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论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与对策_第1页
01论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与对策_第2页
01论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与对策_第3页
01论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与对策_第4页
01论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与对策摘 要 汽车金融服务是在汽车销售、使用过程中,由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向消费者或经销商提供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对经销商的库存融资和对用户的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等。在欧美发达国家,汽车金融服务经过百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房地产金融的第二大个人金融服务项目,每年的平均增长率在3%左右。目前在全世界每年近1.3万亿美元的汽车销售总额中,汽车金融服务融资为1万亿美元左右,约占70%。 我国的汽车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品种到门类齐全品种的发展阶段。然而,我国汽车工业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极大的差距。分析产生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运作的匾乏,汽车工业的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汽车金融服务业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这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汽车金融运作模式,阐述发展我国汽车金融业的现状与对策。关键词:汽车金融 国外模式 对策分析目 录1 汽车金融概述 41.1汽车金融的定义 41.2汽车金融的职能 41.3汽车金融的主体 42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现状 52.1发展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必要性 52.2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历程 82.3我国汽车金融的特点 103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模式 143.1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概况 143.2美国模式 153.3对发达国家汽车金融服务的评价 154当前发展汽车金融服务的障碍 184.1内部经营的缺陷 184.2 外部环境的缺陷 194.2.1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194.2.2 担保制度不实用195对策分析225.1 组建本土汽车金融公司 225.2 促进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合作 235.3 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245.4 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 25致谢26参考文献27英文摘要28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291 汽车金融概述11 汽车金融的定义汽车金融是主要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 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 具有资金量大、周转期长、资金运动相对稳定和价值增值性等特点。它是汽车制造、流通业、服务维修与金融业相互结合渗透的必然结果。 汽车金融服务业是指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联盟组织及其关联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 为消费者、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经营活动领域。12 汽车金融的职能 汽车金融的业务可以分为三大类: 集团业务( 出租车公司的租赁融资等) 、经销商代理商业务(为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设备融资等服务) 、个人业务(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保险等业务) 。整个汽车生产和销售价值链分为5个环节, 分别是制造环节、经销商(进口商)环节、保险租赁和信贷环节、购买(使用)环节以及售后服务环节。除了制造环节外, 其他环节都涉及到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尤其是第三个环节(保险租赁和信贷环节)是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业务重心和收入来源。 汽车金融服务业作为金融业的现代衍生, 其体系是不断趋于完善的, 其最初的职能主要局限于向汽车生产企业的经销商及其下属零售商的库存产品提供贷款服务, 并允许其经销商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的贷款或租赁服务。随着其业务范围和职能的不断拓展, 汽车金融服务开始逐步走向全方位金融服务, 服务的对象涵盖了消费者、经销商和生产商。汽车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具备三项主要职能:为汽车生产厂商维护销售体系, 整合销售渠道, 提供市场信息; 为经销商提供存贷融资、营运融资、设备融资等;为汽车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保险等业务等。13 汽车金融的主体 参与汽车金融的主体包括: 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经销商、中介机构。 