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2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导学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加深了解 “ 盐 ” 的概念。 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3.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重点难点)。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课前预习】 1.请你收集以下资料: 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 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氯化钠在 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 2. 常见的金属离子:; 常见的酸根离子:。 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 “ 一贴、两低、三靠 ” 分别指的是什么? 【情境导入】 开门七件事: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这里的 “ 盐 ”指的是什么物质?有人说: “ 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 ” ,你认为对吗?你对盐有哪些新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2 / 32 知识点一:氯化钠 【自学】通过阅读课本 P68 P69掌握下列内容: 一、氯化钠的用途、分布 1.盐:电离时生成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盐 =() +() 如常见的盐: 、等。 判断:已知 NaHSo4=Na+H+So42, NaHSo4是盐吗? 2.氯化钠,俗名,是一种色颗粒状的固体,有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性。 3.氯化钠的用途: 生活方面:生活中用于等,是重要的,被称为调味剂(); 医疗方面:用氯化钠配制(质量分数为); 工业方面: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等; 农业方面: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 交通方面:在冬天,用于。 4.氯化钠的分布:、都蕴藏着氯化钠,用晒盐或用、煮盐,都可以使水分蒸发,使食盐溶液,再继续就可以得到,这 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杂质,叫作。 【实验探究】课本 P69粗盐提纯。 二、粗盐提纯 【阅读】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等)和不溶性杂质(如等)。 【观察】对比观察:一瓶粗盐和一瓶食盐,一瓶食盐的水溶3 / 32 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讨论】 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 2.怎样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要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 3.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 4.实验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实验】结合刚才的讨论,设计并分组完成粗盐的 初步提纯。(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取克粗盐。 ) 1.探究名称: 2.探究目的: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精盐) 3.探究步骤: : 称取粗盐, 量取 5ml水。注意:逐匙加入并搅拌,到粗盐不再溶解。 :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如果滤液浑浊应再过滤。 :注意: 搅拌,目的是; 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计算产率: 4.求出理论产率: 5.进行误差分析: 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 / 32 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 本实验中出现精盐产率 偏低的原因正确的是。 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 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 蒸发时水分未蒸干; 盐粒溅出蒸发皿; 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 请讨论还有什么原因使实验结果偏低并补充。 【评价与反思】 1.在溶解时为什么不加足量的水呢? 2.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3.蒸发时为什么不能把水蒸干? 4.有没有加快过滤速度的正确方法呢? 5.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起作用; 过滤时,用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进过滤器 ; 蒸发时,用玻璃棒,防止。 用玻璃棒,称量回收,用它做转移固体的。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 5 / 32 1.今年春节前,我省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 D使用大量氯化钠 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 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3.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 “ 溶解 过滤 蒸发 ” 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 Nacl)和细砂 B水和酒精 c石灰石( caco3)和生石灰( cao) D蔗糖和味精 4.家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 A.酸 B.盐 c.碱 D.氧化物 【中考直通车】 5.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Fe2o3Fecl2B H2co2co2c cucl2cuD mgmgo 6 / 32 7.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 X 中,向 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 y 后最终木块上浮,则 X 与 y 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序号 Xy 水食盐 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 稀硫酸镁粉 硫酸铜溶液铁粉 A B c D 8.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盐除含 Nacl 外,还含有少量 mgcl2、 cacl2、 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 Na2co3 溶液、 k2co3 溶液、 NaoH 溶液、Bacl2溶液、 Ba(No3)2 溶液、饱和 Nacl溶液。 欲除去溶液 I 中的 mgcl2、 cacl2、 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 a 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 NaoH溶液、; 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2)用提纯的 Nacl 配制的生理盐水, 需要 Nacl 的质量为g。 