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元化生态景观设计探究试析生态农业观光度假村景观设计指 导 教 师 评 语指导教师对成绩评定(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 作品阐述 毕业论文分值: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注: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分别占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的40。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开发建设给环境造成各种生态问题。尤其在现代化的城镇化发展的节奏下,人们对景观功能,景观艺术,景观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设计师和建设者不得不开始考虑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流动性和循环性,并逐渐形成了营造与之相对应的新景观的思潮。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所涉及的范围广。农业产业化,生态化,高效化始终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农业旅游,农业园艺等第三产业如火如荼。农业造景和农业景观的改造也呼之欲出。尤其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景观设计在农业当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如何实现生态化,规模化,特色化的景观设计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园景观的介绍和梳理,借以分析景观设计与建造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希望在景观设计及建设中能有所借鉴。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循环系统;农业;度假村;旅游规划Abstract: Todays society, a variety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o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rhythm of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eople on the landscape features, landscape art,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of increasingly urgent. Designers and builders have begun to consider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mobility and cyclical, and gradually formed to create a new landscap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rend of thought.Our countr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 wide range of agriculture involved.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ecology,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as always been a top priority. In recent years, agro-tourism, agriculture horticulture and other tertiary industries in full swing.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ing is also ready. Especiall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new urban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in which the use of more extensive agriculture. How to achieve ecological, 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ssue.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and comb,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new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new technologies, new ideas, hope in gard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have a reference.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y; circulatory system; agriculture; Resort; Travel Planning.一、 景观设计综述(一)概念1、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在美学上,景观设计指的是将人们对各种地表现象的综合直观的视觉感受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充分挖掘出其美学价值,风景是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在地理学上,景观设计要求将地球表面可见景象的综合体(近于地形)及由各个最简单的地域单元组成的复杂地域系统抽象处理成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和象征性表达。通过对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及人文组成的分析实现对本体的改造,修复和完善。在生态学上,景观设计可以将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聚合起来,并且充分回复其原有或者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动和生产关系。2、景观设计内涵和特征表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包含了四大特性:即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的异质性;由具有明显系统结构特征的地理实体表现的地域性;在空间尺度处于生态系统和大地理区域之间必须考虑的尺度性和景观具有美学、生态和经济的多重价值所蕴含的综合性。四大特性贯穿景观设计的始终,是指导一切景观设计活动开展和评判景观设计优劣的唯一参考。同时,景观设计成果也应具有三大特征表现,分别是由一个景观由若干个异质性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结构特征,由景观成分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互相作用的功能特征和由景观是气候地貌因素和干扰因素等影响的产物提出的形成特征1。3、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理论由自然地理学先驱洪堡于19世纪提出,涉及地圈、生物圈和智慧圈三个主要范畴。景观生态学包括了对景观各要素和各使用成员之间整体性、异质性、等级性、 1、 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J.建设科技,2006(7):28-31.尺度性、动态性、稳定性的关注和研究。同时以生态流的观点研究格局和过程的关系。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是景观演化中的人类主导性和多重价值因素。(二)景观生态学在设计中的运用1、现代景观设计的应用及其特点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景观设计的方向性和目标性原来越明晰。保护、开发及强化自然与人造环境的关联成为每一个成功的景观时间案例所必须达到的目标。在城市规划的大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通过对宏观环境评析,土地使用强度和现状的评估,地貌保护类型的确定,建筑小品和植物配置的运用综合达到项目美学与功能上的改善。与此同时,现代景观追求前沿的理论研究,重视发掘景观背景之后的文化历史与艺术特色,以环境、生态、资源三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景观感受的依据,从宏观、中观、微观出发,充分表达设计特点,强调精神文化,努力开拓面向大众群体的客体,为城市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为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提供工程保障,为资源保护提供良好对策。自19世纪末以来,景观设计运用领域逐渐广泛。时至今日,在公园绿地、休闲游憩与旅游区、大型综合园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发展和城乡风貌等领域,景观设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使廊道、斑块、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且适于人类居住。