其中,承担汽车信贷的主体是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相对于银行, 汽车金融公司具有很多的优点, 所以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生存并且发展壮大。表1.1 汽车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的比较汽车金融公司国有商业银行专业性汽车企业控股,因而服务更加专业信贷专业性强简便性手续简单,放贷速度快审批时间较长服务多样性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技术指导”,“保修”,“回修旧车”,“车型置换”等专业服务。单一首付款20%或以上30%或以上还款期限1-5年1-3年还款方式可由顾客选择灵活的还款方式单一利率灵活(比商业银行高)固定抵押担保灵活房产其他费用很少手续费很高资料来源:访问丰田汽车金融公司及中国农业银行员工2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现状2.1 发展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必要性 汽车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汽车行业对其它行业的带动性也非常强。以美国为例,美国汽车工业所消耗的铁占制造业的30%,所消耗的钢占制造业的15%,所消耗的天然橡胶占制造业的75%。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大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乘用车的价格不断下降,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也大幅提高,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民用汽车拥有量以超过16%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见表2.1)表2.1 历年国民工资收入,汽车拥有量以及银行汽车贷款余额年份国民平均货币 币工资(元)民用汽车拥有量(万辆)银行汽车贷款余额(亿元)197258857.74197358767.27197458478.57197558091.711976575106.71977576119.931978615135.841979668155.491980762178.291981772199.141982798215.751983826232.631984974260.4119851148321.1219861329361.9519871459408.0719881747464.3619891935511.3219902140551.3619912340606.1119922711691.7419933371817.5819944538941.95199555001040199662101100.08199764701219.09(无)199874791319.34199984361452.9429200093711608.911862001108701802.044362002124222053.179452003140402382.9320002004160242693.7118332005171323159.6613862006189433624.310112007205004112.2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运用Excel与SPSS的对居民收入和汽车量两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如下结果:图2.1 1972-2007居民工资收入与民用汽车拥有量散点图及统计分析 从统计结果,R Square=0.969,说明自变量GDP的变化能很好地解释因变量民用汽车拥有量的,两者之间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68,由Sig.值得知,此统计是显著的。由散点图可以看出一种趋势:随着居民工资收入的增长,汽车拥有量也会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自1996年以来,在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量中,私人汽车增加量均高于57.7%。这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个人已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个人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成为支持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按照世界惯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购车的高峰便将出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2年起,我国城镇居民的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均达到了1000美元的年标准,这也预示着汽车消费的高峰即将来临。 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阶段。然而,我国汽车贷款的规模却相比2003年下降了近50%(见表2.1)。汽车金融运作的滞后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22 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历史可以归纳为4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萌芽、爆发、振荡到稳步发展的一个周期:1萌芽(1995年-1998年9月)汽车消费信贷起步于1995 年, 当时国内汽车消费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 为了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一些汽车生产厂商联合部分国有商业银行, 在一定范围和规模之内, 尝试性地开展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但由于缺少相应经验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暴露了严重问题。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汽车生产厂商是这一时期汽车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2)购车人主要是公务用车者, 私人购车很少, 基本都是全额付款。