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盖1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1页
开题报告-盖1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2页
开题报告-盖1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3页
开题报告-盖1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盖1注塑模具设计院系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 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班 级机设043学生姓名一,课题的意义塑料,于我们周围无处不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塑料产品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领域,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家用电器等行业中塑料更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塑料产品的制造需要大量的模具对其进行成型。由于高速发展的塑料工业对模具的大量需求,使模具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在这些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模具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由于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对模具工业也十分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务院在所颁布的“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制造列为机械工业中国家重点扶持的第一位。近年来,我国塑料工业得到了蓬蓬的发展,塑料的应用已普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国防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与方向1,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的过程,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 2,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方向 从塑料模具的设计质量和制造成本出发,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在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中应用CAD/CAM/CAE技术 在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中,为了提高模具的设计制造质量和降低塑料产品的生产成本,在需要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中,特别是在多型腔模具的平衡设计中,应用CAD/CAM/CAE技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应用热流道技术,发展气体辅助成型由于热流道模具成型后的制品没有残留的凝料,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塑料制品原材料,而且利于实现自动化,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在塑料的成型中,特别是在大中型塑料制品的成型中,使用这种结构所产生的效益是相当可观的。(3),发展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缩短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4),应用优质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降低塑料产品的生产成本。(5),提高塑料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三,我国模具行业的差距 近些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较少,先进技术的普及率不高,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模具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予以充实。模具设计是一个比较依赖于设计者经验知识的工作。在进行注塑产品设计时,注塑件的基本形状一般由产品开发人员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外观要求进行设计,由于设计人员专业知识的限制,其对产品注塑成型的工艺可行性很少考虑。在进行模具设计时,为了保证产品注塑成型的工艺可行性和成型后的机械性能,模具设计人员一般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对产品结构做必要的修改或增加某些工艺辅助特征。这些修改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不合理的修改反而会破坏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所以建立基于知识的模具设计并行工程系统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四,研究手段(1)、搜索武汉科技学院数据库资源,如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等;(2)、运用网络资源,如 等(3)、充分利用本校图书馆新书阅览室的资源,如相关的期刊、著作、杂志等;(4)、运用馆际互借,查寻各种图书馆的资料。五. 课题研究步骤 1设计前的准备 (1) 设计任务书; (2) 熟悉塑件,包括塑件的几何形状,表面质量,使用要求以及塑件使用的原材料; (3) 检查塑件的成型工艺性; (4) 明确使用注塑机的型号和规格。2制定成型工艺卡成型工艺卡包括以下内容:(1) 塑料概况,如简图,质量,投影面积,外形尺寸,有无侧凹和嵌件等;(2) 塑件所有的塑料概况,如品名,型号,生产厂家,颜色,干燥情况等;(3) 所选的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注塑机与安装模具涧的相关尺寸,螺杆类型,功率等;(4) 注塑机压力与行程;(5) 注塑成型条件,如温度,压力,速度锁模力等。3设计注塑模具结构的步骤(1) 确定型腔的数目。可根据一下条件确定型腔的数目:注塑机锁模力的大小;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制品的制造精度;经济性。(2) 选择分型面。应以模具结构简单,分型容易且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和使用为原则。(3) 确定型腔的布置反案。尽可能采用平衡式排列。(4) 确定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等。(5) 确定脱模方式。根据制品留在模具的不同部位设计不同的脱模方式。(6) 确定顶出机构。根据塑件的形状和留在模具上的位置,选择顶出机构的类型和顶出零件的结构。(7) 确定调温系统结构。包括型腔和型芯的温度控制,热流道的温度控制,流道板的温度控制。(8) 确定凹模和型芯的结构和固定方式。当凹模和型芯采用镶块结构时,应确定装配固定凹模和型芯的方法。(9) 确定排气形式。一般模具可以利用模具分型面排气,也可以利用顶出机构与模具的间隙排气,对于大型和高速成型的注塑模,必须设计相应的排气结构。(10)决定注塑模的主要尺寸。根据相应公式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及决定模具型腔的侧壁厚度,型腔底板,型芯地板,动模板的厚度,拼块式型腔的型腔板厚度及注塑模的闭合高度。(11)选用标准模架。根据设计,计算的注塑模的主要尺寸,选用注塑模的标准模架,并尽量选择标准模具零件。(12)绘摸5的结构草图。(13)校核模具与注塑机的有关尺寸。对使用的注塑机的参数进行校核。包括最大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及模具安装部分的尺寸,开模行程和顶出机构的校核。(14)绘制模具装配图。装备图中应标注必要的外形尺寸,定位圈直径尺寸,安装尺寸,活动零件移动的起止点尺寸,技术要求等内容。(15)绘制模具零件图。应尽量选用标准件。(16)复核图纸。 六.参考文献1申开智.注射成型模具M. 轻工业出版社. 19862 王振保. 多层注塑模具的设计M.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3 贾润礼,程志远.实用注塑模具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 李德群.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5 李秦蕊.塑料模具设计M.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6 黄虹.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 于华.注塑模具设计技术及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冯炳尧,等.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成都科技大学等合编.塑料成型模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2.10 王桂萍,邱以云.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1 张克惠.注塑模设计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 黄虹.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模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