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收费的法律规制_第1页
行政收费的法律规制_第2页
行政收费的法律规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行政收费的法律规制姓名边威海院系政法学院专业法学年级2004级学号041210002指导教师孙明2008年5月20日目 录摘要1引言1一 、行政收费的基本理论 2(一)行政收费的概念界定2 (二)行政收费的理论依据2二、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危害及其社会根源3(一)行政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3 1. 行政收费的相关规定混乱 42.有关行政收费的规范性文件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 43.征收手段不规范,程序不完备 54.行政收费欠缺应有的监督救济制约机制 5 (二)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危害5(三)行政收费诸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61.法律、行政法规缺乏对行政收费行为的规范 62.庞大的行政事业组织与有限的财政支撑之间的矛盾,导致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预算内资金短 缺63.权力寻租和利益驱动 7三、完善行政收费制度的法律规制措施7(一)加快收费立法,建立健全行政收费法律制度,制定统一的行政收费法7(二)进一步完善收费决策听证、公告制度,作到事前控制81.实行价格听证,规范合理收费 82.从严掌握、集权审批 83.价格公告制度 8(三)行政收费程序正当,实施事中控制81.收费许可证制度 82.表明身份制度和告知义务 83.“定、收、查”分离制度84.加强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制度,实现收支两条线制度 8(四)推行行政救济制度,实施事后控制81.完善申诉、控告、检举制度和信访制度 92.行政复议制度 93.行政赔偿制度 94.行政诉讼制度 9结语10注释10参考文献11谢辞11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行政收费的法律规制边威海(政法学院 法学 2004级1班 041210002)摘要:行政收费制度由来已久,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制,行政乱收费现象越来越严重。行政收费诸多问题的产生是许多复杂原因共同造成的,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为了治理行政乱收费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予以必要的规制,分析行政收费的基本原理,阐发乱收费现象及其原因,从而提出应将行政收费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给予行政相对人全面的法律救济。关键词:行政收费; 问题; 社会根源; 法律规制Leg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Administrative chargesBian Weihai(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Law, Class1Grade2004, 041210002)Abstract: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harge has been long standing, but the lack of some essenti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 administrative arbitrary chargingphenomenon has been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Many problems of Administrative Charging System come out of complex reasons, with deeply social roots. In order to govern the administrative arbitrary charging problem, we must make the essenti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from the system stratification, analys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explaining the arbitrary charging problem and its reasons. So we should propose to integrate the Administrative Charge in the category of Judicial Review to carry on the leg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giving the administrative relative person comprehensive law relief.Key word: Administrative charges; Problems; Social roots; Leg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引 言行政收费制度由来已久,任何制度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理论蕴含。作为行政权的一种运行方式,根据现代行政法治原理,行政收费必须有明确的立法依据。但现实状况是乱收费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区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任意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名目繁多,标准过高。从本质上来说,行政“乱收费”是行政主体利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在特定条件下违法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强制性剥夺行为。乱收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问题,多次发文制止,各地区、各部门也按要求做了一些工作,但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乱收费等问题,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加重了群众负担,助长了不正之风,损坏了社会和谐,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之解决已刻不容缓。选择本题目是因为行政收费关乎国计民生,而当前我国关于行政收费的法律存在的问题较多,这又严重影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以法律来规制行政收费已刻不容缓。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认真思考和探索我国行政收费的立法和完善,有助于理顺行政收费关系,而这又将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做微薄的贡献。