(3)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 汽车信贷尚未为国人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2爆发(1998年10 月-2003年6月)央行继1998 年9 月出台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之后, 1999 年4 月又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至此, 汽车信贷业务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善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 国内私人汽车消费逐步升温, 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 私人购车比例已超过50%。两种因素共振引发了汽车消费“井喷”。保险公司的车贷保险业务也迅速开展。截止2003 年底, 在新增的私用车中有近1/3 都是贷款购车。这一阶段的有以下特点:(1)汽车消费信贷呈几何速度增长。汽车消费信贷金额从1998 年的4 亿元起步, 1999 年新增25 亿元, 2000 年新增157 亿元,2001 年新增234 亿元( 信贷余额为436 亿元) , 2002 年新增716 亿元( 信贷余额为945 亿元) , 2003 年新增超过800 亿元, 全年达到了2000 亿元以上的规模;汽车消费信贷占整个汽车消费总量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由1999 年的1%左右, 迅速升至2001年的15%。(2)“经销商银行保险”三方合作贷款模式(如图2.1), 成为推动汽车消费信贷高速发展的主流做法。保险公司在整个汽车信贷市场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巅峰。银行不断降低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 延长贷款年限, 放宽贷款条件和范围, 风险控制环节弱化, 潜在风险不断积聚。贷款申请客户资信调查签定合同与贷款通知落籍封籍办理保险、公证客户提车银行放款客户还款图2.1 中国工商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流程3调整 (2003 年6 月-2004 年8 月) 由于车价不断降低, 诚信体系不健全, 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因此, 从2004年2月份开始, 全国各大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开始急剧萎缩, 由商业银行主导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生产商和销售商”这样一种三方合作汽车金融服务业模式即刻瓦解, 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进入了冬天。汽车消费信贷占整个汽车消费总量比例下降, 由2001年的15%下降至2004 年的8%。银行收紧银根, 提高贷款首付的比例。截止2004年6月末, 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 低于2003年底2000亿元的贷款余额。 4复苏 ( 2004 年8 月以后) 在经历了“萌芽”、“爆发”、“调整” 三个阶段后, 2004 年8 月18日随着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 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步入了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专业化服务阶段, 目前已成立了上汽通用、大众、丰田、福特、戴姆勒- 克莱斯勒、东风标致雪铁龙等汽车金融公司, 几乎全部的主流车商都已经或者正在筹备投身汽车金融业务,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进行了全面竞争,保险公司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3 我国当前汽车金融业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业经过10年发展,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呈现以下特点:1.出现8 大汽车金融公司。从2004 年开始, 国际汽车公司利用资金优势与公关优势, 率先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分别是: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大众汽车( 中国) 金融公司、丰田汽车金融( 中国) 有限公司、福特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戴克服务集团汽车金融公司、东风标志雪铁龙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金融公司、现代汽车( 金融) 服务公司。他们共同的特征是: 风险控制比较严格, 业务开展稳健。图2.2为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概述。图2.2 丰田与通用两家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流程11 转引自赵玉峰:中国汽车金融现状及策略思考2 .汽车消费贷款方式购车比例低 当前信贷购车的比例仅占5%8%。根据南方网汽车频道的一份资料, 如图2.3,在中国, 目前仅有8%的用户购车时采用汽车信贷的方式, 采取分期支付方式的比例只有4.6%。首付费用以2 万5 万元和5 万10 万元占的比例最大。每月支付的贷款额以5000 元以上为主, 其次是1500 元3000 元。根据前进策略做的一项研究, 中重型商用车用户的分期付款比例要远远高于乘用车。作为生产资料, 人们对于贷款经营的理念比较能够接受。当然, 问题出的最多的也是商用车贷款业务。 图2.3 中国贷款买车比例以及各车型的资金来源23.低收入、中青年、特大城市群体为汽车信贷的核心用户 根据零点咨询公司问卷调查结果, 乘用车消费信贷的核心用户, 与消费文化、事业阶段、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汽车贷款在25-29 岁的人群中比例最高, 主要原因是这类群2 转引自闫会会:金融的现代衍生汽车金融服务业 体事业正处于爬坡期、思想开放、收入预期比较高。而25 岁以下的群体, 汽车信贷购车的比例很低,主要原因是他们比较年轻, 还没有进入轿车消费期, 如果买车, 基本上也是家庭条件十分好、不需要贷款的少爷。4.思想观念保守与手续繁琐是汽车贷款不普及的主要原因“利息问题、量入为出的生活态度、手续繁琐。”是调查结果显示人们不愿意运用汽车消费贷款最主要的原因。