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IV)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75 分)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石斧耧车骨镰曲柄锄。A. B. C. D.2.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3.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A.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4.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的落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B. C. D.5.如图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编制)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A.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 D.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6.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7.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D.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8.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A.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9.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0.中国的资金积累率由1952年的11%上升到1957年的20%,这种罕见的积累率使中国可以进行固定资本的大量投资。出现这一变化的政策原因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 B.土地改革C.双百方针 D.大跃进1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国民京津的恢复12.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大量增加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13.据记载,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城市职工1887万人,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年到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B.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大量减少C.工人下乡,大炼钢铁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14.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企业有一定自主权B.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质变C.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开始形成D.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15.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两种解放分别侧重于()A.政治上解放、生产力解放 B.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解放C.上层建筑解放、社会制度解放 D.民主政治解放、对外关系开放16.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B.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1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B.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18.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中山装、旗袍 B.面包房、咖啡屋C.西式别墅 D.火车、汽车19.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文“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他的南方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20.有诗云: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视 B.火车 C.电报 D.互联网21.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A.鸦片战争后 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 D.解放战争后22.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23.“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24.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5.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泊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中国己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B.光绪车间近代工业体系墓本建立C.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手工业消失 D.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二、材料解析题26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上,有成功的探索,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最终找到了一条新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年份项目194919521957工农业产值(亿元)4668101241粮(亿吨)1.11.631.95钢(万吨)15.8135535(1)与1949年相比,1952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出现材料一中1957年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材料二:有学者认为,除了调整时期注重市场机制等一些制度创新外,改革开放前我国仅有两种典型的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