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对a代表的辐射吸收增加B. a代表的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 增强a辐射 B. 增强b辐射C. 增强c辐射 D. 改变b的辐射方向【答案】1. B 2. C【解析】1.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呢辐射,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对c代表的辐射吸收增加,a代表的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所以B正确。2. 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就相当于增厚了云层,加大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从而防止霜冻,而图中a代表太阳辐射,b代表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xx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强烈地震,下图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地震发生时,0时区的区时是( )A. 13时46分39秒 B. 13时43分03秒C. 4时43分03秒 D. 5时43分03秒4.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软流层 B. 岩石圈 C. 上地幔 D. 下地幔【答案】3. D 4. B【解析】3.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北京时间和0时区相差8个时区,时间相差8个小时,地震发生是北京时间xx6月2日13时43分03秒,0时区为5时43分03秒,所以D正确。4. 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向外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km,而陆地地壳的厚度平均为33km,由材料可知,震源深度为9km,小于33km,故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岩石圈中,所以B正确。【点睛】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5. 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B【解析】26.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图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为地中海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考点定位】气候类型判断6.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答案】D【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或看海陆轮廓、特殊地理事物(安达曼海、泰国湾等)可以判断该区域为东南亚地区,该区域西部濒临印度洋,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水汽,故D正确。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A. 山顶昼雨少 B. 河谷盆地夜雨多C. 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 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8. 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 地形起伏 B. 太阳辐射 C. 植被状况 D. 热力环流【答案】7. B 8. D【解析】8. 由于山顶与河谷盆地白天与晚上热力性质的存在差异,所以在山顶与河谷盆地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所以晚上河谷盆地盛行上升气流,即多夜雨,同理,山顶多昼雨。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A. 降水较少 B. 高温多雨 C. 暴雨频发 D. 冬雨夏干10. 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 春季防风固沙 B. 夏季遮荫纳凉 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避雨11. 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A. 西南 B. 东北 C. 西北 D. 东南【答案】9. A 10. B 11. D【解析】9.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降水较少,充分收集利用雨水,所以A正确。10.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为了在冬季获得较多阳光保暖,北方房屋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房门一侧是向南的,因夏季太阳照射,所以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就是为了夏季遮荫纳凉,且冬季落叶阔叶树会落叶,阳光能照进房间。11.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东南,所以A正确。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因最早发现于苏浙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因多窟窿和褶皱纹理使其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常用于制作假山景观,回答下面小题。12. 太湖石属于( )A. 变质岩 B. 喷出岩 C. 沉积岩 D. 侵入岩13. 造成太湖石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风化作用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侵蚀作用【答案】12. C 13. D【解析】12.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石灰岩属沉积岩,所以B正确。13.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造成太湖石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水资源日益紧张,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无法取用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回答下面小题。14.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B.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 多年平均蒸发总量 D.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15.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冰川 浅层地下淡水A. B. C. D. 16. 针对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下列利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 B. 增加地下水抽取量C. 植树造林,增强地表水下渗量 D.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答案】14. B 15. D 16. B【解析】14.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所以B正确。15.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淡水资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所以D正确。16. 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增加地下水抽取量不适合。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 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 )A. 贵阳 B. 成都 C. 呼和浩特 D. 合肥18. 若在上题所选城市中安装“风光路灯”,一年中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19. 为降低成本,将路灯上风力发电扇叶的朝向固定。若在哈尔滨则风力发电机扇叶应朝向(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答案】17. C 18. B 19. D【解析】17.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该“风光路灯”最适宜安装在风力大,光照充足,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贵阳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多,盆地地形,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资源贫乏,呼和浩特地处我国北部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风能丰富,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C对。济南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18.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电池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而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状况不同,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随着太阳的视运动方向而变化,北半球冬季昼最短,所以左右摆动幅度最小。19. 哈尔滨冬季风力最大,且为西北季风,风力发电机扇叶垂直于风向时转速最快,发电量越大,因此发电机扇叶应朝向西北,所以D正确。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 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 丁 B. 丙 C. 乙 D. 甲21. 图示区域( )A. P地坡度最陡 B.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比塔里木河小C. 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D. 