除了金钱的因素, 生活价值观成为妨碍贷款购车的主要因素, 这恐怕也需要汽车金融公司在营销上下功夫,普及贷款买车的观念。图2.4 汽车用户不愿采取贷款买车的原因调查3 5.国内汽车信贷, 由“经销商操作”占主流。 根据零点集团针对270 名贷款购车用户的访问结果, 经销商和银行是用户办理分期付款业务的两个最主要的操作机构,由经销商出面操作的消费信贷占58%, 直接通过银行办理消费信贷的, 占总体的32%。从用户角度看, 目前生产厂家介于到消费信贷业务里面来的比重还很小。3 转引自闫会会:金融的现代衍生汽车金融服务业6.从主导模式看, 汽车金融公司信贷模式占优。汽车金融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城市,已经能够同银行平分秋色了, 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汽车金融公司将成为汽车消费信贷的主流模式。图2.5 汽车用户3种贷款买车模式的比例47“房产”“车辆”是国内汽车信贷担保的主要方式。 “房屋等固定资产抵押”( 26.5%) 和“车辆质押”( 23.5%) 是对用户办理分期付款时最常用的信用担保形式,“朋友担保”( 17.5%) 和“公司担保”( 12.5%) 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购买“保险公司履约保证保险”( 6.5%) 的用户并不多, 经销商担保( 4.5%) 方面的作用并不突出。保险公司基本上已经退出了购车信贷业务, 而在汽车的财产及交通事故等保险方面取得了绝对优势。3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模式3.1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概况国外汽车金融服务业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汽车金融公司的模式可以分为欧洲和北美二种:其中欧洲模式主要是由汽车制造商直接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结果是其4 转引自闫会会:金融的现代衍生汽车金融服务业汽车市场基本由汽车制造巨头所垄断;而美国模式则主要是由金融服务公司面对经销商提供服务,在操作上通过与银行共同完成,利益则由汽车制造商、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均分。目前,汽车金融服务已经在全世界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普及,并且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厂商争夺消费者的一个新的竞争手段。在全球私人用车销售中,70%采用了融资贷款形式,其中美国为87-92%,德国为75%,就连印度也达到了65-75%(见表3.1 )。而全球每年以融资方式销售汽车的总金额更是高达1万亿美元,而且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表3.1 使用消费信贷购车占国(区)内总购车百分比的国际比较地 区美国 德国印度 台湾百分比8792% 75% 6575%55%资料来源:轿车情报2006年第4期3.2 美国模式 分期付款销售使汽车从1920年开始在美国迅速普及, 汽车从所谓的奢侈品转变为一般大众的必需消费品。 美国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主要有两种, 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由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信用合作社等直接贷款给用户, 用户使用贷款向经销商购买汽车, 然后按分期付款的方式归还贷款。间接融资是用户同意以分期付款方式向经销商购买汽车, 然后经销商把合同卖给汽车金融公司或银行, 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或银行将贷款拨给经销商或清偿经销商存货融资的贷款。据统计, 在美国, 直接融资的比例约占42%,间接融资占到58%。此外, 银行在该领域的占有率逐年下降目前的主体是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美国模式的流程参见图3.1图3.1 美国汽车贷款模式的流程5 汽车金融服务在美国完备的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缘于对汽车金融服务进行了合理的定位。美国政府在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了汽车金融公司的职能, 即主要提供汽车流通销售、消费及使用阶段的金融服务上有效地避免了汽车金融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功能发生矛盾和冲突。 3.3 对发达国家汽车金融服务的评价1. 金融产品繁多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参与汽车消费, 提供汽车金融服务, 最主要的有分期付款和汽车租赁两种方式。汽车金融租赁业务与分期付款业务重要地位相当。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发达的金融租赁市场。美国一年在各地销售出的轿车和货车中有大约1/4进入了租赁市场, 主要汽车厂商用租赁方式销售汽车数量占其总产量的30%以上。近年来, 由于新车价格过高, 汽车寿命延长, 养车费用增加, 人们纷纷加入汽车租赁的行列而且5 转引自张君毅:美德日汽车金融服务的比较旧车租赁更日益发展, 促进了美国二手车市场蓬勃发展。在日本, 半数以上的汽车制造商都开展了汽车租赁业务, 且规模逐年上升。国内的“ 租赁汽车” 以国外的观点来看, 大多不属于租赁范畴, 只相当于租车。因为租赁平均在30个月左右, 租车平均只有几天至几十天。租车的押金与租赁的首付款也完全是两回事。押金会退回, 仅作为保证首付款是整个车的价值折旧的一部分,须由顾客来支付, 然后才能使用这辆车。 美国等发达国家汽车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消费信贷品种一应俱全, 主要有:传统的分期付款模式;让用户经常拥有一辆不同的新车的SMART BUY;让不愿购买一辆车用户租车的SMART LEASE;此外, 还有学生购车计划等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信贷品种, 以期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从以上汽车消费信贷品种的比较可以看到, 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更注重从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出发, 提供多种金融产品以满足其需求。2.衍生服务齐全 如今各金融机构都意识到, 汽车消费信贷的含义并不是简单地将车卖出就算工作结束, 还必须将售后服务等纳入这一系统中。