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套).docx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套).docx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套).docx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套).docx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套).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套)目录: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一北师大版语文同步总复习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二北师大版语文同步摸底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 1 -北师大版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时间:90分钟)班级:_ 姓名:_一、基础练习。(共30分)1. 朗读下面五个感叹句,应该用怎样的语速语气?欢快而热烈 缓慢而陶醉1.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_2.清清的水,泼啊,洒啊!_3.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_4.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_5.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_2. 根据语言环境,选词填空。(填序号)A陆续 B连续 C持续 D继续上课了,同学们_地走进礼堂,_听老师的安全讲座。精彩的讲座结束后就听到_不断的掌声_了好长时间。3. 情感体味(填序号)。A.遗憾、内疚 B.迫切、渴望C.诚恳、热情 D.赞叹、惊喜 E.体谅、安慰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弹得,那有多好啊!_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_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_不,我是来谈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_谈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_4. 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盛_(chngshng)水 盛_(chng shng)开床铺_(p p) 铺_(p p)路5. 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东 西 南 北 下午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_,后面是_,左面是_,右面是_。6. 你认识下面的字吗?选出三个注上拼音。_丽丽美容院蜂蜜店社区便民超市宇飞电脑7. 补全下列生字的音节。听t_黄h_校x_课k_晚w_起q_8. 看图,根据提示选一选,填一填。 只 条 群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大海醒了。一_鸟儿为大海歌唱,两_乌龟爬向大海,因为那里有几_鱼儿在等着它们去做游戏。9. 辨一辨,再组词。跑_ 炮_ 今_ 令_向_ 问_ 穿_ 窗_10. 按要求填空。“及”的笔顺是_,第二笔是_,组词_。“奶”的第五笔是_,共_画,读音是_,组词_。“巨”的笔顺是_,读音是_,组词_。“切”共_画,部首是_,它有两个读音_、_。二、综合练习题。(共30分)1.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小林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爸爸累得_。_得_。_得_。2. 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梗概圈养畏惧桅杆荒岛简陋野蛮教化救援痕迹3. 读一读,写一写。冒险消受机敏堂皇纽扣名义薄弱附庸4. 先看图,判断图中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哪些又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然后补充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龙一鸣:图一中_就是不文明行为,这样做_。黄霏霏:对,图二中_也是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_。壮壮:生活中,我也看到过一些不文明行为,如_。依依: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如_。这些行为值得表扬,值得我们学习。龙一鸣:对于不文明行为,我们要制止,要教育;同时对于感人的行为,我们要学习,要宣传,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美好!5. 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梗概圈养畏惧桅杆荒岛简陋野蛮教化救援痕迹6. 用钢笔描红。 嫂 棚 衰 挣 7. 在方格中抄写诗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8. 用钢笔描红。 奴 驻 蔽 犁 镰 洽9. 描红。 谁 怕 跟 凉 量 最10. 用钢笔描红。 探 昌 阁 督 宴 章 鸭 读 序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o)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热带来的疲(p)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真是“_,_。”(2)文章按照_、_、_、_的顺序写小草。(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_、_(4)短文是围绕_来写的。(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横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盛,请画上波浪线。(6)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用“_”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比作_。再写一句比喻句:_。(3)找出文段中的拟人句,抄写下来。四、写作题。(共20分)1. 近几年来,我们的家乡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请你以“家乡新事多”为题写一篇作文,用一两个具体事例,如实反映家乡新风尚。你可以写家乡生活上的变化,可以写家乡人民的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变化。例如:住房、家庭设备的变化,在建设家乡中涌现的好人好事等。要求:语句通顺,标点正确。450字左右。6 / 17北师大版语文同步总复习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二(时间:90分钟)班级:_ 姓名:_一、基础练习。(共30分)1.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dudu战斗 _ 星斗 _ 斗争_斗志_ 斗胆_ 斗气_ddi 大_家都劝白求恩大 _夫离开前线,可白求恩不愿意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手术台。2. 查字典,根据意思填空。 小明不认识“颜色各异”中的“异”字。他在字典“部首冃录”中查到_部,然后在“检字表”的第_画中找到“异”。翻开字典,他看到了“异”字有如下的盘思:有分别;不相同。奇异;特别。惊奇:奇怪.另外的;别的。分开:离异。他认为,“颜色各异”中的“异”应该选择第_项。3. 根据语言环境,选词填空。(填序号)A陆续 B连续 C持续 D继续上课了,同学们_地走进礼堂,_听老师的安全讲座。精彩的讲座结束后就听到_不断的掌声_了好长时间。4. 情感体味(填序号)。A.遗憾、内疚 B.迫切、渴望C.诚恳、热情 D.赞叹、惊喜 E.体谅、安慰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弹得,那有多好啊!_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_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_不,我是来谈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_谈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_5. 补全下列生字的音节。听t_黄h_校x_课k_晚w_起q_6. 解释词语。志:_巍巍:_少选:_汤汤:_处士:_拊掌:_谬:_然之:_7. 依样画瓢(注意加下划线的字,照样子写词)。赚钱(嫌少)(谦虚) 垮台 _迅速 _ 祖国 _ _纽带 _ 仿佛 _ _8. 补充四字词语。无_无_ 不可_ _ _ _而止_ _不透 一_一_9. 按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序。_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_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_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洪水。_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10. 按要求填空。“及”的笔顺是_,第二笔是_,组词_。“奶”的第五笔是_,共_画,读音是_,组词_。“巨”的笔顺是_,读音是_,组词_。“切”共_画,部首是_,它有两个读音_、_。二、综合练习题。(共30分)1. 读一读,写一写。冒险消受机敏堂皇纽扣名义薄弱附庸2. 用钢笔描红。 嫂 棚 衰 挣 3. 正确、规范地抄写下面的字。黑 迎 含 敬 留4. 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正确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 先看一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写一写 浅 精 串 夜 店 舒6. 