一、行政收费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收费的概念界定 行政收费并非法律术语,是在治理乱收费过程中提出的,用于界定行政主体收费行为的一个学术用语。目前,学术界对行政收费的界定有如下几种:1.行政收费是行政征收的一种。它是指行政机关或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的其他组织,出于行政管理或者为特定行政行为的需要,向行政相对人或其他关系人收取费用的行为。关保英.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375.2.行政收费指一定行政机关以国家行政管理权,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务,或授予国家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权而收取的费用。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3).247.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219.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1)第二版.263.杨解军.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10).228.根据苏州大学陆开存2005年论文论行政收费的设定D中所述,行政收费的理论依据尚有“准公共物品分配效率最大化理论”、“负外部效应矫正论”、“有限资源平等拥有论”这三种理论,本文暂采信文中两种理论。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1)第二版.270.肖子策.论行政收费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4):21-26.杨海坤.中国行政法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版.196-199.伍劲松.行政收费的法律规制J.行政论坛.2002(5):38-40.3.行政收费,是一定行政机关凭借国家行政权所确立的地位,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务,或授予国家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权而收取的费用。4.行政收费是行政机关或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的其他组织,为满足特别的行政支出,向与特别支出存在特定关系的行政相对人收取货币的行为。5.行政收费:在我国,收费制度复杂,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以及各种由物价部门核准的民事性收费,而作为行政征收的收费,不包括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以及民事性收费。因此,行政收费是指行政主体为满足特别的行政支出或为弥补财政亏空,向使用人或受益人课加一定金钱给付义务的行为。综观上述概念,前四种只有细微的差别,只最后一种提出事业性收费不属于行政收费。这点暂不探讨,根据王成栋教授行政收费的法治进路对中国现行法律涉及收费规范的整理及分析一文中的表述,目前的通说是:行政收费是行政主体或行政主体委托的公务主体,对在国家行政活动中特定受益人的特定受益,依法强制收取相应对价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二)行政收费的理论依据行政收费之所以引起重视是由于近年来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乱收费的出现有各方面的原因,其中对行政收费存在的客观依据认识不足,理论基础研究薄弱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关于行政收费的理论依据,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1.行政特别支出补偿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支持者是应松年教授。这一理论认为,行政收费存在的根本理由在于:特别支出由特别收入来满足。与行政税收这种普遍性收入相比,行政收费是特别收入,是由于行政机关在针对个别人提供特定服务产品过程中特别支出引起的。特别支出不应该以税收来满足,应当由受益人或其他义务主体独自承担。行政特别支出不仅表现在“谁受益,谁投资”的特别行政关系中,而且也表现在行政管理组织对特别的行政补偿基金的需要上。这里的“补偿”有如下几个含义:一是保证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等成本支出得到合理作价并及时准确地纳入成本开支范围;二是为行政收费主体的特别服务提供更新改造和发展基金;三是弥补实际财政拨款不足。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确实存在财政拨款不足的困难,但是财政不足主要是由于行政机关自身过度膨胀,冗员过多等所致。以财政困难为由进行的收费只能是乱收费,解决补偿不足的根本出路在于行政机构和财政体制改革。行政收费所补偿的是特定的受益人引起的行政支出,而不应该是由于体制、行政机关本身需要和他人引起的收入缺口。行政收费作为一项行政特别补偿金,与财政拨款有各不相同的特点、适用范围和目标,两者是相互独立的。行政收费确实能对财政拨款起补充作用,但决不应成为解决财政拨款不足的手段。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有资源是有限的,任何人使用国有资源都应当是有偿的,而不能无偿使用。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包括税收和行政收费两项制度。行政收费和税收都各有各的特点,不能相互代替,行政收费就是为了有限的国有资源的合理经济使用服务。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国有资源无偿使用制度使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的开采和破坏,同时由于大多数自然资源都具有有限性,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开始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我国近几年制定和修订的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都规定了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5款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一切用地单位和个人都得按照国家规定向政府土地管理机关缴纳土地使用费,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土地税”。二、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危害及其社会根源(一)行政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行政收费在我国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规范和控制,它必然会走向泛滥,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根据北京商报2007年2月16日报道,行政乱收费被列入了全国查处价格违法案件的黑名单,位列于教育、医药乱收费后居于第三位。