现在国内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 均以自营或联合等不同的形式提供汽车销售一条龙服务和售后服务。但在售后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方面, 国内外还是有一定差距。如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公司一般会提出全套的汽车维护保养方案, 以帮助客户得到合理价格的维修服务, 而且维修费用还可设计在分期付款中,使客户备感方便。 此外,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都设有专门的网上定制服务系统。这里以德国的大众银行为例。顾客可以直接在网上选择自己喜好的车型、贷款模式、还款期限、保险方式等等。网上的自动结算系统会直接生成一张临时的贷款模本, 总计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3.市场环境良好 国外一般都有较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支持分期付款购车行为。美国与分期付款购车最密切的法律是统一商法典, 有关的主要是总则部分包括合同的成立、合同解释等合同通则、买方与卖方的权利义务、担保原则。如规定了分期付款购车可采用所有权保留方式, 汽车上的风险随着汽车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 而不论汽车是否已经实际交付等。日本是世界上制定单独的分期付款销售法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其立法精神即发展经济, 着重保护购买人。其中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制度, 即在全部价金支付前, 货物所有权保留于提供分期付款的销售业者手中规定通商产业省的职责以罚金和罚款作为违反该法的法律责任。该法规定详细、周全, 强调对分期付款销售的调控, 倾向于保护购买者的利益。该法对分期付款购车有较强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除此之外, 国外对分期付款购车还有详细、周全的法规和管理制度。 国外汽车金融的开展以一定规模的金融资产和相对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 并拥有先进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汽车金融具有高风险性。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 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发达的金融组织, 其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意识强烈并形成了较成熟的做法, 通过计算机管理方案评估信用, 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 以保障贷款品质。4 当前发展汽车金融服务的障碍41内部经营的缺陷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单一 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只是刚刚起步,提供汽车金融服务以商业银行为主,其提供的汽车贷款占全部汽车贷款的70%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对广大客户群进行必要的细分,服务内容十分单一,而且对申请汽车贷款的所有客户也只有一种偿付品种,即在一定比例的首付后,分期偿付。 另外,汽车贷款的利率由中央银行控制,汽车金融公司管办法实施细则第50条规定:汽车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法定利率基础上,浮动l0% 到30%。 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拥有非常大的利率浮动空间。 除服务内容单一以外,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经营模式也是单一的,未能多样化经营。所谓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包括融资租赁、信托租赁、相关中间业务等等。在国外,金融服务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于汽车经销商,可以用与汽车有关的各项汇票,本票申请票据融资,获得低成本的流动资金,还可以用玻璃房展示厅或汽车销售许可证申请抵押贷款,通过设备租赁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对于购车族,如果提前在汽车金融公司存入一定的购车储蓄,就可以更快更优惠的获得汽车贷款。另外,还可以获得汽车金融公司发放的专门信用卡和与汽车有关的旅游小额贷款支持;喜欢常换新车的人可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融资租赁贷款,租赁到期后,可以选择继续拥有或者换新车。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和消费贷款业务的比例几乎相当,一方面是消费者有这种需求,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愿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因为融资租赁业务中车辆所有权归汽车金融公司所有,不需要办理车辆抵押登记手续,一旦消费者违约,公司可以立即取回车辆而不需要通过司法部门,故此类业务具有经营风险较小,经营成本较低的特点。 而根据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只能从事单一的汽车信贷业务以及转让和出售汽车贷款应收款业务,不能涉及汽车租赁等盈利性较高的中间业务,这一条件限制使得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内容非常单一。42外部环境的缺陷421社会化信用体系不健全 一切汽车金融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与完善,都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是汽车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由于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征信体系远未发育成熟。消费者信用记录非常分散,企业难以掌握完整的客户收入以及信用情况。由于国内还未形成完整的全面的信用评价体系,导致整个社会个人信用评价成本较高。 