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含解析)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蓝月亮”应属于(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 太阳 B. 地球 C. 行星 D. 恒星【答案】1. C 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天体系统的特征。了解卫星绕行星运转,行星绕恒星运转的特点。恒星能够发光、发热,行星、卫星自身不能发光、发热,只能反射恒星的光。1. 读图,图中“蓝月亮”围绕行星运转,应属于行星的卫星,C对。绕行星运转的不可能是行星和恒星,A、B错。彗星也是绕恒星运转,D错。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图示天体系统中的恒星,D对。图示天体系统在太阳系之外,光照不可能来自太阳,A错。地球是行星 ,不发光,B、C错。xx3月9日,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迎来了一场日食。其中东南亚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全食带从印度洋北部开始,经过印度尼西亚、西太平洋部分岛屿,在太平洋东北部结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 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A. 光球、黑子 B. 日冕、耀斑 C. 色球、太阳风 D. 色球、耀斑4.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B. 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C.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 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答案】3. A 4.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外部圈层和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3.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只有光球层能用肉眼看到,而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的仪器才能看到。黑子出现在光球层,A正确;耀斑出现在色球层,B错;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C错;色球层肉眼看不见,D错。4.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为日冕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高速带电粒子流,产生磁场,对地磁场有很大的影响,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会突然失灵,C正确。对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和 流星现象影响不大,A、B、D错。.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5. 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B. C. D. 6. 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 B. C. D. 【答案】5. A 6. D【解析】试题分析:5. 同一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则该地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反之离太阳直射点越远,读图可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则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越低,所以A正确。6. 夏至日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因此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为、,所以C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 关于图中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1月均温地大于两地B. 7月均温地小于两地C. 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地D. 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地8. 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是()A. 吹向 B. 吹向 C. 吹向 D. 吹向【答案】7. D 8. B【解析】试题分析:7. 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地降温快,均温小于两地A项错误。7月地升温快,均温大于两地。B项错误。两地受海洋影响大,气温日较差小于地。C项错误。两地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小于地。D项正确。故选D。8. 考查风向的确定。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根据等压线判断海洋气压低于陆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B项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向【知识拓展】季风环流一般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引起的,在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有时把起因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所造成的,并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盛行风现象,也叫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原因。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如下表:分布地区东亚季风南亚季风.范 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我国西南及印度一带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风源地太平洋印度洋风向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性质温暖湿润温暖湿润冬季风源地亚欧大陆亚欧大陆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炎热干燥.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B.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 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10. 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 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C.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 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答案】9. A 10. B【解析】试题分析:9. 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慢,太阳在北半球停留时间长于南半球,赤道低压影响北半球时间长,C正确。10. 观察图可知,太阳直射点9月23日前后在赤道上,且向南移动,3月21日前后,在赤道上且向北移动,而图示时间明显滞后于太阳直射点变化时间,故选B项。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对气压带影响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12为河边猎鱼的熊近照,图13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地形对堪察加半岛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有:A. 阻挡东北风,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B. 山脉呈南北走向,加剧了岛屿南北的温差C. 地势高差大,形成气候的垂直差异D. 中部山间谷地,形成夏季气温低值区.12. 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A. 环境空间差别小,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B. 火山频发,生存环境恶劣C. 淡水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小 D. 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答案】11. C 12. D【解析】试题分析:12.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堪察加半岛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D对。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与火山无关,B错。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发育,淡水资源丰富,C错。环境空间差异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A错。故选D。【考点定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B. 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 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14.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 年降水量增多 B. 水汽蒸发加快 C. 热量交换变缓 D. 地面风速增强【答案】13. A 14. C【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13.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A对;该效应大气没有形成环流,B错;阳光照射强弱绿洲与沙漠相同,C错;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D错。故答案选A。14.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冷岛效应” 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 C对;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D错;下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B错。故选C。点睛:本题以“冷岛效应”为材料,考查“冷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冷岛效应”强弱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城市比郊区气温高,形成热岛效应。绿洲、湖泊相对于周围的沙漠区,气温低,形成“冷岛效应”。两者的原理都是不同性质下垫面间的热力性质差异。热力差异的大小,与绿洲、湖泊的面积大小密切相关。面积越大,“冷岛效应”越显著。碳排放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图反映了1995xx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动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5. 以下有关1995xx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 B. 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C. 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 D. 1998年至xx年有西移趋势16. 这10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变动的原因可能是()A. 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 B. 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费增加C. 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快 D. 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答案】15. B 16. A【解析】试题分析:15. 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以得出1995xx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16. 碳排放与能源的利用有关,根据上题,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这与西部大开发使西部能源消费增加有关。考点:本题组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区域略图,表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7.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A.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C. 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D.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18. 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A. 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C. 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 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答案】17. D 18. B【解析】试题分析:17. 从最冷月等温线的变化看,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从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看,冬季盈余量大,位于冬雨气候区。选A。18.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从表格信息看,3月水库流入量与流出量相等,达到一个极值点,其后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的水量在减少。答案选B。考点:等温线规律判读,水量盈余率的判断。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9. 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上 D. 回归线上20.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A. 北岸 B. 南岸 C. 东岸 D. 西岸【答案】19. B 20.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尤其是河床底部的基本情况。当然最重要的知识点是考查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以“南左北右”为思考方式。19.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所以该河位于北半球。20.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南岸为右岸,河流主要侵蚀南岸,所以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南岸。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线)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1. 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2. 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 第一次航行里程长B. 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C. 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D. 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答案】21. D 22. D【解析】21. 