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 A 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选读十牛郎织女(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 “ 心急发焚 ” 、 “ 霎时间 ” 造句。 4、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 短文。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问题导入)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词组2 / 18 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的认读。 2、朗读课文。 3、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 “ 日子过得挺美满的 ” ? 师生讨论。 教师板书。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讲读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衰老的牛又讲话,老牛讲了什么? 老牛讲话时的神态怎样? 2、小组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性情怎样? 3 / 18 5、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 手前还留下了 “ 把我的皮肃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 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 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三段 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 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 3、读课文 3-5 节,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 王母 娘娘拔下头上的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 6、默读 3-5 节,画出描写织女与牛郎的句子。 朗读 “ 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 ” 体会织女不愿4 / 18 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 心急如焚 ” 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 “ 心急如焚 ” ? 7、有感情地朗读第 3-5 节。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闯人家里,抓走织女 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让学生根据上述三个标题说说这断课文的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 6、 7 节,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七他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 “ 男耕女织,日子美满 老牛诀别,忍痛剥皮 王母知情,发誓追回 闯入家里,抓 走织女 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划出天河,牛郎被拦 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 的顺序复述课文。 5 / 18 四、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加强理解,巩固记忆。 2.了解用对比法说明道理的好处。 3.积累惯用语,了解惯用语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语,积累惯用语。 难点:学习用 对比法说明道理。 教学准备:积累惯用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读一读。 神采奕奕玄妙斟酒轻盈菜肴耽误吹嘘 2.快乐传真猜猜猜。 一生看词卡后用动作、表情甚至小品来表现词语,其余学生6 / 18 猜。 (在演和猜中加深词义理解,积累词语。) 3.出示词语,读一读。 蜀鄙之僧租船磕头懒惰羡慕传授犹豫 4.写一写。 同时请几名同学上台写,众人点评。 5.你能说一段话,尽量用上这中间的一些词语吗? 二、金钥匙 1.蜀鄙之僧这 个故事让我们顿悟:原来成功的关键不是你具备了哪些条件,而是你是否有坚定的志向。故事是怎样使这个深刻的道理鲜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呢? 回顾故事及课文板书。 贫者至富者未至 原因:志坚志不坚 2.是对比使故事更有说服力。 3.齐读 “ 金钥匙 ” 内容。 4.选材练习。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你觉得下面哪个故事更容易让人领会这个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 1)课堂上,文文和三三私下讨论问题,被老师批评。文文认为是老师找碴儿,此后,每次上课就故意和老师作对,自己的学习 也因此一落千丈;三三觉得自己虽然是讨论书上7 / 18 的问题,可在课堂上讲小话,影响了大家,此后,他把问题留到课下再讨论,老师表扬他好学,他学习劲头越来越足。 ( 2)小虎没考好,他满不在乎地说: “ 不就是粗心了点吗! ” 结果,第二次又考砸了。 引导学生感受对比法的优势。还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将后一材料充实。 三、语文知识 1.出示范文,在语境中感悟惯用语的意思及语言风格。 有一个人,不过是个半瓶醋,却常常吹牛皮。其实,他只会走后门,而且见不得不顺眼的人,常给人家穿小鞋,还自以为是公司里的台柱子 。有一次,经理让他制定一份合同书,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白天在那儿磨洋工,晚上才开个夜车赶出来。经理发现合同书中有很多漏洞,给他指出来了,可他把经理的话当耳边风,直接把合同书的草稿给了客户。结果让对方钻了空子,生意亏了本,最后自己也被老板炒了鱿鱼。 文中的惯用语有 “ 半瓶醋、吹牛皮、走后门、穿小鞋、台柱子、磨洋工、开夜车、耳边风、钻空子、炒鱿鱼 ” 。 a)读一读。 b)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大概意思。 c)重点汇报交流学生不太常说的 “ 半瓶醋、穿小鞋、台柱子、磨洋工 ” 。 8 / 18 并从中感受惯用语通俗 、风趣、精炼的语言特点。 2.读读 “ 语文知识 ” ,进一步了解惯用语及其风格与作用。 3.说说你积累的惯用语(可以是课外积累的,也允许说刚刚在课本中积累的)。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知道从人们口头交谈中也可学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 可适当引导: 你想去肯德基,妈妈不同意,可以怎样叙述这件事呢? 如果想通俗风趣的表达这件事,你可以怎么说 ?(碰钉子) 相机板书,直到积累 ,如:狗腿子、闭门羹、碰壁、唱高调、泡蘑菇、打退堂鼓、眼中钉 四、拓展作业。 积累惯用语并试 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3.通过故事明白一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9 / 18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听到一个精彩的故事。 二、自读,初步思考学法。 1.自读。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2.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这个故事是用文言文记载下来的。看看关于这个故事的学习,课本都安排了哪些内容? 文言原文;注释 ;译文;阅读提示。 3.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1)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 2)根据学生的提议,制定学习方案。 预设: 初读故事,注意停顿 与译文互现,了解大意 疑难字词,注释帮忙 把握停顿,读出韵味 熟读回味,收获感悟 但不需以教师的为准,可顺着学生的提议,稍作调整。 三、理解故事,感悟寓意。 1.采用适合自己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自己学。 2.把自己学习的收获和译文带到小组中交流。 3.汇报初学情况。 ( 1)指名读 。相机画出停顿标记。 10 / 18 参考: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 /高居,悲鸣、饮露,不知 /螳螂 /在其后 /也;螳螂 /委身曲附 /欲 /取蝉,而不知 /黄雀 /在其傍 /也;黄雀 /延颈,欲 /啄螳螂,而不知 /弹丸 /在其下 /也。 ( 2)齐读。 ( 3)字词质疑交流。 3.小组长开启问题袋,试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熟悉课文。同时也为感悟做铺垫。 4.交流问题袋中的问题。 ( 1)蝉危矣,因为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或 “ 螳螂在其后也 ” ); 螳螂危矣,因为 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危矣,因为 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2)他们不知这些危险,只知道什么呢? 蝉只知 高居,悲鸣、饮露, 螳螂只知 委身曲附欲取蝉, 黄雀只知 延颈,欲啄螳螂, 5.致命错误啊!快劝劝他们吧! 生自由说,在劝说中自我感悟道理。 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或经历过同样的事?说出11 / 18 来,让我们也引以为戒。 联系实际说。 7.齐读阅读提示,警醒自己。 四、拓展。 1.寥寥 58 个字,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悬念重重,波澜起伏的故 事,让我们有这么多感悟,作者真了不起!这个故事是谁带给我们的呢? 你怎么知道的?(进一步强调看注释的方法,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补充:刘向中国西汉文学家。编著了新序、说苑、古列女传 3 部历史故事集。 我们从注释中还知道,这个小故事选自西汉刘向的说苑 正谏。既为谏,则所谏何人?所谏何事?若想知道这些,可找原文读一读。 2.这则短文寓意深刻,故事性强,你能将它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吗? 3.、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其中的一块瑰宝,有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有的 成语来自神话故事,有的成语来自民间传说,有的成语来自古诗词句,有的成语像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一样来自寓言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来自寓言呢?