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答案】20. D 21. B【解析】20. 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因此等坡度线上的数值越大,说明坡度越陡,即图中甲河段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快,所以D正确。21. 从上题分析可知,图中P处不是坡度最陡的地方;从该图中只能判断出坡度的陡缓,但无法判断坡度下降方向;因此河流流向无法确定,Q处是否位于背风坡也无法确定;该地坡度适宜,可发展林果业。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 湖泊水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冰川积雪融水23. 下列有关甲、乙流量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为上游乙为上游甲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乙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A. B. C. D. 【答案】22. B 23. B【解析】试题分析:22. 读图可知,图中降水量较多的时候,河流径流量也较大,故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降水补给。23. 读图可知,乙水文站相对径流量较大,应该为上游地区;甲水文站河流相对径流量比较平稳,故应该是受水库调节,径流量比较平稳,位于河流下游地区。考点:该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水文站。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4. 图中三角洲平原位于( )A. d B. c C. b D. a25. 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 线路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B. 线路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C. 线路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D. 线路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答案】24. A 25. C【解析】24. 从图中可以看出,d位于河流入海口,由于河流泥沙沉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所以A正确。25. 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线路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下图为某地区某年1月6日14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MN线上自转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该锋面以150千米/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B. 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高于东部地区C. 图示锋面为冷锋 D. 图示山脉可能为安第斯山脉27. 图中甲地6日22时的风向为(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答案】26. D 27. B【解析】26.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山地部位的线速度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向北线速度减小,纬度增高,说明该图表示北半球;图中锋面位于低压中心西侧,为冷锋;北半球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因此图中甲地的风向为偏南风;东部线速度等值线向南凸出,西部向北凸出,说明同纬度西部线速度大于东部,说明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27. 图中锋面位于低压中心西侧,为冷锋随着冷锋向东移动,一天后,冷锋可能控制甲地,使该地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所以B正确。xx11月30日,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申遗”成功时,地球在黄道示意图上最接近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29. “申遗”成功时,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B.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C. 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 D. 位于北半球,先北移后南移30. 自“申遗”成功到春分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C. 北半球昼长的变化:短长短D. 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答案】28. C 29. A 30. B【解析】28. 由材料可知,“申遗”成功时为xx11月30日,地球在黄道示意图上最接近的位置最接近冬至,所以C正确。29. 由材料可知,“申遗”成功时为xx11月3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所以A正确。30. 由材料可知,“申遗”成功时为xx11月30日,自“申遗”成功到春分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北半球昼长的变化:短长,所以B正确。【点睛】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北移;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二、综合题:(4大题,共40分)3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在图乙中转绘出此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Q点的正午人影朝 方向,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Q点的日出时间是 。(4)此时地球公转到 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5)图中P点位于M点的 方向。【答案】(1)如图(2)(2326N,45E) (3)南 6634 6时 (4)远 慢 (5)西南【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太阳光照图为切入点,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此时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45E的地方时为12时。(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此时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45E的地方时为12时。(3)从图中可以看出,Q点位于赤道上,此时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4)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此时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位夏至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5)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此可知,P点位于M点的西南方向。32. 读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甲地风向为 ;甲、乙两地中,风力较小的是_地,理由是 。(2)丙、丁两天气系统,就气压状况而言,丙为_;就气流状况而言,丁为_。(3)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4)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答案】(1)西北风(或偏北风) 乙 乙处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2)低压反气旋(3)晴朗(4)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形成高压,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东南侧,风向为偏北风,此时乙处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2)等压线上的数值表示气压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中心气压低,为低压,丁处中心气压高,为高压,就气流状况而言叫反气旋。(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处于高压脊附近,多晴朗天气。(4)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北京位于冷锋影响下,锋面过境后,北京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3.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两支洋流中,性质属暖流的是 ,寒流的是 。(2)某海轮从A航行到B一路顺风顺水,所利用的洋流分别是 _ 和_ 。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到A时,仍然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_ _。(3)若A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 ,不利的影响是 。(4)图中C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 : 。【答案】(1)甲乙 (2)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盛行西风(或西南风) (3)加快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4) 处于上升补偿流海区,营养物质多,浮游生物多,鱼类饵料多。【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洋流性质、渔场位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读图可知,图示洋流组成的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