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doc_第1页
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doc_第2页
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doc_第3页
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doc_第4页
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儿童上小学,必备的六大能力一、视知觉能力(包括:空间知觉、视觉辨别、背景辨别、视觉填充、视觉再认等五方面。)二、听知觉能力(包括:听觉注意力、听觉辨别力、听觉记忆、听觉系列、听觉混合能力、听觉理解能力等六方面。)三、运动协调能力(走跳平衡、精细动作好、左右半脑协调等三方面。)四、知觉转换能力(听转视动、视转言语或动作、动转视听等三方面。)五、数学准备能力(顺数一百、加减乘除、分类、排序等四方面。)六、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兴趣、自理能力、自控力、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良好习惯等五方面)一、视知觉能力1、孩子学业灵不灵,空间知觉来确定:(1)空间知觉指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是视知觉水平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2)空间知觉有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拼音b、d、p、q以及f、t和n、u等常搞混;数字2、3、5、6、7、9会左右颠倒过来写,方向是反的;“人”、“入”、“上”、“下”、“手”和“毛”分辨不清;写字左右颠倒,数字混淆,如16和61易写混;数学竖式对齐总出错,但视力绝对没问题。(3)如何测试孩子是否有这方面问题呢?可用下面几种方法:对指测验:双手食指伸出、掌心向外相向运动、让食指指尖对接,能准确做到。能利用同色或不同色的积木,拼几何形状或模型(彩色6块,同色9块)。“3”和“E”、“6”和“9”、“士”和“土”、“左”和“右”、“上”和“下”的关系。对“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反应灵敏,动作准确。(4)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走迷宫:一开始允许孩子用手指指着辅助定向,慢慢提高为只用眼睛看。笔纸活动:给孩子大量的纸,让他随意画、涂、折、剪、撕,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物体的空间变化。模拟画:选择些简单的线条画,让孩子临摹。找一致,辨不同。看图摆图形:推荐孩子玩中国传统玩具“七巧板”。先让孩子照样子摆,逐渐提高难度,让孩子根据记忆来拼摆看过的图形。直觉比较:让孩子用目测的方法,去判断两堆或两列水果或玩具的数量多少。手影游戏。2、阅读速度快与慢,视觉辨别是关键:(1)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与求异两方面的能力。(2)这方面有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为:*辨别拼音b、p、d、q、t、f等困难;*辨别汉字的形近字如“天”和“夫”,“田”和“由”、“甲”,“人”和“八”、“入”等有困难;*经常会将数字6和9,2和5认反。(3)如何测查呢?用以下方法:*能说出家里配套餐桌椅的4个相同之处和4个不同处;*在比较b、p、d、q、t、f时能说出其中的异同;*能区分数字6和9,2和5。*能正确区别笔划的长短、多少,如“末”和“未”、“日”和“目”、“土”和“士”等。(4)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辨别物体之间的差异,从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辨别开始,如小鸡和小鸭的异同,苹果和西红柿的异同等;也可以找些专门比较图案异同的儿童练习书。3、观察能力强与弱,图形辨别来开拓:(1)图形背景辨别能力,是指把物体从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的能力。(2)这方面有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对图形观察不仔细,不能按照正确的答案找出对应的数量;*孩子在成人的提示下也不能继续观察,表现为不耐烦,并不能再找出与正确答案一致的相应图形。*孩子对图形是以扫视的方法看的,注视的时间非常短。(3)如何测查呢?用以下方法:*写一个大大的“田”字,让孩子找一找数一数其中有几个正方形;*从如下的图中辨别小动物:(4)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强化训练:*找一些视觉游戏的书,让孩子练一练;如:看看能从这幅画中看出几个人头?*数图形:数一数左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右图中朋多少个长方形。*练习各种智力拼图。4、读书能力好不好,视觉填充见分晓:(1)视觉填充能力,是指儿童在部分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认识与区别物体的能力。比如看见长颈鹿的脖子就能说出它是什么动物。