据统计,截至至2006年4月,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011亿元,比2004年末下降583亿元。坏账率居高不下是导致我国汽车金融业低迷的主要原因。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还在建立中,目前只有上海一家机构能提供消费者个人的信用资料。近几年的实践经验也表明,由于缺少消费者个人信用资料,银行贷款将承担很大风险,如果消费者没有按期执行分期还款协议,银行将遭受巨大损失。这也是银行对贷款者要求高、条件苛刻、手续繁琐的原因所在。因此,社会化信用体系的不健全,缺乏社会化的监督和惩罚机制,这导致汽车金融业经营风险难以控制,行业规模和经营效率难以提高。422 担保制度瓶颈有待突破1. 担保制度不适应汽车金融业的需要过去,汽车消费贷款的担保方式有3种:抵押、质押与保证(第三方担保) 。在实际办理贷款过程中,这3种方式作用不大,给客户带来不少麻烦。就抵押担保而言,国外以房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十分普遍,而国内目前房改房、商品房产权复杂,评估时效和费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另外,房产价格较高,汽车消费贷款额度一般较小,房产价值由专业机构评估,贷款人需要支付高额评估费,这给贷款者增加了负担。质押同样没起多大作用,质押贷款要求贷款人将相当于车款的有价证券存人银行,可现实生活中,持有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及有价证券的购车者很少,第三方担保方式也是举步维艰。担保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国家机关等人员不能作为保证人,这些单位的职工就不能使用这种担保方式。由于人员流动频繁,企事业单位也不愿为购车者的负担,把各种限制消费的措施变为鼓励消费的政策。 2 .库存车不能抵押。 由于目前我国车辆抵押的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车辆只有经销售过户后才能办理抵押,库存车辆因没有出售而不能作为贷款抵押品进行抵押登记。国外的通行做法:一是对库存车设置浮动抵押;二是由汽车金融公司从厂商处买入库存车,再将车辆出租给经销商做展示销售,这样在经销商未将车辆全额货款交付金融公司之前,车辆所有权依然属于汽车金融公司,因而经营风险较小。然而目前国内汽车金融公司既不能对库存车设置浮动抵押,也不能通过买卖车辆而获得车辆所有权。虽然汽车金融公司采用与生产厂商、经销商签订三方协议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但这仍是建立在厂商的信用和经销商积极配合基础之上的,不符合成熟市场中的通行做法和以车辆本身作为抵押品担保的原则。3 .消费信贷均以“非汽车”物品或“汽车登记证”作为担保过去,可作为消费信贷抵押品的为保险公司担保、经销商担保、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汽车类物品不能作为消费的担保,这就大大降低了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和比例。在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过程中,曾尝试过用维修手册、合格证等汽车所必备的相关证件作为抵押物,但一方面这些抵押物是车主经常需要使用的证件,交到银行抵押后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这些证件并不完全代表车辆的所有权,因此信贷机构的风险并没有明显降低。后来相继出现的财产抵押和第三方担保的形式,但由于手续繁琐,也拒人于千里之外。自2004年,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成立后,普遍采用汽车登记证作为抵押的方式,但是,同样面临汽车产权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安部关于确定机动车所有人问题的复函(公交管(2000)98号)规定,明确机动车登记为准予行驶的登记,并没有明确汽车登记是所有权登记还是使用权登记。这一点在融资租赁业和出租车的租赁业务中曾引起很多纠纷。汽车金融公司以客户的汽车登记证为抵押物,从法律上说,并没有获得汽车所有权的抵押权。6直到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规定机动车登记性质为所有权登记,也即登记证应当为机动车所有权的凭证,汽车所有权才得以明晰。接下来,立法部门应当根据新物权法,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使汽车登记属于汽车所有权性质,在法律法规中得以统一,这样可以避免的相关的法律纠纷。国内分期付款购车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 既没有明确的条款保障操作各方权益, 也没有支持和鼓励分期付款的法律法规。需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和法规, 保护制造者、销售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等的合法权益。另外,缺乏一个汽车金融机构与车辆管理部门共享的汽车登记查询系统,使车辆登记与所有权抵押信息不能共享,使汽车贷款的效率低下。在美国,汽车贷款在购车当天就能完成,而我国,效率最快的丰田汽车金融公司,要2天才能完成贷款审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德明表示,“我们希望零售用户可以在几小时而不是几天内得到贷款申请的批准。要做到如此快捷,汽车金融公司需要跟车辆管理部门台作”。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表示正计划与上海车管所等部门携手建立一套车辆登记智能查询系统,帮助繁琐的抵押程序简化,即不通过其他实物或第三方而直接将所购车辆产权作为抵押物。国外也是普遍直接采用汽车所有权作为抵押的方式,由于汽车金融公司与车辆管理部门有共享的信息系统,经销商代理客户向政府车管部门登记汽车上牌时,就可以同时登记汽车金融公司为汽车抵押权的所有人,效率十分高。但是,在国内,这项工作由一间汽车金融公司去操作,这肯定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这些成本将转移到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因此,应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建立一个完善的汽车登记与产权抵押信息系统,让参与汽车金融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与车辆管理部门紧密合作,是提高汽车贷款效率与防范贷款风险的保证。