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关于真核细胞呼吸作用,正确的说法是()A. 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 水果贮藏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 葡萄糖可在线粒体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D. 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比较,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详解:无氧呼吸虽不需氧气参与,其中的碳元素仍然发生化合价的改变,所以仍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贮藏水果,由于无氧呼吸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产生酒精,会引起水果腐烂,因此水果贮藏需要低氧环境,抑制无氧呼吸的强度,同时有氧呼吸的强度也很低,B错误;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与还原氢,而不能在线粒体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C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线粒体内膜,所以有氧呼吸的酶则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反应物及生成物,一定要注意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底物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为丙酮酸与还原氢,而不能进入线粒体被分解。2.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过程,H在基粒产生到叶绿体基质被利用B. 过程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C. 合成的(CH2O)大于消耗的(CH2O),植物表现生长现象D. 产生的H和产生的H都来自水【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H在类囊体的基粒产生,在叶绿体基质被利用,A正确;过程可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B正确;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才能积累,植物才能表现出生长现象,C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还原氢来自于水,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还原氢来自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D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3. 如图表示在夏季的某一个晴天,某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含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艳阳高照转为阴天,此时细胞中C5与C3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A. cd段(X),bc段(Y)B. de段(Y),de段(X)C. de段(Y),cd段(X)D. bc段(Y),bc段(X)【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天气由艳阳高照转为阴天”可知光照强度减弱,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进而使暗反应中C3的还原减弱,但CO2的固定生成C3的反应仍在进行,所以C3的量增加,同理可推知C5的量减少。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图中曲线可知:X 曲线的de段代表C3含量的变化,Y曲线的de段代表C5含量的变化。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中间产物量的变化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 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味。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abcdeCO2产生量(mol/min)1.21.01.31.63.0O2的消耗量(mol/min)00.50.71.23.0A. 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 氧浓度为b时,有机物消耗较少,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C. 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3 mol/minD. 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反应式。苹果需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厌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氧浓度为a时,苹果细胞只进行厌氧呼吸;氧浓度为b、c和d时,苹果细胞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氧浓度为e时,苹果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详解:氧浓度为a时,由于O2的消耗量为0,说明此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氧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最少,所以呼吸作用强度最低,在表格中b点的氧浓度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B正确;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3-0.7=0.6 mol/min,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其产生的CO2与C2H5OH的量相等,所以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6mol/min,C错误;氧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量为1.2,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4,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反应式,并能根据反应式进行相关的计算。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与释放的气体量相等B. 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C.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神经细胞产生CO2的场所相同D. 剧烈运动时为获得更多能量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反应式,回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场所,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相等;无氧条件下,肌肉细胞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与释放的气体量相等,A正确;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来产生ATP,B错误;有氧条件下,神经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无氧条件下,神经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即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神经细胞产生CO2的场所不相同,C错误;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源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其中主要是有氧呼吸,D错误。点睛:对于细胞不同呼吸方式的产物、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6. 二氧化碳红外分析仪可以直接测出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现在有一与二氧化碳红外分析仪相连接的透明密闭容器,给予适合实验生物正常代谢所需的环境条件,用此装置做如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给予充足氧气,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B. 制造无氧环境,测定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C. 给予充足光照,测定植物氧气的制造速率D. 制造黑暗环境,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呼吸作用的测定需要将实验装置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净光合速率可以将装置放在光照条件下测定,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据此分析作答解:A、酵母菌和绿色植物(黑暗环境条件下测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二氧化碳,导致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发生变化,可通过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量来计算呼吸速率,A正确;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在无氧环境,可以根据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测定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B正确;C、植物氧气的制造速率=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速率十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速率,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速率可通过二氧化碳红,外分析仪测定的二氧化碳变化速率来换算,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速率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无法测算,C错误;D、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根据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以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D正确故选:C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7.