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_第1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_第2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_第3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_第4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单元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参考课时: 1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增进学生对 “ 世界是物质的 ” 、 “ 物质是变化的 ” 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2 / 11 科学作风。 2 教学重点 /难点 /易考点 教学重点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3 专家建议 重点掌握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 4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 补充讲解 练习提高 5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试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研钵、玻璃片、镊子; 实验样品:胆矾、镁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 6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3 / 11 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 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 课本 P6实验 1 1、 实验 1 2 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 1 1 液态的水水沸腾,透明液体,有蒸汽,玻璃片有水滴液态的水无新物质生成 1 2 蓝色块状的胆 矾蓝色块状的胆矾变成蓝色的粉末状蓝色的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 师: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4 / 11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讨论交流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生: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 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变化前的物质变 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 将纸揉成一团一张完整的纸形状变化纸团无新物质生成 将一张纸撕碎一张完整的纸形状变化碎纸无新物质生成 点燃一张完整的纸一张完整的纸产生火焰,变成灰烬和烟雾有二氧化碳,其他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课本 P6实验 1 3实验 1 4 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 1 3 蓝色胆矾溶液蓝色沉淀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1 4 颗粒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5 / 11 碳气体生成等有新物 质生成 归纳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讨论交流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生: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知识迁移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 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2、灯泡发光是什么变化?上述变化可以分为哪几类?哪个6 / 11 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阅读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归纳 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 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师:我们刚刚做的实验 1-3、 1-4、 1-5 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7 / 11 师: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 生: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 师: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生: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汽油燃烧 化学变化汽油能燃烧 化学性质 2.铁生锈 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 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性质 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注:这里不需要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8 / 11 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板书: 1.熔点 师: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 板书: 2.沸点 师: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沸腾变成气体,如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同学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多少度? 生: 100 师:对! 100 是水在常温下的沸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 高压锅做饭快吗? 生:温度高。 师:为什么温度高呢? 生: . 师:这是由于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高,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师:展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大家如何分出哪块是铁,那块是铝? 生甲:看颜色,铁发黑 生乙:掂一下,重的是铁 9 / 11 师:为什么体积相同而质量不同呢?这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板书: 3.密度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师:熔点、沸点、密度等都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 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我们学习了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和“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在使用时我们如何区别呢? 师: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 “ 能力 ” ,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就用举重运动员来打个比方,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举重能力。同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课堂练习: 1、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伴 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汽油燃烧 c 菜刀生锈 D 酒精挥发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和10 / 11 “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是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练习。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 P10 11作业 2、预习提纲: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7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11 / 11 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