行政征收由行政收费和税收共同组成,可以说合理依法的收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行政收费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不会超过10%,而在我国不仅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甚至有些地方竟然出现了费大于税的状况,这不能不令人思考。笔者根据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认为行政收费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1.行政收费的相关规定混乱(1)行政收费的设定权限比较混乱,设定机构级别比较低我国行政收费项目众多,由于没有统一的行政收费法,这些名目繁多的各种收费项目是由散见于各种不同层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之中的各项行政收费规则制定的。我国目前的行政收费设定规则是:由法律直接规定,但这种基本没有;法律未规定的,由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作出具体规定,而这种设定也很少;法律法规没有任何规定,由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规章设定收费,这种占了大多数;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都没有规定的行政收费,由没有法规、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权力机关或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设立行政收费。由于行政收费的设定权限比较混乱,设定机构级别比较低,有关部门争相制定文件设立收费项目,造成出台一部规章或一个文件,就设立一项甚至几项收费项目的混乱局面。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内部文件中,也为自己或所属部门设立行政收费项目。层次越低的国家机关在设定行政收费方面的积极性越高。(2)行政收费的名目繁多。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构都争相设立收费项目,凡是需要政府机构许可、颁发资格证书、出具批准文件的事项,几乎无不收取费用。为了达到收费的目的,许多地方政府绞尽脑汁巧立名目,行政收费几乎快达到无所不至的地步。(3)行政收费范围的异化。收费范围的异化是指在收费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进行的征费行为。实践中,一些自立的收费项目中,执法单位和人员信口开河,随意调价,以致一些缴费相对人苦不堪言。有些收费项目表面上看具有“有偿性”特征,即有关部门在收费的同时,也提供了某种“服务”,但由于这些服务对缴费人来说,并不具有多大价值,且收费标准远远超过实际成本许多,实质上是属于强制无偿的征收行为。行政收费过度膨胀,不仅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扭曲了政府行政行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收费范围异化的表现有:乱拉赞助,违规收费,特权收费,重复收费,强行收费,白条收费,“两超一无“收费(超标准、超范围和无标准收费)。(4)行政收费过于繁重。行政收费过于繁重一方面是指有些费用的收取与行政机关提供的管理、服务支出差距极大,明显不成比例;有些甚至不提供任何服务也要收取费用。收费过重还指某一行政相对人承担的行政收费在行政相对人的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过大。目前,各种名目的收费和摊派导致的过重的行政收费遏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清理整顿,并且采取立法、司法等各种手段进行有效防范和治理2.有关行政收费的规范性文件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收费的法律依据不公开、不透明,很多的征收权依据的是行政机关内部的文件和规定,有的甚至是已经被废止的内部规定仍在作为征收依据使用。在很多情况下缴费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哪些该交,哪些不该交,更搞不清楚他们缴纳的这些费用有多少是真正交给了国家,有多少是真正用在了所谓的缴费项目上。面对名目繁多的行政收费,公民、法人等行政相对人往往无从知晓,不知道哪些属于合理收费,哪些属于违法乱收费。行政收费项目的废止和收费标准的变更也缺乏公开性,面对执法人员收费的随意性,行政相对人往往无可奈何,3.征收手段不规范,程序不完备由于我国立法上对行政收费很少规定征收手段和征收程序,因此,某些行政机关在实施征收的过程中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车辆购买者如果不交齐所有的费用就别想领到牌照;土地承包户不按规定交齐费用可能面临合同被毁约的厄运;至于农村中因为农民交不起各种费用引起的赶猪、牵羊、扒墙、拆屋子事件更是屡见不鲜。4.行政收费欠缺应有的监督救济制约机制(1)收费的管理使用上缺少监督,收支状况十分混乱由于征收的资金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使得部分资金游离于预算外,坐收坐支。有些行政机关和单位对于征收的费用收入不入帐,支出也不记帐,使一部分行政收费资金进了收缴单位自己的金库,成了其敛财的工具。同时,由于我国现行收费管理体制实行“同级监督同级”,“同系统监督同系统”,这等同于自己监督自己,因此看似完善的监管体系实际并不起作用,其结果只能导致乱收费现象越来越严重。(2)监督制约机制薄弱,收费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滞后。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遏制乱收费现象,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行政收费行为,仅靠权威性较低的一般文件来规范无论任何是不够的,不足以引起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注意。监督机制软弱无力,助长了收费过程的异化。最常见的是查而不处、宽而无度。有些监督部门执法不严,大大地助长了行政乱收费之风。(二)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危害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对人民生活生产、经济发展乃至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具体说来:1.行政收费不规范给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农民、个体工商业者,以及企业在缴纳众多行政收费后,利润大减甚至于几无利润可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过重的负担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另外,乱收费现象也折射出我国公民财产权保护制度的脆弱,所幸的是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保护公民财产权,并把公民财产权写入宪法,但是真正要实现保护财产权的目的,法律的健全和实际的执行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收费单位的双重身份易使经济管理活动失去公正性政府部门甚至经济执法部门具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很难毫无偏私地行使他们持正执法、监督管理的职能;同时由于部门利益的驱使,极易导致行政收费的异化,也大大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一些部门甚至通过私设收费项目或扩大收费范围等方式作为他们创收的手段,这既使他们的权威下降,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3.