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把握韵律节奏并背诵诗歌,结合背景理解诗歌体式、内容和主旨。陪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学习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的崇高情怀。 3 自主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理解诗歌内涵,吸收诗中的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能结合时代,联系今天的居住条件,感悟杜甫博大精神,发 表个人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颗颗夺目的明珠,其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深受人们喜爱。 2、作者简介: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2 / 8 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 诗史 ” 。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 “ 诗圣 ”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引导学生复习旧课杜甫诗三首之望岳、春望和石壕吏。 3、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 歌 ” 或 “ 行 ” 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 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 “ 歌行 ” 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它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通称 “ 歌行体 ”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这首诗因 “ 茅屋为秋风所破 ” 而 “ 歌 ” ,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 二、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 ,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 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三、诵读这首诗,划分节律。 八月 /秋高 /风怒号,卷我 /屋上 /三重茅。茅飞渡江 /洒江郊,高者挂罥 /长林梢,下者飘转 /沉 /塘坳。 3 / 8 南村群童 /欺我 /老无力,忍能对面 /为 /盗贼。公然 /抱茅 /入竹去,唇焦 /口燥 /呼不得, 归来倚杖 /自叹息。 俄倾风定 /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 /恶卧 /踏里裂。床头 /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 /断绝。自经 /丧乱 /少睡眠,长夜 /沾湿 /何由彻! 安得 /广厦 /千万间,大庇 /天下 /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 /见此屋,吾庐 /独破 /受冻/死亦足! 四、学生根据注释,用现代汉语把全诗表达一遍。 解决疑难字词 秋高:秋深忍能:竟忍心俄顷:一会儿 丧乱:战乱,特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通宵 安得:哪里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子庇:遮蔽,保护 俱:都突兀:高耸的样子见:同 “ 现 ” 。足:满足。 译诗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 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4 / 8 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 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五、讲练结合,逐层分析诗歌的内容。 1、先概写事件,后分别写出诗人的思想或心情。 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痛惜焦急 群童抱茅诗人叹息 无可奈何 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悲痛凄苦 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博大胸襟 2、思考: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 “ 怒号 ” 3、群童抱点茅草 ,杜甫为何称他们为 “ 盗贼 ” ? 诗人因为 “ 老无力 ” 而 “ 群童 ”“ 公然抱茅入竹去 ” ,这茅草对诗人来说又事关生计,这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怨愤。这是5 / 8 作者的激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 “ 盗贼 ” ,所以 “ 呼不得 ” 之后,也不过是 “ 自叹息 ” 。反映了四海困穷的现状。 4、 “ 归来依仗自叹息 ” 他叹息什么? 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所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叹周围的人苦 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国家的命运。 5、合作探究 : 、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 ,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 ,而是寓情与客观描写之中 ,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痛惜焦急;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无可奈何;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 ,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 .悲凉凄苦。 、最后一段 ,诗人直抒胸臆 ,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这一段与前三段的叙事有什么联系 ?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 “ 广厦千万间 ” ,使 “ 天下寒士俱欢颜 ” ,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六、自由选读,当堂描绘诗人形象。 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用 “ 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仿佛看到了 ” 的句式说话。 例:(朗读第 1 小节)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6 / 8 衣衫单薄、 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看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一层地卷去,洒落在江郊,焦灼与怨愤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七、吟哦讽诵,品味诗中情感。 听读录音,放声朗诵,感受诗人 “ 忧国忧民 ” 的情怀。争取背下来。 九、知人论世,体味诗人苦痛 阅读 “ 安史之乱 ” 中杜甫所写的诗句,体味诗人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的心中苦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月夜忆舍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十、思接千载,感受爱国情怀 拓展: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7 / 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十一、生活链接 杜甫生活在唐代的动乱年间,他对国家的关心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在当今安定繁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学生当堂书面陈述自己的看法,不少于 200 字。 十二、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为杜甫写一段精辟的颁奖词。 中国十大爱国诗人评选颁奖词 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 ,他同情水生火热中的百姓,他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被评为中国十大爱国诗人毋庸置疑。如果你作为颁奖组委会的代表,你会给杜甫写什么样的颁奖词呢? 友情提示:回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讲稿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图文版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社区治安调解课件模板
- 社区服务课件
- 租车转让合同范本
- 临时劳务合同范本保洁
- 求购林地种树合同范本
- 社区建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呼吸衰竭个案护理
- 教师安全培训会
- 合规财税培训课件
- 机械技术培训课件
- aeo档案管理制度
- 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急救
- 模具部奖惩管理制度
- 安装电杆施工协议书范本
- 惠州市惠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 修编(2020-2035 年)
- 应急救援互助合同协议书
- (高清版)DG∕TJ 08-2284-2018 城市道路和桥梁数据采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