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陶渊明,成语“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记”这一文体属散文范畴,可记物,记事,记游,还可写景,议论,叙事,考证,说明,作者回旋、挥洒的余地宽广,而且适用范围甚大。核舟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陶渊明二十九岁明,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便辞官而归。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三十六岁时,作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四十一岁辞归。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昕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陶渊明却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开创田园派,表现出革新精神。,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田园诗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著名有田园诗有归园田居等陶渊明还创作了不少咏怀诗,主要有饮酒等陶渊明的文、赋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制。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陶诗的诗文以平淡自然著称,兼有爽朗的风格。,听读课文,疏通翻译,翻译要领,字字落实,抓关键;单字组词,上下联;贯通句意,添换圆。,翻译示例,缘溪行(渔人)沿着溪水(划船)行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园竹林之类,第一节重点字词,捕鱼/为业:作为缘/溪行:沿着;划船行走忘/路之远近:助词,的夹岸/数百步:两岸中/无杂树:别的芳草/鲜美:花;鲜艳美丽落英/缤纷:花;繁多的样子渔人/甚异之:以为异;代词,代指景色复/前行:又(复行数十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欲/穷其林:尽,走到尽头;那,第一节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第二节重点字词林尽/水源:到尽头,动词便得/一山:出现,看见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好像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屋。整齐的样子才/通人:仅仅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其中/往来种作:代指桃花源,那悉如外人:完全,都。桃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髫:老人。小孩并/怡然自乐:都。快乐的样子,第二节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都处处可以听到。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第三节重点字词,1.乃/大惊:于是,就2.问/所从来:构成所字结构,从那里来的3.具/答之:详细;代桃源中的人4.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5.咸来/问讯:都;询问;消息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乡邻;与人世隔绝的地方。7.不复/出焉:再(不复得路);兼词,于此8.遂/与外人/间隔:于是;隔离,9.乃/不知有汉:竟然10.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一件一件;替,给;详细地说;所听到的事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又;邀请;代指“余人”13.停/数日,辞去:住,停留;离开14.此中人/语云:告诉,名词活用为动词1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向;说,第三节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桃源中人)看见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一件一件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听到的事,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四、五节重点字词1.既出,得/其船:已经,之后;找到;他的2.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活用为动词;代指“来时的路”3.诣/太守,说/如此:到;像这样(在桃源中的所见所闻)4.寻向/所志:寻找;从前的,旧的;所做的标记(名词)5.遂迷:终于6.南阳/刘子骥:好马7.高尚士/也:语尾助词,表判断8.闻之,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计划9.未果:实现10.寻/病终:不久11.后/遂无问津者:最终,终于;渡口,第四节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第五节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到了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译文: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文中成语: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黄发垂髫豁然开朗怡然自得,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一(1),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二(23),三(4完),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二、讨论问题,1、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发现桃花源?,2、桃花林有怎样的美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所见),发现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进入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生活安乐幸福),(环境优美宁静),进入桃花源,3.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进入桃花源,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久远(所闻),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9、当渔人辞去时,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不愿外人来打扰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也反映了他们对黑暗现实的不满。,离开桃花源,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进入桃花源,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民风淳朴),所见,所闻,所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环境良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定),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作者57岁所写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小序。文章描绘了一个既无剥削、又无压迫、人人劳动、生活安宁、环境优美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主题思想,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背景资料,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作者已隐居16年之久,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商洛市第3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物业服务合同编号:1
- 新解读《GB-T 35898 - 2018条斑紫菜 全浮动筏式栽培技术规范》
- 文物单位面试题目及答案
- 移动商务基础(第二版)教案 第二章 移动商务技术
- 新解读《GB-T 36698-2018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方法》
- 投标行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宁蒗期末五年级数学试卷
- 南通高二期末数学试卷
- 网络营销:推广与策划(第3版 慕课版)课件 项目一认知网络营销(知识基石)
- 精益管理课件
- 电竞行业用户分析
-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 首诊负责制度检查分析报告
- 新药研发方案及计划书模板
- 不良资产项目律师法律尽调报告(模板)
- 木磨锯工安全操作规程
-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
- 附着式钢管抱杆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