(2)亲子小游戏:*看图说话,续编故事。*辨颜色。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爸爸、妈妈穿戴的衣服、鞋袜是什么颜色的。5、掌握汉字牢不牢,视觉再认很重要:(1)达到入学水平的孩子一般能再认以下项目:*在自家的小区里能自己独立回家;*国旗、天安门、卡通人物、日常用品;*常见的汽车商标、和常见餐厅标识等;*认真看一下七巧板样图后能准确再现图形;*指读电话号码并能指出自家或父母电话号码;*包括自己名字在内的几十个简单汉字或与居住地相关的汉字。(2)如果孩子在上述方面有困难,可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训练:*猜谜语;*练习玩七巧板;*两张相近的图片找不同等。二、听知觉能力1、听觉注意能力弱,精神涣散常出错。(1)所谓听觉注意能力,实际上就是倾听的技能。(2)这方面有问题的孩子一般会有以下表现:*充耳不闻。家长说的话通常跟“耳旁风”似的!*平时和人讲话很少有目光交流,严重的甚至眼神发飘,不敢与人正视。*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听他人讲解时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或东张西望。*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走神儿、做小动作,常因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老师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老师布置作业,常掌听漏听错。*写作业时,只要有细微声音干扰就转移注意力。(3)如何判断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呢?可以用以下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漏数”游戏来判断。即家长以1秒说1个数字的速度,从1数到30,中间随意漏数10个数,孩子听到漏数的数就拍手一次。如果孩子能听出8个以上漏数的数,就说明这方面能力较强,听出6个,能力一般,如果只能听出6个以下,说明能力较差。(4)训练方法:*你听到了什么?家长让孩子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周围的各种声音,鼓励孩子既能听出房间内的声音,又要能倾听房间外更远些的声音。*看谁模仿得像。孩子闭眼或背对大人,大人做拍手、击鼓或敲击等动作,并问孩子:“你听到了几下声音?能不能把刚才听到的声音拍出来?”还可以用不同节奏、不同音量等变换形式拍奏,要求孩子模仿。*看谁听得准。给孩子读一组词,规定一个标准让他认真听,把符合标准地挑出来,比如让他听到动物就拍手(家长说猫、桌子、钱包、狗)*看谁做得对。家长说一个动作命令,让孩子做相反的动作。*听话找病句。家长可以说“小羊在篱笆旁捉虫”让孩子挑毛病。*数数。家长和孩子一起从1数到100。爸爸每次数1个数,妈妈每次数2个数,孩子每次数3个数。依次数到100。再变换其它顺序数。2、听觉辨别能力差,口齿不清怕说话(1)听觉辨别能力,指人们对不同声音间差异的辨别能力以及辨别一组词之间差异的能力。(2)这方面有问题的孩子一般会有以下表现:*在学习多音字时比较困难;*在唱歌时音调总不准;*对高音低音的区分不太敏感;*对周围嘈杂的声音环境难适应;*听力完全正常,却听不清或记错老师留的作业。(3)听力训练:*声音在哪里。家长事先把音乐盒或其它能发出声音的东西藏起来,让孩子根据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到房里去寻找。或者孩子戴上眼罩,站在房中央,家长走到房间的任意角落,轻轻出声,让孩子说出声音是从房间的什么地方发出的。*猜猜我是谁。在人多的地方,蒙上孩子的眼睛,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分别发出声音,让孩子猜猜是谁在说话。或者也可以让孩子猜猜各种声音是从什么乐器里发出的。*听辨语气。让孩子理解同一句话语调、语气不同,所反映的意思也不同。*舌操训练。将舌头前后、左右、上下摆动、卷舌、弹舌等。*多吃些干果、粗纤维的食物,练习咀嚼,训练口舌。*读诗词、儿歌等,感知词的节奏。*正音、辨音训练。3、听觉记忆若障碍,漏壶装水忘得快(1)这方面有问题的孩子一般会有以下表现:*听故事时,明明看他认真听了,复述时却颠三倒四、逻辑不清或流失很多信息。*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或其他事情常记不全或记不住。*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常常听而不闻。*昨天或前不久刚学过的东西忘得快,很难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2)我们可以用“电话测验法”来判断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家长和孩子玩“打电话”的游戏,放慢语速告知孩子:“我是幼儿园食堂的王阿姨,麻烦你告诉妈妈:明天早上9点在幼儿园门口等张老师,骑自行车一起去超市买奖品。”,如此重复两遍,如果孩子不用任何提示能转告电话内容中6条以上信息,则记忆能力属上,如通过家长逐一提问能答对7条以上,则记忆能力属中;如果只能说出5条以下,则能力属下。(3)训练方法:*模仿秀。家长用不同节奏拍手、敲打、跺脚,听完后要求孩子按节奏模仿出来。*传令兵游戏。爸爸与孩子说话,每告诉孩子一句话,就让孩子转告给另一房间的母亲。*家长常让孩子充当“小助手”,帮着传话给爷爷奶奶等。