5 发展我国汽车金融的对策分析51组建本土汽车金融公司 在美国,德国等国家,从事汽车金融入伍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其中以主导作用的是由汽车制造商设立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而我国金融服务的主体仍是商业银行。要解决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单一,风险集中的问题,应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建立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的多元化汽车金融服务市场。自2004允许成立汽车金融公司以来,这块蛋糕有基本由外资控制的现象,如图5.1,这一方面证实国外巨头看好中国汽车金融服务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也是表明了加快本土企业控股的汽车金融公司的组建,是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的当务之急。6转引自屈延凯:关于完善机动车登记制度的建议 图5.1 国内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一览表7 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并应该在负债管理、提供贷款和处理风险等方面学习国外的经验,运用自身的优势,走独立发展的道路。本土汽车金融公司其积极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更重要是延伸汽车产业链,一方面促进汽车销售,另一方面为资金紧张的汽车制造商提供支持,促进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目前在广东省内,只有广汽集团已经携手旗下广汽商贸及日本爱和谊保险公司组建了一家汽车保险经纪公司,这标志着本土公司将正式跨入汽车金融领域。另外,虽然目前国内大的汽车制造商都有自己的财务公司,但只针对集团内子公司的财务进行管理。7 转引自赵玉峰:中国汽车金融现状及策略思考 本土汽车金融公司的组建缓慢可从国家政策的限制得到解释。根据2003年10月3日出台的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对汽车金融机构的限制较多,准入门槛很高。“5亿元人民币的最低注册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汽车金融机构的非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均被要求最近一年的总资产不低于8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等。依据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车贷不再是银行的专有业务,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都可以申请开办,而且对内外资机构的“申请门槛”是一致的。这种门槛设置实际上拦住的是国内的汽车金融公司,5亿元对于通用与福特外资汽车企业来说是愿不愿意拿出来的问题,而对国内一些公司来说是有没有的问题,显然本土的汽车制造商资金实力远不及外资。所以,国家应该考虑是否出台政策,给予本土汽车金融机构的组建更多的支持。52促进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相互合作目前,商业银行是我国从事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机构。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最终目的只是获得存贷款的利差,缺乏和制造商的利益关系,不能保证对汽车业连续和稳定的支持。汽车制造商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往往是汽车市场不景气时,出于自身的利润及风险考虑,银行会收缩相应的金融服务。另外,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服务也多限于传统的信贷业务,无法为制造商提供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方面的服务。商业银行相比于汽车金融公司,它所提供的汽车金融服务只是一种附属业务,尽管银行意识到了汽车金融市场的巨大,但在整个银行的经营中还不能算是主流业务。 汽车金融公司是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提供相关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汽车金融不管是从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到售后服务都有一套标准化的业务操作流程,从而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赢得了规模经济优势。而商业银行的服务无论从质量还是形式上都无法与专业化的汽车金融公司相比。更重要的是,汽车金融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服务优势,为购买本公司车的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更与客户建立长期信赖的合作关系。因此,虽然汽车金融公司起步晚,受银监会管制较多,从长远看,汽车金融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占优有绝对优势。例如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资产规模已近2000亿美元,其利润占通用公司总利润的35以上。 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表面上看是竞争对手,但是从业务上来讲,两者各有备的优势。一方面是商业银行拥有大量资产、广泛的客户群体和信用资料以及完善的分支机构和结算网络,却因缺乏专业优势无法控制风险而被迫收紧乃至于退出汽车信贷市场;另一方面是汽车金融公司凭借价格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欲大举进军汽车信贷市场却受制于资金瓶颈。二者的合作是优势互补,形成了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者、经销商和汽车厂商之间多方共赢的局面,从而推进我国汽车信贷市场的发展。银行把信贷资金投向汽车金融公司,其一,汽车金融公司用这笔钱来发展汽车信贷,促进汽车市场的繁荣;其二,汽车金融公司可以采取利用银行的网点进行贷款回收,这样就免去了贷款人无处还款困境,银行还可以赚取中间业务收入。所以,在当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应该更具操作性,也更加方便消费者。