郑和下西洋应在冬季最合适,此时顺风顺水。22. 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利用了洋流,此路线是顺流而行,因此时间变短。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3. 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岩浆活动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24. 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 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 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 根据材料,无法判断【答案】23. C 24.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明显,花岗岩形成于地下深处,一般先形成沉积岩,在薄弱的地方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23.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较多,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原因是风携带沙子对岩石的撞击,属于风力侵蚀。24. 首先形成沉积岩,在沉积岩断裂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然后受到外力侵蚀作用,沉积岩容易侵蚀,花岗岩不容易遭到侵蚀突出地表,选择B。25. 我省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该资料反映了()A.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 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答案】B【解析】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6. 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 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 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不利于土层发育,难以形成深厚的土壤,A、D错误;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C正确,B错误。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7. 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A. 向东北,流水沉积 B. 向西南,海浪堆积C. 向东,地壳抬升 D. 向南,流水侵蚀28. 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是( )不断实施围垦造陆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A. B. C. D. 【答案】27. A 28.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地表形态。重点学会分析影响泥沙来源因素。27. 根据图中825年至1998年成陆线及大堤位置可知,崇明岛东南面积逐渐向东北方向扩张,主要原因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沉积。28.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导致入河泥沙逐渐减少。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拦截上游河流的泥沙,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导致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9.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30.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答案】29. C 30. C【解析】试题分析:29. 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所以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在不断扩大,故环境人口容量也不断扩大,说明科技发展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30. 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主要是为了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人口政策,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考点:考查影响人口容量因素。.“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完成下面小题。31. 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克服独生子女问题 B. 平衡男女比例失衡C.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D. 提升家庭幸福指数32.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A. B. C. D. 33. 广州提出到xx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B.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C.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答案】31. C 32. D 33.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问题和合理人口容量。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都会带来社会问题。要学会区分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31. 我国生育率越来越低,人口快速老龄化,劳动力人口数量面临减少的趋势,社会负担加重,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32.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增加少年儿童比例,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对;经过一段时期可以增加劳动力的数量,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对;新出生的儿童增多,有一部分劳动力要从事儿童工作,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对;新出生儿童增多对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作用不大,错。选择D。33.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合理人口容量,A错;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B对;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C错; 该指标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D错。下图为我国城市街道建筑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4. 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分布有利于缓解城市A. 交通拥堵 B. 热岛效应 C. 住房紧张 D. 大气污染35. 实施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最可能影响城市的A. 用地规模 B. 交通布局 C. 等级职能 D. 服务种类【答案】34. D 35. A【解析】根据图示街道两侧楼房的变化,主要是高度变低,便于污染气候扩散,减少大气污染。城市人口、生产等人为放热因素没有减少,不会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楼房层数减少,住宅区的面积会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等级不变,服务种类、等级职能不变。34. 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分布,有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有利于缓解城市大气污染,B对。城市街道没有加宽,不能缓解交通拥堵,A错。城市街道两侧楼层降低,不能缓解住房紧张,C错。城市人口、工业等没有减少,释放的热量没减少,不能缓解热岛效应,D错。35. 实施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街道两侧楼房层数少,城市人口没有减少,只有扩大住宅区面积,最可能影响城市的用地规模,D对。城市等级不变,服务种类、等级职能不变,A、C错。只是道路两侧楼房高度变化,不影响交通布局 ,B错。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xx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 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A. 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B. 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C. 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 D. 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37. 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该区旅游人口增多 B. 市内交通设施完善C. 该区就业环境改善 D. 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答案】36. D 37.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读懂表格信息是做题的关键,要联系实际分析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36. 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不高,不是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A错;以有工作为主不是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B错;以外地人口为主,不是 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C错;年龄以16-45为主, 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D对。37. 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外来打工人口,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C对;旅游条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该区旅游人口与往年应该相差不大,A错; 市内交通设施完善与人口流动关系不大,B错;返城的本地人口不会增加太多,D错。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社会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现多元化,养生地产已经被列为了住宅产业的稀缺产品。受此感染,许多城市试图打造中国的“养老小镇”。据此回答下题。38. 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 B. 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C. 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 D. 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答案】D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完成38题。39. 图中:A. 无锡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等级最高B. 杭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C. 在行政管理上,苏州不属于上海D. 基础设施网络的密度受河流、湖泊分布的影响40.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 城市交通、环境污染问题大都根本解决C. 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D. 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答案】39. C 40. C【解析】试题分析:39. 图中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图中符号最大的是上海,上海等级最高。A项错误。杭州。的符号比绍兴的符号大,杭州比绍兴的城市等级高。B项错误。苏州属于江苏。C项错误。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基础设施投资大。D项正确。故选D。40. 城市化的动力前期是工业化,后期是第三产业。A项错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交通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B项错误。在城市土地价格上涨,人们对副食产品需求量增加,增加郊区农业以生产肉、蛋、奶,蔬菜为主。C项正确。该区域正进行郊区城市化。D项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城市等级比较、城市化的影响非选择题 共3题,共60分4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指出,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快速发展,xx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以上,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扩展。(2)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3) 根据图文资料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大 地域(2) 城市化起步早;前期和中期发展速度快;后期发展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3)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1980年以前城市化水平较低,此后快速提高;城市发展不合理。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解析】(1)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大,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 地域扩展。(2) 从图中资料可以看出,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起步早;前期和中期发展速度快;后期发展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3) 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以看出1980年以前城市化水平较低,此后快速提高;联系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有关知识可推测导致的问题是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xx中国贵州黔南安装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FAST台址选定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我国贵州南部的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大窝凼附近没有集镇和工厂,在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1)射电望远镜安装在该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分析大窝凼天坑形成的过程。(3)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天然洼坑,土石工程量小,利于安装 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不易储存,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