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 (含答案 ) 戊戌变法 【重点难点精讲】 重点 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包括四个方面,共 16 项措施。在政治上,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在经济上,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在中央设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兴办商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在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废八股。设大、小学堂,设立译书局,创立报馆等;在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等。 从内容可见,变法核心是对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对旧制度进行改革,在政治上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获得参政的权利;在经济上建立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文化上进一步学习西方,促进思想、文化、科技的进步;军事上强调对旧军队制度进行改革,依照西方国家建立近代化军事力量。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进步的和爱国的,但它触犯了旧的封建官僚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进行阻挠、破坏。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前后仅 103 天,就夭折了。所以 “ 戊戌变法 ” 又称为 “ 百日维新 ” 。 2 / 10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 义:是难点也是重点。 变法法令的颁布,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人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所以说它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知识系统概述】 “ 公车上书 ” 后,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 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必要,光绪帝表示 “ 不甘作亡国之君 ” ,于 6 月 11 日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任用康有为等,先后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几方面改革旧制,实行新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技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但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为了阻止变法,顽固派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人士,杀害了谭嗣同等 “ 戊戌六君子 ” 。戊戌变法最终宣告失败。戊戌变法前后总共 103 天,因此又称 “ 百日维新 ” 。戊戌变法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之路是无法实 现的。 3 / 10 【学习方法指导】 1.本课是围绕着 “ 戊戌变法 ” 这一历史事件而讲述的。按一般规律也是以背景、内容与结果三步曲去掌握,要区别 “ 戊戌变法 ” 与 “ 戊戌政变 ” 两个概念,重点围绕着变法的内容去分析其意义,做到史论结合,就容易理解与掌握。 2.在学习变法法令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如 “ 变 ” 字,既有改旧,又有布新;在政治上提出 “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 。“ 上书言事 ” 是指上奏折向统治者表达自己的意见。清朝官员特别是大官本来就可以 “ 上书言事 ” ,这里增加一个“ 民 ” 字。 “ 民 ” 应指老百姓,一般的老百姓多数没文化,谈何 “ 上书 ” ,再说他们终日为生计奔波,哪有时间和心思上书皇帝。 “ 民 ” 是相对于 “ 官 ” 而言的,主要是指那些有钱、有文化,想参预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将经济方面的内容简化为 “ 设两局 ” (中央设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 “ 办两会 ” (兴办商会、农会)、 “ 制两算 ” (编制预算决算)。变法内容有四个方面 16 项措施, 10项是布新的, 6 项是改旧制的。变法的作用可用 “ 三有利 ”去记忆:即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课外知识补充】 历史常识 章京上行走 4 / 10 章京,官名,清代军职多称章京,为满语的音译,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也称章京,为堂官的重要助手。军机处章京被称为小军机。在满族官员中,又成为对上级的自称的称谓。行走,清朝制度,不设专职的官员或不专任的官员叫作 “ 行走 ” 。光绪任命康有为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就是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临时到职办理文书事务的意思。 史海拾贝 光绪帝囚瀛台二三事 一次,光绪帝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触怒了西太后,被她打了几个耳光,因为下手太重,牙齿被打落一枚,疼痛难忍,宫中有一太监密秘请牙医治疗,被西 太后发现,怕外传有损自己的声誉,立即下令把小太监斩首。 又一次,光绪帝向西太后请安,巧逢西太后吃汤圆,问道:“ 小儿你吃过了吗 ?” 光绪怕说赐给食却不吃,惹恼西太后,禀道 “ 尚未 ” 。西太后令赐食四五碗,光绪吃到最后,实在咽不下,只好 “ 私匿于袖口中 ” 。回到瀛台, “ 汤圆满袖,淋滴满于其身 ” 。令太监取小衫来换,因内衣被西太后搜去,可怜一代帝王连更衣自由都没有。 光绪帝被禁后,西太后规定其 “ 不得与臣工交语 ” ,后来,连光绪帝与他弟弟的通讯也被禁止了。光绪帝死后,他的卧室内陈设极陋,仅有一张大床和泥土火炉,裱糊在墙壁的纸5 / 10 张也都破裂霉烂,其所受虐待程度由此可见。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了( ) A保国会 B强学会 c南学会 D蜀学会 2.被光绪帝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的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康广仁 D谭嗣同 3.支持变法的巡抚陈宝箴所在省是( ) A直隶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河北省 4.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是在( ) A 1898 年 6 月 11 日 B 1898 年 4 月 11 日 6 / 10 c 1898 年 9 月 21 日 D 1898 年 4 月 21 日 5.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的是( ) A荣禄 B李鸿章 c袁世凯 D 6.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已发到 “ 瓜分豆剖 ”“ 揭竿斩木 ”地步的是( ) A陈宝箴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7.戊戌变法开始的特点是( ) A公车上书 B康、梁组织保国会 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D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8.维 新变法运动的主要要求是( ) A要求兴 “ 西学 ” ,废科学 B要求 “ 自强 ”“ 求富 ” c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7 / 10 D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9.下列官员,支持和赞助变法的是( ) 文廷式 翁同龢 李鸿章 陈宝箴 A B c D 10.下图是光绪帝被宣扬变法的言词感动,而召见了( ) A刘光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林旭 11.戊戌变法中颁布的文化方面的新法不包括( ) A设立中小学堂 B设立京师 大学堂 c设立同文馆 D设立译书局 12.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A知识分子与政客军阀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斗争 c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8 / 10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13.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 B顽固派势力强大 c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14.下图是在戊戌变法中不愿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的是( ) A康广仁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梁启超 15.下列内容对颁布变法诏书不 正确的评价是( ) A有利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B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二、连线题 16.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三、材料解析题 9 / 10 17.阅读下列材料: “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愁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 戊戌政变记 回答: (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 2)造成 “ 人人 封章,得直达于上 ” 的情景主要原因是什么? ( 3)这种受到人们欢迎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四、问答题 18.结合戊戌变法内容,谈谈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自设创造 尝试命题,动手动脑,它是对知识的应用与创造,一定要参与。题型、难易、数量不限,已留下创设的空间。 提示:参考本题训练试题,可以用谭嗣同与变法内容之一创设两个选择题。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 二、 16. 10 / 10 17.(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 2)造成 ”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 的情景主要是在变法内容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造成。 ( 3)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 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没有依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寄希望于袁世凯,由于他的出卖告密,而遭到失败。 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最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三、 18.内容: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