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1,知识梳理,基础巩固,2,米(m),刻度尺,秒(s),物体位置的变化,停表,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假定不动),(本身不能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可能不同,知识梳理,基础巩固,3,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米每秒(m/s),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快慢变化的运动,典型示例,抽取规律,4,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1.90,1mm,B,典型示例,抽取规律,5,例3、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例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时间图像。你从该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1)。(2)。(3)。,D,典型示例,抽取规律,6,例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设前、后各半程的路程为S1,时间分别为t1、t2,速度分别为v1、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答: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3.7m/s。,课堂检测自我评价,7,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C.只有丙车D.甲车、丙车,2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C,C,课堂检测自我评价,8,3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4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则速度大小()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5.18cm,1mm,C,课堂检测自我评价,9,5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解:路程S=550m=0.55Km,最大速度v=40Km/h,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的时间为,答: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49.5S。,10,1.2011年7月1日,南平九峰山脚下“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的跨江大桥投入使用,这座大桥主线桥梁全长449m,双向六车道一辆小车匀速过桥时的速度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1)该小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2)小车以此速度通过主线桥需多长时间?,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11,(2)公式:,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路程米(m),时间秒(s),速度米每秒(m/s),(1)定义:,12,公式的变形:,求路程,求时间,1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读作“米每秒”,读作“千米每时”,(3)单位:,1米/秒=3.6千米/时,换算关系:,(4)单位的物理意义:,14,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15,解:利用公式,可以算出刘翔的运动速度为:,摩托车的速度为:,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快。,单位要统一,化为统一单位后进行计算。,16,例2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9秒72的世界纪录。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17,解:,答: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10.32m/s。,18,例3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方法一:,30m/s=30=30=108km/h(108km/h72km/h,汽车快),72km/h=72=72=20m/s,1s,1m,1/1000km,1/3600h,1km,1h,1000m,3600s,(30m/s20m/s,汽车快),方法二:,19,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20,你发现了什么?,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21,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自行车运动员做变速运动,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1m/s=3.6km/h2.在变速运动中,v求出平均速度。,22,小结,23,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3.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24,巩固练习,1.单位换算:,36,15,(12.5m/s),(10m/s),(12.5m/s),B,3.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_km。,25,2.5,26,4.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解:,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s=1600m+200m=1800m=1.8km,火车的速度是v=36km/h,s,v,1.8km,36km/h,0.05h,答: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27,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科学探究的环节:,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1.提出问题,29,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30,S1,S2,金属挡板,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s3,t3,t2,t1,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31,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步骤】,32,33,金属片,s3,s1,s2,S3=,t1,t2,t3,t3=,s1-s2,t1-t2,34,35,【设计表格】,36,【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37,实验数据:,38,【分析与论证】,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