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有女初长成”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论文_第1页
“杨家有女初长成”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论文_第2页
“杨家有女初长成”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论文_第3页
“杨家有女初长成”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论文_第4页
“杨家有女初长成”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杨家有女初长成”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关键词:白居易 长恨歌 初长成 回眸一笑 处子形象摘 要:白居易长恨歌开篇将杨妃塑造成纯洁“处子”, 后世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存在一些偏颇。“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被誉为颇得春秋笔法。“回眸一笑百媚生”,被指为“形容勾栏妓女之词”。文章对此一一进行了辨正,并指出开篇的杨妃“处子”形象,对诗歌情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称杨妃以处子入宫,非实。唐大诏令集卷四十册寿王杨妃文: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册“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为寿王妃”。新唐书后妃上:“玄宗贵妃杨氏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资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诏训女,而太真得幸。”新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八年,“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寿王李瑁为玄宗第十八子,武惠妃所生。玄宗父夺子妃,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人多认为长恨歌的处理是为尊者讳。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二:“诗人之言为用固寡。然大有益于世者,若长恨歌是也。明皇太真之事,本有新台之恶,而歌云: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不识。故世人罕知其为寿王瑁之妃也。春秋为尊者讳,此歌真得之。”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杨妃本出寿邸,而曰养在深闺人不识,为君讳也。”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八:“养在深闺人未识,为尊者讳。”何谓“为尊者讳”?赵克勤下过一个定义:“为尊者讳,是造成委婉的一个重要原因。古人对于君父尊长的所作所为不敢直说,而要采取拐弯抹角、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示。”也就是说,“为尊者讳”重在委婉,而并不改变事实。这里,不妨参考一下其他文献对于杨妃出处的处理:其一,明刻文苑英华附丽情集本长恨歌传:“使搜诸外宫,得弘农杨氏女,既笄矣。”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取自寿邸,但是也没有否认得于外宫,并且强调“既笄矣”。礼记内则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郑玄注:“十五而笄,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长恨歌传称杨妃已经成人,至于已嫁未嫁,并未说明。这极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杨妃入宫前是一个处子。其二,旧唐书后妃上:“(开元)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数千,无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径直称杨妃以女官进见,略去其入宫前曾为寿王妃。长恨歌传作者陈鸿颇具史才。唐文粹卷九十五载其大统记序:“臣少学乎史氏,志在编年。贞元丁酉岁登太常第,始闲居遂志,乃修大纪三十卷。七年书始就,故绝笔于元和六年辛卯。”丁酉为乙酉之讹。元和元年十二月作长恨歌传之时,陈鸿已然在撰写史书大统记。长恨歌传中,他隐去玄宗父夺子妃的恶行,是本朝史家合乎情理的处理。旧唐书虽修于五代,而全用先唐实录国史。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十六“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条:“五代修唐书,虽史籍已散失,然代宗以前尚有纪传,而庾传美得自蜀中者,亦尚有九朝实录,今细阅旧书文义,知此数朝纪传多钞实录、国史原文也。凡史修于易代之后,考覆既确,未有不据事直书,若实录、国史修于本朝,必多回护。观旧书回护之多,可见其全用实录、国史,而不暇订正也。以本纪而论杨贵妃本寿王瑁妃,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此开元二十八年事也,本纪亦不书,直至天宝四载,始书册太真杨氏为贵妃,而绝不见其来自寿邸之迹。”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旧唐书出于回护之目的,或制造错觉,或有意省略,而并没有改变杨妃原为寿王妃的事实,属于“为尊者讳”一类。白居易长恨歌言杨妃入宫时为处子,显然不应阑入此列。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清张祖廉定盫先生年谱外纪卷上云:“(龚自珍)先生谓长恨歌回头一笑百媚生,乃形容勾栏妓女之词,岂贵妃风度耶?白居易直千古恶诗之祖。”龚自珍理解不确。