用钢笔描红。 元 九 州 祭 乃 翁7. 将下面的字正确、端正、整洁、匀称地写在对应的田字格内。爽 器 磊 森 斤 力 支 卜串 出 羽 朋 垂 奉 屏 退8. 我会读,也会写。bd mn il tf ua9. 用钢笔描红。 奴 驻 蔽 犁 镰 洽10. 在方格中抄写诗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1. 细读桥选段,回答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1)“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放纵 放肆)_地舔着 (揪 拖)_出(骂 吼)_道 痛苦地_(呻吟呼喊)(3)你能从文中找出全村人爱戴老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吗?(4)假如你就是被揪的小伙子,此时此刻你会对老汉说什么呢?(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用“_”划出来并说说原因。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高尔基和孩子们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圈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漫有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他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这本书的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_随即将珍藏多年的一本_童年_寄给了这名小学生_难怪孩子们常说_有了困难找高尔基_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_ 高尔基对于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当发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时,是从不娇纵和宽容的。一次,他收到一群四年级学生写给他的信。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生气,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夸奖。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地崭露出智慧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滋生骄傲的情绪。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一位年仅九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非常流畅,也很优美。高尔基听了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讨厌_ 虚心_ 批评_ 正确_(2)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1.冒昧_ 糊涂;隐藏;昏暗;鲁莽,轻率2.崭露_ 突出;优异;好(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4)给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高尔基接到信后_随即将珍藏多年的一本_童年_寄给了这名小学生_难怪孩子们常说_有了困难找高尔基_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_(5)文章通过_说明高尔基全面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可见高尔基对孩子们既有_的爱,又有_的爱。四、写作题。(共20分)1. 习作。(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一)生活中,你都会做些什么呢?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件事写下来。注意要把过程写具体,表过出真情实感。(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可真神奇。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请你把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11 / 17北师大版语文同步摸底四年级上学期期末三(时间:90分钟)班级:_ 姓名:_一、基础练习。(共30分)1. 照样子写一写。例:敬爱的(总理)欢乐的_ 难忘的_例:一条条(龙船)一串串_ 一只只_2.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撤走_(ch c)木棒 _(bng png)血丝_(xu xi)危险 _(xin xin)迅速 _(s sh) 布帘 _(jn lin)3. 照样子,认一认,填一填。他亻花_妈_你草妹们莲奶4. 选字填空。秤称 从 丛 际迹_呼 _前 边_杆 草_ 痕_及 极 辛 幸 哄洪_时 _苦 _水北_ _运 _骗5. 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hng_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zi nn_。大禹rn_为治水要紧,带着百姓疏通河do_,终于治好了洪水,恢复了农y_生chn_。6.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拜”:A.冲见面表示敬怠的礼节;B.人情往来.表示麻烦人办事;C.表示与人结为某种关系;D.见面行礼表示祝贺。1.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_2.每逢春节,我都去爷爷家拜年。_3.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_4.请你帮忙照看我孩子,拜托了。_7. 比一比,选字组词。木 禾 树_ _苗 锄_土 十 _个 _地 松_力 刀 小_ _气 用_8. 解释词语。志:_巍巍:_少选:_汤汤:_处士:_拊掌:_谬:_然之:_9. 查字典,填空。1.“挡”字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阻拦,遮蔽;用来遮蔽的东西。“挡水”一词中,“挡”应选第_种解释。2.“疏”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清除阻塞,使畅通;分散;不熟悉。“疏导”一词中,“疏”应选第_种解释。3.“驱”字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赶牲口,引申为赶走;快跑。“驱赶”一词中,“驱”选第_种解释。10. 读拼音,写词语。l zhngsh bnb shoshu nizo shang_二、综合练习题。(共30分)1. 照样子用划线的词写句子。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奶酪全被他吃光了。2. 读一读,写一写。笼罩簇拥惨白吹嘘探险喧嚷辉煌祈祷3. 用钢笔描红。 奴 驻 蔽 犁 镰 洽4. 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正确、工整,并注意字在方格中的位置以及整个句子的摆放位置。美好的环境要我们的双手创造!5. 龙一鸣经常丢三落四,比如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忘记带水龙一鸣十分苦恼,他决定向黄霏霏请教。请完成下面的对话。龙一鸣:黄霏靠,你好!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黄霏霏:可以呀!你请说!龙一鸣:我_你说我该怎么做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黄霏霏:你可以_龙一鸣:这个办法真好!谢谢你!黄霏霏:不用谢!6. 看图写话。看图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花猫把伞给了谁?快把你想的写下来吧! 7. 请你认真读一读,写一写。思乡前床低光8. 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例:他是个淘气的孩子。_是_。例: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_把_。9. 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那次玩得真高兴 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喜欢玩_、_和_,其中我印象最深、玩得最开心的一次是_(以下写玩的过程及快乐的心情) 那天,_10.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小林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爸爸累得_。_得_。_得_。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圆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青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莆田盖地的雷洪点击,被劈断,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过一回又一回摧毁,却能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我家乡的灞河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1)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株柳树,你想到的是_。理由是:_(要符合文章内容)(2)文章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作者的_,第自然段中柳树生长面对的最大困难是_和_;第自然段则从柳树_的精神这一方面赞美柳树。(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柳树_的精神,实际上是借柳树_。这种写法叫做_。(4)由这株柳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