味()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绝巘多生怪柏()()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猿鸣三声泪沾裳() 2 / 9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5.解释下列词句: 重岩叠嶂: 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 晴初霜旦: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略无 嶂 蔽 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3 / 9 个字概括) 9.“ 重岩叠嶂 ” 和 “ 隐天蔽日 ” 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1.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3.三峡一文中有 “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4.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4 / 9 (三)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又作 “ 至 ”)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5用 “ ” 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6下列加点词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 沿溯阻绝绝: .断绝 .极、最 c.缺乏 D.穿过 有时朝发白帝发: 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水落而石出者而: .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 “ 尔 ” 5 / 9 答: 绝: 发: 而: 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18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 分 ) 答: 甲 乙 (四)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lIl 南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6 / 9 岸石壁,五色 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注 五色:形容 “ 石壁 ” 色彩缤纷。 歇:消散。 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4)四时俱备() 20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21 两文都写到了 “ 猿呜 ” ,请分别说明 “ 猿呜 ” 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26三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 tunjinxynxiosshzhnxinbnzh 2. 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 7 / 9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 真、实在 通 “ 缺 ” ,中断 极高的山峰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飞奔的马快 几 消失 从、在 4. 如果自从 有时或者 即使虽然 5. 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 6. 毫无 峭壁 遮蔽 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 其高,是仰视所见。 (二 10.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 “ 沿溯阻绝 ” 概括水势险恶;以 “ 王命急宣 ” 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1.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2.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8 / 9 轻舟已过万重山。 14.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 “ 夏水 ” 为首来写。 15 (2 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标对一处得 1 分 ) 16 (3 分 )ADB( 每小题 1 分 ) 17 (3 分 )B 18 (2 分 )甲 风霜高洁 乙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只答 “ 林寒涧肃;也可 )(答出一处得 1 分 ) 19 (1)或:有时。 (1 分 )(2)奔:飞奔的马。 (1 分 )(3)绝:消失。 (1 分 )(4)俱:全,都。 (1 分 ) 2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 分 )实是欲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