关于“回眸一笑百媚生”所本,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云:“白乐天长恨歌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盖用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云: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宋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七:“吴曾漫录谓乐天回眸一笑百媚生盖祖李白清平词一笑皆生百媚之语。仆谓李白之语又有所自。观江总回身转佩百媚生,插花照镜千娇出,意又出此。”周相录认为出自汉崔骃七依。艺文类聚卷五十七杂文部三载七依:“于是,置酒乎燕游之堂,张乐乎长娱之台。酒酣,乐中美人进以承宴,调观欣以解容,回顾百万,一笑千金,振飞縠以长舞袖,袅细腰以务抑扬。”从崔骃七依到陈江总诗句、李白清平乐令,再到白居易长恨歌,转相借鉴。长恨歌“回眸一笑”借自七依,同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及下文“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兼受清平乐令影响。崔骃、江总、李白所写,或为舞姬、或为美人,或为杨妃,均与“勾栏妓女”无涉。长恨歌杨妃离去时对玄宗“回眸一笑”,不但不是“形容勾栏妓女之词”,恰恰相反,它逼真而传神地刻画了纯洁少女初见意中人的娇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二句,位于“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之后,“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之前。直至与玄宗共度“春宵”,杨妃的“处子”身份方才改变。女性神态因身份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章华大夫回忆自己年少时远游四方,春夏之交偶遇一位美丽的采桑少女,献上妙丽的诗句与芳香的鲜花表达爱意,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处子”羞涩单纯,面对章华大夫的追求,她稍稍有些亢奋,行为闪烁,“含喜微笑”,不好意思正视。这种“羞涩单纯”,其实是少女最为可贵的品质。同样,长恨歌“回眸一笑”,刻画出杨妃“初长成”“人未识”初涉爱河的纯洁少女的典型特征。“回眸一笑”是少女羞涩的笑,对意中人深情的笑,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笑。这种笑只存在于爱情生活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少女初见意中人之时,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少女转变为少妇,它会渐渐消逝,代之以神态娴静的笑、幸福的笑、满足的笑。三长恨歌开篇将杨妃塑造成纯洁“处子”,对诗歌情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与方士寻觅“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一段,存在内在的关联。庄子逍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歌中的“绰约”、“雪肤”,均出自逍遥游。如同逍遥游居于姑射山的神人“如处子”一样,白居易也将杨妃塑造成了处子,须知一个日后在蓬莱仙山成为仙子的人,身上是不允许染有污点的。长恨歌改造杨妃出处,一方面照应前面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因为只有“初长成”“人未识”的纯洁处子,才值得汉皇“多年”的寻求;另一方面,为玄宗与杨妃情感的持续发展营造了一个纯洁的开端。“一朝选在君王侧”之后,白居易以玄宗的视角,描绘了杨妃的三幅美女图:“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神态之美、“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肌肤之美和“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气质之美。这三幅美女图的总体特征“是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杨贵妃的美,并且是能够撩动男性的性爱感情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着意刻画杨妃的“神”,加之发生时间在前,所以被置于三幅美女图之首。孟子离娄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刻画美人眼睛,离不开笑的点染,惟有将二者结合,美人才能光彩照人风神尽出。诗经邶风静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成功,在于它从“回眸”与“笑”的动态描写中去升华美。动态描写即莱辛所说的“化美为媚”:“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它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因为我们回忆一种动态,比起回忆一种单纯的形状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媚比起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回眸一笑百媚生”,是对“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形象阐释;同时,杨妃“回眸一笑”,她的青春、灵动、羞涩、单纯的“处子”之美展露无遗,叫玄宗怎能不心旌摇荡,将爱情进行到底。总之,长恨歌开篇的杨妃“处子”形象,是诗歌谋篇布局的必须,没有这一形象,诗歌就无法向下进展,就不会有杨妃生前玄宗对她的无比宠爱,杨妃死后玄宗的缠绵相思,以及延长出方士寻觅一段浪漫情节。当然,白居易改变杨妃原为寿王妃的史实,将其塑造为纯洁处子,还有更为深层的创作动机的原因,不过那已经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畴。 赵克勤:古汉语修辞简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6页。 周相录:长恨歌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95页。 王富仁:角度和意义,所指和所能: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