7 / 32 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个 ) 【拓展延伸】 9.使用工业用盐烹饪食物导致亚硝酸钠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肉眼很难区分。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亚硝酸钠 (NaNo2)氯化钠 (Nacl) 水溶性易溶、 15 溶解度易溶、 15 溶解度 潮解性易潮解不易潮解 熔点 271801 沸点 320 会分解、放出臭味气体 1413 与盐酸反应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No2 无反应 水 溶液酸碱性碱性中性 你有哪些方法区分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作业布置】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重点难点)。 8 / 32 2.学会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重点难点)。 【课前预习】 1.我们所学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 2.在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变质,我们用来检验,若已经变质,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回忆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金属和一些盐的反应: 铁和硫酸铜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 【情境导入】 如果化合反应可以表示为: A+B=AB;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AB=A+B;置换反应可以表示为: A+Bc=Ac+B;那么你认为复分解反应怎样表示呢?复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呢?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复分解反应 一、盐的化学性质 练习 1:请完成下列方程式: 铁和硫酸铜溶液; 碳酸钙和盐酸;硝酸银溶液和盐酸;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 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归纳】 9 / 32 一、盐的化学性质 1.盐 +金属 () +()(反应) Fe+cuSo4= 条件: 前换后; 盐必须能溶于水; k 、 ca、 Na除外。 2.盐 +酸 () +()(反应) AgNo3+Hcl= Bacl2+H2So4= caco3+Hcl= 3.盐 +碱 () +()(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水、淀、气 4.盐 +盐 () +()(反应) Bacl2+Na2So4= Nacl+AgNo3= 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水、淀、气 练习 2:为检验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展开探究: 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 为它_(填 ” 能 ” 或 ” 不能 ” )成功 ,理由是 _。 乙同学在三支试管中各放入少量的该瓶溶液 ,用酸、碱、盐三种物质分别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均获得成功,她所用的试剂依次是(写化学式):酸 _;碱 _;10 / 32 盐 _。 练习 3: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说出理由。 Fe+ZnSo4cu+AgNo3Al+AgclNa2co3+ca(oH)2 Nacl+H2So4kNo3+NaoHk2co3+HclcuSo4+Ba(oH)2 【知识拓展】 的检验方法: 向待检验的溶液中滴入几滴 _溶液和几滴稀_,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 _色沉淀,则待检验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的检验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 ,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该溶液含有 cl-。 二、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阅读】课本 P109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归纳出常见盐的溶解性。 1.钾、钠、氨盐硝酸盐类都 _,硫酸盐除 _不溶,_、 _微溶,其他都溶。 2.盐酸盐除 _不溶 ,其他都溶。碳酸盐只溶 _、_、 _、 _。 【巧学妙记】溶解性口诀 俺家拿被盖碱,可溶;【 NH4oH、 koH、 NaoH、 Ba(oH)2、 ca(oH)2,11 / 32 可溶】 俺家拿碳酸盐,可溶;【 (NH4)2co3、 k2co3、 Na2co3,可溶】 所有硝酸盐、酸可溶;【 No3-、 H+可溶】 氯化银、硫酸钡不溶。【 Agcl、 BaSo4 不溶】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讨论】课本 P72讨论,并比较化学反 应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定义 类型 A+BABABA+B+AB+cA+BcAB+cDAD+Bc 特征 【思考】 1.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并举例说明。 2.复分解反应要发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归纳】 三、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析出或有放出或有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除此之外,对具体反应物来说还应具备一些条件。下面就发生四类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作如下归纳 : 1.酸 +碱 盐 +水 条件:参加反应的酸和碱其中之一必须,若两者都难溶,则12 / 32 反应就不能发生。如: 2Hcl+cu(oH)2=cucl2+H2o 会反应, H2Sio3+cu(oH)2 不反应。 2.酸 +盐 新盐 +新酸 条件:反应物都必须;若参加反应的盐不溶于水,则该盐一定要溶于酸。如: Hcl+AgNo3=Agcl+HNo3 ,2Hcl+caco3=cacl2+H2o+co2,HNo3+Agcl 不反应 3.碱 +盐 新盐 +新碱 条件:反应物必须都。如: 2NaoH+cuSo4=Na2So4+cu(oH)2,cu(o H)2+Na2So4 不反应 4.盐 +盐 新盐 +新盐 条件:反应物必须都,如: AgNo3+Nacl=Agcl+NaNo3 , Agcl+NaNo3 不反应 结论:酸跟碱、酸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有一种是;碱跟盐、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复分解反应才可能发生 【巧学妙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反应前: “ 有酸可不溶,无酸须都溶 ” 。 2.反应后:生成物至少一种物质为或或。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13 / 32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 P72活动与探究 1.能够一次性把澄清石灰水,烧碱溶液,盐酸鉴别开的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 B、石蕊溶液 c、酚酞试液 D、硫酸铜溶液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2+、 ca2+、 co32 、 oH B Na+、 So42 、 cl 、 oH c Ba2+、 H+、 cl 、 oH D Ag+、 NH4+、 No3 、 oH 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反应的是() A、 Hcl 和 AgNo3B、 kNo3 和 Naclc、 H2So4 和 Bacl2D、 NaoH和 H2So4 4.