课后搜集。 板书设计: 12 / 1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只知 不知 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有创意、合理的展开想象。 2.有顺序地、细致地表达想象中的故事。 教学中难点 重点:创意想象,合理想象。 难点:注意故事中细节的描写。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准备:乐曲磁带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猜动物游戏。 大森林里,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上演。听听,谁来了? 2.生上台用模仿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这样,几种小动物相继集中在台上了。(不限于一定是书中所说几种动物,如果学生猜成了别的小动物,也允许。) 二、创编故事。 1.大家看,这么多的动物聚在一起,多么有意思! 13 / 18 2.早上,一缕阳光射进树林,小动物们纷纷醒了。 让台上的小动物自由表演。 更多的小动物醒了 让台下的同学也按自己的想象活动起来。 (放松情绪,营造大胆想象气氛) 3.出示 “ 和睦相处 ” ,请你用自己的表演表现这个词。 (不作限制,不做评价,继续营造故事环境,营造大胆想象气氛。) 4.在学生表演正入情境时,师扮演猎人上,捉住小猴。 此段尽量设计得富有戏剧性。 如: 猎人上:听说,这山里有猴子,看来不假呀,瞧这地儿,深山老林的,哎,这一趟,一定不会空跑的。 转身神秘的说:马戏团的老板出高价买只猴子。看样子,这次我发财喽 (这样的定调会使学生的表演故事性更强。) 5.别光顾着发愣啊 !快想想 办法呀!看谁的办法最好,大胆想象吧! 6.分小组讨论。 7.简略交流汇报。 师可通过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创新情节尽量符合小动物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情节力争有波澜。 14 / 18 如:你的办法利用了小兔的长处,真妙! 你的故事峰回路转,真让人着迷。 同时师略作追问,使学生思维更深入,方案更具体。 8.那你们就排练一下,呆会儿表演表演吧。 分小组排练。师巡视,关注各组参与情况,并重点了解其中有创意的一组的表演。 9.指名一至二组上台表演,师可客串猎人。有时又可跳出来,提醒大家 注意观察细节。 在细节处教师可相机提醒关注,并引导用语言表达。 如:在小熊装死时,问: “ 他装得像吗? ” 并追问 “ 哪里像 ” 。 在营救行动的关键之处教师可提示:嘘!成败在此一举啦!注意! 再提醒回顾:小熊刚才是怎样救出小猴的? 同时还可让学生板书关键词。 教师相机点评,提升小结方法。如: “ 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机灵的小熊。 ”“ 这些语言符合小熊的身份。 ” 三、了解故事创编要求。 1.阅读作文要求及提示。 2.说说你的理解,或者说你还有哪项要求没弄明白。 预设引导: 15 / 18 如何把 “ 重要的地方写细致些 ” (提示第二项)?其实第三个提示已经给了我们更明确的提示,那就是说 “ 最好把两三个写得突出一些 ” ,写什么呢?写它们的动作、语言等。 四、动笔成文。 1.不管你的救援是惊险的,还是有惊无险的,或是充满喜剧色彩的,我们都期待着。大胆想象,用你的文字把我们带到神奇的童话世界吧。 2.给你的故事拟个响亮的标题。 (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3.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写下来。 第五、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使之丰富具体。 难点: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16 / 18 1.搜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搜集最新科技资料。 2.我心目中的香港(澳门)的自绘画一张。 3.教室黑板上画上充满未来气息的画。创设创新氛围。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神往之情。 播放七子之歌。 深情描述: 香港回归、澳门回家,多少中国的团圆梦终于实现了,能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该是多么自豪的事呀! 有祖国的强力支持,五年、十年后,香港、澳门将会有更令世界瞩目的变化! (教师谈话将学生思维引向香港、澳门的特殊身份,促使学生想象时抓住回归一刻的特殊气氛想象,抓住香港、澳门的发展前景想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真想亲眼去看看,现在就行动!我现在就正在澳门总督府前,和一位手拿澳门区旗和祖国国旗的小女孩交谈呢!等等,我怎么会在澳门的?猜 猜。 (指向一点,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点上发散,反倒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思维,大胆创新。教师的引导语尽量地包含更多香港、澳门的特定信息,以使后面的想象更具体,也更合理。) 三、展开想象,丰富细节。 17 / 18 指名两三人说说,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 1)生:可以坐飞机(乘轮船、坐汽车)去。 师引:这可是 XXX(学生姓名)发明的新式飞机(轮船、汽车)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