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用自然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自然光相同的绿色光照,瞬间叶绿体中的物质所发生变化正确的是()A. ATP含量下降 B. C3的含量下降C. 合成C5的速率加快 D. NADPH的含量上升【答案】A【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若由自然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自然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和ATP含量都会下降,A项正确,D项错误;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为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以原来的速率消耗C5,生成C3,故短时间内C3的含量会上升,合成C5的速率减慢,B、C项错误。【点睛】模型法分析物质的量的变化特别提醒(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而非长时间。(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H和ATP含量变化是一致的。8.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ATP分子水解可以生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B. 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都能产生ATPC. 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平均每摩尔葡萄糖生成的ATP量与安静时相等D. 在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产生的ATP量可能相等【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ATP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9. 植物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其开张度有多种调节机制,其中的一个调节机制如图,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C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作用B. ABA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C. 当SO2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C3的含量上升D. 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使光合速率降低ABA可调节气孔的开关,因此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解:A、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进而抑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使光合速率降低,故A正确;B、ABA可调节气孔的开关,因此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故B正确;C、由图可知,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故C错误;D、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D正确故选:C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10. 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 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中C. 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 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的类型。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含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呼吸作用是细菌生活的必须的生理过程,而细菌无线粒体,其呼吸场所是细胞质。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被抑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详解:肺炎双球菌是好氧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其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因此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中,B正确;破伤风芽孢杆菌是一种厌氧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C错误;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二者呼吸产物不同,D正确。点睛:此题考查呼吸作用的有关常识,解题的关键是要对常见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的类型进行归类总结以及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知识点进行总结。11. 在适宜温度下,让无菌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CO2浓度的变化。同化箱内除了测量花卉外,无其他生物。图2是图1装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通过计算而绘制的曲线图。如要保证同化箱内花卉的干物质量在024h内始终不低于0h前,理论上一天最多能黑暗处理( )A. 14.4小时 B. 10.4小时 C. 8小时 D. 15.0小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N处气体CO2浓度表示起始浓度、M处气体CO2浓度表示已经过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后的浓度,因此两处的差值就可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或光合作用净吸收的CO2量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两处的差值就可以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在光照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则两处的差值就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净吸收的CO2量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中的光补偿点为2Klx,光饱和点为6Klx解:要保证植物叶片干重在024h内,始终不低于0h前,光照强度必须大于2Klx才能满足以上的前提,这是因为光照强度为2Klx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光照条件下的有机物积累量(也即干物质的量)为0,此条件下要24小时持续光照才行,即黑暗处理0小时;若光照强度大于6Klx时,要先持续光照9.6h,然后黑暗处理14.4h,植物干物质在24h后不变,可见一天最多能黑暗处理14.4小时故选:A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12.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A.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 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答案】C【解析】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均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而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则发生在消化道内,不消耗能量,C正确。【考点定位】生物体的能量代谢。13. 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分析题图可知,甲曲线在加入酶后,反应物浓度增加,这是不可能的,A错误;B、乙,加入酶后反应物按照没加酶以前的速率降低,酶的作用具有催化下,其反应物的浓度在加入酶后的下降速率应该加快,B错误;C、丙曲线在加入酶后其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先加快了,后来又有所上升,后半部分的曲线走势不对,C错误D、丁曲线线在加入酶后其反应物的浓度下降速率先加快了,直至反应物浓度为0,D正确故选:D考点:酶的特性14. 把等量的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放在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h后,对容器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容器植物器官光质温度()O2增加量(mL)1天竺葵叶红221202天竺葵叶黄22153天竺葵根红22104紫罗兰叶红22805紫罗兰叶黄2210A. 该实验的自变量可包括植物种类、植物器官、光质和温度B. 容器2和容器4可用来研究不同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 从实验数据可知容器1中的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最大D. 容器3和容器5所得实验数据表示的生物学含义不同【答案】D【解析】析表格,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可以判断表格中1和2,1和3,1和4,4和5均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分别为:光的颜色、器官的种类、植物种类、光的颜色,实验的因变量均为氧气的增加量,因此根据表格中氧气的增加量可以作出相应判断。实验过程中,温度均保持在22,此为无关变量,故A错误;容器2和4中实验有两个不同的变量,即:植物种类和光的颜色,因此不能得出相应结论,故B错误;实验中氧气的增加量为净光合作用量,而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由于不知道天竺葵和紫罗兰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不能得到该结论,故C错误;容器3中植物器官是根,由于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测定的氧气的释放量为根呼吸作用强度,而容器5中器官为叶,因此测定的是叶片净光合作用强度,故D正确。15.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 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C. 