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 实验现象 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易溶解,得无色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5.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氯化钾、碳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钾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了判断它的成14 / 32 分,进行下列实验: (1)取一些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 A 生成。把该悬浊液过滤,得无色滤液B。 (2)在沉淀 A 里加入足量的 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用化学符号填写) 沉淀 A 是。 滤液 B 里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的物质是。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 固体混合物中可能有的物质是。 【中考直通车】 6.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7.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A.盐酸; B.氯化钾; c.氧化铜; D.淀粉; E.五氧化 二磷; F.氮气; G.氢氧化钙; H.甲烷。 题号物质分类标准字母序号题号物质分类标准字母序号 (1)金属氧化物 (5)非金属单质 (2)非金属氧化物 (6)挥发性酸 15 / 32 (3)易溶性盐 (7)最简单的有机物 (4)微溶性碱 (8)糖类 8.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B 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 得到 F 溶液的操作 的名称为:。 若 I 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 G+FI 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反应 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9.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 A、 B、 c、 D 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 A、 B、 c、 D 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B 溶液变红色, D 溶液变成蓝色。 A、 c 溶液都呈色。 B 是 D 是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 A、 c 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16 / 32 A 是硫酸钠溶液 c 是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 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 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 So32-)的存在干扰了 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 Na2So3)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 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 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 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 No3-不能和 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 No3-能和 H+反应相遇时( 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 So32-氧化生成 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 1) So42-( 2) So32-( 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E 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确定猜想一定成立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F 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猜想可能成立 17 / 32 在 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猜想( 3)成立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拓展延伸】 10.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 k+、 Ba2+、 cu2+、 oH-、 No3-、 co32-六种离子,经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oH-No3-co32- k+溶溶溶 Ba2+溶溶不 cu2+不溶不 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 Ba2+、 cu2+、 oH-、 co32-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根据以上溶解性表判断, cu(No3)2 和 Ba(oH)2 溶液(填“ 能 ” 或 “ 不能 ” )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18 / 32 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作业布置】 化学肥料(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了解滥施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2.认识典型的几种氮肥和钾肥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找出复合肥料中的营养元素。 3.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和碱性,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课前预习】 1.向家长了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有。 2.阅读教材,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氨水 B.硫酸钾 c.磷矿粉 D.氯化铵 E.硝酸铵 F.尿素 j.硝酸钾 H.碳酸氢铵 I.氯化钾 其中属于氮肥的是;属于磷肥的是;属于钾肥 的是;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3.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形成潜在的污染,还会造成土壤退化和、的污染。滥用农药也会带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情境导入】 你见过绿油油的麦田吗?花圃中鲜艳欲滴的花朵吗?它们长得多么饱满,多么茁壮啊!这是谁的功劳吗?是植物生长19 / 32 所需要的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而能够大量、稳定提供这些营养元素的正是化肥。那么,什么是化肥呢?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化肥简介 【简介】展示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 【自学】课本 P76 P79“ 化肥简介 ” ,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问题和表格并展示。 