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ine_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V1[1].0)_第1页
F-Engine_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V1[1].0)_第2页
F-Engine_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V1[1].0)_第3页
F-Engine_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V1[1].0)_第4页
F-Engine_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V1[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ENGINE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V1.0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目录目 录插图目录XVI插表目录XIX前 言XXII安全使用要则XXIV第1章 命令行接口11.1 命令行接口11.2 命令行视图11.3 命令行特性31.3.1 命令行在线帮助31.3.2 命令行历史命令41.3.3 命令行错误信息51.3.4 命令行编辑特性5第2章 登录交换机72.1 通过 Console 口方式登录72.2 通过 Telnet 方式登录92.2.1 计算机Telnet到交换机92.2.2 交换机Telnet到交换机11第3章用户界面配置133.1 用户界面简介133.2 用户界面配置143.2.1 用户进入或取消终端配置143.2.2 配置终端显示的行的字符数153.2.3 配置终端显示的颜色153.2.4 配置终端显示的语言163.2.5 设置虚拟终端是否接收debug信息163.2.6 设置虚拟终端的的登录方式163.2.7 设置虚拟终端的超时时间17第4章 VLAN 配置184.1 VLAN简介184.2 VLAN公共配置184.2.1 创建/删除VLAN184.2.2 端口添加/删除VLAN194.2.3 VLAN的配置显示194.3 VLAN典型应用举例20第5章 QinQ配置215.1 QinQ简介215.1.1 QinQ的实现方式215.1.2 QinQ报文的TPID值可修改功能225.1.3 灵活QinQ支持的功能225.2 配置接口的PVID235.3 配置接口的双标签工作状态235.4 配置接口TPID值235.5 配置灵活的QinQ195.6 显示灵活QinQ配置信息205.7 典型应用举例205.7.1典型应用1205.7.2典型应用2265.7.3典型应用3215.7.4典型应用423第6章 以太网端口配置296.1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296.2 打开/关闭以太网端口306.3 设置以太网端口双工状态306.4 设置以太网端口速率376.5 设置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386.6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广播/组播报文的抑制功能386.7 设置以太网端口速率抑制功能396.8 设置端口优先级大小396.9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最大传输单元406.10 描述以太网端口406.11 使能以太网设备带内网管地址416.12 显示以太网端口状态416.13端口隔离41第7章 端口聚合配置437.1 以太网端口汇聚简介437.2配置命令437.2.1创建聚合组及设置聚合组模式437.2.2端口加入和退出聚合组437.2.3设置系统lacp优先级和端口的lacp优先级447.2.4配置聚合组的负载分担类型447.3 显示汇聚端口的配置信息457.4 汇聚端口典型举例45第8章 组播配置488.1组播简介488.1.1 三种信息传输方式的比较488.1.2 组播中各部分的角色508.1.3 组播的优点和应用518.1.4 组播地址518.2 IGMP SNOOPING558.2.1 IGMP Snooping原理558.2.2 IGMP Snooping工作机制568.2.3 IGMP Snooping配置588.3 跨vlan组播复制608.3.1 跨vlan组播复制配置60第9章 带内带外网管配置629.1 带内网管配置629.2 带外网管配置63第10章 RLINK配置6410.1 Rlink简介6410.1.1 Rlink的运行机制6510.2 rlink配置6610.3 rlink显示6710.4 配置举例67第11章 密码管理特性配置操作6911.1 密码管理配置简介6911.2 密码管理配置6911.2.1 配置准备6911.2.2 密码管理的配置任务7011.3 密码管理配置举例70第12章 MAC地址表管理7212.1 MAC 地址表管理简介7212.2 配置 MAC 地址表管理7312.2.1 设置MAC地址表项7312.2.2 设置系统 MAC 地址老化时间7412.2.3 MAC 地址表管理的显示和调试7512.2.4 Flush MAC地址表项75第13章 ARP 配置7613.1 ARP 简介7613.2 ARP 配置7713.3 ARP 的显示和调试78第14章 ACL配置7914.1 访问控制列表简介7914.2 ACL配置7914.3 端口使能ACL8114.4 显示ACL配置信息8114.5 典型配置实例81第15章 QOS配置8315.1 QoS 简介8315.2 QoS 配置8715.2.1 基于端口的QOS配置8715.2.2 