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新闻两则 课题新闻两则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 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 “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 的顺序安排? 3、这三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语句使三个层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4、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 ?哪路略写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5、本文语言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全文只有五百余字,但全面、清楚的 报导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共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时间、地点、人数、敌我态势一清二楚,此外,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原因,预示了战役前景。请学生就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严肃性,在课文中选例进行分析。 课堂反馈 1、把主体部分的内容列成表格 渡江部队渡江地点渡江时间渡江兵力 渡过兵力 2 / 4 2、课堂训练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 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_(控制、占领、封锁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 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 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 2、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学习 重点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 学习 难点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教师 “ 复备栏 ” 或学生 “ 笔记栏 ” 知识链接: 1、读谁下列加点字字音 溃退要塞阻遏 3 / 4 锐不可当歼灭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业已:绥 su 靖 jn: 阻 z 遏 : 锐不可 k 当 dn: 3、介绍新闻知识 ( 1)、新闻的定义: “ 新闻 ”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3)、新闻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 ( 4)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 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 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 5)、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自主学习 一、初步感知课文 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4 / 4 重点指导: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 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 控制 ”“ 封锁 ”“ 切断 ” 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 不料,正是 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3、请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教师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