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人教版 【课标要求】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3认识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明白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 内容及其意义 【学习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 “ 利矛与固盾 ” ,第二部分为 “ 美丽与瑕疵 ” 。 1.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新青年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2 / 3 的名义下,对妇女解放问题,封建家庭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宣传了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该杂志从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话文,采取新式标点符号。 ? ( 1)思考陈独秀等人掀 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 ( 2)结合材料说说这场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2.鸦片战争后,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在列强的欺凌下被迫开始了艰难的发展过程:先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后来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 1)在中国人发动的重大运动中,哪个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技术?哪个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哪个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2)这几次运动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变化,可以看出近代化起步的特点是什么? 【自主建构】 【直击中考】 1.【 XX 年临沂市】这次运动高举 “ 民主 ”“ 科学 ” 等大旗, “ 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3 / 3 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 。 “ 这次运动 ” 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 XX 江苏淮安】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 “ 救国之要道 ” 。于是他们() A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B创办申报 c掀起新文化运动 D掀起洋务运动 3.【 XX 江苏盐城】 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 “ 自主、进步务实、开放、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 ” 。这篇文章发表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五四运动期间 4.【 XX 江苏苏州】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 ,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