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D. 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和【答案】C【解析】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2分子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正确;在两种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可被完全分解,B正确;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属于该酶的适宜温度,不一定低于曲线和,C错误;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高于曲线和,D正确。【考点定位】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名师点睛】1.细胞内的二糖中,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2分子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图中a的水解产物是2分子的c,所以a对应的只能是蔗糖。右图中曲线代表的是反应物浓度变化,曲线都代表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适宜条件下,酶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状态需要的时间越短,但终产物的总量不变(即化学平衡状态不变)。16. 图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B. 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C. 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D. 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N1代表呼吸速率;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d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详解: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除了受温度影响,还受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A错误;b点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而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为N1,因此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产生量为也N1,B正确;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b、d三点的呼吸速率是相同的,C错误;c点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无法确定是否达到最大值,因此不一定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学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掌握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环境因素,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点和线段的含义,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7.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的是()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在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细胞,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这段时间内,既有ATP的水解,也有ATP的合成。ATP水解与合成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实验发现ATP的末端P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正确;放射性标记来自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说明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正确;由于题干中没有说明ATP供能的过程,所以不能说明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错误;ATP含量变化不大和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正确。所以能够说明的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合成和水解过程,对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其中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本实验不能证明这样结论,该选项往往因对题干要求分析不透彻而误选。18. 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A. 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C.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答案】B【解析】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果胶水解,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均不能催化细胞膜的蛋白质水解,A错误;B、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果胶酶能水解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蛋白酶能催化细胞膜中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B正确;C、果胶酶能水解果胶,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从而破坏细胞壁,但是溶菌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不能水解蛋白质而破坏细胞膜,C错误;D、磷脂酶能破坏磷脂双分子层,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淀粉酶、磷脂酶、蛋白酶均不能催化纤维素和果胶水解而破坏细胞壁,D错误。【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酶的特性19. 下列有关“ADP合成 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B. 考虑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时,没有发生该反应C. 反应所需要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D. 有氧呼吸过程中,反应主要发生在H与氧结合形成水时【答案】C【解析】分析: 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并不高,可通过与ADP的迅速转化以维持平衡,二者并非可逆反应,因所需的酶、能量和场所均不同。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详解:ADP和Pi是合成ATP的原料,也是ATP分解的产物,故从物质来看是可逆的。而从能量方面来分析,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生物体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一部分能量,绿色植物还可来自叶绿体色素吸收的太阳能;而ATP分解,由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物质吸收和合成、细胞分裂、动物肌肉收缩、转化为生物电能等,这些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耗散,生物体无法再加以利用,故能量转化是不可逆的,A正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即氧气与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过程,此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就不会发生该反应,B正确;ADP合成 ATP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中,需要色素吸收光能合成ATP,而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中,C错误;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有ATP合成,但合成ATP最多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即H与氧结合形成水时,D正确。点睛:该题考查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有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0. 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蔬菜大棚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膜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B. 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代谢,可为农作物提供更多CO2C. 蔬菜大棚适当的昼夜温差可减少有机物消耗,提高产量D. 色素的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随层析液扩散最快【答案】A【解析】分析: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有: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白色透明塑料比较好,能透过白光,白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这样蔬菜既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又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红色的塑料薄膜只透红光,蓝紫色塑料薄膜只能透过蓝紫光,其效果均不如白色塑料薄膜,A错误;农家肥在分解者的作用下,能产生无机盐、释放二氧化碳,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因而更有利于作物生长,B正确;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减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有机物多,夜晚分解的有机物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就会提高产量,C正确;叶绿体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所以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21.