*听命令做事。家长发布连续发布几条指令,让孩子听完全部指令后一个个地执行。*回忆一天的活动。*复述故事等。4、听觉系列若有序,条理清晰心不惧(1)听觉系列化,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条理化回忆、描述出来的能力。(2)这方面有问题的孩子一般会有以下表现:*记忆材料记住了但顺序不对。*遗忘率比别人高。*喜欢自己看着读而不愿听别人读。*通常不能举一反三。*说话组织能力差,内容重复,缺少逻辑,丢三落四,语无伦次。*造句短小,缺少修饰,显得干巴巴没有生机。(3)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数字测验: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能准确复述随机的7-9位数字,即大人随机说一个7-9位数字,孩子随后能准确复述。(4)相关训练:*听数字并复述。*听故事并复述。*背文章。*教孩子学会编序表达。会用“首先”、“其次”、“再次”、“接着”、“之后”、“然后”、“又”、“再”、“最后”,以及“第一”、“第二”5、听觉混合能力好,拼音学习特轻巧(1)听觉混合能力,是一种把单个音素混合成一个音节,将音节混合成词并拼读出来的能力。(2)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让其跟读一个声母一个韵母,然后让其组合成一个音节。家长可以先示范,让孩子理解游戏规则后再进行测试。(3)相关训练:*练习绕口令。*背诵一些诗词。*拼读音节游戏。*词语接龙。6、听觉理解能力强,老师选你做榜样(1)这方面能力差的孩子,平时生活中会显得较木讷,对大人发出的指令反应迟钝甚至充耳不闻。(2)相关训练:*听完故事,家长与孩子要对故事进行提问回答式的游戏,锻练孩子的理解能力。*我来说你来做。家长发生指令,让孩子指着做。*听指令画画。三、运动协调能力1、跑跳平衡发育好,体育运动早达标。这里需重点提出的是,导致孩子运动能力发展不足的原因包括:保胎、剖腹产、“襁褓期延长;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保姆等)过度保护;孩子看电视过多,缺乏运动和活动机会等。有人曾经总结说:“生命在于运动。若该动不让动,上学必多动;学前任其活动,动够上学不动。“研究表明,儿童在运动中对家庭经营系统的刺激,对大脑的发育有着积极意义。2、若要心灵手先巧,精细肌肉要协调。(1)很多孩子的书写障碍,都是孩子精细肌肉动作发育不协调导致的。(2)6岁孩子精细动作应能达到如下指标:*熟练使用筷子。*会用剪刀。*自己能系鞋带、扣纽扣。*能专注地、动作协调地将蜡烛一根根插在蛋糕上。*能按正确方法叠被子、衣服。*用正确方法将护肤油均匀涂在脸上、手上。*比较熟练的折纸。*准确涂鸦、描红。*与同龄孩子相比,画画能力不是太差。3、左右半脑共协调,头脑聪明乐逍遥(1)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勉强通过指鼻测验甚至通不过。(指鼻测验:让受检儿童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鼻5次,观察儿童在指鼻过程中的协调性和速度。神经发育不协调的儿童往往动作过重、笨拙,出现错误次数较多,尤其闭眼时,错误更明显。)*勉强通过点指测验甚至通不过。(点指测验:让受测儿童一手握拳,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他手指指端,然后换另一只手重复。如不能快速灵活地完成此项试验,即为神经发育不协调。)*勉强通过翻掌测验甚至通不过。(翻掌测验:让受检儿童将双手并置于桌上,手心向下,拇指弯于掌心,其余四指均并拢,并将两手食指靠紧并拢,然后双手合拢,掌心相对,再将双手翻过来,掌心相上,两手的小指并拢。就这样在原位反复翻动双手,渐渐加快速度。这时观察肘部摆动幅度、双手翻动时的姿势及双手是否并拢等。如果翻手姿势笨拙、不协调则为神经发育不协调。)*不愿意玩“你拍一我拍一”游戏;*做事情的速度不如别人,如穿外套、系鞋带、跳绳等;*不愿意参加既要说又要做的活动;*认字速度比同龄孩子慢。(2)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定型的关键期是在幼儿期,因此及早训练很必要:*多听,以耳带口,使孩子博闻强记聪;*多看,以眼带手,使孩子见多识广明;*多动,生命在于运动灵;*多抚触,母乳喂养加日常抚触,促进孩子人格健康和社会能力发展通。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儿童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儿童活动的自由,允许孩子尝试错误,自己解决问题与纠纷,不要保护过度。数学准备能力这个就不多说了,相信每个幼儿园都会对孩子进行相关训练。 社会适应能力纵观社会适应能力的几个方面,还是觉得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是最重要的。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学会生活、学习和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二、培养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和良好习惯。三、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等学习工具,并能制作简单玩具。四、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