1.化肥:用矿物、空气、水作原料,以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化学肥料。 2.回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哪些元素? 3.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等,其中、需要量大而土壤中又缺乏,因此、和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4. 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缺) 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缺) 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缺) 【归纳】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作用和性质 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名称尿素碳 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化学式 20 / 32 主要 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 ,叶色。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 抗能力,穗多粒满。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和能力。 植物缺少症状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自学】 1.氮肥 : 常见氮肥及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名称氨水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 俗名气肥硝铵硫铵 化学式 含氮量 15%-17%35%21 2%46 7% 注: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 。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 _。 氮肥的特性 铵盐的检验: 法一:将少量待测固体放入研钵与 粉末混合研磨,若21 / 32 有 气体生成,则含有 NH4+离子。 法二:将少量待测物放入试管与 溶液混合,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由 色变成蓝色,则含有 NH4+离子;不变色,则不含。 例如: (NH4)2So4+NaoH=Na2So4+2H2o+NH3 ;NH4No3+NaoH=NaNo3+H2o+NH3 注意:农业生产上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要与碱性物 质混合,否则会失效。 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NH4Hco3=H2o+co2+NH3 2.磷肥 : 磷矿粉: ca3(Po4)2; 过磷酸钙(普钙):ca3(H2Po4)2、 caSo4; 钙镁磷肥: ca3(Po4)2、 mg3(Po4)2; 重过磷酸钙(重钙):ca3(H2Po4)2。 3.钾肥 :硫酸钾 k2So4、氯化钾 kcl 4.复合肥料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二氢钾: kH2Po4;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硝酸钾: kNo3。 与单一肥料相比复合肥料具有以下优点: 养分含量高,一次施用可以同时供给多种养分; 副成分少,可节省运输费用; 改善肥料的理化性状,常制成颗粒状,吸湿少,不结块,易使用,便于保存。 5.微量元素肥料 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22 / 32 【阅读】课本 P78,思考: 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化肥与农家肥相比有什么特点? 3.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什么危害? 【归纳】 1.化肥的危害: 土壤和退化; 水污染; 污染,等。 2.化学肥料的特点: 含的养分较农家肥 料(如、厩肥、绿肥)更。 溶于水,见效,但肥效短,易流失。 不含有机质,对培养土壤的肥力不利,容易导致土壤。 3.农药的危害: 污染; 危害,等。 【知识拓展】常见的农家肥料 草木灰,它是一种主要成分含 k2co3的碱性肥料。请设计实验来验证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和溶液显碱性。 1.验证草木灰溶液显碱性 选用试剂:或或。 操作: 现象: 结论:。 归纳:检验溶液酸碱性或酸碱度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2.验证草木灰含 k2co3,只要检验出 co32-即可。 选用试剂:。 23 / 3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向试管里加入适量草木灰,再加入 2-3 毫 升,迅速。 把导气管通入中。 反应方程式:。 归纳:凡是含有 co32-的化合物可以用与反应来检验。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 P81 1.农村有句谚语: “ 雷雨发庄稼 ” ,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A.钾 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2.下列化肥不属于盐类的是() A、 NH4No3B、 k2co3c、 NH3H2oD、 ca3(Po4)2 3.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调查当地农业生产化肥的使用情况时,某厂生产的尿素 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右图是他们看到化肥袋上的标识说明。24 / 32 请阅读标识后回答: (1)尿素属于化肥中的; (2)每袋尿素中有效营养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千克。(精确到) 4.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有、。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强作 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施肥,如:;某农作物的叶子发黄,生长 发 育迟缓,应施用肥,如;要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要施用肥,如:。 5.小东同学对自家的片农田中的秧苗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秧苗矮小,叶色萎黄不绿。现农村供销社有下列常用化肥:氯化钾、磷矿粉、碳酸氢铵。他应该买的一种化肥是,请你告诉他该化肥使用时的一点注意事项。 【中考直通车】 6.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图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填序号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铵能与强 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 ,则 X 的化学式是:;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 “ 酸 ” 或 “ 碱 ”) 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25 / 32 7.农村有句谚语 “ 雷雨发庄稼 ” ,这是因为在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有如下学反应发生: N2+o2=2No ; 2No+o2=2No2 ; 3No2+H2o=2X+No 请回答: 反应 都属于反应。 反应 中 X 的化学式为。 由 N2NoNo2 的变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逐步(填 “ 升高 ” 或 “ 降低 ” )。 