流镜像配置8815.2.3 端口镜像配置8915.3 QoS 配置实例89第16章 环回检测9216.1 环回检测简介9216.2 环回检测配置92表16-1接口上使能92表16-2接口上失效环回检测功能92表16-3配置端口所在业务vlan92表16-4环回检测程序发现环时的操作92表16-5是否发送SNMP TRAP告警消息93第17章 生成树9417.1 简介9417.2 STP 的配置9417.2.1选择STP协议9417.2.2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Bridge 优先级9417.2.3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Forward Delay 时间9417.2.4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Hello Time 时间9517.2.5 配置特定交换机的Max Age 时间9517.2.6配置交换机多生成树的名字9517.2.7配置交换机多生成树revision-level(保留字段)值9617.2.8 创建设备的多生成树实例并给实例添加VLAN9617.2.9 配置特定交换机实例的优先级9617.3 STP 显示和调试9617.4 STP配置举例97第18章 设备管理9918.1 设备管理简介9918.2 配置设备管理9918.2.1 复位交换机9918.2.2 更新系统或配置文件。10018.2.3 设备管理的显示和调试10018.2.4 日志配置命令10018.3 交换机作为FTP Client实现升级应用举例101第19章 RIP配置10319.1 RIP 协议介绍10319.1.1 RIP 的工作机制103.RIP 的基本概念103. RIP 的路由数据库10319.2 RIP 配置10419.2.1 配置RIP协议10419.2.2 配置使能RIP的网络接口10419.2.3 配置水平分割10519.2.4 配置路由重分配10519.2.5 配置接口的RIP版本10619.2.6 配置RIP路由费用10719.2.7 配置RIP接口的安静模式10719.2.8 配置RIP认证方式10819.2.9 RIP显示10819.2.10配置举例109第20章 OSPF配置11020.1 OSPF 基本概念11020.1.1 OSPF 路由的计算过程11020.1.2 路由器ID 号11020.1.3 OSPF 的协议报文11020.1.4. LSA 的类型11120.1.5. 邻居和邻接11120.2 OSPF 特性11120.3 OSPF 区域与路由聚合11220.3.1 划分区域11220.3.2. 路由器的类型11320.3.3. 骨干区域11420.3.4. 虚连接11420.3.5. Stub 区域11420.3.6. NSSA 区域11520.3.7. 路由聚合11520.3.8. 路由类型11620.4 OSPF 网络11620.5 OSPF 报文格式11820.5.1. OSPF 报文结构11820.5.2. OSPF 报文头11820.5.3. Hello 报文11920.5.4. DD 报文12020.5.5. LSR 报文12120.5.6. LSU 报文12120.5.7. LSAck 报文12220.5.8 Router LSA12320.5.9 Network LSA11920.5.10. Summary LSA12020.5.11. AS-External LSA12620.5.12. NSSA External LSA12120.6 OSPF基本配置12120.6.1 启动OSPF进程12120.6.2 设置OSPF的ID12220.6.3 配置接口和区域12220.6.4 配置实例12220.7 OSPF重分配12320.7.1 配置外部路由的开销和类型12320.7.2 指定导入特定的外部路由12320.7.3 指定拒绝特定的外部路由12420.7.4 指定外部路由聚合12420.7.5 执行重分配12420.7.6 举例12420.8 可扩展性配置12520.8.1区域聚合配置12520.8.2 Stub区域配置12620.8.3 NSSA区域配置12620.8.4 配置举例12720.9 安全配置12820.9.1 区域认证12820.9.2 接口认证12920.9.3 配置举例13020.10 接口配置13720.10.1 接口开销配置13720.10.2 接口邻居超时时间13820.10.3 接口Hello发送间隔13820.10.4 接口类型13820.10.5 接口MTU13820.10.6 被动接口13920.10.7 接口优先级13920.10.9 接口传输时延13920.11 虚接口配置14020.11.1 创建虚接口14020.11.2 配置虚接口邻居超时时间14020.11.3 配置虚接口Hello间隔14020.11.4 配置虚接口重传间隔14120.11.5 配置虚接口传输时延14120.11.6 虚接口配置实例14220.12 其他配置14220.12.1 路由过滤14320.12.2 路由计算间隔时间14320.12.3 OpaqueLSA支持14320.12.4 SNMP TRAP支持14320.13 调试指令144第21章 BGP配置14621.1 BGP 协议介绍14621.2 BGP的工作机制14621.2.1 外部和内部的BGP会晤14621.2.2 BGP中的路径选择14721.3 BGP 配置14821.3.1 启用BGP14821.3.2建立BGP对等连接14821.3.3设置TCP连接超时时间14821.3.4配置TCP角色14921.3.5 重分配直连路由14921.3.6 重分配静态路由14921.3.7 重分RIP路由15021.3.8 重分配OSPF路由15021.3.9 显示BGP对等体15121.3.10 显示BGP路由15121.3.11 显示TCP连接详细信息15121.3.12配置举例151第22章 PIM配置15322.1 PIM 协议介绍15322.1.1 组播路由协议概述15322.1.2. PIMSM 协议介绍153.RPT 和RP153.PIM 邻居155.RPT 的添加和裁剪155.