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13.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13.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13.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13.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满分特训方案 第一部分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课件1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第一部分古诗文知识梳理,知识盘点,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2)翼然临于泉上者翼【F】:临:(3)名之者谁名:,第13篇醉翁亭记,茂盛的样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靠近,取名,命名,(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F】:寓【F】:(6)云归而岩穴暝归【F】:暝【F】:,情趣,领会,寄托,聚拢,昏暗,(7)野芳发而幽芳:发【F】:(8)佳木秀而繁阴秀:(9)伛偻提携伛偻:(10)杂然而前陈者陈:,香花,开花,茂盛、繁茂,腰背弯曲,摆开,(11)宴酣之乐酣:(12)觥筹交错觥:(13)苍颜白发苍颜:(1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翳:上下:,尽兴地喝酒,酒杯,脸色苍老,遮盖,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15)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F】:(16)太守谓谁谓:,以为乐,为,是,2.翻译下列句子(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011盐城),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011本溪、十堰,2010南宁、三明,2009河南、郴州),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的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2012巴中),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2010南宁),太守和客人到这儿来喝酒,少喝一点儿就醉了。,(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012成都,2010安徽、佛山),像那太阳一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2013长沙),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012恩施州),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美酒清醇。,(8)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012毕节,2011徐州、宿迁),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14娄底,2012河池、莆田,2011玉溪、甘肃通用卷,2010丹东,2009长沙、永州、益阳),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3.成语积累峰回路转水落石出觥筹交错山肴野蔌前呼后应醉翁之意不在酒风霜高洁,4.课文理解(1)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2013吉林),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2)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2009长春),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林茂盛,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或答“野花,树林,风霜,水石”也可),(3)请在前两段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2012湛江),示例:峰回路转,比喻经历挫折失败后,事情出现新的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石出,事情真相大白。,(4)从写景的角度,对文中句子进行赏析。(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012岳阳),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5)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009长春),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2011普洱,2009温州),不仅在“山水之间”,还寄托在“与民同乐”中。课文通过描写醉翁亭优美的环境和多姿的自然风光,以及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以及借纵情山水排遣由于被贬官而造成的郁闷之情。,(7)“醉翁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014娄底),把“醉”和“乐”统一起来,总领全文主旨。,(8)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2013吉林),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9)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2011玉溪),从诗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融洽、善于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10)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课后习题)变式提问:结合全文,说说太守到底在“乐”些什么。(2012岳阳),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11)“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眼林木,纵情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012黔西南,2009长春),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排遣抑郁”回答。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12)“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2012黔西南州,2009长沙),悠然自得,豁然大度,宠辱不惊。,(13)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012黔西南州,2009益阳),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14)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2011十堰),从内容上理解:在他的治理下,人们生活安乐。或者答:太守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封建官员与民同乐的思想;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哪怕位卑,却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期望人们安居乐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与民同乐,追求生活宁静祥和,人们和谐相处都极具现实的积极意义。,(15)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2012黔西南州),围绕“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等方面回答即可。,(16)有位外国游客来滁州城,想到醉翁亭一游,但不知如何前往。请你当个小导游,根据文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他指路。(2010鄂州),醉翁亭坐落在滁州城西南的琅琊山上。你顺山路向上走六七里就会发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的酿泉。绕过山峰,再走一段曲折的路,就能看见建在泉水上四角翘起的醉翁亭了。那里景色迷人,乐趣无穷,相信你会不虚此行。祝你旅途愉快!,(17)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10牡丹江、鸡西),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8)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本文第三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2009重庆),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