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如图所示。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为(3y-2x-z)/12(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A. 下午4时后将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B. 下午4时后将实验装置遮光12小时C. 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3小时 D. 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6小时【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理解、计算和推理能力,对学来说生有一定难度。从上午10时叶片干重为x克,下午4时叶片干重为y克,此时的干重变化可表示这6个小时的净光合作用量,由此可计算净光合速率;如果通过实验M测定出植物的呼吸速率,即可求出植物的总光合速率。而要测定呼吸速率,应将装置放在暗黑条件下。详解:分析题意可知,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之间的6个小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其重量变化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量,则净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量6=(y-x)/6;设M处的实验条件是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t小时,此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可以计算呼吸速率=(y-z)/6;所以总光合速率为:(3y-2x-z)/12=(y-x)/6+(y-z)/6,解得t=12小时,而要测定呼吸速率,应将装置放在暗黑条件下。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就是明确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再根据题干条件列出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表达式,然后利用方程求解。22. 如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如图2、3、4、5、6、7是在不同条件下某种酶促反应的变化情况,如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图1可以解释酶具有专一性,由如图5和如图7可判断该酶很可能是麦芽糖酶B. 如图2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作用,如图3可判断该酶最适pH不受温度影响,由如图4可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受pH的影响C. 如图6能推测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D. 如图3和如图4中可推测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答案】D【解析】分析:析题图1可知,酶通过与反应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起催化作用,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是由酶和底物的结构决定的,表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分析图2可知,与没加催化剂相比,加入酶的反应速率更大,表示酶具有催化作用,酶和非酶的催化剂比较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分析图3可知,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反应物的剩余量不同,35反应物的剩余量最少,说明35是该酶的较适宜温度。分析图4可知,在pH=1、pH=13、pH=7中,pH=7时底物的剩余量少,说明pH=7时酶的活性最高,所以若pH从1上升到13,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先上升后下降。分析图5可知,经蛋白酶的处理,酶活性逐渐下降,说明该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分析图6可知,酶+Cl-条件下反应速率快,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酶+ Cu2+条件下反应速率减慢,说明Cu2+是该酶的抑制剂。分析图7可知,该酶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不能催化蔗糖分解,该酶可能是麦芽糖酶。详解:图1可以解释酶具有专一性,由如图5和如图7可判断该酶很可能是麦芽糖酶,A正确;图2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作用,只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图3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酶最适pH不变,可判断该酶最适pH不受温度影响,同理图4可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受pH的影响,B正确;据图6可知,加入Cl-后与对照组相比酶促反应速率增加,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加入Cu2+后与对照组相比,酶促反应速率降低,说明Cu2+是该酶的抑制剂,C正确;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不是完全一样,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永久失活,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3.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指标光补偿点(klx)光饱和点(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h)黑暗时CO2释放量(mg/100cm2h)A植物13115.5B植物393015A.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B. 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CO2吸收量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光合作用达到饱和C. 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100cm2h)D. 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4(mg/100cm2h)【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A植物光照强度为1,B植物光照强度为3;光饱和时A植物光照强度为3,B植物光照强度为9,说明A植物是喜阴植物;光饱和时CO2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A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1,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30;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A植物为5.5,B植物为15。真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速率;即CO2的固定量=CO2的吸收量+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黑暗下CO2释放量)。详解:由于A植物在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低于B植物,所以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A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9klx,如果再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为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等,即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使光合作用达到饱和,B正确;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30+15=45mg/100cm2h,C正确;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为11+5.5=16.5mg/100cm2h,而B植物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为15。故两者固定的二氧化碳的差值16.5-15=1.5mg/100cm2h,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析表格中利用真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进而计算真光合作用以及两者光合作用的差值。24. 如图,A表示某人剧烈运动2分钟理论所需的氧量,B表示运动及恢复过程的氧耗量。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过程需氧量高说明剧烈运动耗能多,有氧呼吸产能多B. 剧烈运动2分钟过程中CO2产生大于O2的消耗量C. 剧烈运动过程中有超过一半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D. 如果在运功过程测定血液pH,发现无大的变化,原因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剧烈运动2分钟内理论上氧气的消耗速率大于实际氧气的消耗速率,说明有氧呼吸为剧烈运动提供能量,同时细胞也进行无氧呼吸,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由于人体内环境中存在调节pH的缓冲物质,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一般不会引起内环境pH的变化。详解:剧烈动过程需氧量高说明剧烈运动耗能多,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A正确;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B错误;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38molATP,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是2mol,肌细胞剧烈运动氧气的理论消耗速率是10mol,根据反应式可知,大约需要63.3mol ATP,据图可知实际有氧呼吸消耗的速率是小于或等于6mol,大约消耗ATP38mol。