组播数据转发158.SPT 倒换160.声明过程16.RP 和BSR163.软状态16322.2 PIMSM的配置命令16422.2.1PIM协议配置16422.2.2PIM接口配置16422.2.3 DR优先级配置16522.2.4 HELLO报文间隔配置16522.2.5 JOIN/PRUNE报文间隔配置16622.2.6 剪裁延时的配置16622.2.7 覆盖间隔时间的配置16722.2.8 静态组播组RP的配置16722.2.9 候选BSR的配置16822.2.10 候选RP的配置16822.2.11 SPT倒换容限的配置16922.2.12 Register消息倒换容限的配置16922.2.13静态IGMP成员的配置17022.2.14 边界路由器的配置17122.3 PIMSM的显示命令17122.3.1 显示PIM邻居17122.3.2 显示PIM接口信息17222.3.3 显示PIM域中BSR路由器信息17222.3.4 显示RP信息17322.3.5 显示PIM组播路由信息17422.3.6 显示PIM的全局信息17522.3.7 显示PIM的IGMP成员信息17522.3.8 显示PIM的裁剪信息17622.3.9 显示PIM与组地址相关的路由信息17622.3.10 显示当前PIM配置信息17722.4 PIMSM的调试命令17722.4.1 PIM调试开关177第23章 IGMP179231 IGMPV3协议的介绍17923.1.1 IGMPv3报文17923.1.2网络节点行为描述183232 IGMPV3的配置18623.2.1 IGMPV3协议的配置18623.2.2 IGMP端口的配置18723.2.3 显示IGMP接口信息18823.2.4 显示IGMP组播组信息18823.2.4 显示IGMP的调试信息189第19章 BFD19019.1 BFD概述19019.2 BFD配置19119.2.1使能BFD19119.2.2配置BFD 会话参数19119.2.3检查配置结果19119.3 BFD典型配置举例192第20章 DHCP19320.1 DHCP-Relay配置19320.1.1 DHCP-Relay简介19320.1.2 DHCP-Relay配置193 开启/关闭交换机DHCP-Relay功能19320.1.3 DHCP-Relay显示和调试19320.2 DHCP Server配置19420.2.1 DHCP Server简介19420.2.2 DHCP Server配置194 开启/关闭交换机DHCP Server功能19420.2.3 DHCP-Relay显示和调试195第26章 VRRP19626.1 简介196第21章 802.3ah20321.1 802.3ah简介20321.1.1 802.3ah组成20321.1.2 802.3ah功能20421.2、802.3配置20421.2.1 基本配置20421.2.2 环回配置20621.2.3 链路检测配置20721.3、802.3显示和调试209表21-15 显示两端发现过程信息209表21-16 显示本地接口配置信息209表21-17 显示本地接口的数据统计209表21-S3200 显示本地接口的错误日志209表21-19 显示本地设备上所有使能OAM的接口概要信息210表21-20 错误调试信息210表21-21 事件调试信息210表21-22 定时器调试信息210表21-23 收发包调试信息210表21-19 状态机调试信息210表21-20 告警调试信息211第22章 SNTP21222.1 SNTP概述21222.2配置命令212表22-1地址配置命令212表22-2SERVER配置命令213表22-3CLIENT配置命令213表22-4失效命令21322.3组网应用213第23章 IPv621523.1 相关配置21523.1.1配置IPv6地址21523.1.2重定向功能21523.1.3 路由通告功能21523.1.4设置lifetime字段21623.1.5 reachable-time字段的值21623.1.6设置动态邻居条目处于reachable状态的时间21623.1.7重传间隔时间21623.1.8 邻居请求的间隔时间21723.1.9 设置MTU大小21723.1.10设置DAD的重传次数21723.1.11设置管理标志位21723.1.12设置other-config-flag标志位21723.1.13设置发送路由通告的最小和最大时间间隔21823.1.14设置邻居请求发送的最大次数21823.1.15 设置接口的hoplimit的值21823.1.16清除当前的pmtu表21823.1.17配置/删除静态路由21923.1.S3200 IPv6相关的show命令219第24章 配置登录用户的ACL控制22024.1 简介22024.2 配置对用户的ACL控制22024.2.1 配置准备22024.2.2 配置过程22024.3 配置举例221第25章 RADIUS 协议概述22225.1 进入RADIUS视图22225.2 创建RADIUS服务方案22225.3 激活/挂起/删除RADIUS服务方案22325.4 设置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UDP端口22325.5 设置RADIUS 请求报文的重传次数21925.6 设置虚拟终端的登录方式219第26章 SNMP配置22026.1 SNMP 协议介绍22026.2 SNMP 版本及支持的MIB22026.3 配置SNMP22626.3.1 设置团体名22126.3.2 允许或禁止发送Trap22226.3.3 设置Trap 目标主机的地址22226.3.4 设置或删除一个SNMP的组22226.3.5 添加一个新用户或删除一个用户22326.3.6 创建或更新视图信息或删除视图22326.4 SNMP显示22326.5 