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1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2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3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4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李仕才第一章第四节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1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D)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解析】生物圈跨多个圈层,故A为生物圈,排除A、C项,水圈位于岩石圈之上,故选D。2对以下四地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A)A珠穆朗玛峰B墨西哥湾C刚果盆地 D夏威夷群岛【解析】珠穆朗玛峰处地壳最厚。(2018山西阳泉模拟)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是地壳,是地幔,是地核B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处为( B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解析】 第3题,根据深度和波速大小、变化分析:为地壳和地幔,为外核;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可以通过地幔。第4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面。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不会变化B圈层即岩石圈C圈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6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D)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D产生“磁暴”现象【解析】第5题,圈层为大气圈的平流层,其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圈层为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为外核,其物质状态为液态。第6题,“磁暴”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地球大气圈无关。二、综合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17年4月6日,智利北部发生里氏83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北99千米,震源位于地下10千米。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智利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太平洋上(B)A只测到横波 B只测到纵波C同时测到横、纵波 D均测量不到(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莫霍界面_,B为_古登堡界面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_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_(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地壳_,DE_地幔_,FG_地核_。(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综 合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2018河北邯郸两校期中)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图),回答13题。1火山喷发后影响最严重的圈层为(D)A地幔 B地壳C水圈 D大气圈【解析】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进大气圈,对大气圈影响最严重。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解析】A项,圈层为地壳,厚度(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45千米,大洋地壳一般厚度只有几千米)海洋较陆地小,故不符合题意;B项,圈层为地幔,横波和纵波都可以通过,故不符合题意;C项,圈层为外核,横波不可以通过,最可能为液态,故正确;D项,圈层为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故不符合题意。3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C)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解析】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的高度成正比,宛如植物一样,上面部分越高,其根扎得越深。所以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大陆厚,海洋薄,高山高原处更厚。地壳最厚处在青藏高原。(2018昆明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45题。4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26 km处可以表示( B )A海平面 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界面【解析】 第4题 ,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指莫霍界面之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第5题,莫霍界面深度约33 km,陆地地壳厚度较厚,海洋部分较薄,则26 km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C)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解析】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岩石圈,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和生物圈;地球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F、G的交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通过时,横波消失,纵波减小。7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B)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C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解析】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岩石圈的下部是软流层;岩石圈由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二、综合题8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大气圈_、_生物圈_、_水圈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2)两层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