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归田园居》学案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归田园居》学案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归田园居》学案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归田园居》学案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上册《归田园居》学案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八年级上册归田园居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归田园居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并背诵。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点拨、讨论、分析讲解,鉴赏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诗歌这条道路上出现了不少名家,诗歌写作的体裁也得到不断拓展,由 此产生了许多风格迥异的派别,比如: 1、浪漫派,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代表人物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2、现实派,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2 / 5 格,代表诗人杜甫三吏、三别、兵车行 3、山水田园诗派,体裁多为青山绿水,自然风光,风格多为恬静淡雅,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山居秋瞑、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 4、边塞诗派,体裁多为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戍守边疆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人物有高适别董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使至塞上等。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古诗,请同学打开课本诗四首,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这些古代名作。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作品 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写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曾经做过几任小官, 41 岁辞官而归,从此居住在农村,参加田间劳动, 63 岁去世,这首诗是在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你们在这首诗里看3 / 5 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 1、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从 “ 种豆 ”“ 草盛 ”“ 夕露 ” 可以看出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2、诗人到田间干什么,用了多少时间? (锄草,从 “ 晨兴 ”“ 带月 ” 可以看出他干了一天。) 小结:诗的前四句写了给豆锄草一事,交代了种豆的地点,“ 南山 ” 指庐山,是人家住柴桑,是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 南山 ” ,第二句交代了锄草的原因,草长得茂盛,把土里的营养都吸收走了,豆苗长不起来,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作者一大早就去锄草, “ 兴 ” ,起的意思, “ 晨兴 ” 就是早早起来; “ 理 ” 清理,清除, “ 荒 ” ,杂草, “ 秽 ” 田间的杂草,第五句说自己归家之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 “ 荷 ” 担的意思。 3、第五句中 “ 道 ” 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开头不说,在 这里才说它狭而草木深? (诗人的归途)(为了引出下一句,表明是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服被露水沾湿) 4、作者为什么要写夕露沾衣呢? (借夕露沾衣突出诗人整日劳作的艰辛,烘托出诗人坚定的4 / 5 归田愿望) 小结: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身归隐的愿望,尽管劳作一整天,也不感到辛苦,归途中夕露沾衣就表现了他的意愿,生动的表现了诗人自然朴素的风格。 (二)探究学习 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 (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 “ 但使愿无违 ” 的 “ 愿 ” 具体指的是 什么 ? (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