SNMP 配置举例224第27章 文件系统配置22627.1 文件系统简介22627.2 目录操作22627.3 文件操作227第28章 FTP和TFTP配置操作22828.1 FTP 配置22828.1.1 FTP 简介22828.1.2 启动/关闭FTP服务器22928.1.3 FTP服务器的显示23028.1.4 FTP 客户端介绍23028.1.5 交换机作为FTP Server 实现配置文件的备份和软件升级配置举例23028.1.6 交换机作为FTP Client 实现配置文件的备份和软件升级配置举例238第29章 TFTP 配置19029.1 TFTP 简介19029.2 用TFTP 下载文件19129.3 用TFTP 上传文件19129.4 交换机作为TFTP Client 实现配置文件的备份和和软件升级配置举例192第30章 系统维护与调试19330.1 系统基本配置19330.1.1 设置交换机的系统名19330.1.2 设置系统时钟193XVI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插图目录插图目录图2-1 通过Console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7图2-2 新建连接8图2-3 连接端口设置8图2-4 端口通信参数设置9图2-5 telnet配置环境10图2-6 TELNET运行程序11图2-7 提供telnet client 服务11图4-1 VLAN配置举例图20图5-1 带用户VLAN Tag 的报文21图5-2 封装了外层VLAN Tag 的报文21图5-3 以太网帧的Tag 报文结构22图5-4 灵活QinQ配置举例图20图5-5 基本QinQ配置举例图26图5-6 灵活QinQ配置举例图22图7-1 汇聚端口配置示意图46图8-1 单播方式传输信息48图8-2 广播方式传输信息49图8-3 组播方式传输信息50图8-4 IP组播地址与组播MAC地址的映射关系54图8-5 IPv6组播地址格式54图8-7 二层设备运行IGMP Snooping前后的对比56图 10-1 单点双上联示意图65图10-2 双点双上联示意图66图11-1 密码管理配置示意图71图12-1 交换机利用转发表转发报文73图15-1 DS域和TOS字段84图15-2 带有802.1q标签头的以太网帧85图15-3 802.1q标签头85图15-4 优先队列示意图86图15-5 QOS配置举例89图17-5 RSTP 配置示例图97图18-1 交换机作为FTP client 配置组网图101图19-1 RIP109图20-1 OSPF 区域划分112图20-2 OSPF 路由器的类型113图20-3 NSSA 区域115图20-4118图20-5 Hello 报文格式119图20-6 DD报文格式120图20-7 LSR 报文格式121图20-8 LSU 报文格式122图20-9122图20-10123图20-11 Router LSA119图20-12120图20-13120图20-14126图20-15122图20-16125图20-17127图20-S3200130图20-19142图21-2 BGP152图22-1 RPT154图22-2 具有RP 的RPT155图22-3 RPT 的生成156图22-4 RPT 的裁剪157图22-5 组播数据转发159图22-6 非最佳的RPT160图22-7 SPT 倒换161图22-8 声明过程162图22-9 声明过程结束163图22-1 SNTP拓扑示意图212图22-1 SNTP组网图214图24-1 对交换机的SNMP或telnet用户进行ACL控制221图26-1 MIB树结构226图26-2 SNMP配置举例组网图224图28-1 FTP 配置示意图228图28-2 FTP配置示意图237图28-3交换机作为FTP client 配置组网图239图29-1 TFTP配置示意图190图29-2 TFTP配置示意图192XIX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插表目录插表目录表1-1 命令视图功能特性列表2表1-2 访问历史命令4表1-3 命令行常见错误信息表5表1-4 编辑功能表5表3-1用户进入或取消终端配置14表3-2配置终端显示每行的字符数15表3-3配置终端显示的颜色15表3-4 配置终端显示的语言16表3-5设置虚拟终端是否接收debug信息16表3-6设置虚拟终端的的登录方式16表3-7设置虚拟终端的超时时间17表4-1 创建/删除VLAN19表4-2 端口添加/删除VLAN19表4-3 VLAN的配置显示19表5-1 配置接口的PVID23表5-2 配置接口的双标签工作状态23表5-3 配置接口TPID值19表5-4 配置灵活的QinQ19表5-5 显示灵活QinQ的配置20表6-1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29表6-2 打开或关闭以太网端口30表6-3 设置以太网端口双工状态30表6-4 设置以太网端口速率37表6-5 设置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38表6-6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广播/组播报文的抑制功能38表6-7 配置以太网端口的速率39表6-8 设置接口的优先级39表6-9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最大传输单元40表6-10 设置以太网端口描述字符串40表6-11 设置以太网设备带内网管地址41表6-12 显示以太网端口状态41表7-5 显示汇聚端口的配置信息45表8-1 IPv4组播地址的范围及含义52表8-2 常用的永久组地址及其含义52表8-3全局配置igmp snooping58表8-4接口配置igmp snooping58表8-5显示igmp