即消耗的葡萄糖1mol,理论的消耗值与实际消耗值之差是63.3-38=25.3mol,即需要无氧呼吸提供25.3molATP,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产生25.3molATP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5.3/2=l2.65mol,故剧烈运动过程中有超过一半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血浆中有调节pH的缓冲物质,因此在运动过程中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5.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得到转双基因水稻,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B. 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右上移动C. 转双基因水稻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进而增强光合速率D. 转双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品种更耐高温与强光【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A表示原种水稻在某温度下的光饱和点,A点以前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自变量光照强度,其后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图2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在光照为1000molm-2s-1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均是先增加后减少,但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远远小于转双基因水稻,据此分析作答。详解: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会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A正确;由图1可知A点是原种水稻的光饱和点,在图1中可知A点时的净光合速率是15,应对应的是20,如果用温度为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光合作用是增强的,A点会向右上移动,B正确;据图2分析,两种水稻的相关酶最适温度都为35度,C错误;据图1与图2分析可知,在高温与高光照的情况下,转双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原种水稻,因此转双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品种更耐高温与强光,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的识图判断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6. 黑白瓶法(黑瓶外包裹黑胶布和铝箔,模拟黑暗条件;白瓶为透光瓶,)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只考虑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结果如下表:水深瓶中O2浓度变化(g/m3)白瓶黑瓶1+7-22+5-23+2-240-25-2-2水底-3-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深15m,影响白瓶内氧浓度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B. 对应水层的白瓶与黑瓶内O2浓度变化的差值可求出总光合速率C. 当水深为5m时,白瓶内生物产生的ATP的途径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若只考虑实验中的生物,池塘一昼夜产生氧气的量为22g/m3【答案】C【解析】分析:黑白瓶法常用于水中生物光合速率的测定。白瓶就是透光瓶,里面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瓶就是不透光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常的呼吸耗氧量,白瓶中含氧量的变化可以确定表观光合作用量,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总光合作用量。详解:随着水深度的增加,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因此水深15m,影响白瓶内氧浓度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A正确;在水深为1m时,黑瓶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为-2,表示水体中的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白瓶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为+7,表示氧气净释放量为7,氧气实际产生量为7-(-2)=9,即总光合速率为9 g/m3,同理也可求出其他水层的总光合速率,因此对应水层的白瓶与黑瓶内O2浓度变化的差值可求出总光合速率,B正确;由于在水深5m和水底时,白瓶与黑瓶中O2浓度变化相等,说明在水深5m和水底时,不产生氧气,因此当水深为5m时,白瓶内生物产生的ATP的途径为呼吸作用,C错误;在水深为1m时,黑瓶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为-2,表示水体中的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白瓶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为+7,表示氧气净释放量为7,实际产生量为7+2=9,依此类推。又由于在水深5m和水底时,白瓶与黑瓶中O2浓度变化相等,说明在水深5m和水底时,不产生氧气。因此,该池塘一昼夜产生的氧气量是(7+2)+(5+2)+(2+2)+(0+2)=22g/m3,D正确。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表格或曲线图的分析往往是学生的弱项,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分析表格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在分析表格时,表中黑瓶溶氧量的减少表示呼吸作用强度,而白瓶溶氧量的变化表示净光合作用量。27. 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若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180mm和y=50m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测得x=180mm,y=5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0.72(保留两位小数)B. 若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则分解的有机物中有油脂C. 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校准对照装置D. 若呼吸底物葡萄糖,且测得x=300mm, y=100mm(向右移动了100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是1: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1的试管内装有NaOH,吸收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1中液滴的移动是由氧气的变化决定的;装置2中无NaOH,液滴的移动是由氧气变化与二氧化碳的变化共同决定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是装置2与装置1液滴移动的距离差解:A、若测得x=180mm,y=50mm,则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18050=130mm,呼吸熵是130180=0.72,A正确;B、由于脂肪中的碳氢比例高,若发芽种子仅进行需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则分解的有机物可能为油脂,B正确;C、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排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D、若呼吸底物葡萄糖,且测得x=300mm,y=100mm,说明总耗氧气300,总产二氧化碳400,其中有氧呼吸耗氧气300,产二氧化碳300,耗葡萄糖;无氧呼吸产二氧化碳400300=100,耗葡萄糖,因此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是1:1,D错误故选:D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28. 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若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D是氧气,物质E是酒精B. 过程所需要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C. 若乙装置墨滴左移,甲装置墨滴右移,则小麦萌发过程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若乙装置墨滴左移,甲装置墨滴不动,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图2中:甲装置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气体,因此甲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与消耗氧气量的差值;乙装置中KOH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乙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详解:据分析可知,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A正确;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需要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B错误;甲装置的墨滴右移,说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乙装置的墨滴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由此可推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正确;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甲装置的墨滴不动,说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小麦萌发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知识点是细胞呼吸的方式、过程和发生的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