行政收费不规范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各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不均衡将会扩大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另一方面,过多的收费挤占了税源,中央政府很难在保持现有征税项目的同时,再增加税收。这又导致中央政府不能集中更多的财力进行宏观调控,消除地区差异和进行产业调整。4.行政收费的混乱最终将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一方面,收费行为的失范滋生和助长了腐败现象;另一方面,乱收费还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而且,过重的负担将会降低企业职工的收入,不同收入的人承担同样的负担,加剧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三)行政收费诸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为遏制乱收费,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各种不同效力的决定、规章、办法,并且三令五申,一查再查,但是行政乱收费却屡禁不止,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里面有着很复杂的社会背景,归结起来主要有:1.法律、行政法规缺乏对行政收费行为的规范我国目前虽然有成千上万的行政收费项目,但是没有一部专门调整行政收费的法律,仅仅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有关政府定价的规定来对行政收费进行调整。另外,我国还制定了一些有关收支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不可否认,这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对治理乱收费,解决行政收费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目前缺少行政收费法和行政收费征管办法的情况下,这种作用是有限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统一立法规范的直接后果就是行政收费行为在规范上存在许多漏洞,具体表现在:(1)缺乏统一的收费原则。不同的部门在收费项目的设定上、收费数额的确定上都是从部门自身的利益考虑,而未考虑行政相对方的利益。(2)在执行程序上,也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导致一些行政机关腐败滋生。(3)在行政收费救济上,也没有专门的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如果行政收费制度缺少了法律的规范,就如同布满蚁穴的江堤,在行政主体自身利益的滔滔洪水的冲击下,其结果必然是洪水的泛滥,因此行政收费法的制定刻不容缓。2.庞大的行政事业组织与有限的财政支撑之间的矛盾,导致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预算内资金短缺一些机构急剧膨胀,人员严重超编,同时由于我国预算内资金有限,结果导致财政不堪重负。为了弥补财力上的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只能在行政性事业单位收费上打主意,开始先是直接申请财政支持,后来要求“只要给个政策就行”,借此收费来增加收入。3.权力寻租和利益驱动行政收费以财政为动机、利益为动力,而使它演变为现实的是权力寻租。有的行政机关在职责范围内办理公务,想法设法收取费用,有的单位甚至把自身职责事务也作为经营活动而收费,形成公务与收费挂钩、福利以收费为基础的权力寻租行为。这也可以有效地说明为什么行政收费法千呼万唤也还不能顺利出台的缘故。乱收费现象,表面看来,是行政事业组织人口队伍庞大与国家预算无力支撑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政府行政权力与法治的矛盾,国家权力分配失衡、行政权力膨胀无度才是其根本的原因。行政权力膨胀导致费用膨胀,进而导致腐败行为蔓延,埋下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不对权力进行有效地法律规制,不制定一部统一有效的行政收费法,行政乱收费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三、完善行政收费制度的法律规制措施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完全取消行政收费的条件,行政收费仍将在我国存续很长一段时间。面对日益膨胀的行政权力,我国传统行政监督无法深入行政系统内部和行政行为过程之中,自然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只有规范国家权能,制约行政权力,实现权力制衡,对经过清理和改革保留下来的收费项目以及今后可能还会增加的收费项目进行严格的约束和规范,并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才是解决行政乱收费的治本之道。行政收费如果不能实现制度化、法律化,也就不可能做到“依法收费,依法制费”。(一)加快收费立法,建立健全行政收费法律制度,制定统一的行政收费法我国行政收费制度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法制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规范,行政收费不能得到有效地制约。因此,应尽快制定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收费法,以加强收费单位与缴费者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找到行政收费应有的归宿。行政收费的设定是行政收费最核心的问题。设定权制度是整个行政收费制度的基础,没有完善的设定权制度,行政收费制度就无法建立起来并进行有效的运作。要治理行政收费的乱象,就要从规定行政收费设定上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治的精髓在于将权力做适当的分离,从而使权力相互制衡。否则,权力过分集中,必然要导致权力的腐败。行政实践中,滥用行政收费权已经成为一大顽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设定权与实施权未能分开,形成自行设定收费、自行实施收费的状况。行政收费法应借鉴行政处罚法的成功经验,将行政收费权的主体分解为行政收费设定权和行政收费实施权,并在行使这两种权力的主体上做适当的分离。通过制定行政收费法,提高行政收费设定主体的级别,完善行政收费的设定和实施制度,真正达到规范行政收费的目的。同时,必须通过制定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整顿行政许可范围,以遏制行政机关利用许可乱收费,并在具体行政法规、规章中完善行政收费制度,使行政收费法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保证行政收费法的有效实施。