snooping配置59表8-6全局配置跨vlan组播复制60表8-7显示跨vlan组播复制配置61表10-1 rlink配置66表10-2 rlink显示67表11-1 密码管理操作70表12-1设置MAC地址表项73表12-2设置系统 MAC 地址老化时间74表12-3 MAC 地址表管理的显示和调试75表12-4 Flush MAC地址表项75表13-1 ARP 配置77表13-2 ARP的显示和调试78表14-1 ACL配置79表14-2 基于二/三层的规则(rule)79表14-3 匹配规则操作(action)80表14-4 端口使能ACL81表14-5 显示ACL配置信息81表15-1 基于端口的Qos配置87表15-2 流镜像配置88表15-3 端口镜像配置89表18-1 复位交换机99表18-2 更新系统或配置文件100表18-3 设备管理的显示和调试100表18-4 日志配置命令101表24-1对用户的ACL控制220表25-1 显示以太网端口状态222表25-2 创建RADIUS服务信息223表25-3 激活/挂起/删除RADIUS服务方案223表25-4 表设置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UDP端口219表25-5 设置RADIUS 请求报文的重传次数219表25-6 表设置虚拟终端的登录方式219表26-1 交换机支持常见MIB226表26-2 设置团体名221表26-3 允许或禁止发送Trap222表26-4 设置Trap 目标主机的地址222表26-5 设置或删除一个SNMP的组222表26-6 添加一个新用户或删除一个用户223表26-7创建或更新视图信息或删除视图223表26-8 SNMP显示信息223表27-1 目录操作226表27-2 文件操作227表28-1 交换机作为FTP Client 时的配置229表28-2 交换机作为FTP Server时的配置229表28-3 启动/关闭FTP服务器230表28-4 FTP服务器的显示230表29-1 交换机作为TFTP Client 时的配置190表29-2 用TFTP下载文件191表29-3 用TFTP上传文件191表30-1 设置交换机的系统名193表30-2 设置系统时钟193XXII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 前言前 言版本说明本手册版本为:V1.0版权声明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对本手册及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未得到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对本手册内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摘录、备份、修改、传播、翻译成其它语言、将其全部或部分用于商业用途。免责声明本手册依据现有信息制作其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在编写该手册的时候已尽最大努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不对本手册中的遗漏、不准确或错误导致的损失和损害承担责任。 内容简介本手册论述如何使用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以下简称“S3200”),主要包括S3200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的功能特点、性能指标、硬件结构、安装过程、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的启动、软件升级等内容。另外本手册在附录中提供了一些常见故障诊断、术语解释、电缆定义、布线建议等。在安装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前及安装过程中,为避免可能出现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请仔细阅读本手册。本手册主要由20个部分组成:图标说明 图标说明警告危险标识,表示您处在一个可能引起身体损害的场合中。在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您必须意识到这种由电气引起的危险并且尽量按照标准的操作方法去避免这种危害发生。注意提示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提示表示给用户提示的附加说明信息。读者对象 本手册的使用对象为:l 电信工程技术人员;l 电信部门的设备维护人员;l 工程开通人员;l 对该产品有兴趣的相关人员。在安装设备之前请务必先认真阅读本手册,以避免因误操作而损坏设备。环境保护本产品符合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特别提醒感谢您使用我们的产品!l 在您第一次使用我们的设备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所有资料。l 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将把您的意见视为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12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 安全使用要则安全使用要则在安装和使用本产品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事项。