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doc_第1页
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doc_第2页
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doc_第3页
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doc_第4页
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 摘 要:小学劳技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方面阐述对小学劳技课堂的理解: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是实践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中国论文网 /9/view-12866460.htm关键词:小学劳技课堂; 实践; 探究; 开放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83-002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人是世界上最具有丰富性的生命,我们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潜在发展,并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索知识,共同提高。”作为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小学劳技课堂,如何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手脑并用,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呢?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认为构建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是实践的课堂开展劳技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场所,没有设备和场所去谈实践的重要性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建设一定规模的劳技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场地、设备以及技术指导,才能使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我校1998年学校自筹资金30万元,在校内开辟了占地(4.5亩)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劳技实践基地星火园。园内建立了劳技教室,配备了学生实践活动所需的五金工具,电子制作设备,缝纫工具,烹饪设施等。学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星火园开辟了六大活动区域:(1)温室栽培区,学习现代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开展无土栽培、反季节蔬菜的种植、立体种植等活动;(2)动物饲养区,学习养鸽、蚯蚓、孔雀、金鱼、蚕、兔、羊等小动物饲养技术;(3)种植区,开展种植葱、蒜、毛豆、青菜、向日葵、水仙、一串红、月季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4)堆肥区,学习把畜禽的粪便、种植剩下的废料与学校的垃圾堆积发酵后制作有机肥料技术;(5)环保实践区,主要设施有:沼气池、风能、太能阳能热互补路灯、太阳能热水器、人造湿地、天然水畜水池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资源的循环利用知识;(6)气象观察区,主要设施有:百叶箱、雨量器、风向标、地温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方法。凭借这个劳技实践基地,我校学生的劳技实践项目丰富,实践体验深刻,为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二、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是探究的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做”中学技术,更要从“做”中学习科学探究,这样的教学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劳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给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创造能力的舞台。在教学中只有采用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同实际生活相结合,把学和做、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如在教学心锁环一课时,教师以多种益智玩具引入,出示范作,“不借助任何工具,你能将心形环从横杆中取出吗?”学生在充分尝试和体验后,探究兴趣被激发了,这个心锁环是如何制作的?如何上锁和解锁呢?由此,教师揭示课题,学习制作方法就水到渠成了。2在劳技课堂实践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劳技教学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但动手操作并不等于探究。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做一做、讲一讲、想一想、试一试”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做一做”:即劳技实践活动;“讲一讲”:交流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想一想”: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试一试”: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研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如在教学花卉组合盆栽时,教师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劳动技术,先进行单棵花卉种植,将花苗移栽到花盆里;然后组织交流,你知道哪些花卉养护知识?哪些花卉的习性相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过程中,想一想,能否将习性相近的花卉进行组合盆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施。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综合运用了已有的种植技术、花卉养护知识,还需要根据方案进行跟踪养护,以了解最佳的方案实施效果。劳技实践活动中,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尝试、研究、验证,经历了探究活动的完整体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3在劳技课外实践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采用“主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广泛开展劳技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如在教学调查校园花卉树木时,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分类汇总、数据分析等。在活动中学生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就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有学生对夹竹桃进行观察,想进一步探究它的作用。在课外活动时间里,学生查找资料,发现夹竹桃是具有毒性的,如果能利用其叶子中所含毒素,能否灭杀常见的植物害虫呢?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学生认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在获得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写成了科学研究论文夹竹桃叶提取液杀虫效果的研究。此项研究在全国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成功的小学劳技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肯定是不能满足学生实需求。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校实际,编写校本课程。我在校本教材绿之园修订过程中,对小学劳技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加入了“开心农场”、“劳技实践室”、“绿色科技园”、“环境体验馆”等项目,使实践项目更加丰富。开放的时间。小学劳技课堂,不是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个角落。我校的劳技教室及实践基地是全天候开放的,其原因:一是爱动手、爱探究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光靠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没法完成的;二是技能的积累有一定的转化过程,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摸索、去反复实践。如在学校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我鼓励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假期到学校继续实践;学到木工知识时,学校提供工具和材料,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到劳技教室去制作。开放的空间。小学劳技课堂应该将课堂学习与社区、企业等相联系。其优点是:(1)可以充分利用社区、企业设备及设施资源开展实践活动;(2)增加了学生对身边劳动技术的关注度。我们学校与多个社区、企业建立共建关系(如:花园社区、萧林社区、茂迪新能源有限公司、亚龙纸业有限公司、昆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并经常与社区、企业开展活动。通过参观、实践等形式,加强互动。学生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知识与技能,我校学生的许多创新作品都来自这些活动。开放的形式。小学劳技课堂不仅仅是授课的形式,也允许其他形式的学习。我们学校举办的“绿之园开心农场”“绿之艺小小陶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