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则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深入和细致,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1。 1、 赵晨洋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景观生态学要求从系统的角度来揭示景观要素内,人,建筑,植物,水体等多重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一套关于复杂景观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系统理论,并以此为基准影响景观设计和表达。景观生态设计最大限度上遵从了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通过隐秘观察,标注因子分析等方法构筑意境地图进行行为选址,并通过对其的质量评价为景观空间的处理可提供若干选择方案。二、农业景观概述(一)概念1、农业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其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和改造对象。是为通过培育动植物来获得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2、农业的景观化从表象上来看,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动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从而构成各类农业景观。这种空间特征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于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从本质上来看,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最终成果也必然表现为空间格局合理的具体农业景观。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范畴既包括对具体农业景观单元的研究,也包括对这些单元区位的区域农业景观功能区划的研究。农业生产活动必然关系到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和基础产业,其景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个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问题1。3、农业景观设计和生态运用农业景观是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各因素构筑而成的镶嵌体。农业景观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在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处理很多具体问题时都需要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理论。譬如农田块斑的大小和形状的划分、防护林网眼规模的确定、水系廊道的宽度和连接 1、秦春林. 对旅游景区中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考. 北方园艺2011(24):127-129度的计算、自然干扰的频度和分布的明晰、异质景观单元的特征的总结等等。事实上,生态化的农业学理论通常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和各种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在常规农业第一性生产功能外。农业景观还具有一个重要的宏观环境功能。即演化大环境变迁下的小环境背景,并通过其所承载的景观各要素表达出来。这种较为明显的表达或优或劣,但直观易见。这也是目前农业景观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二)发展前景1、农业景观设计的必要性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集约性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已经导致了传统农业景观中生物栖地多样性的降低和自然景观的破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农业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针对各种日趋严重的农业和土地退化问题,需要在农业,地理和环境三重因素的基础上重新考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结构调整。农业旅游是今年来兴起的新兴市场。它以农业环境改造和利用为前提,以农业景观为突破点,以获取多样化的利益为模式,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体系。以度假村为代表的农业旅游从市场效益和农业技术角度出发,依靠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各种新型农业模式。这就需要在原有的景观的规划设计上开辟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新型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等。任何农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均可表现为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组合,即农业景观空间结构1。2、农业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景观规划设计与区域持续农业在根本目标上完全一致,其多目标性兼顾持续农业的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如强调资源配置)与社会持续性(如关注未来)。农业同其它产业不同之处在于农业生产极大程度依赖土地的自然属性,而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并在本质上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2。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 1、 刘小龙.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天地生态旅游农业J.生态经济,2001,(8):30-332、唐东芹,傅德亮.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园林,1999,3:40-42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从而最终创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三、农业景观案例分析(一)概况介绍1、度假村度假村(resort),是指一个由用作休闲娱乐的景观建筑群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所共同构成的全部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其区别于度假区和度假酒店的最大之处在于它对自然因素的极大依赖和对景观规划的特殊要求。根据依托的旅游资源,度假村有海滨、森林、滨湖、温泉、高尔夫、草原、谷地深坑(利用天然或人工谷地、深坑地形建造)等类别,资源不同,其休闲娱乐功能和环境景观表现也不同1。但农业景观都是度假村设计和经济考量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方面。2、研究区地理背景项目基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北协神乡,距中心城区约38公里,与正定机场相距12.9公里,距铁路石家庄站50.6公里。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北方地区较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崛起点,拥有较好的农业和经济产业基础。其所在的冀南新区以省会石家庄为核心城市,环以多节点的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潜力巨大,拥有一定的潜在客源。基地规划红线内面积47.34平方千米,辖区内新灵公路与石阜省道纵横越,形成便利的交通环境,不仅通讯事业发达,电力充裕,而且卫生教育设施齐全。项目内地势总体平缓,局部有小微地形。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七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3、研究区总体规划设计目标本区属典型的农业景观,景观生态主导过程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景观生态主导过程是确定景观利用方向的主要依据),自然退化过程(包括水土流失、风 1、 姜卫东,陈宇,姜鹏.论观光农业园的类型和规划要点J.中国园林,2003,3:52-54蚀沙化及盐渍化)及城市化过程次之(这一特性决定本区景观利用应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积极可持续利用下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二)设计说明1、总体设计说明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假日旅游和乡土文化。