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不对任何由于违反安全事项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S3200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的光接口模块的输出为不可见激光辐射。在本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严禁将眼睛对准F-engine S3200光接口以及将与F-engine S3200输出端口相连的光纤连接器或光纤的端面对准人体,以免灼伤眼睛及皮肤。S3200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内含精密器件,为避免严重冲击对其构成损害,请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S3200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内含静电敏感器件,请勿自行拆卸或维修。需拆卸或维修设备时,必须在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同意和指导下按照防静电程序进行操作。如遇问题请与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联系,请勿擅自拆卸,否则将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坏。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将视自拆卸S3200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平台为自动放弃保修权利。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第1章命令行接口第1章 命令行接口1.1 命令行接口S3200交换机向用户提供一系列配置命令以及命令行接口,方便用户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命令行接口有如下特性 : 通过Console 口或AUX 口进行本地配置。 通过以太网端口利用Telnet 进行本地或远程登录配置。 用户可以随时键入以获得在线帮助。 提供网络测试命令,如Ping 等,迅速诊断网络是否正常。 提供种类丰富、内容详尽的调试信息,帮助诊断网络故障。 用Telnet 命令直接登录并管理其它交换机。 提供FTP 服务,方便用户上载、下载文件。 命令行解释器对关键字采取不完全匹配的搜索方法,用户只需键入无冲突关键字即可解释。1.2 命令行视图S3200交换机的命令行采用分级保护方式,防止未授权用户的非法侵入。命令行划分为访问级、监控级、系统级、管理级4 个级别,简介如下 访问级:该级别包含的命令有网络诊断工具命令(如:ping等)、用户界面的语言模式切换命令(language-mode)以及telnet 命令,该级别命令不允许进行配置文件保存的操作。 监控级:用于系统维护、业务故障诊断等,包括debug 命令,该级别命令不允许进行配置文件保存的操作。 系统级:业务配置命令,包括路由、各个网络层次的命令,这些用于向用户提供直接网络服务。 管理级:关系到系统基本运行,系统支撑模块的命令,这些命令对业务提供支撑作用,包括文件系统、FTP、TFTP、 下载、用户管理命令、级别设置命令等。同时对登录用户也划分为4 个级别,分别与命令级别相对应,即不同级别的用户登录后,只能使用等于或低于自己级别的命令。为了保密,用户在屏幕上看不到所键入的口令,如果三次以内输入正确的口令,则切换到高级别用户,否则保持原用户级别不变。各命令行视图是针对不同的配置要求实现的,它们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与交换机建立连接即进入用户视图,它只完成查看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的简单功能,再键入config 进入系统视图,在系统视图下,可以键入不同的命令进入相应的视图。命令行提供如下视图: 用户视图 系统视图 端口视图 FILTER 命令视图 Radius 视图 各命令视图的功能特性、进入各视图的命令等细则如表1-1所示,其中端口编号仅供举例参考。表1-1 命令视图功能特性列表试图功能提示符进入命令退出命令用户视图查看交换机的简单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S3200#与交换机建立连接即进入quit 断开与交换机连接系统视图配置系统参数S3200 (config)#在用户视图下输入configureQuit或exit返回用户视图端口视图以太网端口视图:配置以太网端口参数S3200 (config-fe1/1)#百兆以太网端口视图在系统视图下键入interface fastethernet 1/1Quit 返回系统视图exit 返回用户视图S3200 (config-ge1/20)#千兆以太网端口视图在系统视图下键入interfacegigabitethernet1/20基本ACL 视图定义基本ACL 的子规则S3200 (config-filter1)#在系统视图下键入filter-list 1quit 返回系统视图exit 返回用户视图RADIUS服务器组视图配置Radius 协议参数S3200 (config-radius)在系统视图下键入radius quit 返回系统视图exit 返回用户视图1.3 命令行特性1.3.1 命令行在线帮助命令行接口提供如下几种在线帮助:完全帮助部分帮助通过上述各种在线帮助能够获取到帮助信息,分别描述如下:(1)在任一视图下,键入获取该视图下所有的命令及其简单描述。