一是要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保护机制,使行政主体不敢乱收费;二是要建立行政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通过完善行政收费的集权审批制度,严格监督机制,使征收主体不能乱征收。(二)进一步完善收费决策听证、公告制度,作到事前控制参考文献:1陆开存.论行政收费的设定D. 苏州:苏州大学.2005年. 2伍劲松.行政收费的法律规制J.行政论坛.2002(5):38-40.3江利红.行政收费范围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4金哲俊.论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 延边:延边大学.2004年.5刘莘.论行政收费的设定与监督J.政法论坛.2000年(3):104-108.6戴少一、简龙湘.行政收费法治化初探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7王克稳.关于乱收费的法律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2004(1):91-96:47-50.8 肖子策.论行政收费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4):21-26.9潘志成、刘贤君.浅析行政收费行为失范现象J.广西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1):60-62.10 党凌云.试论行政收费的设定J.法制与社会.2007(2):403-405.11潘成林.行政乱收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4)总第50期:22-24.12杨述厚、李月娥.关于规范我国行政收费问题的探讨建议尽快制定我国行政收费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86-88.13王成栋、葛波蔚、满学惠.行政收费的法治进路对中国现行法律涉及收费规范的整理及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2 (3):34-43.14(德)平特纳.德国普通行政法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5陈凯、赵肖筠.行政收费的规范与救济J.理论探索.2003(2).16 武春玲.乱收费现象及其治理对策J.山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2):62-64.谢 辞光阴似箭,我在鲁东大学本科四年已接近尾声了。鲁东大学各位任课教师严谨的教学风格,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深受启发。本文从选题、修改到定稿,得到了我的老师孙明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对我帮助很大,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在此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边威海 2008年5月20日 1.实行价格听证,规范合理收费。决策听证作为一种制度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是价格法的一大贡献。今后,每一项收费在批准是否保留或设立前都应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听证会,规定经过听证和必要的立法程序后才允许收费。2.从严掌握、集权审批。鉴于行政收费具有行政强制性和单方垄断等特点,因此收费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收费项目审批权限、标准核定和管理,坚持立项从严,严格核定收费标准,集权审批。3.价格公告制度。实行价格公告制度,既可以有效地约束收费主体的收费行为,防止收费主体在政策不透明的情况下,随意乱收费,又便于规范政府定价行为,提高政策透明度。建立健全收费公告制度,特别是健全举报制度,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重视举报工作,充分发挥举报的威力,及时制止乱收费。(三)行政收费程序正当,实施事中控制在行政收费的执法实践中,由于程序不合法引起的纠纷大量存在。从规范收费的角度考虑,审计、财政、物价等专门机关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对收费行为的全过程予以有效监督。1.收费许可证制度。收费实施机关取得法律设定的收费权后,必须向当地物价部门申领行政事业收费许可证,否则,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收费应当公开,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无证收费无效,应当追究收费主体的行政责任。2.表明身份制度和告知义务。收费主体收费前必须表明身份,说明收费的理由,出示收费许可证,并应填写统一、法定的收费单据,最后收费主体还应告知相对人不服该收费的救济途径。3.“定、收、查”分离制度。长期以来,行政收费由行政机关自定、自收、自查,存在收费的随意性。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必然产生腐败,因此要想使收费合理化,必须实行“定、收、查”的分离制度。4.加强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制度,实现收支两条线制度。长期以来,行政收费大都实行收费单位自收自管自支,由于缺乏约束机制,收费单位在利益驱动下,容易进行乱收费。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收费,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将收费和支出由不同的单位管理,实现专款专用,列支列收,收支平衡。(四)推行行政救济制度,实施事后控制收费救济原则是保证行政收费合法与合理的事后补救措施。行政收费的救济途径除了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外,还应包括相对人对行政收费不服时的声明异议、陈述、申辩以及要求听取意见等。1.完善申诉、控告、检举制度和信访制度我国宪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起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完善申诉、控告、检举制度和信访制度,对于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杜绝乱收费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人容易受到打击报复,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导致不敢申诉、检举、控告和上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健全保护相对人的法律制度才能真正发挥该制度的作用。2.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是来自行政主体内部的救济,当缴纳主体认为征收主体的征收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其对该征收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我国行政复议法第6条第7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这里已经将行政收费行为纳入了行政复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