53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一般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以融资租赁方式租买汽车并不多见。而融资租赁这种购车方式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选择,在国外很受消费者欢迎,因而值得在中国,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推广。在中国,汽车消费的潜在的最大群体是中青年人,然而,这一群体的经济收入抑制了这一消费群体的有效需求。因为,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可以参考国外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并对市场进行细分,最大程度地发掘潜在市场的消费力。然而,融资租赁业务对汽车金融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种方式风险最高,汽车金融机构必须对租赁车辆的未来残值作出准确的预测,才能控制归还旧车贬值的风险。54 健全社会和个人信用保障体系国外汽车金融业之所以能为汽车工业做出这么大贡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完善的社会和个人信用保障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为其汽车金融服务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在美国,有许多信用评级和信用调查机构专门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个人的信用档案,如消费者的信用往来、个人负债、消费模式、是否有财务欺诈行为或个人破产记录等。这些机构的存在,免去了银行收集、鉴别申请人相关信息的繁杂劳动,节约了贷款成本。 因此,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社会和个人信用体系。2008年3月6日,央行在官网发布的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主要情况透露,截至2007年底,央行征信系统已为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个人信用档案除采集在银行的信贷信息外,个人参保和缴费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电信用户缴费信息等均被收录在内。信用信息数据库的筹建无疑将成为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审核的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社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成,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帮助银行和汽车金融防范贷款风险,今后汽车金融发展将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8 此外,除了利用好逐渐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外,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与专业征信调查公司合作,建立自己的信用评分模型,主要包括调查,评估,信用记录、观察、跟踪、统计,建立评分卡,科学排序与筛选,数据库建设,数据资源共享与积累等内容。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建立优质客户数据库,培育自己一定数量的VIP客户。向这些客户提供更多的优惠减免政策,实现更加快截的汽车信贷服务。第二,与中介机构合作过程中,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不应像原来与保险公司合作那样,只是放贷的角色,而应主动参与到客户资格的审查以及交易真实性的审核中。尽量避免风险的扩大化。致 谢本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论文的选题范围、布局谋篇,还是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老师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以及大量中肯而富建设性的意见,在此向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在整个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当中,我得到了学校、学院多位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他们不仅授予了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用他们丰富的阅历,专业的见解,启发了我的思路,开拓了我的视野,培养了让我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让我明白了学术的天空如此广阔,人生的舞台如此精彩。无论今后走往社会的哪一个岗位,我都不会忘记老师和母校的循循教导,正直为人,以报师恩。 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毕业论文的指导,我在此深表感激。参 考 文 献赵玉峰.2007.中国汽车金融现状及策略思考.市场研究,671:32-34闫会会.2006.金融的现代衍生汽车金融服务业. 深圳.金融经济,758:21-25张君毅.2007.美德日汽车金融服务的比较.产业经济报道,34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3.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屈延凯.2008.关于完善机动车登记制度的建议.新华网2008“两会”建言 中国人民银行.2008.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主要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编辑部.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北京:新华出版社.1068-1078Damodar N. Gujarati.1999.Essentials of Econometrics 2nd Edition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