S3200 # ?ping Ping functionquit Exit from current command viewtelnet Establish one TELNET connection(2) 键入一命令,后接以空格分隔的,如果该位置为关键字,则列出全部关键字及其简单述。S3200 # show ?mac-address Mac forward database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history List history commandsigmp-snooping IGMP Snooping(3) 键入一命令,后接以空格分隔的,如果该位置为参数,则列出有关的参数描述。S3200 # show interface ? fastethernet Fast ethernet IEEE 802.3 gigaethernet Gigabit ethernet (IEEE 802.3z) trunk Trunk interface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表示该位置无参数,在紧接着的下一个命令行该命令被复述,直接键入回车即可执行。(4) 键入一字符串,其后紧接,列出以该字符串开头的所有命令。S3200 # p?password Modify current user password ping Send echo messages pwd Print the current default directory(5) 键入一命令,后接一字符串紧接,列出命令以该字符串开头的所有关键字。S3200 # show ver?version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status(6) 键入命令的某个关键字的前几个字母,按下键,如果以输入字母开头的关键字唯一,则可以显示出完整的关键字。1.3.2 命令行历史命令命令行接口提供类似Doskey功能,将用户键入的历史命令自动保存,用户可以随时调用命令行接口保存的历史命令,并重复执行。命令行接口为每个用户缺省保存10条历史命令。操作如表1-2所示。表1-2 访问历史命令操作按键结果显示历史命令show history显示用户输入的历史命令访问上一条历史命令上光标键或如果还有更早的历史命令,则取出上一条历史命令访问下一条历史命令下光标键或如果还有更晚的历史命令,则取出下一条历史命令,否则取出空白1.3.3 命令行错误信息所有用户键入的命令,如果通过语法检查,则正确执行,否则向用户报告错误信息,常见错误信息参见表1-3。表1-3 命令行常见错误信息表英文错误信息错误原因Unknown command没有查找到命令没有查找到关键字参数类型错误参数值越界Incomplete command输入命令不完整Ambiguous command输入参数不明确1.3.4 命令行编辑特性命令行接口提供了基本的命令编辑功能,支持多行编辑,每条命令的最大长度为206个字符,如表1-4所示。表1-4 编辑功能表按键功能普通按键若编辑缓冲区未满,则插入到当前光标位置,并向右移动光标退格键Backspace删除光标位置的前一个字符,光标前移左光标键或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位置右光标键或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位置上光标键或下光标键或显示历史命令Tab 键输入不完整的关键字后按下Tab 键,系统自动执行部分帮助:如果与之匹配的关键字唯一,则系统用此完整的关键字替代原输入并换行显示;对于命令字的参数、不匹配或者匹配的关键字不唯一的情况,系统不作任何修改,重新换行显示原输入。F-Engine S3200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第2章登录交换机第2章 登录交换机2.1 通过 Console 口方式登录第一步:如图 2-1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计算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交换机的 Console 口连接。rs-232 串口 console口配置电缆 图2-1 通过Console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第二步:在计算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 (如 Windows 3.X 的 Terminal 或 Windows 9X 的超级终端等),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波特率为 9600bit/s、8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并选择终端类型为 VT100,如图 2-2至图 2-4所示。图2-2 新建连接图2-3 连接端口设置图2-4 端口通信参数设置第三步:交换机上电,终端上显示交换机自检信息, 之后将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第四步: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登陆交换机(或者是交换机?)后,键入命令,配置交换机或查看交换机运行状态。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 具体的配置命令请参考本书中以后各章节的内容。2.2 通过 Telnet 方式登录2.2.1 计算机Telnet到交换机通过终端 Telnet 到以太网交换机需要具备如下条件:l 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