X 随雨水淋洒到土 壤中,生成含硝酸根的盐。所以,雷雨给庄稼施了肥。 8.请你参与初三同学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从家中拿来了五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硝酸铵。 第一步:称取五种化肥各 10g,分别研细。 第二步: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三种铵盐。将下列硝酸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整: 2NH4No3 _=_ 2NH3 2H2o; 第三步:另取三种铵盐各少量,分盛于三支试管中,均滴入少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铵和硝酸 铵,有气泡放出的是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4Hco3 Hcl=NH4cl_ _; 第四步:另取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铵盐进行识别,写出识别26 / 32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第五步:取两种钾盐,分别在试管中配成溶液,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钾盐是 _,无明显现象的钾盐是 _。 9.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于是她取一 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 1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实验 2 探究碳酸钾的性质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 3探究实验 2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份上层清液中有两种溶质和 反思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请你对实验 2 反应后产生的废液处理提出可行的方法。 【拓展延伸】常见的化肥 名称成分性质注意事项 氨水氨的水溶液,质量分数为 20%左右,主要以NH3H2o存在,含氮 15% 17%无色液体,工业制品因含杂质呈浅黄色。碱性,有腐蚀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有刺27 / 32 激性气味的气体)速效肥料,不影响土壤结构运输、贮存、施用时要防挥发要防止对容器、皮肤的腐蚀,防止对眼、鼻、喉粘膜的刺激 碳酸氢铵(碳铵) NH4Hco3含氮约 17%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施于土壤中不残留有害杂质防分解,贮存和运输时都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曝晒。施肥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 硝酸铵 (硝铵) NH4No3含氮约 35%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 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肥效高,对土壤无不良影响不能与易燃物质或碱性物质混合在一起。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硫酸铵 (硫铵)( NH4) 2So4含氮约 21%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吸湿性小,常温稳定。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性增加,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硬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不宜长期大量施用 尿素 co( NH2) 2 含氮量约 46%白色或淡黄色粒状晶体,易溶于水肥效高,但较铵盐氮肥缓慢,较持久。对土壤无不良影响 磷矿粉主要成分 ca3( Po4) 2 难溶于水,能非常缓慢地溶解于土壤里的多种酸中 。肥效慢 28 / 32 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钙和镁的磷酸盐难溶于水,但较磷矿粉易溶于弱酸性溶液中 过磷酸钙(普钙) ca( H2Po4) 2 和 caSo4 两种成分的混合物 ca( H2Po4) 2 能溶于水,肥效比前两种磷肥高最好跟农家肥料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重钙) ca( H2Po4) 2 能溶于水,肥效比普钙高最好跟农家肥料混合施用 硫酸钾 k2So4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长期施用也会使土壤板结不宜长期大量施用 氯化钾 kcl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作业布置】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 悉常见化肥的化学式,知道铵盐就是铵态氮肥。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重点难点) 3.了解氮肥样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前预习】 含有的营养元素是; NH4H2Po4(磷酸二氢铵)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所以属于复合肥料的有。 2.下列氮肥中, NH4No3、 NH3H2o、 (NH4)2So4、29 / 32 co(NH2)2、 NH4Hco3、 NH4cl。属于盐的是,而且它们都含有相同的离子,属于铵盐,所以这些氮肥叫做 “ 铵态氮肥 ” 。 3.尿素( co(NH2)2)由种元素组成; 每个尿素分子中共有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新课标第一网 【情境导入】 “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那么,如何分辨各种各样的化肥呢?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思考】不看化肥包装袋,只根据袋内化肥的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水域巡查管理办法
- 疫情期间聚众管理办法
- 纪检特别经费管理办法
- 税务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 税收监管项目管理办法
- 企业安全用电专题培训课件
- 统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黄继光 》教学教案
- 2025城管执法综合考试试卷
- 2025年重庆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导游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出纳岗位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四川泸州市江阳区医疗卫生辅助岗位招募2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矿山设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英语六级写作与翻译练习题及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生产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基础装修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公共机构建筑能源审计和能耗基准值技术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
- 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 校长在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顺时而为造势而上燃光而行守念而稳
- 塔山煤矿班组建设模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