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突破传统农业和单一环保治理的运作模式。建立起以农业促环保,以环保养旅游,以旅游兴农业的良性循环模式,强调生态农业和景观旅游。2、功能设计说明研究区建立在对于原基地的治理及改造的基础之上,在设计和表现中充分体现出“标”“本”兼顾,“标”“本”齐放的手法运用。所谓“标”,指的是根据场地干涸的河道和农田的地形特征,以生态化的“河”“陆”为单位代替道路进行功能分割和联系。全区共分为主入口区,观景园区,生态果园区、私家生态园区、园林酒店区、生态园展示区、游乐园区和农田体验区八大主体园区。在道路交通流线上,以中轴线道路像南北铺陈出“两片”和“八区”的功能组团。动静相称,开闭相和,开放性和私密性既独立又联系,构成了以展示农业文明为重点的生态展示园为核心,以花海环绕水池为特色的园林酒店为节点,以辅助生态农业为目标发展的旅游、商务、观光、体验等多功能业态为廊道的景区格局。主路和支路功能明确,适当的松散和紧收来引导人流和视线。人车分流,互不干扰,井然有序。所谓“本”,指的是将原基地的荒地和恶劣的开发环境彻底转变成生态化,有机化的种植体验和农庄发展区。深耕本地实际,以微地形的营造为突破口,扭转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形成“一心七组团”的和谐生态繁荣模式。各景观节点之间相互呼应,轴线构架清晰,节点层层嵌套。步步有景,移步换景。3、分区设计说明主入口区:以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的“生态农庄博物馆”造型作为焦点,简单大气的设计风格和田园般若隐若现的朦胧感觉营造出浓郁的农业生产气息和文明氛围。引导游客卸下现代文明的劳累,在慢溯农耕的发展足迹的同时领悟“农”的内涵,充分意识到“农,天下之本业”的道理所在。观景园区:合理利用原有地形中的山地、坡地,结合植物配置,营造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花海奇观。树种以阵型,环形或自然型分散排列,以特定的常绿-落叶,色相-季相等排列而成。以水点缀,营造出局地观赏小气候。生态果园区:以大棚和露天场所为依托,开辟本地和反季的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吸引游客亲自体验摘果、拔菜、赏花、采茶,在享受田园乐趣的同时了解经济作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特性。私家生态园区:以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为主导,更具个性化的农业体验和展示空间。同归规划一些诸如芦雪飞花等特色景区,给游客提供种植、饲养、采集、品尝和加工等活动,体念乡村风情和农业生产活动的艰辛。园林酒店区:度假村的重点核心区。酒店的室外造景主要是通过游路、桥梁、栈道来组织游线,在重要节点处建造亭、廊、观景平台来供游人驻足观赏与休憩,但这些要素需要与娱乐项目相结合来赋予场景生命力,使其变得更加活跃。景观道路一般采用仿自然石材或木质材料,结合水体和植物营造自然野趣的意境。酒店的整体风格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是园林酒店区别于其他度假酒店的独特之处,园林中小尺度的叠山、置石、理水、引径等能够增强游客对酒店的整体印象。而园林度假酒店的整体风格可通过园路的铺砖、建筑、小品所携带的符号来表现。除此之外,一流的管理与服务也是酒店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园展示区:以农业生产工具如耒耜、钉耙、水车、锹等为实物展示,充分引入高科技手段充分还原中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演变脉络。弘扬“天人合一”的哲学总观。利用竹、木、稻草、石材作为内部装饰的主要材料和铺装。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农业生活方式和地方民俗。游乐园区:以游客感受为导向,结合季节变化以漂流、海浪、儿童戏水池、滑道等一些动感温泉项目主要适合作为夏季水上娱乐运动;以沐足、药浴、SPA、情侣浴、游泳等项目在温暖季节可在室外娱乐,同时也应做足室内娱乐,满足寒冷的冬季或者风雨天游客的使用。农田体验区:田园是自然的象征,而田园生活则是一种回归。对于勇者,拓展、野外生存等是很好的选择,而对于大众来说,生态环境下的品位生活更值得拥有。觅一块清净之地露营或是在木屋、树屋住下,在森林书吧、餐吧或者氧吧中休闲,到林中的湖泊旁垂钓或戏水,非常的惬意。可以植物造景,利用大乔木将田园生活与道路分割,避免喧闹,应在附近配套服务设施,让游客更为方便。 (三)生态设计1、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区内结合本地实际和农业生态化要求,采用“四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见图3.31)即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生态模式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1。 1、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嘉农经2014106号. 002545389/2014-01906这种模式在提高农业作物等经济产量的前提下确保了生态化的污染处理,同时为解决研究区内各生物要素循环提供了有效途径。2、农业循环系统根据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立足当地资源环境、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等实际,在研究区内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的特性,对土地、物种、时空进行科学配置,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农机农艺结合以及农作物间作、套作、轮作等新型农作制度,着力构建功能互补、能量循环、高效生态生产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观赏渔业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和高效使用率打下基础。实现生态圈层能能量的快速流动和循环1(见图3.32)。图3.32循环农业生态链同时,注重在循环系统建立过程中同时做加减法。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低风险农药和病虫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有机肥生产使用,落实沼液消纳地,探索沼液深度处理技术。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减少对环境污染。(四)设计原则与方法 1、刘秀艳,谢正苗,张龙.农业循环经济. 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首先,尊重场所自然演进的过程和乡土材料的使用。区域自然条件是因地制宜设计的基础。即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将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融入在新的设计之中,适应场所自然生态过程。其中,乡土物种和建材的使用是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而保留下来的,最适宜当地的气候环境,它使用的投资、管理成本最少,既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养护,又能减少对异地环境的破坏,所创作的作品也更具地方风格1其次,注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的延续与创新。根植于地域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当地人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衍生和积淀。一个适宜于景区的生态景观设计,首先应考虑当地传统文化给予的启示,再结合现代景区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楼梦》中对联的教学作用
- 分区公园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方案(3篇)
- 电网工程履约管理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教学专题培训总结课件
- 农业供应链管理中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 聊城市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口腔基层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课程讲义
- 新能源绿色信贷政策在2025年的执行成效:技术创新与市场趋势
- 发展经济学 马工程课件 13.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
- GB/T 19136-2021农药热储稳定性测定方法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GA 979-2012D类干粉灭火剂
- 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答案
- 开发区(园区)招商引资投资指南手册【超级完整版】课件
- 露天矿风险告知卡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铁道概论全套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服装色彩设计(PPT57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